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唁函     
《档案学研究》1991,5(1):11-15
曾三同志治丧办公室并转沈毅同志: 惊悉曾三同志因病逝世,中国档案学会的广大会员十分悲痛,谨向我们敬爱的曾老不幸病故表示沉痛的哀悼,向沈毅同志和曾老的子女表示亲切的慰问! 曾三同志在全面开创新中国档案事业过程中,十分重视对档案学理论、方法和技术的研究工作,早在五十、六十年代,就提倡在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指导下,继承我国档案学优秀的历史遗产,借鉴外国档案学和档案工作中的先进经验,紧密结合实际,创建新中国的档案学,领导建立了我国档案学的专职研究机构——档案学研究室和档案科学技术研究所;他深入实际、调查研究,善于集中集体智慧,对我国档案事业的各个方面,诸如档案行政管理体系和职责,档案工作法规建设,档案馆性质、任务、科学管理和布局规划,机关文书处理和档案室工作、科技档案、城建档案等等,都发表了大量的讲话和文章,形成了他丰富的档案学思想,对促进我国档案学创建和发展起了重大作用。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他积极倡导、支持和组织中国档案学会,担任中国档案学会筹备委  相似文献   

2.
第一次听说曾三的名字,是在上个世纪80年代末大学专业课的课堂,读新出版的《曾三档案工作文集》。1991年初曾老离开了我们,全国档案战线的广大档案工作者无不深感悲痛,深感惋惜。今天,重读《曾三档案工作文集》,进一步认识到他在新中国档案事业的发展所作出的重大贡献。可以说他是新中国档案工作的总设计师,他在不断实践中形成的具有中国特色的档案学思想和理论,具有创造性和开拓性,对今天仍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作为档案战线的后生之辈们,在曾老诞辰100周年纪念日之时,深切缅怀他的光辉业绩,学习、研究他的档案学理论和思想,沿着开拓者的…  相似文献   

3.
国际档案大会是国际档案理事会组织召开的世界性档案专业会议,在世界范围内具有广泛而深刻的影响。可以说,国际档案大会是世界档案学的风向标,集中体现了档案学发展的时代特点。笔者在对前17届国际档案大会进行深入分析的基础上,归纳总结出档案学发展的五大时代特点。  相似文献   

4.
《档案学研究》1990年第4期发表了寒江同志《论档案起源于人类社会的形成时期—兼论档案的定义与本质属性》一文。他在文中给档案所下的定义是:“人类社会实践中产生的原始历史记录”,并指出:“我相信,判别档案的标准只能是原始性(原文标点如此)。”作为人类社会实践中直接形成的原始历史记录——档案,其原始性和记录性能不能割裂开来?笔者在学习过程中对这一问题进行了思考,认为寒江同志对档案本质属性的理  相似文献   

5.
7月17日,中国档案学会在京召开会议,向曾三、裴桐、吴宝康授予“档案学研究荣誉奖”,以表彰他们为创立和发展新中国档案学研究所做出的卓越贡献。中国档案学会会员150多人参加了大会。会议由王明哲副理事长主持;刘振杰副理事长宣读了表彰决定;冯子直理事长分别向获奖者颁发了荣誉证书  相似文献   

6.
今年7月21日是曾三同志诞辰100周年。谨以此文纪念曾三同志。 新中国建立后,曾三同志曾在较长时期内,在党中央、国务院的领导下,领导过档案工作,为我国社会主义档案事业、马克思主义档案科学的创建和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为我们留下了宝贵而又丰厚的档案事业和档案学遗产。曾三同志领导档案事业建设的经验是这一遗产的一个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7.
《档案学研究》1991,5(2):15-18
曾三同志、张中同志的相继逝世,是档案界无法挽回的重大损失。当我在十天内连续接到中央办公厅组织有关方面组成的治丧办公室发的讣告及其生平材料,悲痛万分,并突出地感到对曾老、张老一生的评价是中肯地反映了我们后辈人的心声,特别看到称曾老为新中国档案事业的开拓者和杰出领导人,称张老为新中国档案事业的主要领导人,我由衷地感到格外贴切而又亲近,似乎从一种失落感中又得到了一些安慰,我总觉得这样的谥称对曾老、张老是当之无愧的。曾老和张老对新中国档案事业建设所作出的贡献,是人所共知,得到档案界的公认和拥戴。我在两位老同志的领导下,在中国人民大学档案系工作几十年,这种感受更为深切,可以说,如果没有他们两位的领导,新中国档案教育事业是不可能发展到今天这样的规模和水平的。新中国档案教育事业能够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地建设和发展起来,是同他俩的领导分不开的。 早在建国初期,由于筹划国家档案事业建  相似文献   

8.
“十三五”期间,我国档案学科在学科建设、人才培养、学术研究、服务社会、国际交流与合作等方面取得了长足进展,推出了丰富的研究成果,获得了新的更大的发展空间。但在档案学原创性基础理论研究、档案学研究平台、团队与基础设施建设方面仍较薄弱,学科影响力尚需进一步提升。“十四五”期间,我国档案学科仍将关注人文、管理和技术三大研究取向,更注重这三者的交叉与融合,重点对文件档案管理数字转型、档案记忆理论与数字记忆、档案与数字人文、档案社会化趋向与文件档案管理理论创新、文件档案治理、古文书与档案事业发展史、文献遗产保护与修复及档案学专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等领域开展研究,开创开放、多元、创新的学科新局面。  相似文献   

9.
从国际档案大会看档案学研究的重点及发展趋势●杨明华国际档案大会是由国际档案理事会举行的档案学术活动内容非常丰富的会议。每届国际档案大会都由主办国与国际档案理事会执委会拟定若干大会议题,这些议题涉及到当时档案学的研究重点和国际档案界所共同关心的问题。大...  相似文献   

10.
“文化大革命”以前,档案界一些同志在发掘和研究我国档案学历史遗产的过程中,曾经探讨过清乾嘉年间的史论家章学诚的档案学思想。但是,在林彪、“四人帮”的历史虚无主义和文化专制主义的棍棒下,这些曾被强加上“吹捧封建死人”、“向封建地主阶级投降”、“搞修正主义”等罪名,遭到了长时间的批判。这纯系政治诬陷。此外,也有人提出,章学诚其人根  相似文献   

11.
曾三同志呕心沥血、殚精竭虑,为档案事业的创立、建设和发展贡献了毕生的精力.他关心江苏,支持江苏档案事业发展的业绩,永远值得我们怀念.一曾老在担任中共中央办公厅副主任和国家档案局局长等领导职务期间,工作很忙,但仍能抽时间深入实际,调查研究,了解情况,指导工作.1957—1963年,他曾三次到江苏视察和检查工作,对江苏档案工作的建立和发展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他仍经常关心江苏的档案工作,鼓励江苏同志把档案事业不断推向前进.1957年3月,曾老陪同一位外国档案专家来江苏时,在江苏省和南京市级机关文书档案工作干部大会上作了重要的工作报告,论述了档案工作发展的历史和现状,以及档案工作的  相似文献   

12.
一、档案学基础理论研究的 重要学术活动及科研成果 四年来,中国档案学会、国家档案局、国家教委和一些高等院校,对档案学基础理论研究给予关注,做了许多工作,推动了档案学理论研究的新发展。 (一)中国档案学会组织的档案学术会议对档案学基础理论的研讨。 1984年12月,中国档案学会在南京召开了全国第二次档案学术讨论会。此次会议对档案学基础理论与档案事业史的研究给予应有的重视。在档案学基础理论分组会上,讨论了档案学的学科性质、学科体系、档案学基础理论研究范围、档案种类划分等理论课题,提出了不少有学术价值的新见解。在会后由中国档案学会编辑的《全国第二次学术讨论会论文选辑》中设了“档案学基础理论”、“中国档案史、  相似文献   

13.
一、我国档案学术共同体 1.档案学术共同体及其构成 档案学术共同体“是致力于档案学学习、研究和实践的一群人,是档案科学的主体,是进行档案科学研究,拥有档案学范式的科学共同体”。  相似文献   

14.
《曾三档案工作文集》(以下简称:《文集》)真实地反映了无产阶级革命家,新中国档案事业的开拓者和杰出的领导人曾三同志长期主持全国档案工作的思想发展脉络.他在创建新中国档案事业的艰苦历程中,始终高举毛泽东思想旗帜,善于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观点,不断地探索和解决档案工作的理论和实践问题.逐步形成了曾三档案学思想.我们认为:“集中统一地管理国家档案”的思想乃曾三档案学思想之精华之一.国家档案要不要集中统一管理,又如何集中统一管理,这是关系到新中国档案事业命运和前途的大问题,也是本世纪50年代中国档案学理论研究的重大课题.曾老为此进行了巨大的努力,作出了卓绝的贡献.  相似文献   

15.
日前,省档案学会组织召开了2002年年会,各市档案学会秘书长和年会论文作者代表50多人参加,有44篇论文在会上作了交流。会议主题是“档案工作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会议审议通过了省档案学会2002年工作总结和2003年工作计划,表彰了省档案学会2000-2002年度全省档案学优秀成果和先进工作者。浙江省档案局局长、省档案学会理事长关继南以“档案工作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为主题,在省档案学会年会上作了重要讲话。他着重指出,新时期档案工作要加快发展,必须面向社会,服务社会,融入社会。关继南局长指出,档案工作在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的前提下,必须…  相似文献   

16.
对奥运档案价值的传统解读,囿于档案学和体育学的学科束缚,缺乏深刻、全面、系统认知。奥运档案价值再构是将其置于整个奥运遗产框架的宏观视野下进行价值分析,聚焦于其遗产价值。结合档案的基本特性,以及奥运遗产的效益渗透、影响广度和周期跨度,从要素维(内容—载体)、地区域(中国-世界)、领域层(体育―超体育)和时间线(夏奥—冬奥)视角分析北京奥运档案遗产价值的多重衍生表现,构建北京奥运档案遗产价值的双维双域双层双线延展性框架;进而,提出“内容--载体”的开发利用、“体育―超体育”的跨界融合、“夏奥—冬奥”的联动整合的北京奥运档案遗产价值实现路径。  相似文献   

17.
漫谈"现行档案"、"档案产业"等档案专业用语问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读了《档案学研究》2003年第5期晋平的《不应否认“现行档案”的存在———兼与吴品才同志商榷》后,觉得我日常使用的一些专业用语,如“现行档案”、“实物档案”、“文书档案”、“档案产业”等,是否合适,是需要斟酌一下的。这里谈谈我的认识。建议将“现行档案”改称“现时档案”吴品才在《档案学研究》2003年第2期的文章中说“现行档案”概念从根本上说是不应该存在的,而晋平在这篇文章中论述了“现行档案”存在的必然性和合理性,都有一定道理。但是,从《档案法》第二条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行业标准《档案工作基本术语》将档案定位为“…  相似文献   

18.
刘洋洋  闫静 《山西档案》2022,(4):34-41+33
吴宝康把大半生献给了中国的档案事业、档案教育、档案学科建设与学术研究,与之同呼吸、共命运,他的身份认同因而也紧紧围绕着它们构建与变化。从革命者到档案教育家,从“苏联经验”的践行者到中国化档案理论的构建者,从“经验型”档案学到“理论型”档案学体系的力行者,不论身份如何转变,吴宝康对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仰和对中国档案学的理论与实践的热忱始终不变。他这份深厚的归属感与认同感,使他成为档案方法论“本土化”的推行者、档案理论体系“本土化”的塑造者和档案实践“本土化”的倡导者,并终成一座被广泛认同与拥戴的“高山”。  相似文献   

19.
全面推进档案学专业课程思政建设是对新文科背景下档案学科发展新任务、新要求和新格局作出的积极回应,有助于促进档案教育、档案事业和档案工作“进阶式”发展。系统梳理相关文献,科学阐述新文科视域下档案学专业课程思政建设的内涵、特征与价值,深入剖析新文科视域下档案学专业课程思政建设现存问题。基于新文科建设背景,提出加强档案学专业课程思政建设的优化路径:坚持多方协同,强化档案课程思政组织保障;紧抓育人主体,夯实档案课程思政师资队伍;注重内生外融,丰富档案课程思政内容供给;兼顾多重维度,完善档案课程思政评价体系。  相似文献   

20.
搞了多年与档案有关的教学与科研工作,忽然发现档案是一个很立体的东西,从不同角度去观察它、研究它,会有不同的结果。我虽然后来学杂了些,但基本还是师出档案这一门。当我刚刚入门时,档案与历史关系还一直火热。我个人觉得,当时档案学“势单力薄”,跟历史学这门我国有着正宗血统的古老学科挂钩,确乎有点傍“大款”的意思。斯时,教材、论著都告诉我们这两者的关系,就是历史离不开档案的关系。从孔子、老子、司马迁到章学诚,一个不少地都被我们拉进自己的圈子。全国高校中的档案学专业,除少量外,大都隶属于历史学系,档案学还没有独立的文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