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基督教聂斯托利派传入中国后被称为景教。作为一种宗教,它总有借以传播的文献。景教文献的词语,因为复杂的历史原因,无论形体还是意义,都有些与当时的汉语不一样。《唐代景教文献词语研究》不仅简单地介绍了景教及其发展状况,还首次尝试从语言学的角度切入,关注景教文献文本本身,结合汉语史、宗教史、古籍整理来进行研究,以此来推进唐代景教研究。该书还附有唐代景教文献语料,不论对初学者还是研究者,都具有较高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
徐若梦 《海外英语》2012,(16):149-150
基督教第一次传入中国是在唐朝,时称"景教"。随着景教的传入,基督教《圣经》的翻译工作也随之展开。该文简要整理了唐代景教《圣经》的翻译历史,总结其翻译特征,并探讨其对后世《圣经》翻译工作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基督教第一次传入中国是在唐朝,时称“景教”.随着景教的传入,基督教《圣经》的翻译工作也随之展开.该文简要整理了唐代景教《圣经》的翻译历史,总结其翻译特征,并探讨其对后世《圣经》翻译工作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河西学院学报》2016,(6):28-31
吐鲁番葡萄沟出土有7件回鹘文叙利亚语诗集残片,其中4页属于叙利亚文《圣咏集》的回鹘文转写本,另有三页属于圣义范著《圣神论》的回鹘文转写本,均为元代之物。这些写本的发现,表明直到元代,吐鲁番操回鹘语的景教信徒,尤其是葡萄沟的景教教会,仍然非常珍视《圣咏集》和《圣神论》。这一文献对西域景教,尤其是回鹘景教的研究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5.
唐代墓志作为出土文献的一种,是研究唐代语言文字、历史文化等方面的重要资料。因墓志文字假借、俗讹、同形异词、异形同词等因素,文献释读时往往会产生有讹误、脱夺、衍羡等现象。通过复核原拓,校读《文献》《文物》《考古与文物》等新近公布的唐代墓志释文,纠正释读错误70条。  相似文献   

6.
杨富学 《家教指南》2001,(2):167-173
宋元时代,景教在回鹘人中相当流行,吐鲁番、敦煌等地发现有为数不少的回鹘文景教文献,此外,吐鲁番、喀什、霍城及福建泉州、江苏扬州、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和达茂联合旗乃至中亚七河流域等地也有回鹘景教遗物发现,都可为回鹘景教的研究提供证据。百年来,回鹘景教一直是国际学术界研究的热门话题,涌现出相当丰富的学术成果,在新旧世纪交替之际对其进行认真的总结、回顾,具有继往开来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文苑英华》连录唐代文学作品的文献价值大于选本批评价值,主要表现在:它具有保存唐代文学作品、保存唐代文学批评史料的文献价值,具有进行唐代文学作品辑佚、唐代文学作品校勘、唐人别集版本考证、唐代诗人考定等文献价值。  相似文献   

8.
《史记》与《汉书》——吐鲁番出土文献札记之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德藏吐鲁番文献Ch.938与日本大谷文书中的一件残片是可以缀合的《史记》和《汉书》抄本。无论它们的出土地是库车还是吐鲁番,都对唐代西域文化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更为珍贵的是,《史记》、《汉书》抄写在同一写卷上及其有所先后的事实,为我们诠释古人《史》、《汉》并重及相关问题提供了直接的文献依据。  相似文献   

9.
移鼠     
要是问中文中的“移鼠”是什么意思,只怕没几个人答得上来。其实“移鼠”就是基督教的“耶稣”,亦即中国人最初用“移鼠”来翻译“耶稣”这个词的。基督教最初在唐代传人中土,在中国被称为“景教”。据说唐太宗曾特准建立景教寺,而且景教曾一度流行于唐朝全境,直至武宗禁教后逐渐衰亡。但唐代景教的流行留下了最早的中文基督教文本,即所谓景教文献。其中最早的“序听迷诗所径”将圣母玛利亚译为“末艳”,将“耶稣”译为“移鼠”,因此就有这样的句子:“末艳怀孕,后产一男,名为移鼠。”将耶稣译为“移鼠”的人是信徒,当然并无恶意,只是纯粹取其译音而已。但近世研究景教的中国学者则颇感不快,觉得把耶酥  相似文献   

10.
唐代著名诗人刘长卿的《逢雪宿芙蓉山主人》一诗中有“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对于“白屋”一词,有人解释为“白屋是因屋上积雪呈白色而称”,此种解释纯属望文生义牵强符合。其实,“白屋”在我国古代文献中是一个出现频率较高的词语,它用法虽然不是那么复杂,但义项较多,稍不留意就会造成误解或闹出笑话。  相似文献   

11.
杨琳 《家教指南》2011,(1):104-111
敦煌文献唐代郑馀庆撰《大唐新定吉凶书仪》是一部重要的综合性书仪,对了解唐代社会具有不可多得的史料价值。周一良、赵和平在《唐五代书仪研究》一书中率先对此书仪作了较为全面的研究,阐释了书仪的基本内容。不过由于是初次梳理,在字形辨识及词句理解方面存在不少疏失。本文针对周、赵二氏在书仪第二篇《节候赏物》的校理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我们的订正及解读意见,以使读者准确理解书仪的内容,从而正确认识唐代社会的风俗习惯。  相似文献   

12.
《北山录》是我国佛教史上一部颇具影响的文献典籍,著者释神清为唐代著名的义学高僧。本文主要从文献学的角度,勾稽相关的传世文献,对神清一生的行事、所著《北山录》的版本流传及其影响作一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3.
先秦文献《孟子》自动分词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动分词是中文信息处理重要的基础课题。文章主要探讨了先秦文献《孟子》基于条件随机场统计模型的自动分词方法和利用相关注疏文献的自动分词方法等自动分词技术。自动分词实验结果表明,这两种分词方法效果显著,词语F值和小句F值均达到了较高的水平。在用不同的方法对《孟子》进行自动分词时,在词语F值的统计指标外,首次尝试引入了小句F值这一统计指标。  相似文献   

14.
《宣室志》是唐人张读撰写的一部记述仙鬼灵异故事的传奇小说。名“宣室”者,盖取汉文帝召见贾谊论鬼神之义。此书保存了不少历史异闻和民间传说,对于了解唐代的社会风貌及唐代小说的发展,颇具参考价值。其语言简洁明快,其中有一些词语表现了时代的持点,值得注意。本文依据中华书局1983年版张永钦、侯志明点校本,对书中某些词语加以探讨,并对点校  相似文献   

15.
郜林涛 《现代语文》2007,(3):115-116
一般来说,学者对佛经词汇研究大多更重视隋唐以前的译经,而较少关注唐代译经.究其原因,一是佛经本身有很强的程序化倾向,唐代译经并不能够完全真实地反映当时的词汇使用情况;二是佛经作为翻译文本,口语化程度也不能与中土文献相比,尤其不能与晚唐以来的禅宗文献相比.客观地说,唐代译经尽管有以上两点不足,但仍有不容忽视的词汇研究价值.以义净译的《根有律》文本来说,律藏作为管理僧团日常行为的文献,生活气息非常浓厚,口语化程度在佛典中是比较高的,因此《根有律》大致可以反映初唐汉语词汇的发展和使用情况,对于汉语词汇研究具有重要价值,对于《汉语大词典》的释义也有修订补充价值.  相似文献   

16.
敦煌莫高窟北区曾发现一件叙利亚文景教 回鹘文佛教双语写本残片 ,曾由段晴和张铁山研究刊布。本文是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对该写本进一步研究 ,指出了前人不足 ,并重新转写翻译了该文献。  相似文献   

17.
牛汝极教授继《文化的绿洲》(新疆人民出版,2006年)、《阿尔泰文明与人文西域》(新疆大学出版社,2003年)、《回鹘佛教文献》(新疆大学出版社,2000年)、《维吾尔古文字与古文献导论》(新疆人民出版社,1997年)、《沙洲回鹘及其文献》(合著,甘肃文化出版社,1995年)、《阿尔泰论丛》(主编,新疆大学出版社,1994年)之后,新近又出版专著《十字莲花——中国元代叙利亚文景教碑铭文献研究》(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11月,327页,16开本,30万字,ISBN 978-7-5325-4908-5/K.1087)。  相似文献   

18.
唐代著名诗人刘长卿的《逢雪宿芙蓉山主人》一诗中有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对于白屋一词,有人解释为白屋是因屋上积雪呈白色而称,此种解释纯属望文生义牵强符合。其实,白屋在我国古代文献中是一个出现频率较高的词语,它用法虽然不是那么复杂,但义项较多,稍不留意就会造成误解或闹出笑话。今将其用法列举其下,略作说明。  相似文献   

19.
出土文献未经后人传抄,保留了原貌,具有很强的语言真实性,应该成为辞书编纂的重要文献材料并加以利用。《上博简》是出土的先秦古佚书,很多词语不见于传世文献,现有的辞书所涉及的文献材料基本上基于传世文献,对出土文献不够重视。用《上博简》中的词语,从“增补词条”“增补义项”“书证补缺”“书证提前”四个方面论证该批出土文献对《汉语大词典》的修订价值。  相似文献   

20.
敦煌莫高窟北区曾发现一件叙利亚文景教-回鹘文佛教双语写本残片,曾由段晴和张铁山研究刊布.本文是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对该写本进一步研究,指出了前人不足,并重新转写翻译了该文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