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从钦 《新闻前哨》2007,(10):75-75
从不同的角度,可以将意境分为不同的种类。如"有我之境"和"无我之境"的两分法;"以意胜者"之境、"以境胜者"之境和"意境两浑"之境的三分法;"花鸟缠绵"之境、"云雷奋发"之境、"弦泉幽咽"之境、"雪月空明"之境的四分法等。从不同的角度来分析,新闻意境的创造有着不同的艺术手法。从写景抒情的方式来说,有借景抒情、  相似文献   

2.
陈玥 《新闻窗》2014,(2):19-20
艺术设计是一所“看得到风景的房间”,LOGO设计是这所房间无数个窗中的一扇。推开窗,在欣赏这美景的同时聊聊我的所感。  相似文献   

3.
“意象”与“意境”是中国画经常使用的两个概念。两者常常混用,也往往重叠,以至于被误解为同义词,误以为是一个概念的两种表示。之所以产生误解,缘于两者中都有一个“意”字,也缘于“象”与“境”在词义上有某种相通、相似之处。其实,“意象”与“意境”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正确解读“意象”与“意境”,对正确认识中国画的特征,对中国画的创作、欣赏及理论研究都是至关重要的。  相似文献   

4.
林蔚 《今传媒》2011,(7):92-93
所有的传播,都会产生影响力。影响力也是一种张力的具现。电视新闻作为第一媒介,其在传播过程中往往会产生一定的影响力或美学张力,与诗画艺术所具有的意境有着异曲同工之妙。电视新闻的视听声画、时空传播,人们往往能从其蕴涵的"弦外之音、画外之意、象外之象"中,读解出某种含义、意境或意味。电视新闻本质中蕴蓄的审美张力,也能匠心独运地带给观众强烈的审美体验,以及独特的视听魅力和理性思考。本文从诗画意境上对电视新闻的审美张力进行了解读,并借助电视新闻佐证,相得益彰。  相似文献   

5.
《新闻导刊》2008,(2):24
在报纸版面设计中,应将版面"动""静"结合,相得益彰。一、版面的"动",是指版面要不断变化。变化不是内容上的而是形式上的。有的编辑把版面的形式比做产品的包装,这种比喻是对的。商品的包装在吸引消费者的时候。重要的一条就是不断"换脸"。同一种产品,在两三个月里就换一次脸,  相似文献   

6.
国界,是本国与邻国领土之间的分界线。带有主权管辖范围不可随意逾越和侵犯的庄严性;在国际公法上均有缔约。倘若任何一方违  相似文献   

7.
近年银幕男性呈现"中性"和"阴柔"的气质,由此引发了"小鲜肉"的审美风尚,并逐步成为一种相对稳定的审美思潮。这种社会审美的形成,是女性主义透过大众媒介宣传并被大众所接受的结果,符合了女性对男性的构想。同时,在身体美学思想的影响下,"身体"已经成为审美的对象和审美的主体,银幕男性在时代审美和身体需求之间,在内外合力之下形成了全新的审美风尚。而这一切都源于我们处在一个消费时代,我们占有着形形色色的物品并将自己物化成商品,被自己和他者消费着。  相似文献   

8.
“办好本地新闻吸引人,办好文化副刊留住人。”这是新疆哈密日报社结合广东、河南等地先进办报理念,对党报时政民生新闻和文化副刊相融合的《哈密日报·周末》提出的办报思路。笔者认为,这也是地州市党报副刊正在探索和追寻的路子。  相似文献   

9.
"化"作为庄子美学一重要范畴,已被很多学者从审美角度加以研究。笔者试在庄子美学的时间意识下,重新审视"化"这一范畴,将庄子的"体道"和"审美"从现成论的框架中解除,阐明其在"化"的境域中,审美与人生境界紧密相连。  相似文献   

10.
1947年《晋绥日报》以批评和自我批评的方式掀起了反"客里空"运动,2011年五部委召开视频会议号召全国新闻战线开展"走转改"活动,这两次运动都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新闻界的重大变革,二者有着诸多的相似性和紧密的内在联系。  相似文献   

11.
8月19日下午,我到上海书展参加《话说人生》的签售活动。原定2点半开始,2点不到就开始有人排队等候。为免除读者久等,签售提前于2点10分开始,一小时签了近300本书。主持人原打算在签售前,要我就《话说人生》一书内容,与读者作些交流,鉴于展厅参观者熙熙攘攘,来往不断,走路声、说话声以及各种电器传出的声音,交织一片,混乱嘈杂,缺少对话的安静环境,经商量,最后取消了。  相似文献   

12.
8月19日下午,我到上海书展参加《话说人生》的签售活动。原定2点半开始,2点不到就开始有人排队等候。为免除读者久等,签售提前于2点10分开始,一小时签了近300本书。主持人原打算在签售前,要我就《话说人生》一书内容,与读者作些交流,鉴于展厅参观者熙熙攘攘,来往不断,走路声、说话声以及各种电器传出的声音,交织一片,混乱嘈杂,缺少对话的安静环境,经商量,最后取消了。  相似文献   

13.
贺莉 《新闻爱好者》2005,(11):51-52
新闻学与各门人社会科学尤其是学艺术之间,尽管它们的性质和原则不尽相同,但仍存在着极其密切的联系,尤其是审美追求上的借鉴和沟通更是无处不在。新闻意境的建构就是这种借鉴沟通的具体表现。  相似文献   

14.
王蒙作为元代山水画的代表画家之一,取得了重大艺术成就。他的隐居山水画的审美意境,可谓独树一帜。无论是画面内容、构图,还是笔法,我们都能感受到王蒙隐居山水画蕴藏的深邃苍茫之美。  相似文献   

15.
小溪 《新闻爱好者》2005,(10):54-54
打开电视,面对湖南电视台2005“超级女声”决选一个又一个展开歌喉的青春靓丽少女,看流水一样的身影从镜头前飞过,我们的大脑同稍纵即逝的视觉一样迷糊:这到底是一场青春的盛宴,还是一次无聊而幼稚的作秀展览?“超级女声”在诞生之初,就面临着许多非议,甚至有人总结出“超级女声”“四宗罪”,拿孩子开涮、以“丑”为美、缺乏尊重、庸俗粗糙等。这些罪不罪的,虽然有些杞人忧天,但这种全民“愚”乐的现象倒真值得深思。(《新京报》、人民网http://ent.people.com.cn/GB/1083/3593706.html)  相似文献   

16.
17.
"空白"是普遍存在于各种艺术形式中的哲学理念,"空白"在广告设计中所形成的虚空间,引发人们一定的联想和想象,体现了设计"以少胜多"、"以一当十"的审美价值,合理恰当地运用"空白",在广告设计中有着不容忽视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梁艳 《新闻爱好者》2011,(12):67-68
"空白"是普遍存在于各种艺术形式中的哲学理念,"空白"在广告设计中所形成的虚空间,引发人们一定的联想和想象,体现了设计"以少胜多"、"以一当十"的审美价值,合理恰当地运用"空白",在广告设计中有着不容忽视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孟郊的诗歌创作发扬并拓宽了我国古代文学的现实主义领域,其独特的审美意境和艺术风格是作家个性精神与社会现实、内在世界与外在表象相互冲突、融合的结晶。  相似文献   

20.
“客里空”这个虚构的学典型人物,出自前苏联作家湟楚克的话剧《前线》。其人是派往前线的战地记,他的特点是:闭门造车、无中生有、添油加醋、弄虚作假,是专门制造假新闻的高手。作为一个记,他能坐在屋子里把不存在的事情编成新闻、说得活龙活现。后来“客里空”便成了弄虚作假的代名词。年末岁尾,新闻传媒盘点经验时不妨也找找有否“客里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