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罗攀 《新闻知识》2006,(9):48-49
当前我国电视娱乐节目吸引了越来越多人们的关注,并占据了人们相当大的娱乐空间,这种娱乐形式成为人们自觉或不自觉吸纳某种化的重要途径。看电视是人们重要的娱乐消遣形式,电视媒体以其高覆盖率及快速传递信息的优势引领着大众的注意力,但近年来诸多频道同质化的节目反而使得注意力更稀缺。面对生活和工作的压力,唯有带来轻松和快乐体验的娱乐才能深入人心且吸引注意力,因此出现娱乐化的趋势是必然的。这种娱乐化趋势已不仅仅是一种影视现象、娱乐现象,更是一种化现象,它正引领着中国电视娱乐节目悄然发生着深刻的变革。  相似文献   

2.
传媒经济是注意力经济,更是影响力经济。美国著名学者迈克尔·高尔德哈伯指出,在网络信息社会,物质和信息都不稀缺,稀缺的是什么?是注意力。注意力的稀缺性让人们发现,原来注意力可以转化为财富。譬如你拥有了注意力,那么你就可以成为"明星",而明星是很容易赚大钱的——明星体制是注意力经济的赚  相似文献   

3.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思想的解放.人们逐渐认识到大众传媒除了具有社会属性之外.还具有经济属性。电视作为当今最重要的大众传媒的一种,对它的功能的认识越来越本体化.越来越符合大众传媒自身发展的内在要求。于是.电视的四大功能之一的娱乐功能日益成为电视最重要的功能之一。改革开放30多年来.电视娱乐功能最重要的体现形式——电视娱乐节目,已经成为电视荧屏上最引人注目的奇葩,使得"消费经济"和"注意力经济"因为娱  相似文献   

4.
注意力经济时代的广告语言特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敏 《新闻知识》2007,(1):52-54
“注意力经济”是指在当前网络经济或信息经济再加上全球化的时代,生产力水平不断提高,对于大多数人们来说,满足其基本生存需求的物质已经不是稀缺的了。同时由于科技的发展,各种媒体带来的信息已让人们应接不暇,但每个人的注意力是有限的。在此种情况下,人们的注意力将面临极大匮乏,因此人们进入的是一个注意力经济社会。  相似文献   

5.
吴可嘉 《新闻世界》2012,(4):146-147
随着信息社会的不断发展,信息的泛滥使得注意力成为了稀缺资源。在这种注意力稀缺的媒介环境下,媒介之间必然会展开争夺受众注意力的激烈竞争。本文针对注意力经济时代的特性,对媒介生态及媒体间注意力竞争的态势进行了探讨,并总结了其竞争中运用的主要方式,使人们能够更深入地了解注意力经济对传媒经济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试论注意力经济条件下的图书馆工作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注意力经济是一种新理论,强调在信息社会里,最重要的是吸引人的注意力,谁获取了人们的注意力,谁就赢得了商机。把这一理论应用到图书馆工作中,是图书馆在激烈的竞争中求得生存和发展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7.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和新媒体技术的革新,传统文化以新形态进入网络平台。起源于传统街头文化的网络涂鸦文化,作为后现代亚文化的代表与自媒体平台相结合,展现出蓬勃的发展态势。此外,在注意力资源日益短缺的市场环境下,注意力经济的概念、内涵及在现实生活中的外延也被提上重要议程。本文从注意力经济相关理论出发,剖析以网络涂鸦为代表的后现代主义亚文化所反映的现实需求及注意力资源配置状态,并探究在消费娱乐文化主导的网络环境下涂鸦艺术对注意力经济的现实反映。  相似文献   

8.
贺庆玲  刘斌 《新闻世界》2010,(6):136-137
娱乐是媒介的一项重要社会功能。注意力经济时代,娱乐的作用越来越显要。同时,媒介泛娱乐化的弊端也日益显现。本文分析了媒介娱乐的正负功能,探讨如何正确运用媒介的娱乐功能更好地为受众服务。  相似文献   

9.
杨丽琼 《新闻世界》2013,(3):107-108
在注意力稀缺的时代,企业要想抓住消费者的注意力变得越来越困难了,抓住受众的注意力已成为现代营销的重点。微博的出现给现代企业营销带来了新的机会,本文从微博营销的优势和微博营销的模式来分析注意力经济背景下的微博营销。  相似文献   

10.
为了在市场竞争中争夺到更多的受众注意力资源,新闻标题未能"免俗"地走向娱乐低俗化.新闻标题的过度娱乐化妨害了受众的信息需求,也损害了报纸经营者的利益.为了获取更多的利益,"读题时代"的标题除了娱乐化外,还需要具有影响力的内容.  相似文献   

11.
当前我国电视娱乐节目吸引了越来越多人们的关注,并占据了人们相当大的娱乐空间,这种娱乐形式成为人们自觉或不自觉吸纳某种文化的重要途径。看电视是人们重要的娱乐消遣形式,电视媒体以其高覆盖率及快速传递信息的优势引领着大众的注意力,但近年来诸多频道同质化的节目反而使得注意力更稀缺。面对生活和工作的压力,唯有带来轻松和快乐体验的娱乐才能深入人心且吸引注意力,因此出现娱乐  相似文献   

12.
新闻娱乐化满足是受众的心理,或者说是受众的心理成就了新闻娱乐化现象。在当今传统媒体低迷发展的时期,新闻娱乐化迎合了受众的兴趣,媒体只有吸引更多的受众眼球,抓住受众好奇猎艳的心理,才能最大限度地满足受众的这种愿望,在满足受众需求的同时,注意力经济也随之产生了,拥有的注意力越多,就可能获得越大的利润。  相似文献   

13.
电视新闻性节目电视节目中占据主要地位,日今人们越来越多地通过电视获取新信息.在当前商品经济影响下,人们日益丰富的物质文化需要,造成受众娱乐化心理的滋生,对电视节日的要求也趋向娱乐.在此影响下,电视新闻节目也日渐走向了娱乐化.而电视新闻的娱乐化也必然影响到电视文艺等其他节目的变化,稍过分寸,就有可能导致电视文艺的低俗化.  相似文献   

14.
陆劲  周妍 《新闻前哨》2007,(6):82-83
经济的飞速发展和竞争的日益激烈,带来了人们经济能力的独立,也给人们带来了巨大的精神压力,娱乐便成为缓解重压、放松身心的有效方法。由此形成的“娱乐导向消费”,带来了“娱乐化”营销的思想的产生。在娱乐化营销背景下,电视广告创意的娱乐化现象突出,并形成了趋势和潮流。虽然这电视广告娱乐化现象出现的时间不长,对于它的研究也还处于起步阶段,但已经引起了越来越广泛的关注。  相似文献   

15.
随着工业文明的不断发展,互联网中出现了严重的信息过剩。在信息社会里,注意力成为了真正的稀缺资源。而随着物质资源的极大丰富,注意力经济时代随之到来。由于P2P技术的发明,使得网络共享无处不在。本文将通过对注意力经济的简单概括,网络资源共享和P2P技术使用现状的描述,来分析注意力经济时代下的网络"公地喜剧"。  相似文献   

16.
随着近年来我国全面深化政治体制改革决定的实施,社会公众与新闻媒体对反腐报道的关注度也越来越高。反腐报道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减压的效果,也对社会上存在的贪腐之风起到了极大的震慑作用。但新闻媒体往往受注意力经济的驱使,在反腐报道的过程中娱乐化、低俗化现象严重,最终导致舆论的偏向。一、反腐报道的误区事前新闻一片静默,事后媒体的  相似文献   

17.
曾致 《声屏世界》2006,(9):20-21
一当前我国广播电视节目创作存在一种片面追求单纯娱乐的倾向,即一种“恶性娱乐化”倾向在广播电视界蔓延。有些恶俗笑料和噱头正如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所批判的,它满足和迎合人们心灵的那个低贱部分,养肥了这个低贱部分。作家海岩说,文化既要多元,又要有主流和支流。主流应该是代表一个民族现实和未来根本利益的,而不是单纯的娱乐。而文化在我国的一些广播电视媒体商业化运作的过程中,表现出过激和无序的状态。片面以收听率和收视率定荣辱、决生死的经营模式,把注意力经济的缺点推向极端。商业化将文化的情感升华、道义和道德的教化功能大大…  相似文献   

18.
过去电视经营者总是强调“观众请注意”,现在这句话已经被“请注意观众”所取代。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赫伯特·西蒙曾说,随着信息经济的发展,有价值的不是信息,而是注意力。最早提出“注意力经济”这一概念的麦克·古德海波也曾指出:互联网时代,相对于过剩的信息,只有人们的注意力才是稀缺的资源。对于电视经营者而言,在如今电视频道、节目数量众多,收视信息较多重复的现  相似文献   

19.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逐步提高,人们对健康的关注也越来越深切,因此健康类图书渐渐进入人们的视野,而健康生活类图书市场也越来越细微化.  相似文献   

20.
目前世界处于信息化时代,网络普及带来的信息爆炸又将人们引入了注意力经济时代.本文对注意力经济时代的出版工作进行了分析,并从出版的选题策划、出版内容、出版物包装、营销策略四个方面着重阐释了注意力经济时代背景下出版的创新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