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教育研究是否有原创性有两个标准,即理论标准和实践标准.当前,我国某些教育研究显得原创性不足,原因不在于研究者缺乏原创意识和原创能力,而在于研究者的问题意识薄弱.要提高教育研究的原创性,应从提高教育研究的问题意识入手.那么,什么样的研究才称得上是具有“原创性“呢?“原创性“理论研究的特点和标准是什么?……  相似文献   

2.
“教育理论原创”:标准、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教育理论原创”的提出是教育学界谋求教育理论自身尊严的一种群体性努力。要解除教育理论缺乏原创的群体性焦虑,原创性教育理论的评价标准和教育理论研究现存的主要问题应该是首先被关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才能采取适当的对策,逐步推动“原创性”的理论研究。  相似文献   

3.
当前中国教育理论研究较之以前取得了重大成绩,但同时也存在着诸多的问题,如理论基础的薄弱和随意性问题、教育学科内涵的不确定性、认识论上的偏差、原创性的不足乃至理论表征不当等等.这些问题不但制约了中国教育理论的发展,也直接束缚和牵制了中国教育实践的发展.理清这些问题并寻求相应的解决对策是目前中国教育理论研究的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4.
社区教育研究的原创性是社区教育理论发展和社区教育实践的改善的真正动力之一。本文尝试性地界定了社区教育研究的原创性的定义,提出了原创性的标准,分析了导致原创性不足的主要原因和目前增强原创性的有利条件,并就如何提升子课题研究工作的原创性提出了具体可行的建议。  相似文献   

5.
教育研究的原创性探询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教育研究是否有原创性有两个标准,即理论标准和实践标准。当前,我国某些教育研究显得原创性不足,原因不在于研究者缺乏原创意识和原创能力,而在于研究者的问题意识薄弱。要提高教育研究的原创性,应从提高教育研究的问题意识入手。那么,什么样的研究才称的上是具有“原创性”呢 ?理论研究原创性的特点和标准是什么 ?   具体而言,这一标准包括:发现了新的研究对象,或者拓展了原有研究对象的范围,并为此提供了新的研究基础;提出了新的研究问题的视角和思维方式;形成了新的独立的别人无法替代的言说方式和表达方式;以上述三者为…  相似文献   

6.
在西方教育史上,存在着两种迥然不同的教育理论研究传统:一种传统是非原创性的,即简单模仿、照搬经典科学与哲学,致使教育研究自身独立性迷失;另一种传统是原创性研究,独立自主的教育思想创新层出不穷,推动教育学不断向前发展.现代教育理论研究秉承了原创性研究传统,并出现新的发展趋势.21世纪教育理论的发展走向必将是原创性的,即回归教育生活世界,本源地生成、建构具有新时代特征的教育学理论.  相似文献   

7.
回归与超越:也谈教育理论研究的原创性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教育研究原创性问题的提出,意味着汉语教育学术独立意识的凸现。原创性的教育理论研究需要不断地回到我们的教育事情本身,回到基本的教育问题,回到对原典教育理论的解读,从中寻找超越性创造的理论智慧。就当前而言,我们需要更多地面向现代中国,澄明我们自身的问题处境;在树立开阔的国际视野的同时,扎根汉语学术土壤,化育深厚的本土情怀;处理好教育理论与教育实际的关系,保持理论与实践的积极对话;免于急功近利,建立宽松的教育学术环境,在倡导教育理论研究多元化的同时,鼓励踏实的原创性教育理论研究。  相似文献   

8.
教育理论原创的应有之意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思想文化、思维、心理、实践等方面存在的一些现实矛盾构成原创教育理论的“原始性素材”和“原发性问题”;应该从“规范性”、“价值性”、变化的“科学性”标准等方面去衡量教育理论是否具有“原创性”,并不是所有的“创造”都具有“原创”的性质。  相似文献   

9.
“教育理论原创”的提出是教育学界谋求教育理论自身尊严的一种群体性努力。吴洪伟、许广敏在《教育理论与实践》2005年第11期撰文认为,要推动原创性的教育理论研究,以下问题不  相似文献   

10.
当代中国教育学发展的困境主要表现在理论原创性的缺乏.这种缺乏的原因主要是当代中国教育学理论研究与其他学科研究、国外教育学理论研究及学校教育实践研究之间双向转化机制的缺失,这些缺失归根结底在于对学校教育实践缺乏深入研究.只有深入当代中国活生生的教育实践,才能获取当代中国教育学理论原创的问题、资源和智慧.而教育实践最深层的核心则是促进学校场域中“具体个人”生命成长的诸多“转化”,教育学理论者以“主动深度介入”的方式直面、研究、揭示、促进和实现这些“转化”将有可能成为当代中国教育学的原创理论的生长点.  相似文献   

11.
“九五”以来德育研究课题的分布及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德育研究对推动德育实践,保证德育工作的科学性和实效性有不可忽视的作用。根据对“九五”、“十五”期间全国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所制定的课题指南和批准立项的课题目录等资料的粗略统计与分析,发现了近十年来学校德育研究的重点、热点和规律以及存在的问题,对于未来德育研究提出如下建议:德育理论研究需要进一步加强;德育研究对象要包括全体未成年人;在德育的途径和方法上还要继续探索和创新;德育内容的研究要注意关注德育实践层面的新问颗而有数开展:德盲研究队伍要优化组合.  相似文献   

12.
高职建筑工程管理专业担负着向建筑生产一线输送技术应用性人才的任务,在培养目标上,应抓住素质教育、创新敷育、专业教育等核心问题。在课程设置上,要遵循强化基础、强化实践、因材施教、培养创新的原则,教学计划要保持相对稳定。对原计划的修订要从公共基础、专业必修、实践教学等内容入手,并开辟第二课堂。  相似文献   

13.
中学教育研究要根据教育的实践本性,意识到当前教育研究在理论研究、实践研究和方法论研究方面的困境,用生成性思维深入探究新课改中为什么教、怎样教和怎样评的问题,在实践研究中建构新课程的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14.
从高等教育大众化角度审视高校自主招生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自主招生是高考改革中为适应高等教育大众化而推出的一项重要举措。但是,在自主招生实践中却出现了诸如录取标准过高、选择范围有限等问题,忽视了学生权益,有损教育的公平与公正,不利于素质教育的实施,有违自主招生的初衷。为此,呼吁建立更加科学、完善的自主招生制度。  相似文献   

15.
我国教育人类学经过近30年的发展取得了许多成果,但作为一门"舶来"的学科,其在发展的过程中无论从理论框架还是实践应用上都还存在着许多问题。主要表现在研究主题不明确,学科价值尚未彰显;研究方法中的理论指导缺失;研究队伍不稳定,研究力量相对薄弱等几个方面。我国教育人类学要想实现本土化的发展,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努力:学科主题方面,中国实践是中国教育人类学学科主题选择的依据;研究方法方面,不仅要重视方法的研究,更要重视方法论的研究;研究队伍方面,不仅要注重专业人才培养,还应加强队伍整合。  相似文献   

16.
教育理论原创:缺失归因与解决策略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教育理论的原创研究是基于本土、面向本土的研究 ,解决本土现实的教育问题。由于各国的教育有着共通性 ,这种基于本土的原创性教育理论就必然地具有一定的世界性。我国教育理论原创缺失因历史的原因使原创的努力失去传统积淀的支撑 ;缺乏时代的精神文化氛围 ,学术批判力的弱化 ,问题意识的淡薄 ,教育理论与实践的疏离亦是其缺失的原因。而学术批判力的提高 ,教育研究问题意识的增强 ,教育理论向教育实践的回归 ,树立教育研究的超功利关怀等 ,使提高教育理论的原创成为可能。  相似文献   

17.
课程改革背景下基础教育问题的反思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从上个世纪末开始的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已经历几个年头,其中的得失成败、经验教训当认真总结。当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存在以下问题:其一,移植国外理论,忽视本土化,理论与实际严重脱节;其二,课堂表面热热闹闹,但自主学习虚假,学习方式陷入误区;其三,教材编制轰轰烈烈,但教材质量堪忧;其四,教学方式技术化,教学艺术无处寻;其五,教育科研虚假繁荣,独创成果鲜见。作为教育工作者,应该以对民族、后代及教育的未来负责的精神严肃地正视这些问题,剖析其根源,在理论和实践层面对正在进行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进行反思与批判。  相似文献   

18.
军事工程教育创新人才培养应突出理论应用、军事实践和岗位特色。当前我国军事工程教育创新人才培养存在战学研结合不紧密、个性化教育不足、学员实践能力欠缺等问题,提高军事工程教育创新人才培养质量必须树立工程教育新理念、构建适应创新人才培养的教学体系、加大开放办学的力度、建立刚柔相济的教学管理机制、创建多层次的学员创新实践平台。  相似文献   

19.
The advantages of undertaking research in distance education are numerous. They include those which impact on national development, educational practice, professional practice in distance education, policy and management, and the constant review of research needs and methodology.

Research in distance education has suffered from a number of problems which include lack of co‐ordination and focus, and the involvement of comparatively few researchers. This is perhaps why there have been calls of late from some quarters such as the Australian Research Council to prioritise educational research agenda in Australia. Future development in distance education would require a coordinated effort in establishing research priorities in Australia to effectively drive distance education theory and practice. One of the criteria in setting research priorities should be that derived from distance educators and practitioners of distance education. This paper reports on the Australian data collated from an investigation carried out as part of a worldwide study of the opinions of distance educators and practitioners regarding: (1) the availability of research information; (2) the areas in which research efforts should be concentrated; and (3) the order of priority to be given to such research areas in distance education. Using a five‐part questionnaire (with a Cronbach's Alpha reliability coefficient of .89), the results suggest the need for a conceited effort to embark on vigorous research in almost all areas of distance education. The distance educators and practitioners have also prioritised the areas of research and have ranked the difficulties they face doing research in distance education. The results are discussed and their implications for distance education practice and further research indicate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