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勃所作《滕王阁序》头两句,版本不同,文字有异,如原刻本《王子安集注》为“豫章故郡,洪都新府”,而《古文观止》则为“南昌故祁,洪都新府”。“故郡”到底是豫章还是南昌?唐人称“新府”应是洪州还是洪都?我们须从南昌的地理沿革去考究,才能辨其正误。  相似文献   

2.
江西,“人杰地灵”、“使彩墨驰”,是一个具有悠久文化历史的省份。古代的江西人民,创造了辉煌灿烂的文化,特别是唐宋时期,书院林立,人文鼎盛,名家辈出,盛极一时。谭正壁编的《中国文学家大辞典》所收录的中国文学家六千八百四十八名,其中江西就有二百四十七人之多。自从西汉初年设立豫章郡,豫章一名就成为古代江西的通称。汉初,随着封建经济的发展,封建文化也随着发展起来,人才不断出现。东汉时豫章南昌的唐檀,“少游太学,好灾异星占之术”,后来回到乡里教授,学生常有百余人。著《唐子》二十八篇。魏晋南北朝时,由于政治中心南迁,加速了江南经济文化的发展。这时,江西地区的讲学机构和讲学风气,  相似文献   

3.
"豫章",是春秋战国时代长江北岸的地名,西汉初年开始是最高地方行政区"郡"的名称。豫章郡之得名,流行的说法是因境内多大樟树。随着行政区制度演变,豫章郡级别下降,辖区缩小,由管辖江西全境退为只辖赣北南昌地区,隋唐时退出行政区系列。然而历史古老,社会影响大,豫章成了闻名的"郡望",既代指南昌,也代称江西行省。历代著述、故里乡贯、书院学校、人物别号等,都有冠以"豫章"的。豫章,承载着中华传统文化,久享盛誉,沿用不衰。  相似文献   

4.
《七发》与枚乘生平新探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本文对于汉代大赋名篇《七发》的创作背景、创作过程、创作动机及其构思的特点,都提出不同于前人的新看法。文中的“楚太子”、“吴客”云云并非向壁虚造,而是反映了汉初吴楚两国之事。枚乘青年时仕于吴王濞,高后之时楚元王之太子辟非有病,先于楚元王而卒,枚乘作为吴王的门客而受命探病,讲述广陵观涛等以娱其心,为《七发》创作之始。后吴王濞有谋逆之心,而事尚隐密,故邹阳、枚乘均借事设喻,委婉地加以劝阻。《七发》中所谈养生保寿的道理同枚乘两次上吴王书所反映的思想一致。《七发》在开头和结尾都提出要向太子讲论“要言妙道”,实际却没有讲,乃是以此为由头,希望当面陈述一些关系重大的话,采用了文内文外结合的办法。正由于其实质在以此为“语端”进而谈政治上安身立命的道理,故才说到“持筹而算之,万不失一”。论文还对枚乘生平作了考述,此亦为以往学者所未及。  相似文献   

5.
杼山考     
杼山因为闻名古今,史籍记载不少.考诸文献有晋吴兴太守张元之《吴兴疏》,唐陆羽《杼山记》、颜真卿《杼山妙喜寺碑铭》,宋嘉泰《吴兴志》,明万历《湖州府志》,清同治《湖州府志》,以及掌故、旧闻、俚语等等.不同时代给杼山打下不同印记.晋以前称“稽留山”,晋代名“东张山”,唐代始称“杼山”.所谓杼山,是因为这座山是夏杼“南巡之所”.故山西北有夏驾山,山下有夏王村(今称王村).夏杼遗迹的考证是陆羽的功绩,在陆羽《杼山记》前还没有杼山这个名称.《湖州府志》载:“郡有专志,实肇始于陆羽.”陆羽写下不少地方志籍,如《江表四姓谱》、《南北人物志》、《吴兴历官记》、《湖  相似文献   

6.
据考,豫章书院创建于南宋,位于南昌府进贤门内(现南昌市第十八中学暨南昌市包装职业中学校址),属省城书院,是江西较大书院之一,曾与白鹿洞书院、鹅湖书院、白鹭州书院齐名,先后以理学祠、孝廉堂、书院等形式出现,为古代江西学术思想的传播,人才培养,作出了一定的贡献。南昌府在秦(公元前221——206年)为九江郡地。公元202年,西汉高祖刘邦命颖阴候灌婴率兵进驻南昌,筑城以为郡治,谤豫章郡和南昌县。自此,豫章一名成为古代江西的通称。  相似文献   

7.
关于宜宾县的前身僰道的始建时间,由于《秦纪》不传而汉代史志又无明确的记载,故近几年来在修志过程中有秦置和汉置的争论。汉置论者否定僰道为秦置的一条重要理由是欧阳志在《舆地广记》卷三十一所云:“宜宾县,本焚侯国,秦曰僰道,汉置犍为郡,初治敝县,后徙治此。”其中所记“秦曰僰道”下无“县”字,从而认定“僰道”是“秦汉时通往  相似文献   

8.
孔子弟子澹台灭明,学成后南游至江,居于楚,葬于豫章东湖之滨。历代儒家称其为:“刚方正大之士”。江西南昌儒学自其始。豫章城内向有东祠祀灭明。澹台祠亦称友教堂,明代建为友教书院,并有讲会之设,清初为江西四大书院之一,清末改为学堂。  相似文献   

9.
“物华天宝,人杰地灵”,这是我来江西这片红色热土之前听到的对它最多的描述。“豫章故郡,洪都新府”,来到南昌工程学院之后,我对江西,对“军旗升起的地方”——南昌有了更多的了解,对这八个字也有了更深刻的体会。2006环球小姐中国赛区总冠军的齐芳就是我院国际经济贸易专业的学生,也是我院礼仪队队长;还有在元旦晚会上钢琴演奏如行云流水般的一个叫张旭的男生,还曾在人民大会堂参加演奏。  相似文献   

10.
“豫章故郡,洪都新府”,与历史的南昌同名的豫章中学,走过了百年的风雨,除了创下系列的辉煌业绩外,还有一样值得全体豫章人自豪骄傲的就是她“诚、朴、明、强”的校训,历经一百年的风雨,代代相传到现在。它语言精炼,意境深远,包容了几代豫章人的教育理念,与现代最先进的教育思想相吻合。我是2005年奉组织之命,不经意来到豫章中学的,算是和豫章有了前生的缘分。  相似文献   

11.
明人茅坤说:"夫古之善记山川,莫如柳子厚。"柳宗元游记散文所记之山水、草木、鱼石,精彩纷呈,引人入胜,浸透着作者强烈的思想感情。"永州八记"大多仅仅用了一个"记",如《钴鉧潭记》《钴鉧潭西小丘记》《至小丘西小石潭记》《袁家渴记》《石渠记》《石涧记》《小石城山记》等。按照常理,《始得西山宴游记》这篇文章也应该命名为"西山记"或"西山游记",可是作者为什么在看似简练的题目上再加"始得""宴游"四字呢?细读文本,我们发现在《始得西山宴游记》的结尾有这样一句话:"然后知吾向之未始游,游于是乎始。"作者"此后才知道以前根本没有游览过,真正的游览从这时才开始",这句话告诉我们柳宗元格外看重这次西山之游。  相似文献   

12.
报上经常报道某国家元首来我国访问,在某某处“下榻”。何为“下榻”呢?下:放下,系文言文中的使动用法。榻:狭长而较矮的床,实为一种坐具。如《孔雀东南飞》中有“移我琉璃榻,出置前窗下”。下榻就是放下榻。王勃在《膝王阁序》中写道:‘物华天宝,龙光射斗牛之墟;人杰地灵,徐孺下陈善之榻。”诗句是颂扬膝王阁所在地洪州(今江西南昌)地区的杰出人才。使用了徐孺下陈善之榻的典故,称道徐陈两位贤士。徐孺,即徐孺子,名柳,东汉豫章南昌人,品行高洁。“下陈著之榻”,使陈著放下榻来。陈著,时为豫章太守,他不接宾客,只接待…  相似文献   

13.
“物华天宝.人杰地灵”.这是我来江西这片红色热土之前听到的对它最多的描述。“豫章故郡,洪都新府”。来到南昌工程学院之后。我对江西,对“军旗升起的地方”——南昌有了更多的了解,对这八个字也有了更深刻的体会。2006环球小姐中国赛区总冠军的齐芳就是我院国际经济贸易专业的学生,也是我院礼仪队队长:还有在元旦晚会上钢琴演奏如行云流水般的一个叫张旭的男生,还曾在人民大会堂参加演奏。[第一段]  相似文献   

14.
招斯喆:女,1988年11月生于江西南昌,现为南昌市豫章中学学生。2002年、2003年连续被评为南昌市“三好学生”,2003年又被评为江西省“三好学生”。自小学二年级发表处女作《片断三则》以来,至今已有一百多篇习作见诸报刊。  相似文献   

15.
“豫章故郡,洪都新府”,与历史上的南昌同名的豫章中学,经历了百年的旅程,创造了一系列的辉煌业绩。除此之外,值得豫章人自豪骄傲的,还有她“诚,朴,明,强”的校训,历经百年的风雨,代代相传至今。  相似文献   

16.
道教人物丁令威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搜神后记》所记的丁令威故事,后世广为传播。据考证可知丁令威是西晋豫章郡豫宁县(今江西省武宁县)辽东山人,不是辽宁辽东人。约生于三国吴国后期,去世于东晋元帝建武元年,七岁时于豫宁南山修道,留有多处遗迹。湖南醴陵也有他的众多后裔。后人阁皂山,留下传人,扩散到福建一带。东游至苏州,留有丁令威宅及后裔。又任泾县令,辞官后于姑孰灵虚山修道,于此辞世。  相似文献   

17.
豫章(今江西南昌)是天下罗氏的发源之地,罗珠公是天下罗氏之祖."天下罗家无二派".自罗珠之始,家族繁衍,分支发展脉络清晰,家谱记载严谨有序.据古代史书和各地罗氏家谱的记栽,大致可以看出豫章罗氏迁徙的概况."豫章罗氏宗祠"是天下罗氏顶礼膜拜的圣地,是罗氏宗族的象征."堂号"实际上就是家族分流的一个名号.  相似文献   

18.
“永贞革新”失败后,柳宗元被远贬永州,在十年遭贬生活中,写下了二十多篇优美的山水散文,其中《始得西山宴游记》、《钴(钅母)潭记》、《锢(钅母)西小丘记》、《至小丘西小石潭记》(简称《小石潭记》)、《袁家碣记》、《石渠记》、《石涧记》、《小石城山记》是连续性的一组,最得后人赞赏,誉为“模山范水之作”,又叫“永州八记”。《小石潭记》是永州八记中的第四篇,文字优美动人,情感凄切婉转,读后使人有身临其境  相似文献   

19.
关于窦群的籍贯,两《唐书》《窦群传》所记有“扶风平陵”与“京兆金城”之异,学界以为是郡望之异,但两《唐书》所指是一致的,都指今陕西兴平县。窦群在黔州引发的农民起义即张伯靖起义,战火绵延三年乃止。《史记名臣疏》又号《古今名臣略》,记唐及以前之历代名臣事迹。  相似文献   

20.
甘甜 《江西教育》2022,(9):31-32
"豫章故郡,洪都新府",南昌市东湖区自古以来就是教育文化昌盛之地,它是南昌教育的首善之区,有"学在东湖"的美誉,是南昌教育乃至江西教育的一张名片.东湖区先后获评全国首批幼儿教育先进区、全国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先进区、全国特殊教育先进集体;连续4年荣获"全省党政领导干部履行教育职责督导评价优秀县(市、区)";全省高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