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为加强煤炭产品监督检验管理工作提供科学依据,保护煤炭贸易各方的利益,文章对2013年从宁波口岸进口的煤炭品质进行分析,结果显示2013年从宁波口岸进口的煤炭共283批次,重量1292.2万吨,总值11.92亿美元,其中检测出不合格产品90批次,主要原因为发热量、灰分、水分与合同不符。由此可见,加强对进口煤炭抽样检验及分析统计工作能更好的保护煤炭贸易各方的利益。  相似文献   

2.
《科技风》2015,(20)
本文针对2014年从连云港口岸进口的铁矿品质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显示2014年从连云港口岸进口的铁矿共674批次,重量4672.5209万吨,总值44.69亿美元,其中检测出不合格产品172批次,原因主要为全铁含量及杂质含量不符合合同要求。加强进口铁矿的品质分析及统计工作将为宏观把握进口铁矿整体概况以及国内进口商有效规避贸易风险提供有力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3.
为加强大宗资源产品检验监管,保护贸易各方的利益,文章从检验检疫的视角对我国大宗资源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应对策略,有效提升我国在大宗资源进口的主动权,确保我国大宗资源的能源供给安全,有效防范贸易风险。  相似文献   

4.
文章对2016年江苏口岸进口铁矿石业务的基本概况和品质检验情况作了介绍,并对各主要进口国的铁矿品质做了全面的质量分析,最后针对加强铁矿石检验监管等方面的问题提出了一些具体的建议.  相似文献   

5.
知识产权摩擦已经升级为中国对外贸易摩擦的重点。文章在扩展Bergstrand(1989)双边贸易引力模型的基础上,基于2000-2011年间中国服务业总体和细分行业的进口数据,实证检验了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对服务贸易进口的影响。结果表明知识产权保护的市场扩张效应大于市场势力效应,总体上促进了中国的服务贸易进口。此外,知识产权保护的进口效应呈现了一定的行业差异,对10个服务行业中的6个行业进口存在显著积极的影响,其中高技术服务业的进口对知识产权保护的反应更为敏感;对其中3个行业的影响系数为正,但没有通过显著性检验;而对通讯服务进口存在显著的消极影响。  相似文献   

6.
杨东彪 《大众科技》2014,(7):250-251
面对目前铁矿石纷繁复杂的国际贸易形势,我国尚缺乏有效的战略保护和协调机制,缺乏基础性的综合质量信息平台,在进口铁矿贸易中,我国常处于较为被动的地位,使国家经济利益得不到应有的保障、国内企业遭受巨大的损失。为此,开发进口铁矿石信息系统,通过全面收集、统计、整理和分析进口铁矿质量检验和贸易信息,为不同类型的用户提供功能完备的浏览和查询,满足不同层次的需求。  相似文献   

7.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数据积累急剧增长,为利用积累的大数据进行知识再发现创造了条件,数据仓和数据挖掘是近几年来发展迅速的大数据信息化技术,也是知识再发现的最有效手段。上世纪国内开始大规模进口铁矿石以来,一些口岸进口铁矿石检验的机构也逐渐积累宝贵品质信息资源,但这些信息资源是凌乱的、甚至是跨越不同数据库的。进口铁矿品质的数据仓建设就是利用检验检疫系统的信息优势,通过相关的数据挖掘技术建立进口铁矿品质信息收集方式,为进口铁矿检验和国家相关政策法规的出台提供技术支持,为国内钢铁企业了解进口铁矿的质量特性而有选择地采购进口铁矿提供重要提供技术参考,为国外供货商改进工艺提高铁矿质量提供对比数据。  相似文献   

8.
文章介绍了防城港口岸2016年进口铜精矿的基本情况,分析了贸易情况、不合格情况、不合格原因,并给出相关意见及建议.  相似文献   

9.
如何冲破技术壁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贸易技术壁垒产生的原因及其影响(一)贸易技术壁垒的涵义所谓贸易技术壁垒,是国际贸易中商品进口国在实施贸易进口管制时,通过颁布法律、法令、条例、规定,建立技术标准、认证制度、检验制度等方式,对外国进口的产品制定过分严格的技术标准、卫生检疫标准、商品包装和标签标准,从而提高进口产品的技术要求,增加进口难度,最终达到限制进口目的的一种非关税壁垒措施。(二)贸易技术壁垒日益增多的主要原因随着国际贸易全球化程度的加深和全球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国际贸易呈现出了贸易自由化的趋势,出于保护本国利益的目的,世界各国尤其是发…  相似文献   

10.
李向浩 《科技风》2013,(15):242
本文概述了进口铁矿对我国钢铁产业的重要性,分析了进口铁矿检验检疫中存在的问题和原因,提出了对进口铁矿中夹杂物、疫情防控及环境保护等方面检验监管的对策和思考。  相似文献   

11.
于娱  马代鹏  王贤梅 《资源科学》2022,44(10):2006-2021
铁矿作为一种重要的战略资源,其生产和消费对世界经济有着重要的影响,研究铁矿国际贸易网络韧性对保障未来铁矿供需安全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综合考虑铁矿上下游5大类产品,构建国际贸易网络,从静态和动态(中断模拟)两方面对网络的韧性进行测度,并对5类铁矿产品网络中全球20大经济体的抗干扰性水平进行测度和层级划分。结论表明:①铁矿石和块矿贸易网络综合韧性水平较低,废钢贸易网络综合韧性水平中等,钢材和生铁贸易网络综合韧性水平较高,说明产业链上游的铁矿原材料贸易网络韧性低,受到外界干扰后网络受到的影响大;而产业链中下游的铁矿产品贸易网络韧性高,受到冲击后的影响小。②在铁矿石、块矿、生铁和钢材贸易网络中,中国的节点抗干扰性水平表现较强,处于第一层,但在废钢贸易网络中处于第二层,因此需加强对废钢产业发展的重视以逐渐提升其抗干扰水平。本文结论对保障全球尤其是中国铁矿产品供需安全、稳定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2.
中国铁矿石资源供应风险评价与治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中国国内铁矿资源禀赋的约束,中国高度依赖进口铁矿的局面将长期存在。为了保证中国铁矿资源的供应安全,已有研究重点从中国铁矿石资源供需、贸易或定价的某一维度深入分析铁矿石资源供应风险,较少同时考虑供需、贸易和定价的综合性供应风险,相应地缺乏多维主体的铁矿石供应风险综合治理措施。本研究采用BGR-VW方法,基于2000—2015年中国铁矿石时间序列数据,从当前市场风险、资源风险、政治风险、市场权力、未来供需趋势等5个方面对中国铁矿石供应资源供应风险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表明,中国铁矿石资源供应风险主要存在于资源和政治风险,综合风险等级处于紧张状态。最后,本文以实现铁矿石资源可持续供给为最终目标,从全球层面、区域层面和国家层面的多维主体分别提出相应治理措施。  相似文献   

13.
为了更有效地利用资源同时保护环境,有必要了解新时期全球养分的分布特征。本文通过量化不同农产品中所包含的氮,研究比较了全球肥料氮、植物性食品氮、动物性食品氮和饲料氮等在1996年和2011年的流量和流向变化。结果表明,与1996年相比,全球氮素贸易量增加了1 371.3万t,到2011年达到3 380.1万t。从产品来看,肥料氮、饲料氮、植物性食品氮对增量的贡献分别为59.3%、19.7%和18.7%,说明能源和土地是氮素流量变化的关键因素。从区域来看,北美和南美对肥料氮进口增量的贡献为39.5%和28.5%,其加强了矿产依赖型的氮肥产品进口,而增加了土地依赖型的植物性食品和饲料出口;而亚非发展中国家与地区则相反,其对植物性食品氮和饲料氮进口增量的贡献为44.7%和21.3%。向以矿产换土地模式的转变加剧了亚非发展中国家与地区的食物安全和能源安全问题,而氮素的跨地区运输又加剧了所有地区的环境问题。因此,各国应据此思考本国食物安全、能源安全和环境安全的最优氮管理策略。  相似文献   

14.
Zha盛中  王文平 《预测》2012,(1):39-43
本文从博弈的视角研究国际铁矿石长协价谈判机制,建立国际铁矿石长协价谈判模型,解析可能达成的长协矿均衡价格和供需方的收益,从理论上揭示长协价谈判机制的特点,并对理论分析结果进行了实际考察。研究表明,近年来国际铁矿石价格连年上涨并导致供需方利益严重失衡,并不应归咎于长协价谈判机制本身,主要还是受供需方各自的市场地位、成本以及市场供求等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宋之杰  赵桐  徐蕾 《科研管理》2018,39(1):53-63
本文从增加值贸易的视角,考虑进口中间品对出口品技术含量的影响,构建了全国和制造业出口产品国内技术含量测度指标,利用OECD投入产出数据库,选取59个国家作为样本,测算了中国及制造业整体、按要素禀赋区分的劳动密集型、资本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三类制造业行业,以及制造业16个细分行业出口产品的国内技术含量贡献。研究发现,中国出口产品的国内技术含量总量在国际上占据绝对优势,但制造业的国内技术含量贡献与要素禀赋呈反比,劳动密集型行业仍具有重要作用;资本密集型行业受自然资源约束,发展空间有限;技术密集型行业虽然出口份额最大,国内技术含量总量最多,但国外生产通过中间品贸易进入的成分还很多,导致中国制造业整体国内技术含量偏低。  相似文献   

16.
世界铁矿石资源开发现状与中国铁矿石企业生存环境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比较国内外铁矿石资源开发应用现状的基础上,分析了影响我国铁矿石生产企业生存发展的有利因素和不利因素,进而对行业的发展提出了相应的意见和建议。鉴于我国铁矿石资源条件较差,而外国的条件比较好,建议在保证国家经济案例和行业平稳发展的前提下,尽可能增加外国优势铁矿石;资源;开发  相似文献   

17.
区域间虚拟水贸易模型及其在山西省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虚拟水贸易是实现水资源区域优化配置的重要途径之一,对区域间的虚拟水贸易现状进行分析,可为相关政策的制定提供依据。本研究基于区域间贸易模型和各地产业用水系数,构建虚拟水贸易模型,以模拟区域间的虚拟水贸易格局。选取山西省为案例区,利用中国环境统计年鉴、中国第二次经济普查年鉴等相关数据,计算山西省国民经济各部门的直接用水系数和完全用水系数,结合山西省与全国其他省区的贸易关系,估算山西与其他省区的虚拟水贸易量,揭示山西虚拟水贸易的空间格局。主要结论有:①2007年,山西省用水总量为58.71亿m^3,通过工农业产品贸易共产生了1.53亿m^3的虚拟水净调入量,对本省水资源短缺局面有缓解作用;②通过农业贸易净调入虚拟水4.89亿m^3,主要来自于新疆、陕西、河北、安徽等省区;通过工业产品贸易净调出虚拟水3-36亿m^3,主要调往河北、江苏、山东、湖北、浙江和广东等省;③山西省虚拟水的来源地主要是我国西部和东北地区,输出地则主要是东部沿海省份,与传统的虚拟水战略相违背;④在工业部门,主要的调出部门是能源相关行业,主要净调入部门则是制造业。建议山西省积极推行虚拟水政策,发展节水产业,通过工农业产品贸易从水资源丰富的地区调入虚拟水,形成具有可持续性的水资源利用空间格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