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有这样一则笑话: 明朝翰林陈全为人幽默,有一次误入宫禁,被中贯捉住。陈全说:“小人陈全,一时疏忽误入宫禁,请公公开恩!”  相似文献   

2.
最短的判词:古时候,一个寡妇想改嫁,却遭到了族长的反对,于是就写了一张写有“夫亡妻少,翁壮叔大,难避嫌疑,该不该嫁?”的状纸,前去县衙告状。县官看了状纸后,挥笔批的判词是:“嫁!”明短的笑话:明朝有一个叫陈全的人,此人以谐谑取笑为人皆知。一次他误入宫廷禁地被一太监抓住后,太监限他只说一个字,能使之发笑就放他走。于是陈全就说道:“屁!”太监不解其意,陈全说:“放也由你,不放也由你。”太监听  相似文献   

3.
一字笑话明朝陈全误入皇上猎城,看守太监刁难他:“你说一个字让我笑了,便放你走。”陈全答曰:“屁。”太监愕然:“怎讲?”“放也由公公,不放也由公公。”众皆大笑。  相似文献   

4.
一字文撷趣     
沈跃林 《语文知识》2000,(8):F003-F004
诗一家文学刊物刊登了一首题为《生活》的诗,全诗只有一个字:网。它将生活中那种错综复杂、千丝万缕的关系,表现得淋漓尽致。笑话明代有个陈全,以善谐谑取笑闻名。一次进京游览,误入宫廷禁地,被巡逻拿住,要罚他劳役。陈全下跪求饶。太监说:“你说一字,若能引我发笑,我就放你。”陈全想了想,说了一个“屁”字。太  相似文献   

5.
徐莹 《内蒙古教育》2007,(2X):57-57
提起中关村,人们立刻会联想到高科技,然而几十年前这里却还是一片荒凉的坟场,大多是太监的坟墓。明朝时,太监们就开始在中关村一带购买“义地”,形成了太监自己的墓葬地,年老出宫的孤苦太监就寄居在这里,他们生活上依靠富裕大太监的捐赠,平时则给埋葬在这里的太监扫墓上坟,烧香祈福。因明清时期称太监为“中官”,所以这里被叫做“中官坟”。  相似文献   

6.
僧保"谓谁     
高中语文第一册崔钅先的《记王忠肃公翱事》里有一段文字:太监泣曰:“是非贿得之。昔先皇颁僧保所贷西洋珠于侍臣,某得八焉,今以半别公,公固知某不贪也。”课文有关于“僧保”一词的注释,曰太监名(见注19)。注释很笼统,未说此太监是谁,令人颇费猜测。其实僧保即三保(三宝),也就是注20中提到的那位我国历史上赫赫有名的伟大航海家郑和。据《明实录》记载:“当成祖锐意通四夷,奉使多用中贵,西洋则和、景弘,西域则李达,迤北则海童,而西番则率使侯显。”永乐、宣德年间奉使西洋的行人中官(即太监)为数甚多,除了上面提…  相似文献   

7.
学生的提问     
由于工作的关系,我每年都要带本科师范学生到中学进行教育实习,要听很多实习教师的课。记得有一次听课,实习教师讲的课题是郑和下西洋。他在介绍郑和其人时,提到并写出郑和原姓马,小名三保,后来当了太监,人称三宝太监。当他正要接着讲郑和出使的事迹时,有一个学生举手提问:“老师,郑和小名‘三保’,他当了太监后为什么成了‘三宝’?这两个字不一样啊。”实习老师显然没有想到学生会提出这样的问题,他先是愣了一下,随即很干脆地回答道:“名字怎么写并不重要,这也不是本课的重点,我们还是关注郑和做了些什么吧。”然后就接着讲下去。  相似文献   

8.
陈阿土     
《中学教育》2006,(10):63-63
陈阿土是台湾的农民,从来没有出过远门,攒了半辈子的钱,终于参加一个旅游团出了国。国外的一切都是非常新鲜的,关键是,陈阿土参加的是豪华团,一个人住一个标准间。这让他新奇不已。早晨,服务生来敲门送早餐时大声说道:“Good moning Sir!”陈阿土愣住了。这是什么意思呢?在自己的家乡,一般陌生的人见面都会问:“您贵姓?”于是陈阿土大声叫道:“我叫陈阿土!”如是这般,连着三天,都是那个服务生来敲门,每天都大声说:“Good moning Sir!”而陈阿土亦大声回道:“我叫陈阿土!”  相似文献   

9.
宦官与太监有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宦官与太监有别宏申在人们的印象里,宦官与太监是一码事,其实两者是有区别的。据史学考证得知:其一,最早的宦官并非都是阉人;其二,宦官与太监在封建社会的概念是有别的。古代宦官是对在皇宫里为皇帝及其至亲服务的官员的总称。东汉以前,充当宦官的并不都是阉割之人...  相似文献   

10.
古代官府断案,判词大都刻板冗长,但也有少数才思敏捷,幽默诙谐的“父母官”,留下了一些短小精悍,妙趣横生的判词。明朝天启年间,一御史颇有口才。宦官魏忠贤手下一名太监欲取笑御史,便缚一鼠前去告状,声言:“此鼠咬毁我衣物,特擒来请御史判罪。”御史沉思后判曰:“  相似文献   

11.
“旗下太监”一词.因八旗制度而属清朝特有,与“宫内太监”相对应,指服役于王公宗室及大臣宅第之内的太监。自乾嘉时期起.因宫内所需太监剧增.不敷使用.遂屡次出现宫中向王公大臣家中挑取太监之事.笔者以乾嘉时期宫内太监不足额之原因、宫中对旗下太监的掠夺及其所揭示的本质为切入点.再论“乾嘉时期宫中对旗下太监的掠夺”。  相似文献   

12.
最近有同学询问:“郑和称‘三宝太监’,是不是跟他小名三保(或作三宝)有关系?”现就此问题作如下简单回答。  相似文献   

13.
《中国科技奖励》2008,(12):14-15
“中关村”的由来 中关村是我国第一个IT。提起中关村,人们立刻会联想到高科技,然而几十年前这里却还是一片荒凉的坟场,大多是太监的坟墓。明朝时,太监们就开始在中关村一带购买“义地”,形成了太监自己的墓葬地,年老出宫的孤苦太监就寄居在这里,他们生活上依靠富裕大太监的捐赠,平时则给埋葬在这里的太监扫墓上坟,烧香祈福。因明清时期称太监为“中官”,所以这里被叫做“中官坟”。  相似文献   

14.
《中学生电脑》2006,(1):27-27
一个勤工俭学的大学生打电话给一位陈太太说:“您需不需要割草?”陈太太回答说:“不需要了,我已有了割草工。”  相似文献   

15.
“宦”“宦官”和“太监”在我们的印象里,似乎是同一概念。这样的理解其实是不正确的。现把鲁人版高中语教材中几处关于宦的例子录如下:[第一段]  相似文献   

16.
这篇“漫笔”,从艺术角度描绘了《金瓶梅》中的心理刻划和细节描写两大笔法,在内容上剖析了三类太监的丑恶嘴脸以及众多僧尼道徒的“离佛叛道”。文章围绕着一群小人物——帮闲、淫妇、太监、和尚、尼姑、道士等芸芸众生的心理、言行与命运,从不同的侧面阐发全书的价值。  相似文献   

17.
晏红 《家庭教育》2006,(9S):26-27
回放生活场景:陈奶奶有两个孙子,都长得聪明可爱,但性格差别比较大。平时两个孩子玩得很好,但陈奶奶就怕他们比来比去,比出是非。大孙子上五年级,小孙子上四年级,一次,大孙子数学考了94分,是班里的第15名。小孙子数学考了89分,却是班级的第1名。陈奶奶表扬了小孙子学习稳定,大孙子很不服气:“他的分数还没有我高呢!”陈奶奶跟他解释:“考试题目不一样,只比分数是不对的,应该比名次,你没考好不要紧,下次努力考好就行了。”结果他还是撅着嘴说:“弟弟也得努力,他考得还没有我分数高。”  相似文献   

18.
深化认识谈执法陈全《职业教育法》颁布,使职业教育的发展与改革有法可依,而要认真自觉地去执法,还需深化对职业教育的认识。没有对职业教育的高度认识,《职业教育法》的实施执行将会遇到严重障碍。“文革”以后,在大办职业教育的十多年实践中,各级领导、社会各界对...  相似文献   

19.
雍正、乾隆、嘉庆三朝均留下了用钟表随侍的记载。如,雍正六年(1728年)十月十八日首领太监薛勤向郎中海望传达雍正帝旨意:“着向养心殿造办处要好的表一件,随侍用,钦此。”当日,海望把情况禀报给负责造办处事宜的怡亲王允祥。怡亲王指示从自鸣钟处收贮的好表中选一件交进侍候。这件事当天便落实了,首领太监赵进忠将一件银盒银套表交给太监武进庆,由其进呈雍正帝。  相似文献   

20.
猫和老鼠     
王有永 《小学生》2008,(3):20-20
“小子,你别跑!” 下午放学后,我和“陈老鼠”的第N次“世界大战”又正式打响了。但这次,陈老鼠的功力提升了许多。不过,俗话说得好:“鼠高一尺,猫高一丈。”我是决不会认输的!现在,我要赶紧备战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