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刘强 《现代语文》2008,(5):54-55
年轻的"80后作家"用他们的文学创作热情和独特的创作模式,造就了"80后文学"这一特殊的文学现象.然而,当下年轻的作家们纷纷选择转型,声称要向"80后"告别,成为当下"80后文学"的新的独特现象,如何客观理性看待这一现象,笔者认为有其特定的原因、深刻的内在变化和价值意义.  相似文献   

2.
所谓的"韩白之争"是指在博客间发生的评论家白烨与韩寒的争论。争论的本质是"80后写手"和文学的关系问题。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秉承客观的角度从"韩白之争"这件事来浅析一下所谓的"80后文学"。  相似文献   

3.
80后文学在某种意义上隶属于都市文学。80年代初都市文学开始复兴,它在意识形态、写作对象、写作目的等方面为80后文学的成功创造了条件。从都市文学的复兴入手来研究80后文学的成功之道,对在市场经济下文学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上世纪八十年代,随着"改革开放"号声的响起,整个中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一群喝着可口可乐看着动漫的"80后"就在这样充满新旧更替,中西碰撞的环境中成长起来。如今,他们已经在各个领域逐渐开始成为主力军,然而以韩寒、郭敬明等为首的一批年轻作家,却始终尴尬的徘徊在中国当代文坛的门口,得不到正统文学的承认。而这个作家群体不管各自的写作风格有多大的差异,都被统称为"80后"作家。自身所处的充满变革的时代环境,让"80后"的作品生发出特有的生命力,文学评论家白烨指出:"他们之于文字和文学,有不少人好像是天赋异察,从感觉之微妙,到语言之灵动,都如同天籁……而他们的真率,似是与生俱来。这跟他们较少受到文坛已有风习的浸染有关,更与他们在新的时代、新的氛围下成长起来有关。"  相似文献   

5.
80后文学是当下社会备受关注的一种文化现象。它不同于主流文学,而迅速现代化、都市化的时代背景,也使80后文学带有浓厚的时代文化色彩,80后文学的文本特征和文化现象更值得我们深入探讨。虽然评论界对80后文学褒贬不一,但是它确实为中国当代文学注入了一股新鲜的血液,而其背后所产生的一系列问题,也值得我们深思。  相似文献   

6.
批评界对"80后"文学表现出的商业化、反叛化、解构化等倾向多呈贬抑的姿态,但"80后"文学确已崛起则成为不可忽视的美学存在.对"80后"文学的考察、评价,应立足于其历史断裂、现实切割与语言狂欢的特质,防止传统批评方法形成的偏见.  相似文献   

7.
"80后"掀起的创作热潮,作为一种文学、文化现象,越来越受到社会与文学界的关注,并在其发展过程中体现出与以往文学不同的特征,从而引起各界的争议。青春是每个人生命历程中一个独特的阶段,"80后"写作群体对自由的追寻、对孤独的感悟和对忧伤的排遣,自然而然地成为青春书写的重要元素。  相似文献   

8.
从传播学视角解读"80后"文学,可以看出其超出文学的诸多意义.大众狂欢与改变"认知失调"是"80后"文学的创作动力之一,人们在制造偶像的同时实际上是在塑造"自我",而网络"公共领域"则构成"80后"的特殊生存空间.  相似文献   

9.
以韩寒、郭敬明为代表的"80后"作家在媒体的追捧簇拥下闪亮登场,也一直在大众读者的质疑和盛赞中踽踽前行。"80后"作家和文学在大众媒体的聚焦下利弊双收,喧闹繁华却难掩作为文学本质和接受的清寂了然。本文以韩寒和郭敬明为例,以此管窥大众舆论下"80后"文学的现状。  相似文献   

10.
后信息时代的文学,除了发生全球化、市场化、数字化、图像化、大众化、快餐化、边缘化等显而易见的变革以外,还有很多变化值得研究者关注,譬如从无限“广播”走向定位“窄播”,由“批量生产”过渡到“量身打造”,从“沉吟冥想”到“身临其境”,等等。所有这些,还只是网络时代文学变革易于觉察到的一些侧面。正在快速推进的文学数字化生存迟早要涉及“所有时代所有地方的所有作品”,并在文学生产与消费的历史上开创出一个前所未有的辉煌时代。  相似文献   

11.
文革结束后,回到城市的知青群体是失落的一代。心理的失衡,产生了寻求补偿的愿望。作为知青一代的代言人,知青作家通过前知青文学、知青文学、寻根文学,成功地扭转了知青在人们心目中的形象,提升了知青的社会地位,并且最终占据了八十年代中国文学的话语中心,改变了文坛格局。  相似文献   

12.
80后青春文学一般具有一定的自恋特质,作者常常运用大量形容词和比喻,并采用多种视角和话语表达方式来反映青春期的迷茫和感情的早熟,在塑造人物的同时进行着个人化表达。在翻译此类作品时,应把握这些特点,力图原汁原味地传达原文作者对于人物话语的处理方式,挖掘作者的隐藏意图,从而成功还原出作者用心良苦塑造的人物形象,成功再现作者投射在作品中的强烈的自我风格。  相似文献   

13.
从20世纪30年代左翼文学运动开始形成的阶级斗争价值理念,曾对中国现代文学产生过极为深刻的政治影响。到了新时期以后,伴随着改革开放国策的实行,人们对于“文艺是阶级斗争的工具”说展开了全面的反思和理性的思考。可以说整个80年代的文学创作,基本上都是以艺术形象的图解方式去再现历史的荒谬以及人性的失落,它集中反映了中国现代作家的艺术自觉,同时也预示着中国当代文学经过价值观的转换,迎接了一个全新时代的到来。  相似文献   

14.
80年代中国先锋文学在当时文化语境中的初衷,是反对"文艺载道"等要求和标准。先锋派所体现出来的核心艺术精神应该是反抗和否定,而文学史对于"先锋"文学的界定则比较混乱。汪曾祺被"先锋"作家们尊为"源头",但二者之间的归宿又迥然不同。广义的"先锋文学"被认为是有地域性和时间性的,当代文学史上的"先锋文学"是针对当时的中国经验而言的,而汪曾祺的小说不存在过时的问题,它们在产生的当时就产生了文学史的意义。而随着时光推移,它们依然独特,并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汪曾祺和受他启发的"先锋"作家们有着真正的区别,这些区别有助于人们重新认识中国的"先锋文学"。  相似文献   

15.
河南省作为文学历史悠久的重要省份之一,在古代曾出现过杜甫、韩愈、李商隐、程颢、朱熹等为数众多的文坛巨匠和哲学鸿儒。新中国成立后,河南当代文坛又涌现出姚雪垠、李准、刘震云、周大新、阎连科、刘庆邦等一批在全国极具影响力的著名作家,实现了"文学豫军"的中原突破。但是在现代文学时期,河南文坛只有冯沅君、徐玉诺、师陀、于赓虞、尚钺等为数不多的作家活跃于当时文坛,这种现象主要是由河南文学中心地位南移、文学生产体系滞后、文学对外交流受阻等原因所造成的。  相似文献   

16.
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儿童文学界出现了一批具有强烈创新意识和实验偏好的先锋作家群体。随着时代的发展和文学视野的拓展,他们的创作心理也经历了一个从充满激情,到遭遇困惑,再到不断反思的历史演变过程。文章在分析这一演变过程的基础上,进一步指出了当今中国儿童文学创作的主要艺术症结之所在。  相似文献   

17.
新世纪,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网络的崛起,城市文学出现了新的变化,逐渐走出长期以来的弱势格局,并初步形成了“他者化”的城市书写、以新生代作家为主的迷乱城市书写、以“80后”为代表的青涩城市书写以及网络文学中的世俗狂欢式的城市书写这一基本格局,本文试图逼近这一新的城市文学地图。  相似文献   

18.
“80后”文学创作思想内涵透视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当前一群“80后”作家在文坛异军突起,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成为大家议论的一个热点话题.从其创作的思想层面对这一文学现象进行分析,可以发现,展现自我解放的青春冲动、追求至纯至真的美好理想、抒写生活失意的痛苦迷茫、沉湎个人的身世情怀是“80后”作品表现出来的主要思想内涵.  相似文献   

19.
20世纪40、50年代是中国文学的转折时代,从文学观念到文学形式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其中文学体制的改变与建立是中国文学能成为“当代”的重要标志。它有效地实现了当代社会与文学的互动,促使文学作家、作品和读者发生了相应的变化。本文就当代文学体制之下作家的思想改造问题展开讨论,说明文学体制与作家身份之间所发生的同一性与差异性矛盾,促使作家形成新型的主体认知与行为方式,从而制约着中国当代文学的生产方式。  相似文献   

20.
作为现代文学史上颇负盛名的女作家,冰心的文学地位一直得到较高的肯定。自上个世纪二十至八十年代,冰心的文学地位经历了一定的沉浮,但总体变化不大。无论是权威评论家,还是权威的文学史家,都没有把冰心看作文学大师。但从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始,冰心的文学地位出现了上升迹象,尤其是冰心去世后,称其为文学大师已是屡见不鲜。冰心文学大师地位的形成不能仅仅归功于其文学创作,而是与现代作家的评价机制息息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