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从表面看,当下中国大众文学作为一种独立的文学样式自由活跃在文学舞台上,它的生产、消费、传播都具有很大的自由性.实际上,大众文学生产受制于商业利益;大众文学消费者的文学趣味被大众文学的生产者塑造;大众自身素质的有限性也决定了他们容易按照生产者的意愿被动地消费;大众文学的传播也为少数集团控制.大众文学从根本上说缺乏自由性,与现代精神背道而驰.  相似文献   

2.
大众文学的现代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众文化”、“大众文学”这是当今文坛使用频率较高的概念 ,然而却是使用得最为含糊不清的概念之一。有人把大众文学称之为工业文学、消费文学、流行文学、商业文学、通俗文学、俗文学 ,不少人甚至把它与民间文学、市民文学、平民文学、群众文学等概念相互等同使用。笔者认为当代大众文学的大众是一个现代意义范畴的概念 ,它与传统社会学意义上的俗民(folk)概念截然不同 ,它不是指处于社会下层的广大平民百姓 ;也与政治学意义上的劳动人民、工农兵不一样 ,它不具备阶级性特征 ;也不是一般意义上的“普通的人”或“占人口大多数的人”…  相似文献   

3.
“下里巴人”辨——毛泽东大众文学观浅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延安召开的文艺座谈会上,毛泽东说起了“下里巴人”,表达了他关于大众文学的观点。在他的心目中,大众文学和精英文学一样,都是文学品种。他认为:我们既需要“高级”的大众文学,同时也需要“低级”的大众文学。他告诫广大文艺工作者,要引导大众文学汲取精英文学的精华,沿着从“低”到“高”的道路前进,而不是蔑视和摒弃它,或者把它引上精英文学的道路。  相似文献   

4.
在百年中国文学发展史中,大众文学走了一条吊诡的路线。新文学发生后它被贬抑而至边缘化。革命文学及左翼文学诞生后,尤其1942年毛泽东的《讲话》发表后,大众文学的艺术形式成为新的美学追求。在当代文学发展的60年间,大众文学基本分为两个时期:前30年是一个对大众文学的转译和政治文化赋魅的过程;后30年则是打破文学一元化、大众文学渐占上风并祛文学政治文化之魅的过程。大众文化/文学的众神狂欢的时代在世纪末出现了。  相似文献   

5.
大众文学作为一种历史文化现象有其存在的必然性和必要性,它与精英文学的对立共存是文学演化的内部机制,这种机制决定了俄罗斯文学史的总体样态。这样的文学史观念要求对俄罗斯大众文学的源流进行探考和梳理。从18世纪末到20世纪初,随着国家经济的发展、公民社会的壮大和传媒技术的进步,俄罗斯大众文学日渐发育成熟,形成了其独特的历史传统。  相似文献   

6.
新世纪大众文学发生的外部环境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确立所带来的消费与日常文化环境的变革,其内部动力表现在三个方面:新时期文学(后现代)思潮颠覆与重构的文学姿态,文学启蒙与反启蒙的救赎与重新抉择,"不、非、反"反叛的文学实验及"怎么都行"的方法论意蕴。  相似文献   

7.
大众文学早已和精英文学分流,大众文学和精英文学具有不同的质。同时,在审美情趣上,大众文学和精英文学也各执一端。精英文学是重理的,而大众文学则是重情的;精英文学是可敬畏的,而大众文学则是可亲近的。所以,大众文学是不同于精英文学的一个独立的品种,而不是一种品位。  相似文献   

8.
“国防文学”和“民族革命战争的大众文学”两个口号的论争发生于一九三六年。以周扬、夏衍等为代表的主张“国防文学”一方,和以鲁迅、冯雪峰等为代表的主张“民族革命战争的大众文学”一方,各发表了多篇文章参加论争。论争甚是激烈。 “国防文学”是根据党关于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精神提出来的。它适应了当时抗日的形势,很快为一大批革命作家、爱国文艺工作者所接受,但是,这一口号有明显的缺点:  相似文献   

9.
从媒介批评的文本层面看,博客写作表现出的是“零把关”状态下的暴露、偷窥和情色倾向;从现象层面看,博客写作表现出的是消费状态中的艺术与市场的博弈,从文化层面看,博客写作则表现出“后现代”浪潮中的文学合法性的消失。由此引起的文化焦虑也可产生积极的批评效果,推动文化生产力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与希利斯·米勒一样,哈罗德·布鲁姆也对当前电子媒介时代和后现代社会文化语境下文学以及文学批评和研究的命运“危机”给予了理论观照和关注,并表达了与“文学终结”论相类似的理论观点。但与希利斯·米勒不同的是,哈罗德·布鲁姆的“终结”论论述的对象主体——文学——只指高雅/精英文化文学,并奉“崇高”为其惟一或主要的美学内质与特征;而且,布鲁姆认为文学“终结”的原因是多元化的:诱发和导致文学“终结”危机的原因,不仅来自文学外部的社会文化语境(即电子时代的来临,电子文化消费产品的风行),而且还来自文学内部。他指出,文学的衰落与消亡主要指的是高雅文化文学的终结,而大众文化文学在后现代的消费文化社会语境中的急遽繁殖、复制和扩张,和它通过经典化的文学制度以及文学教育体制对高雅文化文学的挤压、替代,尤其是当代文学(批评)的意识形态化,是导致高雅文化文学终结的重要原因。而对这些来自文学内外的诱因,他是极力反对的。布鲁姆反后现代美学的“文学终结”论有其局限性,但在当下社会文化语境中也有其价值和意义。  相似文献   

11.
1988年一年里,许多同志对文坛自1986年以来处于冷寂状态发表文章,慨叹雅文学(也称严肃文学、纯文学等)失去了市场,失去了轰动效应,批判俗文学(也称消遣文学、大众文学等)夺走了读者,毒害了读者。这个文坛现象给我们提出了一系列必须思辨的问题:一是雅文学为什么失宠?二是怎样看俗文学的崛起?由此而又引发出一个问题:文学是否应该走“雅俗共赏”之路?  相似文献   

12.
“身体写作”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化现象,是消费文化的一个明显征候。这种现象与西方女权主义、中国的传统文化以及现时的消费文化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挖掘它背后所隐含的深层次社会文化内涵,对其作出客观的和历史的价值判断,是女性文学走出目前面临的尴尬与困境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13.
新世纪文学受市场化和多元化文化生态以及新媒介的侵蚀、挤压、消解的影响,依附着越来越多的商品属性,包括网络文学在内的大众文学的狂欢性和娱乐性模糊了文学审美感性和理性追求的统一。文学精品的匮乏、主旋律的式微和包括网络文学在内的通俗文学的广场效应给文学的发展带来了不少新的困惑。新世纪文学发展的困境和隐忧是文学转型、新生前的阵痛;文学的突围既是文学适应经济发展和社会转型需要的自我救赎,也是作为精神守护者文学家自觉的文化使命。  相似文献   

14.
从上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的大众文学的蹿红,是由选择性审美所造成的。这既是一种文学现象,也是一种审美现象。21世纪前10年许多大众文学的欣赏者,心怀种种非审美的心态,摒弃了种种经典的审美原则,使审美失去了传统的审美意义。同时由于审美主体和客体之间的互动关系,这种非审美的现象,已经影响到了大众文学的创作。如果任其发展下去,我们时代将难以留下一部优秀的大众文学作品。  相似文献   

15.
大众文学一般是指现代工业社会中所产生的,与市场经济发展相适应的一种市民文学,具有商业性、产业性和复制性。民间文学是指在民间的意识形态下自发流行的文学,它是属于平民自己的内在性文学。大众文学控制在少数人的手中,它忽视了平民的主体地位。民间文学充分体现了平民的主体地位。  相似文献   

16.
为比较方便地将文学作品(包括影视剧)中的历史题材与历史著作中的“历史”概念进行区分,可用“历史形象”一词来概括文学中表现出来的与历史相关的因素。中国当代文化中的“历史题材热”与我国当代消费文化的出现与发展息息相关。在这里,历史是被作为“形象”来消费的,它不是“资治通鉴”的对象,而是作为一种虚幻的“形象”变成了供大众进行消费的对象。  相似文献   

17.
全球化商品经济背景下,大众文学如飓风般吹袭着文坛,精英文学或且战且走地退向象牙塔,或无奈地被大众文学招安;而大众文学却在吸纳精英文学优势因子的同时,提升了自己的品位;这种文学语境下大一统趋势在《狼图腾》和《藏獒》这两部作品得到了鲜明体现。  相似文献   

18.
侯雨 《华章》2013,(28)
“身体”成为当代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中的一个关键词,是当今文化研究中的重要的文化视野。身体文化也成为文化研究的流行的理论话语。消费时代的身体文化透过身体文化现象具有了自己的狂欢化特征,成为“最美的消费品”。同时,身体文化也在消费时代陷入即身体解放与身体陷阱悖论当中。  相似文献   

19.
崛起于20世纪后半叶的中国大众文学,凭借其可亲性在不到20年的时间里扎根于市场经济的沃土茁壮成长。然而,由于市场经济的发展、物质技术的张扬以及传统意识形态结构的变革,大众文学的世俗化倾向越来越明显。理性让位给了感觉,精神让位给了欲望,世俗的鄙俗与媚俗铺天盖地,大众文学渐失其本有的精神维度和应有的文学特质。什么才应是真正的大众文学?大众文学应该走怎样的发展之路?这些都是值得探讨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从文化视角看金庸小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金庸小说热是一种文化现象,它是在中国大陆解放,香港市民阶层急骤膨胀的背景下出现的。在金庸创作武侠小说过程中,从“写武侠”到“反武侠”经历了一个否定“自己”的文化心态演变过程,同时在创作中表现了许多新的文化观念,使武侠小说不俗脱凡,进入一个新的境界。武侠小说是文学百花园中的一个品类,它可以与文学共存,但“武侠小说热”却不是文学发展中的必然现象,它不可能走向永恒。因此,金庸“挂刀封笔”,是明智的决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