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品德与社会》是在小学中高年级开设的一门以儿童社会生活为基础、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综合课程。旨在为学生认识社会、参与社会、适应社会,成为具有爱心、责任心、良好的行为习惯的人。  相似文献   

2.
让品德教育回归生活是《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程性质、目标追求的基本理念,课程的总目标是:“培养具有良好品德和行为习惯,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从儿童的生活实际出发,以儿童的生活为主要教育背景和教学素材,在生活情境中实施教育,突出体现课程立足于儿童生活、贴近于儿童生活、引导儿童生活。提升儿童的生活经验和生活能力,使《品德与生活、社会》的教学找准了位置,为我们走进新课程,让品德教育回归生活.创造美好的教学提供了条件。  相似文献   

3.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尽可能让学生走进生活、贴近学生生活,在课堂上营造开放、互动、活泼的课堂教学氛围,努力创设自由、民主、愉悦的课堂气氛,让学生与课本中的学生一起去面对并解决问题和烦恼,从而学会在生活和学习中如何做事、如何做人,与课本中的学生共同学习,一起进步。  相似文献   

4.
谢红仙 《成才之路》2011,(30):19-19
鲁洁教授在《再论“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向生活世界的回归》一文中指出:“作为一门品德与社会课,回归生活世界还包括另一方面的内涵,那就是我们的课程、教材、教学还要以生活世界为其归宿。也就是说,要使学生通过教材、教学所学得的一切能回到他自己的生活中去,用以解决他们生活中的问题,改变他的生活、生活方式,提升他们对生活的认识、态度、价值观等等……如果我们仅仅止于出发点上的回归,  相似文献   

5.
庄丽敏 《教育》2014,(30):18-19
每个人精神生命的质量和完满人生之路,起步于早期的情绪与情感生活状态,即儿童情感体验与情感态度的形成。儿童期是情感发展的最佳期。儿童的品德和社会性源于他们对生活的认识、体验和感悟,而体验、感悟又是情感的核心内容,因此在课堂教学中,要让儿童充分感受、体验,有效激发儿童的内在情感。《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是以儿童社会生活为基础,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综合课程。在品德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只有通过各种途径  相似文献   

6.
潘玉堂  徐世春 《山东教育》2003,(7):43-43,50
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使学生认识到现实生活中蕴含着大量的数学信息,数学在现实世界中有着广泛的应用;面对实际问题时,能主动尝试着从数学的角度运用所学知识和方法寻求解决问题的策略;面对新的数学知识时,能主动地寻找其实际背景,并探索其应用价值。因此,我们在教学中,注意选择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内容,组织实践活动,让学生走近生活,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周围的实际问题。一、走近生活去体验数学我们知道,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中充满着数学。数学教育要使学生获得作为一个公民所必须的基本数学知识和…  相似文献   

7.
正《义务教育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2011年版)》在课程性质阐述中开宗明义地说:"品德与社会课程是在小学中高年级开设的一门以学生生活为基础、以学生良好品德形成为核心,促进学生社会性发展的综合课程。"从中我们可以看出学生的生活对本课程的构建具有重要价值。让课程回归生活,摈弃过去"学科化"背景下,"思品"课与学生现实社会生活基本无关、就教育而教育的落伍课程理念已成为广大教师的共识。但课程和教材毕竟是由成人设  相似文献   

8.
《品德与生活(社会)课程标准》中提出:该课程是以儿童的社会生活为基础,以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为目标,以综合课为课程形态。即在品社课中想生活,在生活中想品社。教科书的编写把儿童当做主角,设计了一系列孩子成长过程中会遇到的问题和烦恼。因此,我认为,  相似文献   

9.
《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以下简称“《新标准》”)指出:品德教育“以儿童的社会生活为主线”,“引导学生通过与自己生活密切相关的社会环境、社会活动和社会关系的交互作用,不断丰富和发展自己的经验、情感、能力、知识,加深对自我、对他人、对社会的认识和理解,并在此基础上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形成基本的道德观、价值观和初步的道德判断能力。”反思以往的品德教育误区,  相似文献   

10.
王荣同志由两则自己的生活体验片断发散开来,联想到体验对于思想品德教学的重要性。体验将传统的说教灌输变成心灵沟通与情感交流,使抽象的道德要求变成无形的激励与自觉的行动。学生唯有在情境中以身体之、以心验之,真实的感受和经历才会作为经验的一部分永久保留,从而在体验中不知不觉地完成道德行为主体的自我建构,思想品德教育才会在无声中走向深刻,走向无痕境界。文章从具体到抽象,再从抽象回归具体,博大精深的思维与流畅紧凑的语言浑然天成精品佳作。让我们一起品味吧!  相似文献   

11.
陈清民 《福建教育》2006,(10A):52-53
案例1 某教师教学《我们生活的地方真美》(北师大版第三册),课前制作“周宁风光”多媒体课件,让学生观察、了解家乡周围环境情况;课中播放“周宁风光”录像,让学生尽情展示各自的作品,小组交流、全班评比、情况介绍,等等;课后继续延伸教育活动。  相似文献   

12.
戚伟 《考试周刊》2012,(84):133-133
《品德与社会》是一门以儿童社会生活为基础,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综合课程,旨在为学生认识社会、参与社会、适应社会.成为具有爱心、责任心、良好的行为习惯和个性品质的社会主义合格公民奠定基础。《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指出:教师要由单纯的知识传授者向学生学习活动的引导者、组织者转变,创设学生乐于接受的学习情境,灵活多样地选用教学组织形式.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和生动活泼的发展提供充分的空间:要注意引导学生从自己的世界出发,  相似文献   

13.
有幸和孩子们一起走进《品德与生活》这门综合性很强的课程,它的“生活性”“开放性”“活动性”让我们深深感受到其中的亲切与真实。同时也领悟到“教育回归生活”的理念。生活是品德教育的源泉。生活的一切时间和空间都是学习的课堂。思考新课程改革带来的挑战,我们更体会到教师的教育观念、教学内容、教学形式以及评价方式也应在这种变革中产生新的突破,重建一种在真正意义上尊重人的创造性,充分发掘人的潜力。促进人与人交流合作的全新的生活化的教育。  相似文献   

14.
《品德与社会》是小学阶段对儿童进行品德教育的主要课程。品德教学是学生在学校所受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在人生之路上刚起步的小学生来说更为重要。陶行知先生曾说过,生活即教育。在品德教育中我们要特别关注儿童的现实生活,以他们的现实生活为课程基础,真正做到品德教学的实效性、针对性。  相似文献   

15.
“品德与社会”课程的基本理念之一是:“儿童的生活是课程的基础。”学生的品德和社会性源于他们对生活的认识、体验和感悟。学生的现实生活对其品德的形成、发展具有特殊的价值。品德课教育的内容和形式必须贴近学生的生活。反映学生的需要.实现教育生活化。  相似文献   

16.
余敏 《孩子天地》2016,(5):97-98
新课程《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已如火如荼地开展了,我们对于新课程的认识也逐渐由最初的迷茫、无措而在实践中逐渐清晰、丰满起来。之所以要对小学品德教学进行新课程改革,无疑是因为多年来我们的品德教育工作虽然备受重视,各级教育部门也花了大力气,但是德育的实效性一直不太理想。因此,这一次的改革势在必行,改革的终极目标也就是加强品德教  相似文献   

17.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需要课程教学有一个质的变化,依据新课程标准,小学思想品德课程教学有一个质的变化。依据新课程标准,小学思想品德课教材将进行大改版,改版后的教材是啥样?新的品德与生活(社会)教材如何顺应课程改革的潮流,如何运用品德与生活(社会)课标中提出的新课程理念进行教学改革呢?我们必须在分析教材把握教材编排意图的基础上,结合实际灵活运用,大胆尝试,引导教师运用课标走进新课程,把握教材教学。  相似文献   

18.
当上海与国际化接轨的步伐越来越快时,“弄堂”给我们的记忆却越来越模糊。虽然弄堂的生活有许多不方便的地方,但那浓浓的人情味却是现代化小区不能替代的。这对小学生的成长来说,对他们今后提高与他人交往的能力来说,都会造成一种缺憾。  相似文献   

19.
新课程倡导品德教学要“为了生活、源于生活、高于生活、引导生活和发展生活”,而这一理念必须通过课堂教学这个重要渠道得到体现和实施。如何让品德回归生活?笔者以为必须让课堂与生活接轨。本文试从人性关怀、感悟生活、无痕生成三方面阐述品德与生活接轨的策略,旨在抛砖引玉。  相似文献   

20.
陶行知先生曾说,"生活即教育",品德与生活课作为一门对人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有着重要影响的学科,"源于生活,高于生活",教学活动只有贴近学生生活,贯彻生活化教学理念,才能满足思想与生活课程的教学要求。因此,本文从教学要求生活化、教学素材生活化、教学方式生活化三方面对小学品德与生活课的生活化教学进行简要分析,以期为广大教学工作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