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传统文化是中华儿女生存和发展的根本,是力量和智慧的源泉。中学语文教材所选的诗、词、文、赋、戏曲、小说等古代作品中,蕴涵着丰富而深厚的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在语文教学中,应依教材中的文化传统内涵,进行人文教育,发挥文化传统的真正价值。  相似文献   

2.
教材的“材料”性质决定了处理教材的极大灵活性,这是语文教学与别的学科教学的根本区别。同一种教材,有着千差万别的处理方式;即使处理方式相同,课堂效果也完全可能迥然有别。因为教者的投入状态、教学机敏等有很大差异。教师要改变传统的教材观念,不能将语文教学视为简单的知识传授,  相似文献   

3.
文言文注释是中学语文教材注释的难点和重点。注释是否恰当准确直接影响文言文的教与学。然而,中学语文教材在文言文注释方面存在有待商榷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中学文言文中,不少篇章直接选自儒家的论著,理应从儒家文化本位进行阐释;而且由于儒家文化的广泛影响,很多文言篇章都反映了儒家的思想,  相似文献   

5.
中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离开不文本阐释。当下语文教育界非常强调个性化阅读、多元化阅读,在无形中出现了过度阐释文本的现象。语文教师教学时要反对给文本打上特定的时代标签,应该尊重文本的文化语境,重视课堂的多元民主。只有这样,语文教师才能坚守住文本阐释的方向,使文本回归本身。  相似文献   

6.
<正>中学语文文本阐释是发生在读者(教师)与文本(含作者)之间的一种理解与对话活动,这种理解与对话使文本意义获得了解放与生成。由于缺乏实践所需的文本阐释理论,教师在文本阐释时存在种种弊端。本文中"中学语文文本阐释"主要探讨的是中学语文教师作为阅读主体,对中学语文教材中的文学文本进行的阅读、理解、解释的实践活动。既然把"文本阐释"视为一种实践活  相似文献   

7.
赵静 《考试周刊》2013,(28):17-17
中学生对传统文化语言的积累,是学习语文的一个重要方面。以语言为载体的话语,依社会文化约定而成,具有各自民族的特征和意义。在语文教材中,这种积淀了传统文化的话语的表现方式多种多样。作者以称呼、谦称、谦称、穿着、座次、讳饰、信仰等为例揭示话语背后所隐含的情感或意义,促进学生对相应文本思想的深刻理解和掌握。  相似文献   

8.
本文以苏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语文》(必修一)中的课文《劝学》为切入点,就中学语文教材文言文注释普遍忽略的三大问题与编者商榷。  相似文献   

9.
在《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和《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的新理念、新目标、新要求的指导下,中学语文教材中外国文学作品的选材取向发生了重大的变革,人文主义、多元文化和开放意识是选材的重要价值尺度。  相似文献   

10.
中学语文教材文言文注释常常会出现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语言文字、文情语境、事理逻辑、客观史实等方面。因此作注者要慎于选择,用注者要学会评判,要有训诂学知识做指导。  相似文献   

11.
利用本地资源,开发校本教材,是新课程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和基本要求。曲阜是孔子的故乡,儒家文化的发源地,在弘扬中华传统文化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曲阜市档案馆、孔府档案馆及我校图书室、阅览室等都有丰富的文献资料可以查阅。《四书》《五经》等儒家典籍以及各种版本的注书,还有那些显性的丰富的旅游文化资源更是为曲阜所仅有。如一城,即孔子六艺城;两院,即孔子研究院、论语碑苑;三孔,即孔庙、孔府、孔林,已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命名为世界文化遗产;四山,即尼山、九仙山、石门山、九龙山,其中尼山为孔子出生地,九龙山为拟建设的中华文化标志城主区位等,一大批儒家文化的载体,通过收集整理有关资料,可以形成内容较为翔实的思想政治课校本教材。结合教学内容及进度,让学生了解相关知识及利用节假日  相似文献   

12.
文章在对现行中学语文听说教材的现状作了分析之后,提出了改革设想:处理好序列和结构关系,可配以测评内容、标准和办法;处理好教材练习内容和社会需要的关系;加大教材中听说训练的分量;增配教材辅助手册和音响教材  相似文献   

13.
陈燕珊 《考试周刊》2013,(40):18-19
入选中学语文教材中的古典诗词至少具有下列三个方面的美育功能:一是可以培养学生热爱自然、淡泊宁静的美好情操;二是可以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和平、反对战争、"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主义高尚情操;三是可以培养学生珍惜友谊、珍视友情、善待友人的美好情操。  相似文献   

14.
周作人二、三十年代逐渐亲近并标榜儒家,四十年代典见颜附逆后,更是对儒家文化进行了系统阐释。周氏对儒家文化的阐释并非纯粹学理意义的观照,其中夹杂太多来自时代与个人的弦外之音。通过对这一阐释行为的文化心理分析,可更深入地了解周氏二十至四十年代的心路历程,并引发对现代知识分子命运及其学术命运的一些思考  相似文献   

15.
16.
邱荷兰 《考试周刊》2013,(66):20-21
素质教育作为一项长期系统复杂的工程,其所面临的问题方方面面,教材作为教学必不可少的工具,素质教育对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人教版教材经过多年的发展改革基本适应了素质教育的要求。教师作为教学的主体在使用教材时应注意以下几点:第一,课堂教学要利用教材的弹性面向所有学生;第二,教师要深入发掘教材的潜在因素,全面提高所有学生的综合素质;第三,教师要按照教学计划要求提高教学效率;第四,教师要充分利用课后练习,尽量减轻学生的负担;第五,在教学过程中根据教材特点,着重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第六,根据教材安排全面开展课堂活动;第七,依据教材内容改革考试方法和内容。  相似文献   

17.
中学语文教材文言文注释存在很多问题,其中一个问题就是教材编写者在查新与吸收学界的最新研究成果方面存在不足,导致教材编写与研究脱节。《爱莲说》这样一篇100多字的短文,竟然存在4处注释滞后于学界研究成果,希望能够引起教材编写者对学界研究成果的重视。  相似文献   

18.
中学教材文言文中“是”字用法比较复杂。古汉语判断句不用判断动词是,“是”做判断动词用是汉代以后才出现的,先秦文学作品中的“是”均不是判断动词。中学教材中“是”字用法可规纳分类为:一、指示代词“是”。1.做主语;2.做谓语;3.做宾语;4.做定语。二、形容词“是”。三、动词“是”。四、判动词“是”。五、助词“是”。  相似文献   

19.
文言文是中学语文学习的重要内容,虽然人教版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中节选了很多经典的文章,但注释也有值得商榷的地方.文章选取其中三则,结合语境对“茫然”、“濡缕”、“迁灭”进行了辨疑和补注.  相似文献   

20.
葛丽 《考试周刊》2009,(48):30-31
在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背景下.课本剧的鳊演愈演愈烈.并运步走向产业化、市场化。但是,当前的问题是人们过分注重将课文改编成剧本这一结果.而对其文章的选择却关注不足。本文简要介绍如何选择教材中的文章进而将其改编成课本剧.旨在说明这样一个问题:有的文章适合改缡成课本剧.有的则不适合或者没有改编的必要性。同时.合理运用课本刷的墒演这一教学形式.不仅可以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而且可以提高其多种语文素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