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近代中日贸易与中国的国际收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代中日贸易对中国国际收支的影响较大,且有进一步增加的趋势。1895年至1931年,中国对日贸易连年逆差,尤其是1905年以后,巨额的贸易逆差大大加剧了中国国际收支的逆差。与中美、中英贸易相比,中日贸易对中国国际收支的消极影响时间最长;而就贸易平衡角度而言,中英贸易造成的贸易逆差最大,影响最恶劣。  相似文献   

2.
闽台两地一衣带水,自古以来,两地之间就有密切的贸易关系。甲午战后,台湾被迫割让日本,此后日本修订了两岸贸易政策,强制性地使台湾的贸易对象转向日本。致使历史沿革而成的闽台贸易呈急剧衰微的趋势。本文从两地贸易商品类别的角度对这一趋势进行了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3.
文化是一种软权力,在国家与国家、国家与地区之间的关系中有着特殊的意义。日据时期,日本在台湾实行了文化上怀柔、同化的政策,其巅峰期是20世纪40年代的"皇民化运动",这一政策产生了复杂而深远的后果。它促进了台湾意识的形成,促使岛内产生了"日本情结",也开启了日台特殊关系的滥觞;同时,由于日本殖民政府在文化上的一系列去中国化措施,对两岸关系带来了长远的负面影响。该文旨在从文化的视角解读日本殖民时期的对台政策,以及这一政策对日台、中日、两岸关系产生的复杂的历史影响。  相似文献   

4.
闫娜 《地理教育》2001,(4):62-62
日本和中国都是对美国保持顺差的国家(如表1所示),从表中可以看出,对日本的逆差在美国的总逆差中占有相当大的比重,1991年曾高达53.53%,对中国的逆差虽比不上日本,但如果结合对中国的贸易额占美国贸易总额的比重来考虑的话,我们就会发现,对中国的贸易逆差占美逆差总额的比重与中美贸易额占美贸易总额的比重是极不相称的(如表2所示).所以,美日、美中贸易逆差都应引起人们的关注.但从逆差的商品结构上看,美日逆差是竞争性的,而美中逆差是补充性的,是美国产业结构调整的结果.但是从深层次上看,二者的成因至少在以下两点上是相同的.  相似文献   

5.
基督教在台湾的传布是伴随着荷兰人的殖民扩张而来的。为了拓展远东的贸易 ,荷兰人在 16世纪初占领澎湖 ,并向中国请求互市 ,但遭到清政府官员的拒绝 ,乃转往澳门、厦门 ,后于 162 4年到达台湾安平 ,并在此筑城实行长期占领。这一时期的台湾居民 ,除由闽粤两省移民来的汉人外 ,还有原住民及一些在此贸易的日本人。荷兰人为垄断贸易 ,将日本人赶走 ,接着陆续占领了台湾南部的原住民区域。 164 3年 ,又将盘踞在台湾北部的西班牙人逐出台湾。当时的台湾原住民处于未开化的原始部落社会 ,在农业方面亦甚落后 ,不知稼穑之法 ,一切作物任其自生自…  相似文献   

6.
在17世纪前后,由于海外贸易的快速发展,从而逐渐建立了一个统一的世界市场体系.尤其是在东亚地区,此时期的中日海外贸易是极其重要的国际贸易.但是,从经济角度来分析,中日的丝铜贸易额偏大,这样一来,使日本大量的白银进入中国市场,对我国的经济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从政策方面来分析,自明朝和日本取消朝贡关系以后,二者就没有建立官方往来,但是,在进入清朝以后,日本也不再朝贡体系范围内.所以,中日贸易是保持中日交往关系的唯一通道,因此,中日贸易的意义非常重要.本文主要对明确之际中日贸易的概念界定和研究意义、贸易政策、贸易渠道、对中日贸易的影响等多个方面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和分析.  相似文献   

7.
近代台湾的铁路是在台湾沦为日本殖民地的特殊历史条件下发展起来的。日本帝国主义为了巩固对台湾的殖民统治,把台湾变成日本工业品的销售市场和原料来源地,极力在台湾修筑铁路。台湾铁路的延伸与日本对台湾的掠夺和控制有着密切的关系。在日本统治期间,台湾铁路担负着对日输出煤炭、砂糖、大米等物资和输入日本工业品的繁重任务。  相似文献   

8.
台湾问题在错综复杂的中美日三边关系中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冷战结束后,美国日益加强与日本的同盟关系,尤其是在台湾问题上,美日同盟找到了新的战略契合点:以美日同盟为基轴,构建“以台制华”的地区安全新机制;依托“绝对优势”的军事力量,牵制中国武力解决台湾问题;积极推动对台“实质关系”,为中国解决台湾问题制造障碍。  相似文献   

9.
二战后的日本对台政策是影响中日关系的一个重要因素。对此,中国在对日交往中既要始终坚持“一个中国”的坚定立场,坚决反对日本插手中国的台湾问题,也要加强对日舆论宣传和文化交流,尤其要加强对日本青少年的引导,同时大力发展对日经贸关系,努力以经济利益来制约日台关系。  相似文献   

10.
明朝中后期,广东地区的对日走私贸易比较活跃,形成南澳等走私贸易港口,很多商人还通过广东的港口前往日本贸易。广东地区对日贸易的活跃主要与以下两个因素有关:一方面,正德时期,抽分政策首先在广州实行,这实际是变相承认私人贸易的合法性,中日贸易也乘机发展起来;另一方面,随着葡萄牙人盘踞澳门,澳门成为广州的外港,大量的货物经由澳门输往日本,这也间接地促进了广东地区对日贸易的繁荣。  相似文献   

11.
日据时期,台湾海峡并未成为闽台两地僧人交往互动的屏障,闽台两地僧人交往热络,互动频繁,台湾僧人前往福建的模式有:求戒、访师、修行、求学、参访、出家、学仪、弘法、任职、传戒等;福建僧人前往台湾的模式有:募化、开山、弘法、传戒、参访、出家、度化、修行、传法、修寺等。日本殖民统治者在台湾曾一再强行推行其皇民化佛教,试图切断台湾佛教与祖国大陆的关系,以此改造台湾的传统佛教,由于闽台佛教界有着不可分割的法乳关系,故闽台佛教间的交往互动从未停止过,日本的企图并未实现。  相似文献   

12.
台湾通过进口导向战略向出口导向战略的转换,成功实现了从传统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的转型和经济快速起飞。目前台湾经济增速放缓,市场结构正在多元化,但美国、日本和中国大陆仍然是其最重要的的贸易市场;台湾对中国大陆的贸易依存度不断上升,大陆已经成为台湾最重要的贸易和投资伙伴,两岸经贸关系对台湾经济的影响正日益突显;尽管台湾经济发展面临一系列的挑战,未来台湾经济仍将保持适度增长。  相似文献   

13.
二战后日本经济发展所产生的成功影响 ,使日本一度成为世界所瞩目及加以仿效的经济典范 ,而日本经济长达十数年 (1 990 - 2 0 0 2年 )之久的衰退无疑也对包括中国在内的世界经济产生直接影响 ,我们应尽早意识到这点并采取合理的应对措施。中日经济关系在双方经济中都处于至关重要的地位 ,良好的贸易合作是中日经济关系维系与全面发展的重要基础。近年来日本连续八年都是我国最大贸易伙伴 ,目前 ,中日贸易额占中国对外贸易总额的比例达 1 8% ;中日贸易额占日本对外贸易总额的比例达 1 0 % ,中国也是日本第二大贸易对象国 ;在对华投资中日本仅…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海关报告、地方志、领事报告、新闻报道等史料的分析,探讨了台湾在清朝统治时期和日本占领时期与温州之间的航运和贸易情况.清代以来,温州利用帆船航海的便利,发展了与台湾的航运和贸易关系,其中以戎克船(清式中国帆船)为媒介的猪、米贸易在温-台贸易中占了相当大的比例.温州米产量不多,从米作丰富的台湾输入米谷以补充本地的不足.而台湾民众日常饮食结构中占有一定比例的猪肉则有较大一部分来自温州及附近地区.  相似文献   

15.
大化改新和明治维新是发生在日本古代和近代历史上以吸收外来文化来实现富国强兵为目的的两次重大改革。大化改新时期,落后的日本多次大规模派遣遣唐使来华学习先进文化,中日文化交流呈现出日本积极主动地学习中国的态势。明治维新时期,日本欧化成功,落后的清政府多次派遣使臣和大量留学生赴日学习日本近代化经验,中日文化交流呈现出中国积极主动地学习日本的态势。从大化改新到明治维新,中日文化交流方向发生逆转与长期以来中国古代的华夷观有着直接的因果关系。  相似文献   

16.
战后初期澳大利亚对日贸易政策是比较特殊的,它拒绝给予日本最惠国待遇,严格限制其商品进口,持续对日本维持了一种不平衡的贸易关系。澳大利亚对日贸易政策的出发点是维持并促进其商品出口,保护国内工业不被冲击,并鲜少受到美国对日政策的影响。两国之间贸易不平衡的加剧是澳大利亚调整对日贸易政策的主要原因,但这没有改变两国间贸易不平衡的事实。澳大利亚坚决维护其自身利益的做法对其它国家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7.
中加贸易盘点:1990-2006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加两国贸易关系发展迅速,具备贸易增长振荡扩张型、贸易份额“迷你”伙伴型、贸易收支“逆差之冠”型、贸易商品结构优势互补型和贸易壁垒双重型的明显特征。两国贸易持续增长的发展趋势,前途无可估量。  相似文献   

18.
目前中日两国的政治关系处于两国建交以来最冷淡的阶段,其根本原因在于日本政府在历史问题和台湾问题上的倒退.政治和经济是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政治关系的冷淡必然影响两国经贸关系(当然涉及到进出口贸易)的发展.探讨当今中日政治关系对两国进出口贸易的影响,采取措施以促进两国贸易的发展.  相似文献   

19.
日本是RCEP成员国和中国主要贸易合作伙伴,研究中日贸易隐含碳排放对我国实现绿色外贸至关重要。文章尝试基于2007-2020年ADB世界投入产出表构建多区域投入产出模型,利用总贸易核算法测算全球价值链分工指数与中日贸易碳排放量并考察两者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中日贸易隐含碳排放在样本区间内总体呈现“W”型变动趋势,碳排放量较高的行业主要是具有出口规模大、能耗高等特点的纺织及皮革业、电气和光学设备制造业、基本金属和金属制品业;全球价值链分工地位对中日贸易隐含碳排放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因此,要积极借鉴日本低碳节能技术,培育绿色清洁产业发展,推动中国向全球价值链上游迈进。  相似文献   

20.
半个多世纪以来,台湾问题一直是中日关系中最重要、最敏感的一个重大问题.台湾问题是中国的内政问题,但由于日本方面的不断插手、干涉,使得台湾问题久悬未决.笔者通过回顾新中国60年来不同历史时期中日在台湾问题上的博弈与较量,来分析日本干涉台湾的原因,并对中国解决台湾问题的立场、方针及中国对台对日关系走向进行剖析和阐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