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经典诗文诵读在师范类专业的人才培养中起到以文铸魂的作用,这需要精选诵读内容、阐释诗文并赋予诗文以新的时代意义;经典诗文诵读能够以美润心,这需要发掘经典诗文之美、发挥诵读艺术有声语言的音乐美,并使诗文与诵读较好结合;经典诗文诵读还能够以艺赋能,这需要综合教学。师范专业经典诗文诵读,能够实现经典诗文与德育、美育和能力培养的结合。  相似文献   

2.
文章阐述了在古城扬州开展经典诵读的现实意义,分析了目前扬州市经典诵读活动开展的现状与不足,并从诗文经典诵读与扬州地域文化内涵相互浸润、诗文经典诵读提升扬州城乡居民的人文素质与思想素质、诗文经典诵读成为特色文化品牌从而促进扬州文化名城建设这三方面进行全民诵读经典构建诗文扬州的对策研究。  相似文献   

3.
开展中华经典诗文诵读活动,是宣传贯彻《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提高全社会语言文字规范意识和应用水平的有力举措,是宣传和贯彻新时期语言文字工作方针政策,扩大语言文字工作社会知晓度的有益尝试,本文论述了诵读经典诗文的有益之处,引领着学生们走进积淀着五千年民族精神的中华文化,让我们在成长的旅程中"以千年文化为伴、与中华经典同行"。  相似文献   

4.
经典诗文是中华璀璨夺目的古代文化中的一颗明珠.诵读经典诗文,能启迪心智、陶冶情操和感悟人生.加强小学生对经典诗文的阅读、诵读等训练,是新形势和新课标的要求.我校从2009年开始参加"诵读经典诗文,陶冶师生情操"课题的实验.作为全镇课题实验的指导员,我结合自己的教学管理与语文教学实践,谈谈对经典诗文阅读训练的一些体会.  相似文献   

5.
璀璨的中华古经典诗文,是我们传统文化的精髓,是民族精神的结晶。近年来,嘉峪关市长城路小学开展了经典诵读校本课程的开发和利用活动。学校以"精耕传统沃土,让校园诗飘词舞"的校本活动为依托,扎实开展了"诵古经典诗文,营造书香校园"的活动,使学生受到心灵的熏陶。主要做法是:一、激发学生诵读经典诗文的兴趣首先,激发学生诵读古经典诗文的兴趣,以能吟诵千古诗文为荣。为此,学校开展了形式多样的古经典诗文诵读活动。通过这个活动,让学生对祖国古代文化  相似文献   

6.
经典诵读,这种将中华"经典"的核心思想化作朗朗上口的韵读文字,随着熟读、吟诵渗入人心,是传统文化独特的传承与表达形式。我校经过7年的探索与研究,从理论深度与站位高度认识到经典诗文的积累,可丰富学生的中华文学库存;领悟经典诗文的内涵与精髓,更是塑造国民文化认同感的有效途径。我校通过校本教研规划并实施了经典诵读的"四动"工程,形成了宝贵的校本经验,并将在后续教育中借助教师的专业提升,推进我校经典诵读更好地发展。  相似文献   

7.
经典诗文是被普遍传诵的文章,诵读中华经典诗文对陶冶学生的情操,提高语文素养显得至关重要。我校成立了"颂歌中华经典,丰厚书香内涵"课题组进行研究,并初步形成经典诵读教学模式。课前诵读,揭示课题,简介背景、诗人,过音关,明诗意,悟诗情,入诗境,拓展读诗文。这八步教学法将指导今后老师的古诗教学。  相似文献   

8.
传统的经典诗文蕴藏着中华民族特有的精神基因。小学生诵读经典诗文,是汲取民族语言精华、接受中华优秀文化熏陶的途径之一。但是,当前的小学经典诗文诵读实践却存在着许多误区与偏差:教师在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传道、授业”中磨平了锐气与棱角,丢失了诗意与激情;学生在热热闹闹的诵读中失落了真正的对话,钝化了思维的锋芒;直观浅白的多媒体,转移了学生对文字本身的关注,限制了学生对文本意义的深人理解与个性化感悟。这样的诵读实践,偏离民族语文的根本,从而剥落了语言与精神的同构共生。下面分几个方面探讨这些问题与对策。  相似文献   

9.
《小学语文教师》编辑部主办浙江省绍兴市北海小学承办浙江省绍兴市小学语文研究会协办主旨——让学生通过诵读经典,弘扬传统文化,丰富语文素养,已成为当前课程改革的一大热点。为此,本刊编辑部成功策划了"中华经典诗文诵读实验"课题,全国二百余所学校参加了实验,近十万孩子共诵经典。全国首届"中华经典诗文诵读节"暨第三届诵读研讨会将再掀经典诵读活动的高潮。  相似文献   

10.
《中学教育》2007,(8):17-17
《小学语文教师》编辑部主办浙江省绍兴市北海小学承办浙江省绍兴市小学语文研究会协办主旨——让学生通过诵读经典,弘扬传统文化,丰富语文素养,已成为当前课程改革的一大热点。为此,本刊编辑部成功策划了"中华经典诗文诵读实验"课题,全国二百余所学校参加了实验,近十万孩子共诵经典。全国首届"中华经典诗文诵读节"暨第三届诵读研讨会将再掀经典诵读活动的高潮。  相似文献   

11.
经典诗文是祖国优秀文化的代表,学生有必要进行经典诵读。以故事激兴趣,师生共同诵读,以"改写"促"感悟",以"课内"带"课外",由此,学生爱上了经典诵读。  相似文献   

12.
泱泱中华,闪耀着无数璀璨的艺术瑰宝。其中,经典诗文,便是最耀眼的一颗。上下五千年,纵横千万里,瑰丽诗篇浩如烟海。不管是隽永、典雅,还是婉约、豪放的诗文,都会深深地触动我们的心灵。我知道,每一次的诵读,我们的心灵都能得到一次升华,人格也能得到进一步地完善。在文中,我结合自己实际的教学体验,阐述了"经典诵读":经典诵读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经典诵读,可以营造书香校园;经典诵读,可以陶冶学生的情操;经典诵读,可以演绎写作情怀等。也希望并借此来唤起广大灵魂工程师对"经典诵读"的重视。  相似文献   

13.
开展古诗文经典诵读活动是儿童学习语文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全面提高他们的语文素养,为他们未来的发展打好基础。本文就如何"诵读经典诗文,享受诗意童年"等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4.
正临近期末,学校要求任课老师写一份诵读课总结。回首一学期来,我带领孩子们在诵读课上尝试了各种方法,可谓是"古为今用"、"洋为中用",一切"为我所用"。孩子们享受着经典诗文的乐趣,背诵了不少诗文。其中有许多经验值得总结。正欲下笔,忽又计上心来:何不让孩子们来写呢?从学生的角度来总结诵读课怎么学的?学到了些什么?看看学生眼里的诵读课究竟是怎样的。  相似文献   

15.
《辽宁教育》2013,(7X):56-57
<正>为贯彻教育部、国家语委、中央文明办有关精神,积极实施"中华诵·经典诵读行动",根据辽宁省教育厅、辽宁省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关于在学校开展"中华诵·经典诵读行动"试点工作实施意见,结合我校中华经典诗文诵读活动的实际,我校在各年级中广泛开展了"中华诵·经典诵读"活动。学校自从开展中华经典诵读活动以来,在各级领导的关心和指导下坚定不移地抓好这项工作。现将活动具体情况作如下总结。  相似文献   

16.
加强经典诗文诵读教学,熏染学生的文明素养是社会文明发展、现代企业发展的要求,是中职学生职业精神培养的重要途径。当前,中职经典诗文诵读教学效果不理想。本文从营造书香环境、开发诵读课、搭建实践平台、形成多元评价四个方面着手构建经典诗文虚拟"诵读驿站",以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形成包含听、赏、读、练、演等多种形式的体验活动模式。  相似文献   

17.
娄平 《考试周刊》2015,(39):33-34
<正>"我很不赞成把古代经典诗词和散文从课本中去掉,‘去中国化’是很悲哀的。应该把这些经典嵌在学生脑子里,成为中华民族文化的基因"。习近平总书记的这番讲话让经典诗文诵读迎来了又一个生机盎然的春天。在合肥市南国花园小学,经典诵读已然成为一种传统、一种习惯与一种文化。学校成立"经典教育工作室",研发校本课程,开展经典诵读教育,引领全校师生接受中华古诗文的基础训练和文化熏陶,依托读书明理、读书做人,强化素质教育,引  相似文献   

18.
自1998年香港国际文教基金会将"读经"引入中国大陆,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发起"中华古诗文诵读工程"以来,诵读国学经典的热潮便在华夏大地上以燎原之势迅速铺开。文章对低年级经典诵读需要注意的问题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9.
我国上下五千年,古文化源远流长,滋养着一代又一代人健康成长。而古代经典诗文更是古文化中的奇葩,历久弥新,不断地滋养着现代人、激励着现代人。新课程不论怎样改革,课程内容不论怎样选编,古代经典诗文在语文教材中始终保持着一席之地,而且一直深受广大教师、学生及学生家长的欢迎。作为教师,弘扬中华传统文化,搞好古代经典诗文的教学,责无旁贷。俗话说:"言之精者为文,文之精者为诗。"经典古诗文大多都以凝练的语言表达了深远的意境。那么,作为教师如何引导学生诵读经典诗文呢?我尝试了如下做法,效果颇佳。一、二十分钟早读精打细算  相似文献   

20.
经典诗文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诵读经典诗文可以让学生们养成高尚的品德。在经典诗文诵读教学中,教师要精心选择诵读内容,耐心指导学生深入理解经典古诗文的内容,积极地帮助学生将古诗文精髓内化心灵深处的精神食粮。在教学中要努力避免经典诗文诵读教学理想化,让传统文化精华在学生的身上焕发出无限的生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