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对面的茑萝     
对面的茑萝早就已经爬得有七楼那么高了。也不知道它究竟是怎么爬上去的。好像刚刚搬来时,它就已经爬得有那么高了。如果楼层再高一些的话,我想,它还会爬得更高的。它似乎天生就有一种攀岩的本领似的。站在阳台上看去,那幢楼的外观就像是涂了一层厚厚的绿油漆。  相似文献   

2.
窗外防盗网的一角满满地爬着茑萝,姗然可爱。而当初,我一直没有自信让一粒种子萌发,更何况它的种子是黑瘦的、干瘪的,似乎没有生命力。但我还是播种  相似文献   

3.
茑萝花     
夏天真热闹呀!美丽的《茑萝花》、可爱的《小鸟》、执着的《小甲虫》、调皮的《两只小鱼》、一望无际的《大海》、变化多端的《云》,它们和《小小的我》一起,欣赏《红谷滩的音乐喷泉》,《参观科技馆》,度过了一个《快乐的暑假》。  相似文献   

4.
《茑萝行》是郁达夫20世纪20年代初期创作的一部重要的“自叙传”小说,小说人物流露出鲜明的忏悔意识主要表现在“个人忏悔”与“社会忏悔”两个层面.忏悔意识折射出作家自身在中西方思想文化影响下所形成的复杂的文化心理机制.同时,忏悔意识之于作家本身具有独特的个人化意义,通过书写忏悔,作家释放了自身精神上的焦虑,作品也获得了“真”与“美”的艺术价值.  相似文献   

5.
小茑萝妖低声地“哎呀”了一声,像是对小胖胖又像是自言自语地说:“这些花是能够舒筋活血的,它们跳动的地方是穴位!怎么会没有变化呢?”他一边说着,一边纳闷地凑近鼠姥姥。  相似文献   

6.
《特区教育》2010,(6):18-20
小胖胖吃完最后一颗露珠,觉得肚子变得好饱好饱,小胖胖这才明白:原来茑萝奶奶的露珠不权能解渴,还能抗饿。小胖胖抚摸着自己圆滚滚的肚皮,咂咂嘴巴,还在回味着露珠的滋味。  相似文献   

7.
茑萝     
姚敏 《教育文汇》2004,(7):64-64
下着毛毛细雨,我坐在廊檐下,静静地备课。一阵微风,从廊阶的侧面,披着水雾的闪烁,带着憔悴的晃动,一小片蔫黄了的绿,踉踉跄跄“跌”进我的眼帘。  相似文献   

8.
眼睛     
“春天是什么颜色?” “春天是绿色的。” “绿色是一种什么东西?” “绿色是生命!” 在我的生命中有两种颜色,除了黑,便是父亲常跟我提到的绿。父亲说:“你听,春天来了,出去走走吧!去‘听’春天!” 我走着,走在人群里,没有人注视我。我用我的听觉感受到光  相似文献   

9.
太阳爸爸和月亮妈妈有许多许多星娃娃,除了顶大的黄星姐姐和最小的红星妹妹以外,其余的姐妹都长得跟妈妈一样晶莹透明。她们见人就说:“瞧我们多美,就像我们的妈妈!”每逢这个时候,红星小妹妹总要旋转起她那红得像火、亮得像宝石一样的身体,喊道:“你们有什么了不起,我才是天上最美的星星。姐妹中只有我长得像爸爸,妈妈的光彩还是爸爸给的哩!”她们吵呀闹呀,气得太阳爸爸再也不想见她们。只有黄星大姐姐一声不响,  相似文献   

10.
别样的岁月     
童年的记忆里有一处高墙。皱纹爬满了墙壁。高墙内栖息着季节的灵魂。那一角不知名的花儿默默地,又如火如荼地涂抹着生命的颜色。有蓝天自高墙外探进头来。恍惚间,有鸟儿的身影悄然掠过。还有一棵柚子树,丰腴的身躯高过了院墙。我喜欢采下花儿插在头上,满院乱跑;或在收获季节时采下花籽,第二年春天满院里撒下花籽,却没见多少花儿生出来;或凝视着蓝天,想着它传递的信息。曾一度希望这棵柚子树是杏树:因为才学了“满园春色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的诗句,又向往着“杏花春雨江南”的意境。后来知道了,红杏出墙是很不好的事;还知道了我们这儿又…  相似文献   

11.
物象、意象、意境在诗词中是三个不同的概念,分别起不同的作用。一、物象和意象物象即是客观事物,它不依赖于人的存在而存在,它有形状、颜色,有声音、味道,是具体可感的。意象是指融入了作者主观情感的客观物象,它渗透了作者的审美意识和人格情趣。一般来说,诗人在创作时都会借助客观事物来抒写情志,化物象为意象。如“柳”是一种客观事物,它有形态、颜色,是一个物象,但当诗人把它写进诗词中,它就含有了诗人的情感意趣,成为诗词中的意象了。李贺在《致酒行》中写“主父西游困不归,家人折断门前柳”,诗句中的“柳”已被赋予了对“主父”的深…  相似文献   

12.
茑萝     
小叮当要来美国游学了,我们两家人心里都有点七上八下的,尤其是我和我妹妹,因为她是我们的亲侄女,姑姑和伯伯自然觉得责任重大。  相似文献   

13.
春天的抒情     
一个人如何和春天遭遇?这组诗既清新又不乏深度。清新的是其恬淡温馨而又柔美的语言;深刻的是作者对春天敏锐纤细的、附丽着生命和爱的感受。“一种美被另一种美衬托”,“它的光芒,轻易地照见了我身体里的暗“,那孤独“仿佛是我明天的命运“。整组诗充满着作者这种“物我两知”或“物我两相观照”的生命交融感,  相似文献   

14.
写作是作者自我生命发展的需要,它是一种精神体验,一种心灵活动。为此,在写作中,作者要走进心灵的世界,与自己,与他人,与社会,与自然进行心灵的对话,在对话中荡涤灵魂,升华自我。一、写心灵的人生感悟任何作品都有其灵魂的显现,而文章的灵魂正是作者对生活感悟的结晶。“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是对生命意义的感悟;“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是对真挚友情的感悟;“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是对纯真爱情的感悟……感悟是文章的灵魂,文章有了灵魂才能生动,才能动人心魄。例如:我边划边想:人生不也像划船吗?驾驭自己的人生小…  相似文献   

15.
韩雨 《新读写》2010,(12):20-20
首先,十分敬佩作者的古文功底,运用得也比较贴切,让文章顿时文采斐然。而且,作者的感悟,如“生命的颜色,就是一棵树的颜色,是一棵树慢慢长大的颜色”,发人深省。  相似文献   

16.
高韦 《现代家教》2003,(8):34-34
午饭后散步时,孩子们对楼上垂下来的迎春花很感必趣,纷纷问我:“高老师,那些漂亮的小花是什么花?”“叫迎春花,欢迎春天来到的花,它是春天最早开放的花。它开了,就表明春天真的来到了,”孩子们听得津津有味。“你们看,迎春花是什么颜色的?”“迎春花是黄颜色的。”“那么,它的花枝呢?”“它的花枝是咖啡色的。”一天,户外活动时,孩子们对院子里的一棵小树又产生了兴趣:“它是棵死树,你看,它的叶子都没了,只剩下树枝了。”“它没有死,它没有死,它很快就会发芽的。”孩子们出现了不同的意见,都来找我判是非:“高老师,你能告诉我们它是棵什么树吗?”其实我知道它  相似文献   

17.
本文是一篇优美的抒情散文。作者写的是生活的颜色,心中的颜色,这些颜色都深蕴含义。生活就像万花筒,五光十色,折射出社会生活的斑斓色彩。本文作者怀着对生活的挚爱,对色彩的追求,写出了绚丽的色彩、欢快的生活,给人以美的感受的同时,在构思和写法上,让人感受到另一种精彩。作者在构思上颇有创意。作者把生活喻作“调色板”,而生活是人创造的,生活的色彩也是人调制的。作者便以生活的调色板来调配不同的色彩,传递对生活的理解。文章始终紧扣“调配颜色”来抒写感情,用不同的色彩比喻不同的事物,阐明美好的愿望和追求。例如,作者写到调配的粉红色时这样描述:“嫩嫩的粉红色,温馨而又快乐。”人们之所以喜爱它,是“因为粉红色的丝丝的温柔,因为粉红色的融融的暖意,因为粉红色的淡淡的平凡”。作者用粉红色比做亲情,“在平淡之中却蕴藏着淡淡的温情”。她写蓝色,是因为蓝色像海水博大宽广,是一种友情的颜色;她写绿色,是因为绿色示意着春天,而春天是积极向上的象征,“这就是学习的颜色”!她写紫色,先把紫色与红色作调配,使紫红色象征光明而又美好的未来,并驰骋丰富的想像力,再把紫红色加些水,让它淡化一点,化成像薰衣草的颜色,使它“既不是红色的浓重耀眼,亦非紫色的神秘未知,而是很平凡的幸福。”本文从色彩的调配写到色彩的暗示与意蕴,新意迭出。作者在写作时,运用诗一般的语言,抒情的笔调,丰富的想像,美丽的色彩,融合于一组文章之中,使文章本身显现出丰富明快的色彩。作者在行文时,能够把握文字的节奏,甚至把握文章的韵味,使作品犹如优美的抒情诗,读来朗朗上口,且有韵律乐感。作者还使用了不少排比句,使作品的内容更加有力,读者的印象更加深刻。作者手中的调色板,调配出绚丽多彩的颜色,这些颜色是作者对社会生活观察的反应,也是作者对未来生活的向往。是的,调色板在自己的手中,你可以调制出美好的未来,美好的生活。  相似文献   

18.
朱自清的《春》(宋文翰编,一九三七年中华书局出版的《新编初中国文》第四册曾选用《春》,原文最初发表何处,尚未查出)是一篇写景的散文,曾选入一九六三年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初中语文第二册,现在又选入全国统编的初中语文第一册。《春》主要是写春天的景象,同时也写了作者盼春的心情和对春的赞美,寓情于景,情景交融,表现了作者对春天的由衷喜爱和热切向往。文章开头作者连说“盼望着,盼望着”,表现了他盼春的殷切之情。接着,用拟人的手法写道:“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作者仿佛俯身大地,侧耳静听“春天的脚  相似文献   

19.
等回家的车     
我总是希望把秋天过得跟春天一样,但春天有一树花,现在低头都是落叶。我总是想让落叶飘零的巷子变成花舞缤纷的街道,但眼前总也出现不了花的颜色。我穿过一条寂静的街,等一辆回家的车。马路对面的一辆车子缓缓驶来,车上那么多人,那么多生疏的面孔,似曾相识,却又陌生。风吹来,我  相似文献   

20.
(一) 散文,是诗,篇幅小而容量大,文采斐然而又耐人寻味;散文,是歌,叙事娓娓道来,议论慷慨其辞,抒情或似清泉琤琮,或似沧海横流;散文,是画,或旁征博引而不乱,或探幽入微而不晦,似信手拈来而跌宕有姿、顺理成章。这就是人们常说的“形散神不散”。“形散神不散”中的“形散”指出了一般散文的外部特征,而“神不散”说的是散文有着使“散”的材料得以成文的灵魂。透过“形散”的表象,抓住其传神的精髓,正是散文教学得以成功的关键! 试看杨朔的《海市》。作者一落笔便极尽描绘了蓬来仙境的缥渺,海市蜃楼的虚无,似为闲笔。之后,作者又坐上船去寻找那不可捉模的海市,更是异想天开。但正是从这引人入胜的异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