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广播界的资深专家汪良先生在2004年就广播产业化曾说:“中国广播业的现状离产业化还有很大距离,事实上我们连节目的市场化都没有做到位”。两年后的今天,这句话仍能触及广播市场的痛点。然而,虽然还没有“做到位”,但毕竟是如火如荼地做起来了,并且还有较大的发展空间。什么原因导致了广播节目市场化进程缓慢?广播节目市场化的发展和前景值得广播人思考。  相似文献   

2.
以互联网和手机为代表的新媒体发展迅猛,传播渠道更加多样,传播主体更加多元,传播速度更加快捷,传播范围更加广泛,传播内容更加丰富,使得传统媒体面临空前的挑战。广播人要清醒地意识到,挑战往往蕴含着机遇,将自身的资源与网络等新媒体技术优势结合起来,是广播应  相似文献   

3.
现场化广播节目离开电台播音室的特定场所,有机地融合了舞台艺术的部分功能,突破了广播节目为“纯听觉艺术”的传统观念,以其强烈的即时感、现场感和交流感,引起了广大听(观)众的浓厚兴趣,这和传统的在播音室里录播或直播的广播节目,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相似文献   

4.
杜雯 《今传媒》2016,(2):138-140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日趋成熟,各类手机终端不断革新,移动终端费用下降,在不久的将来互联网在接触率上会战胜传统媒体.面对互联网的迅速崛起,广播媒体如果还是故步自封,终将会被时代淘汰,革新势在必行.改革并不是以互联网为敌,而是将互联网作为工具.依托广播媒体现有优势,结合受众需求,运用"互联网+"的思维模式,创建广播生态生活圈,让广播媒体深入人民生活的方方面面之中,让声音永恒.  相似文献   

5.
随着中国传媒产业化的纵深发展,广播人也在不断地探索着自身产业化发展的模式。媒体高风险地依靠单纯广告收入的时代已经离我们越来越远,各种各样的广播媒体经营方式被人们实践着。而无论如何,广播作为一种大众传媒,它必须以内容为生存的支点,广播的竞争归  相似文献   

6.
7.
收音机作为传播戏曲的载体,在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被老百姓亲切地称为“戏匣子”。随着社会的发展,传播媒体的繁荣,娱乐形式的多样化,戏曲自身发展出现了“低潮”,戏曲广播的光环暗淡了,依靠曲戏本身发展的戏曲广播走入了低谷。如何使戏曲广播节目走出低谷一直是广播工作者探讨的问题。戏曲广播是再度创作的艺术,它在能动反映以艺术实践方面存在极大的潜力。作为广播工作者,  相似文献   

8.
李响 《记者摇篮》2004,(10):32-32
自上个世纪80年代末90代初以来,中国社会进入一个与以往相比判若天壤的历史时期,现代化的迹象若隐若现。人们的内心不再忧虑吃喝、梦想衣裳,精神上的愉悦或是感受上的快乐成为人们一种新的渴望。在这种历史条件下,大众文化传播嗅觉灵敏.也许是为了善意地迎合人们的内心需要.变得浮躁乃至癫狂起来。媒体摇身一变进入狂欢季节,广播在这方面自然也不例外。  相似文献   

9.
国内广播研究对于杂志型节目与板块节目的区分是模糊不清的。对于杂志型节目的构成与形态具有较为客观而清晰的认识,是此类节目观念发展与创新的首要基础与必要前提。板块节目的说法,来自英文的Sequences,即序列化的节目。国外电台或教科书一般也是把Magazine(杂志节目)和Sequences(板块节目)放在一起作比较。杂志型节目的内容结构更加强调紧凑,且重点突出,一般针对某一特定受众设计内容,专业性较强。杂志型广播节目区别于其他类型的节目特别是区别于板块节目的显著标志,就是其明确的受众定位、节目定位以及由此带来的节目主旨的确立。  相似文献   

10.
广播既有社会的属性,又有产业的属性,两个属性齐头并进,广播才能健康发展。如同产品是企业的生命一样,节目是广播赖以生存的基础。在媒体市场竞争愈演愈烈的今天,做什么节目,怎样做节目?这是每一个广播人都应该认真思考的问题。本文结合实际对广播节目的市场化运作进行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11.
蔡宇 《新闻知识》2005,(3):33-35
随着广播事业的发展,特别是面临电视、网络等新兴媒体的严峻挑战,公众及社会各界对广播节目的要求与期望值不断提高,这就要求我们动态地、同步地了解与掌握所播出节目和频率的受众满意度,以便对之进行过程控制,随时更新节目并对听众加以引导,从而在瞬息万变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相对而言,以往进行的单凭收听率这一单向度指标定位电台的节目和评价频率优劣的测评方法不够全面、  相似文献   

12.
冯杰 《新闻爱好者》2012,(11):84-85
伴随着信息传播技术的飞速发展,大众接受信息的途径日趋多元化。由于受众的分流,曾经是传媒"龙头老大"的广播亦陷入"四面楚歌"的处境。很显然,面对日趋激烈的媒体竞争,停滞不前、等待观望的结果只能是坐以待毙。大量历史  相似文献   

13.
广播节目互动现场改变了传统的传播模式,使人际传播成为一种全新的双向的大众传播,实现了传播与受众之间的直接交流和双向互动.现场主持人能增强节目的信息容量和播出的实际效果.  相似文献   

14.
郑宁庆 《视听界》2000,(6):25-26
当电视用绚丽多彩的画面将新闻与杂志的完美结合不断推向极至的时候,广播却一直沉湎于以信息量取胜的惯性思维之中。随着媒体群雄纷争的加剧,广播“知耻而后勇”,新闻节目“杂志化”在广播界逐浙成为流行。1997年,南京人民广播电台  相似文献   

15.
王杨 《新闻世界》2014,(11):33-34
本文主要围绕杂志型广播节目特点,从杂志型广播节目对主持人编排整合能力要求的特殊性,以及从"控"、"采"、"编"三个方面对编排整合能力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6.
杨盛海 《声屏世界》2005,(10):50-50
纵观全国已有的专业频率(专业台),我们不难发现,大家所走的专业化路子大多是“对象专业化”,与过去的综合台相比较,由于频率(台)目标受众明确,晚为凸显。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对象明确;二是服务更具体、更快捷;三是节目设置更合理;四是节目形式更灵活:五是创收能力更强。因而,进入新世纪一台多频率.走频率专业化的道路已经成为广播人的共识。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随着“广播频率化,频率专业化”的推进,“经营广播”成为广播人时常挂在嘴上的一句话。有专家明确指出:广播界正在努力“实现从广播经营向经营广播的方向转变”。在这个“经营时代”,广播人一方面依据行业的特点,努力挖掘着自身尚未开发的潜力,以图开发出更多更新的效益增长点;另一方面则向其他媒体学习借鉴,力图开发出广播衍生、嫁接产品,把广播产业、事业做强做大。  相似文献   

18.
王春柳  王春阳 《新闻传播》2009,(8):11-11,14
在广播电视已逐渐走向制播分离的今天.广播作品的制作已然是创造广播精品的一个愈加重要的手段.制作出的广播成品不仅有它的欣赏价值,同时也具有商业价值。以下就结合以往工作生活中所听到的广播节目和自己的一些体会,浅谈一下我对广播节目制作的一点看法和心得。  相似文献   

19.
以服务于广播电视及其受众的广播电视报,曾有着“皇帝女儿不愁嫁”般的辉煌。然而,近年来随着报业竞争的日趋激烈,广电报的信息资源不断地被其他报纸及传媒或多或少地占用,广播电视报固有的优势正在逐渐减弱,报纸经营难度越来越大。另外,互联网络的高速发展,电脑走进千家万户,使许多人不再依赖广播电视报的节目预告,而是通过上网来了解详细的影视节目简介。在这种严峻的形势面前,广播电视报人要在激烈的媒介竞争中求生存、图发展,变被动为主动,从而走山困境,只能改革原有的办报模式,努力开创出一种适应市场经济体制的新的办报模式。从2004年…  相似文献   

20.
广播节目离不开音响的运用,广播的特色也正在于此,音响能烘托气氛、延伸主题、增强节目的现场感和可听性,增强节目的感染力,然而现在在广播稿件中,有些记者重文字雕琢,对音响的运用却有些粗放,这样不仅影响音响在节目中的作用,而且很多好的题材也因此而黯淡。笔者认为,要用好广播音响就要在"精""细"二字上下功夫。广播新闻受篇幅以及受众收听习惯的影响,记者采写追求主题鲜明、篇幅短小,也因此导致记者把音响看成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