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张琳琳 《教育探索》2012,(1):157-159
费希特关于学者和学者使命的思想精辟、深刻,对当代教育学者的启示,一是教育学者应提高科研的专业化和科学化水平,促进教育学学科发展;二是教育学者应处理好理论与实践的关系,推进教育发展和社会进步;三是教育学者应保持独立人格和批判意识,提高社会道德风尚水平.  相似文献   

2.
《论学者的使命》是费希特的代表作。在书中,费希特将自在的人的使命作为立论基点,以此为基础阐述了社会的人的使命,进而讨论了社会之人的阶层分工,认为学者是社会阶层中平等之一员,他们是献身于知识生产和传播的人,学者肩负着为社会服务和提高全人类道德水平的使命。  相似文献   

3.
费希特是德国古典哲学时期著名哲学家,他的学者使命思想,不仅具有哲学上的意义,还蕴含着深刘的教育价值。本文论述了学者内涵、学者使命和我国大学教师学者使命。启迪大学教师应如何不断推进自己的学科前进,培育济世良才,做到学为人师。行为世范。  相似文献   

4.
论当代中国教育学者的使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使命"意味着职责、任务和责任,它是人或组织存在的目的、方向与责任,代表着人或组织事业的价值取向与定位,规定着人或者组织存在的目的、方向和奋斗目标.教育学者的使命是教育学者职业生活信念的体现和表达,教育学者对其使命的透彻意识直接关涉着其学术思考的品质及其价值的发挥.在当前,中国教育学者应肩负起推进中国本土原创教育理论的建构、促进教育决策科学化以及传播教育理论从而提升社会的教育智识等三重使命.要完成这些使命,中国教育学者必须保持和恪守"学者"的品格、良知与天职,扎根中国鲜活的教育实践,在守护自身立场的基础上与国外学术话语和其他学科展开平等"对话",尽力将自己转变为公共知识分子,为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经济社会的进步乃至整个人类社会的进步贡献自己的智慧.  相似文献   

5.
教育研究中的学术合法性危机问题的基本表现是批判力丧失、解释力走弱、表达力衰微、创造力贫困等。教育研究者要践履自己的学术使命必须明确:如何怡养生成学术创造力的独特的主体精神、如何在"问题意识"的驱使下激发学术创造力的充分释放、如何在对学术个性的自觉追求中抵达创造性学术境界。  相似文献   

6.
7.
教育研究的学院化意味着学术的专业化和制度化,进而也意味着专业生活的科层化。学院化虽然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教育学的繁荣,但也同时造成了学术与生活、理论与实践的割裂;科层化的管理模式、僵化的学术评价机制以及教育学者“以学术为业”的生存方式,直接影响了教育理论的解释力、影响力和生命力,使教育学的发展面临困境。走出教育学困境的出路是:跨越生存边界,促使研究者与实践者达成理性共识;变革评价机制,促进学术评价机制的合理化。更重要的是,教育学者应当对自身的学院化生存方式具有一种批判性警觉,并因此而增强学养,在体制与自身发展之间谋求一种合理的“博弈”,实现教育学的规范化、理性化发展。  相似文献   

8.
当下我国成人教育正进入挑战期,挑战主要来自对现时成人教育发展的迫切与迷惘,包括对成人教育价值的认知、对成人教育现状的把握、对成人教育未来的规划等等。然而,在这三维空间的穿越与对接中,不仅折射出现代成人教育发展的艰辛与曲折,更凸显出当代成人教育学者的使命与责任。本文力图从历史溯源与学者使命、事业发展与学者认知、未来构建与学者责任的内在关系着力,深层探索当代成人教育学者使命与责任的内涵与外延,为我国现代成人教育发展提供人力与智力支撑。  相似文献   

9.
费希特的大学教育思想建立在其人学的基础之上。费希特认为,人的使命是不断地努力使一切非理性的东西服从自己,自由地按照自己固有的规律去驾驭一切非理性的东西。大学之功用正是服务于人的使命的实现。为了保证大学充分发挥这一功能,费希特强调把学术自由作为大学的根本制度。总体观之,费希特的大学思想对于我们理解大学与人的关系、纠正大学的伦理功能偏位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0.
费希特的大学教育思想建立在其人学的基础之上。费希特认为,人的使命是不断地努力使一切非理性的东西服从自己,自由地按照自己固有的规律去驾驭一切非理性的东西。大学之功用正是服务于人的使命的实现。为了保证大学充分发挥这一功能,费希特强调把学术自由作为大学的根本制度。总体观之,费希特的大学思想对于我们理解大学与人的关系、纠正大学的伦理功能偏位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1.
当前我国一些高校教师的形象受到社会各界的质疑,主要原因在于一些高校教师放弃了其应承担的神圣使命,沦为利益集团的代言人。德国哲学家、教育家费希特提出,学者除应承担普通人的使命外,还应承担3项主要使命:一是献身科学知识的追求;二是传承科学文化;三是提升社会道德。我国高校教师尤其是一些重点大学的教授无疑包含在他所说的学者之内。他的思想有利于我们全面理解高校教师的责任,为我国高校教师的职业道德建设提供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12.
《滁州学院学报》2021,(4):42-46
费希特存留的文稿中并无对艺术自律问题直接明晰的回答,但他的字里行间,确有体现出对这个问题的思考。通过对这些思考的整理,可以发现它们或对当今美学研究艺术自律问题有借鉴意义。譬如,费希特预想人们可能会将艺术意志描绘成一种超验性存在(确有近现代美学家如此认为),他因此提出:艺术意志不是外在于人、嫁接于物自体上的一种超验性的存在,而是内化于人的存在中的。另外,费希特对集体意志的思考表明:艺术本身就不仅仅是自我意志的表达,更可能是一种集体意志的表达,一种社会性的表达。这从某种程度上回答了艺术自律与艺术的社会性矛盾这个颇具现代性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大学的使命——从中世纪到后现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对大学使命的转变、多重性和复杂性进行了分析。中世纪的大学强调教学。其后,早期的现代大学服务于民族和国家。成长中的美国大学推进民主化。同时,德国大学促进科研。现代美国大学提升公众服务。现夸快速的全球化提出大学新的使命:国际化。  相似文献   

14.
悼念亲人、追思真爱,是《项脊轩志》文中所着力显现的,但真心“溢于言语之外”的是作者自我悲情与沉重责任感的完美结合。表面上倾诉更多的是悲情,其中潜流的却是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且随着岁月的流逝,这种责任感和使命感愈发显得重大,并终身难忘。这也正是文章首尾虽是间隔多年而完篇。却浑然天成的重要原因。教学中一定要去伪存真,彰显文章深刻的思想内涵。尤其是其中蕴含的使命意识。  相似文献   

15.
法理学应当既包括"关于法律的一般理论",也包括"根据法律的一般理论"。当下中国的法理学、尤其是法理学教材由于种种原因往往着重于前一部分,进而造成结构比例上的明显不协调;另外,当下中国法理学教材在方法论以及其他几个方面也存在不足。为了更好地使当代中国法理学教材完成它的使命,就必须对法理学作一清楚地界定,并对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的全面清整。  相似文献   

16.
作为一个文化机构,文化功能是大学的内生性功能,是大学独特价值的体现。在科学霸权与极端工具理性的影响下,当代社会正经历着价值的匮乏和精神的荒漠。因而重塑先进的社会道德、伦理与价值观标准,促成人的精神解放,就成为大学的当代使命。永恒主义所倡导的以名著阅读为标志的经典教育,对诊治社会精神与道德疾患有着重要价值,这为大学践行文化使命提供了启示。西南大学名著运动反映了大学的文化使命与责任担当,具有深刻的时代性、社会性意义。  相似文献   

17.
在国际形势发生深刻变化和我国经济、社会取得巨大发展的历史时刻,道德主体以什么样的态度对待道德、以什么样的思路创新道德,成了道德自觉程度的重要体现。因此,弄清楚道德自觉的内涵以及如何培育广大人民群众的道德自觉成为当代德育必须解决的重大问题,且具有极强的现实性和紧迫性。  相似文献   

18.
从《潮汕赋》看新时期文学使命的变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关玉红  许立 《文教资料》2010,(10):26-27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文学日益边缘化,文学的发展日趋艰难,究其因。文学使命的缺乏是因中重要的因素。本文以《潮汕赋》为例,分析了其作品中孕含的社会经济文化因素.指出新时期文学使命变迁的意义.认为文学使命变迁要健康发展,必须发挥社会各界及文学团体和文学家的力量,顺应社会经济发展和百姓需求。  相似文献   

19.
平常备课时,在各种参考教案里,各种公开课例中,都普遍存在一种现象,越来越多的教学设计中,课堂实例中,板书越来越少,有的课堂板书上甚至只有课题和作者,更别提在板书设计上融入自己的教学思考和理念。而在某些资料中提及的板书也多为脉落式或框架式,很少讲究板书的科学性、统领性、艺术性,这就激发我对《想北平》的板书做精心设计的兴趣。实践证明一个好的板书设计,对课堂教学效果将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它不但使教学流程得以顺畅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