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从四个方面探析工科院校物质文化建设理念:一是校园物质文化形神兼备,兼融人文精神、科学精神与工程精神;二是校园物质文化与时俱进,体现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传承与创新;三是校园物质文化匠心独运,凸显工程教育理念;四是校园物质文化润心启智,彰显人文关怀与工程伦理。  相似文献   

2.
科学与人文分别标识着人类两种不同的精神取向.从儿童精神的自我中心化到人文取向的人之自我意识的表达,从儿童感知世界的整体混沌化到人文生成与承纳的主客统一,从儿童潜意识化的精神涌动到人文存在的不可言明性或隐喻性,从儿童生活的诗性逻辑到人文文化的性情化理解,从儿童的游戏精神到人文自由的永恒追求,可以发现儿童精神与人文文化的精神取向和思维方式的吻合一致.儿童精神是一种人文性的精神,儿童精神所呈现的是一幅"活"了的人文文化之景观.在技术理性主宰的现代文明中,儿童教育对于童心的呵护从根本上而言就是在履行重塑人文价值的文化使命.  相似文献   

3.
以人为本,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当代教育的根本精神。传统文化专制浓厚、自由缺失的特质延续至今并弥漫性地影响当代教育,这是当代教育充斥奴化、规训、控制,人本精神难以彰显的主要原因。加快文化建设步伐、促进文化特质革新是教育人本化的根本前提。  相似文献   

4.
科学的人文性在西方反科学思潮的洗礼中突现出来,科学飞速发展的事实对西方以人文主义为尺度的反科学思潮进行了有效的反击,迫使西方反科学思潮的转向。人只有在创造文化的活动中才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人,科学作为一种文化活动彰显出人的创新本质;现实社会发展中科学理性与人文理性的互动更加显现出科学所具有的人文向度。  相似文献   

5.
文化哲学的视阈中,文化是指人的生存方式或样法、活法;学校文化是在学校场域中生成的师生存在方式、样法与活法。自在的学校文化精神对人的影响和形塑是一种负向的影响,对师生的影响是自在自发的;自觉的学校文化精神则彰显着一种理性自觉、批判反思、师生主体间"共在共游"等特质,是师生存在方式的本真性文化精神。  相似文献   

6.
沈敏锐 《成才之路》2011,(10):12-12
语文的性质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人类活动的重要交际工具和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语文课程是中等职业教育阶段的一门主要的文化基础课程。要彰显语文的人文色彩,就对教材、教师、教法、实施策略等都提出了具体的要求。  相似文献   

7.
从人性出发来分析、考察人类社会中任何有组织的活动,就会发现人类社会中有一种较为普遍的管理方式,这种管理方式以人性为中心,按人性的基本状况进行管理,这就是所谓的“人本管理”。由此出发,建立或考察人本管理,都要从分析人本管理的基本要素开始,建立人本管理运作的系统工程。一、人本管理的核心是企业人  相似文献   

8.
科学精神的建构是“五四”新文化运动以来中国文化建设的一个根本的方向和任务 ,但是 ,这个任务远没有完成。文化保守主义和后现代主义忽视和反对科学的态度是错误的。作为理性的思维活动 ,科学是普遍的。科学精神的根本基础是社会的经济制度。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都是人类理性的表现形式 ,它们之间是一种“家庭类似”的关系  相似文献   

9.
科学诠释当代人文精神内涵既是深化人文精神研究的基本方面,也是充分发挥人文精神导引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之作用的时代要求。人文精神具有复杂性特点,这与人文精神以人文文化为母体、随着人类历史的发展而发展以及民族性密切相关。当代人文精神至少应当具有属人性、向上性、实践性三种规定性。当代人文精神是人之为人的精神,是作为人应该具有的精神,是"人类在求取自身生存、发展过程中,以真善美的价值理想为核心,不断实现自身解放的一种自觉的思想信念和文化准则"。它是人的自由、自觉类本质的展现,是一种"自由的精神、自觉的精神、超越的精神"。  相似文献   

10.
科学发展观的传统文化解读--一个思维方式的视角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科学发展观是一种社会发展模式,也是一种思维方式。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感性思维、人本思维、整体思维、和谐思维经过创造性诠释与现代转换,可以成为科学发展观的文化资源。即以感性思维“中和”理性主义,实现社会的科学发展;以主体、人本思维倡导人的全面发展;以整体思维观照社会的全面发展;以和谐思维寻求社会的协调、持续发展。融会古今、辩证扬弃、东西互补、吸纳和超越后现代,把传统思维方式转化为可资当代社会发展利用的精神资源,真正实现发展的科学性、全面性、人本性、和谐性。  相似文献   

11.
文化是体现出一个社会或一个社会群体特点的那些精神的、物质的、理智的和情感的特征的完整复合体.工程文化是指在工程领域里所发生、反映、传播的具有工程特色的文化现象.工程文化教育是一种新型的教育理念,它的目的在于培养工科类大学生的工程文化素质,工程文化教育理念的内涵除了包括科学基础知识、专业知识的教育,还包括工程价值观教育、工程伦理观教育、工程审美教育和工程思维模式的培养等方面.要实现工程文化教育的育人功能,必须树立全新的工程文化教育理念、改革课程体系、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丰富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12.
全球化以人为本。科技以人为本。知识经济是人本经济。面对急剧变革的时代,管理的人文革命已是大势所趋:实践人本管理理论;形成以人本理念为核心的管理文化;以人丈精神重构管理学。  相似文献   

13.
本文认为基因工程并非是人类的恶魔,我们的某些伦理学批判在不清楚科学事实和缺乏足够的科学依据的情况下就对基因工程作出否定性的评价,这是人文批判缺乏科学精神的表现,科学与人文是互动的,至今二者的分离与对立更主要的是人文文化自身的衰微,因此,人文文化更应该汲取科学精神并发展自身的以达到与科学技术的平衡。  相似文献   

14.
高等教育进入新阶段,一批新建应用型本科院校面临转型,工程文化教育理念应运而生。探讨工程、文化、工程文化以及工程文化教育理念的内涵,指出工程文化教育是一种全新的工程教育模式,注重科学文化教育与人文文化教育有机融合,是一种学科交叉渗透整合性的教育理念。  相似文献   

15.
张月明 《教师》2012,(23):56-56
人文精神是整个人类文化所体现的根本精神,它以崇高的价值理想为核心,主张以人为本,强调人的尊严与发展,表现为对生命的维护、追求与关怀。语文学科本身就具有人文性特点,语文教育工作者只有积极主动地利用文本(教材)为学生学习和发展服务,才能“目中有人”,并唤醒学生的生命体验;只有积极主动地研究文本(教材),运用科学适宜的教学手段,丰富人文情境,  相似文献   

16.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人文性的确立,突出了语文的文化内涵的教育意义,突出了语文学科对尊重学生个性、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及创造能力所承担的任务,强调为学生的继续学习和终身发展打基础。人文教育最根本的价值在于培养人的人格和精神,唤起人对自由精神的追求,这也是一切教育的根本立场。  相似文献   

17.
大学作为功能独特的文化组织,文化精神是大学的根本属性.文章认为以科学、人文与个性精神为支点,建构起了大学文化精神的主体内涵;阐述大学文化精神作为群体认同的一种社会规范和意识形态,育人功能是它的本体功能;并指出文化传承、融合与创新是文化精神育人的三个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8.
思想性是人文性的核心,这是人文性的固有之意。《辞海》对“人文”的解释是:“人类社会的各种文化现象。语出《易·贲》:文明以止,人文也。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人文”是相对“天文”而言的,是教化天下的,凡是人类的各种文化都可以用“人文”涵盖。它包含思想性、情感性,也包含一种普遍的人类自我关怀,表现为对人的尊严、价值、命运的维护、追求和关切,对人类遗留下来的各种精神文化现象的珍视,对一种全面发展的理想人格的肯定和塑造。毋庸讳言,思想性是教化天下的主要内容,是使自然人成为社会人的核心的教育内容。…  相似文献   

19.
大学作为功能独特的文化组织,文化精神是大学的根本属性。文章认为以科学、人文与个性精神为支点,建构起了大学文化精神的主体内涵;阐述大学文化精神作为群体认同的一种社会规范和意识形态,育人功能是它的本体功能;并指出文化传承、融合与创新是文化精神育人的三个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20.
赵曦 《四川教育》2003,(1):36-36
新课程引进“人文性”、“人文内涵”这一概念,既是一面具有深远意义的时代感极强的导引之旗,也是一个具体可感的评价尺子。人文说到底是指人类的文化活动、劳作,创造的感性显现与理性润染。教师在一方黑板前的正音,学生在三尺课桌上的描红,其形神风韵,都是人文理念的导引,人文素养品级的显现。但是与建筑的文化广场,市井的品茶文化,考古的断代文化不同,教育的文化品位与人文素养,核心是人类精神文化中的精英文化。新课程精神指导下编写的新教材,无论是语文、数学、地理或是物理、化学、音乐、美术等等,注意了人类的精英文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