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音像制品管理条例(修订草案)》,于2002年2月1日起施行。《音像制品管理条例》是我国音像业最高的行政法规,是广大音像出版单位依法行政、依法经营的重要依据。然而,我国音像业的发展起步比较晚,发展比较快,尤其是加入世贸组织后,在音像业管理和发展中出现了一些新现象、新问题。本文结合笔者近年来音像版权工作的实践经验,就涉外音像版权引进工作中的新问题谈谈自己的看法。国内音像出版单位把国外公司的某个音像节目引进到中国大陆地区进行制作、出版和发行,主要通过版权贸易的方式进行合作,双方签订合同的期限一般在五年左右…  相似文献   

2.
管理     
《传媒》2009,(8)
新闻出版总署近日下发了《关于促进我国音像业健康有序发展的若干意见》。《意见》共26条,明确了我国音像业的发展方向,明确了音像出版单位在实现"三个一批"改革过程中进行兼并重组、融资、跨行业整合合作的音像产业政策。  相似文献   

3.
电子音像业:如何应对“入世”挑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入世”历经重重困难即将实现,中国电子音像业首当其冲面临挑战和机遇。“入世”对推进电子音像产业改革、促进市场化和加速国际接轨十分有利;而“入世”降低相关进口产品关税对电子音像产业的冲击则很大。中国电子音像业属于供给总量偏大,供给结构不合理,而目前经济效益欠佳的行业。因此,“入世”对中国电子音像业的冲击是明显的,冲击来源于技术、市场和投资,冲击焦点在于机制、人才和技术,冲击结果应是改革、创新和发展。一、冲击势不可挡1.技术冲击势不可挡电子音像出版行业是一个技术性较强的行业,而且随着现代信息技术快速化和…  相似文献   

4.
尹慧玲 《传媒》2002,(11):40-40
十几年来,江西的音像出版人不断适应市场的变化,更新观念,调整战略,改革经营方式,使音像业的发展不仅有数量的变化,更有质量的提高。 一、转化优势,不断创新 江西的音像出版业在发展中要保持和发展自己的特色。比如,有的音像出版单位注重出版资源开发利用;有的音像出版单位注重对赣文化的挖掘、整理和利用;有的音像出  相似文献   

5.
岁月如歌的三十载,中国的教育音像出版业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由弱变强的发展进程。截至2008年2月,全国教育音像出版单位已发展到82家,约占全国363家的22.6%,其中教育部主管的46家、省级教育行政管理部门主管的26家、其它部委主管的10家,加之从事教育音像出版活动的民营机构,教育音像出版单位已成为我国音像业乃至整个出版产业中的一支重要力量,  相似文献   

6.
在我们刚刚跨进新世纪门槛的时候,认真地回顾和总结我国音像电子出版业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九五”期间的历程,展望和规划新世纪尤其是“十五”期间的蓝图,对于我们承先启后,继往开来,努力开创音像电子出版业的新局面,是非常必要的。  一、认真总结音像和电子出版业繁荣发展的基本经验。  1908年上海录制出版了第一张唱片,标志着中国音像业的开端。从新中国成立到1979年,我国只有一家唱片出版公司——中国唱片社(中唱片总公司的前身)。1979年全年共出版密纹唱片123种,465万张;薄膜唱片364种,3 550万张。改革开放以来,音像…  相似文献   

7.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逐步建立,对外开放不断扩大的今天,中国的音像业面临着国外唱片业、影视业的冲击和国内音像市场无序竞争的严峻考验,如何认清当前形势,估量未来走向,从而采取有力的对策抓住机遇,迎接挑战,是每一个音像出版工作者不能不认真思考的中心问题。  相似文献   

8.
20世纪90年代以来,以网络技术为核心,以数字化、多媒体为特征的信息技术革命,推动人类社会从后工业社会向信息社会迅速转变,强烈冲击着传统的交流与传播模式,给大众传播的媒介方式带来了根本性变革。面对网络时代,中国音像业如何与信息时代接轨,求生存、求发展,成为众多音像出版社面临的新课题。凡是具有现代意识的人都在关注着互联网的最新动态。作为音像出版传播工作者,更应该以务实的姿态面对信息社会的传播革命。力争在较短的时间内,掌握信息社会网络时代对受众、编辑、出版、发行等方面带来的深刻影响,以适应现代信息技术革命重组世界经济的秩序与结构的要求。一、网络时代对音像出版业产生的冲击互联网—面世就产生强大的生命力,以信息快速、便捷、直观的传递优势,对音像出版业产生变革性的冲击。传统音像出版企业的管理框架是从上到下,等级森严,强调服从命令。现代  相似文献   

9.
对音像出版物的发行,出版和发行者往往将目光停留在城市的读者群体中,而忽视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的农村音像市场,使音像出版物的农村市场,因受资源不足、适销对路的品种奇缺等因素的影响而发育不良,远远不能满足广大农村读者对音像出版物的需求,在不同程度上抑制了我国音像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当前,音像出版管理工作面临着许多新的情况和新的问题。一是经济全球化和文化全球化的进程正在加快,客观上推动了文化交流,促进了文化传播,加快了我国音像业的发展,同时文化冲突的现象也明显增加。对抗性的文化冲突,涉及我国主流文化和主流意识形态的核心,关系文化安全和意识形态安全,要求我们采取有效的应对措施。二是我国的经济体制、政治体制和文化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要求我们在文化管理和出版管理方面要不断地更新观  相似文献   

11.
北京作为全国的出版中心,音像电子出版业发展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汇聚了中国唱片总公司、北京科影音像出版社、中影音像出版社、北京电视艺术中心音像出版社、世界音像电子出版社、东方音像电子出版社等众多品牌音像电子出版单位.无论是出版单位数量、出版产品种类,还是经济规模,北京地区音像电子出版业所占全国的比重都遥遥领先,处于绝对优势地位.北京国家音乐产业基地的中唱园区、中国乐谷园区、天桥园区、1919园区、数字音乐园区等7个基地分别落户在东域、西城、朝阳、海淀、平谷5个区内,音像业的集聚效应进一步凸显.  相似文献   

12.
音像业是一个充满生机、富有勉力的行业,它连接着影视、音乐和出版,正在从一种单一的形态和格式逐步向数字化、多媒体和网络技术紧密结合的趋势迅速发展。然而,目前我国音像业又处在一种不成熟的、无序的困境。皆因基础薄弱,面对新技术的挑战,音像业缺乏迎头赶上的勇气和实力等。总之,原因是多方面的,突出表现如下: 困境之一:超常发展与无序竞争 音像制品在我国有非常广阔的发展空间,市场需求量极大。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越来越重视文化生活的质量,然而,多年来,音像市场受影碟机的拉动和盗版的冲击,大批劣质、低价的…  相似文献   

13.
近20年来,我国音像业的发展取得了长足进步。然而,音像业的整体发展水平和规模仍徘徊在一个较低的层面之上,作为产业形态的音像业仍处于发育状态,并未充分展开。2000年,据官方统计资料,全国音像制品发行总金额为14.2亿元,尚不及好莱坞一部影片的票房收入,与BMG公司2000年度47亿美元的营业额更是相去甚远。音像业内人士常用命途多舛、惨淡经营来形容当前的窘迫,一个经常被提及的问题是:旺盛的音像制品的市场需求为什么没能在音像制品的出版总量这一统计指标上得到相应的体现?或者换一个角度说,音像制品的发行总量与消费者实际…  相似文献   

14.
葛磊 《视听界》2002,(4):80-81
音像业是以“知识为基础”的产业,众多的优秀创作人员,是音像产品的来源。音像业的核心产品:音像制品,是物化形态的精神文化产品。音像业的资源:音乐作品、影视作品等,来自人类长期的文化积累和崭新的文化创造。音像业又是高科技产业,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不断发展。在  相似文献   

15.
我国音像业从1908年录制出版第一张唱片开始,走过了90个春秋,留下了执著追求、从无到有、由小到大、稳步前进的发展足迹。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音像出版工作者与人民同心,与时代同行,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方向,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的方针,使音像业充满了新的活力和生机。特别是党的十五大进一步明确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应该有繁荣的经济,也应该有繁荣的文化。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是凝聚和激励  相似文献   

16.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传统专业出版面临着严峻的挑战,特别是专业音像电子出版面临的困难更大。文章阐述传统专业音像电子出版的现状,对其优劣势进行分析,并提出一些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17.
一、概况 广东音像业在全国同业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民营资本在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目前广东共有音像出版社22家,音像制作公司67家,音像发行(批发)机构138家,零售出租店档6700家,2002年销售收入约40亿元;截至2003年6月,全省共有只读类光盘生产厂29家,拥有各种只读类光盘生产线141条(其中LD生产线3条),共219个头;CD母盘生产线12条,LD母盘生产线1条;年生产光盘能力约7亿张(其中约有20%的生产能力  相似文献   

18.
中国音像产业现状与发展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周星 《现代传播》2006,(1):8-13
音像业是文化产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的盛衰关系到传媒业乃至国家文化产业的发展。本文梳理了中国音像产业发展历史,并以大量数据描述了中国音像产业的发展状况,在与国外音像产业的比较分析基础上,针对目前的问题还提出了进一步发展的建设性意见。  相似文献   

19.
一、成绩我国教育音像出版的历史不长,只有十五六年的时间,但在改革开放的大好形势下,获得了迅速的发展:至今教育音像出版单位已有59家,在出版的品种数量上,教育音像已经占到我国音像出版的30%;从出版质量上看,在列入"九五"国家重点音像出版规划的选题中,教育类有141种,占总数的30%。1996年6月,成立了中国大学出版社协会教育音像出版委员会。1997年和1998年教育音像出版委员会组织了全国教育音像出版社订货会。订货会有利于教育音像出版单位与销售单位直接沟通,为各教育出版单位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市场。越来越多的出版社重视新…  相似文献   

20.
国营音像出版社某些时候实际上仅在行使出版管理职能,专有出版权已经演变成为一种版号管理权,真正的出版早已不在这些出版社手里。应给那些已经具有一定规模实力的民营音像业者一个合法的身份,并同时使他们直接接受政府管理,承担起应有的社会责任,壮大正规出版的主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