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从主体性到他者性---关于师生关系的哲学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应然性师生关系的哲学基础是他者性哲学而不是主体性哲学.当下的师生关系学说由于构筑于主体性哲学基础之上而存在着反主体性悖论并面临着主体性困境.为从根本上摆脱在主体性问题上的现代性危机,师生关系理论应实现由主体性哲学到他者性哲学的转向,即教师应充分尊重学生的特异性并勇于为其承担责任,应与学生构建一种生存论本体论意义上的社会关系,以达到一种双方共在同构和互惠双赢的理想境界.  相似文献   

2.
全球问题是20世纪具有全球普遍性和危害深刻性并且决定人类共同命运而又只有经过全人类的共同努力才能解决的问题,全球问题分为3大类:自然环境问题、社会问题、人自身的问题。其形成的思想根源包括3个方面,与自然环境问题形成有关的是人类中心主义、科学主义、经济主义;与社会问题形成有关的是个人主义、国家主义、民族主义;与人自身问题有关的是享乐主义。每一种思想都与全球问题的每一方面有关联。这些思想都可以在主体性哲学中得到说明,在主体性哲学的指导下,这些思想形成一个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有机整体。  相似文献   

3.
应然性师生关系的哲学基础是他者性哲学而不是主体性哲学。当下的师生关系学说由于构筑于主体性哲学基础之上而存在着反主体性悖论并面临着主体性困境.为从根本上摆脱在主体性问题上的现代性危机,师生关系理论应实现由主体性哲学到他者性哲学的转向,即教师应充分尊重学生的特异性并勇于为其承担责任,应与学生构建一种生存论本体论意义上的社会关系.以达到一种双方共在同构和互惠双赢的理想境界。  相似文献   

4.
尼采认为传统哲学没有从个体的利益的主体性出发,这是导致一切谬误的根源。利益的主体性是支配,利益的主体性是实现权力意志,利益的主体性是追求超人统治,只存在个人的利益的主体性。尼采在一定程度上意识到利益的主体性在主体活动中的重要作用,但他不了解利益的主体性的本质,认为利益的主体性脱离社会关系,源于人的自然本性或某种意识和心理表现,因而,尼采没能科学地揭示主体活动的思想动机和利益的主体性的关系。马克思主义认为,利益的主体性是客观存在的,它的产生和发挥作用并不取决于主体对某一需要的意识,而是受着与生产力的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生产关系的制约。利益的主体性在本质上属于社会关系范畴。  相似文献   

5.
本体是哲学的核心范畴,确立本体观念是哲学的最高目标。“道”是庄子哲学所确立起来的本体观念。本体意义的二重性透露出庄子哲学在思维方式上的矛盾——本体论思维方式与主体性思维方式的矛盾。哲学自身发展的逻辑与出路、人类自身的超越本性与人类当下的生存问题表明:在哲学上实现本体论思维方式与主体性思维方式的可能性选择是建构生存论的思维方式。  相似文献   

6.
西方传统哲学主体性原则的源起可以追溯到古希腊哲学,其中,普罗泰戈拉"人是万物的尺度"和苏格拉底"认识你自己"是最具有代表性的观点。近代笛卡尔的"我思故我在"才真正把"主体性原则"彰显出来,康德"哥白尼式的革命","人为自然立法"正式确立了"主体性原则",黑格尔"绝对精神"则把"主体性原则"推向了极致。西方传统哲学主体性原则推动了西方文明乃至整个世界文明的进步,同时也因其理论内在的缺陷,使它陷入了困境。马克思主义哲学实践基础上的主体性原则,为西方传统哲学主体性原则找到了出路。当前,发挥广大人民群众的主体性能动性,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伟大实践有着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
在古希腊哲学中就蕴含着主体性思想的萌芽,随着近代自然科学的发展以及文艺复兴运动的兴起,近代西方哲学主体性思想开始逐步形成,但是,却陷入了存在论与认识论上的为我论困境。马克思通过批判地吸收以往哲学特别是近代哲学的主体性思想,创造性地提出了把“现实的个人”作为社会历史的真正主体的思想。  相似文献   

8.
论主体性生成与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脑的物质过程是主体性存在的生物学前提,社会实践是主体性生成和发展的根源,需要则是主体性生成和发展的内在动力。人的主体性发展经历了一个由自在的主体性向自我的主体性、自失的主体性、异化的主体性再向自觉的主体性、自由的主体性演进的过程  相似文献   

9.
马克思以科学的实践观为理论基础,在人类哲学发展史上第一次正确解决了主体性与客观性的关系问题。实践既有客观性又有主体性,实践过程就是其客观性和主体性由对立趋于统一的过程。实践是认识的基础,认识的主体性与客观性也是辩证统一的。在辩证统一关系中理解主体性和客观性,在辩证统一关系中运用主体性原则和客观性原则,才能更好地认识客观世界和改造客观世界,也才能更好地认识主观世界和改造主观世界。  相似文献   

10.
人类活动的两个基本原则是真理性原则和价值性原则。人的实践和认识发展的历史 ,也就是人类真理性原则和价值性原则发展的历史。人类活动的最基本原则是主体性原则。马克思在哲学上所完成的革命变革 ,关键在于提出了以实践为基础的主体性原则 ,从而既克服了旧唯物主义忽视主体性的缺陷 ,也克服了唯心主义的否认客观基础上的主体性原则。认识论从真理性原则和价值性原则到主体性原则的嬗变是必然的。为此 ,就要研究主体性原则 ,并通过研究而确立有利于人们认识和实践的合理的主体性原则。这样 ,才能维护人类的整体的现实利益。  相似文献   

11.
主体性是历史地发展着的;关注和探究生成中的人的主体性的当下形态是当前思考文学活动中主体性问题的一种根本性要求。人的主体性的历史建构应该遵循和符合人的自由与全面发展这一最高目的;在此目的论视野下,才能更为合理地进行流动的、多样的同时也是时代性的主体性的建构。在以上总体思考的基础上,结合现实并参考学界的有关认识着重强调与之密切相关的两个方面的问题:其一,文学需要高扬人的主体性;其二,需要对文学主体的观念意识和精神状态问题给予深度关注。  相似文献   

12.
历史主体性不否定历史规律的客观性。历史规律同自然规律一样都是物质运动的客观规律,是第一性的,因而是既不能创造也不能消灭的;历史规律的客观性也不否定历史主体的选择性。选择性是主体性的集中表现。历史过程是由主体的选择构成的,历史规律是通过主体的选择实现的。历史过程是历史规律的决定性与主体的能动的选择性的统一;主体性的实质是主体以自身的根据对自身活动的自觉的选择这样一种性质。坚持主体性原则就是坚持主全的  相似文献   

13.
文学主体性理论的人学向度评价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文学主体论的根本性蕴涵在于对个体主体性的确证和伸张。其建构的人学向度是明显的。在特定层面上说,文学主体论体现的就是刘再复的人学思想观。历史地看,它是一种关于"人的现代化"设计的较为积极的现代性方案;但同时,这一理论在人学问题的思考上也存在着很大的局限。主体性是流动的、多样的。当前,我们应该致力于人的自由与全面发展这一目的论视野中的人的主体性的建构。  相似文献   

14.
文学主体论是刘再复80年代文学思想的总体归宿。文学中的主体性原则要求在文学活动中恢复人的主体地位,以人为中心,为目的。从主体性哲学基点出发,主体论倡导者认为文学活动是一种自由精神的存在方式。必须注意到的是,刘再复的主体性学术思想存在着严重的理论缺陷。文学主体性命题的根本蕴涵在于对个体主体性的确证和伸张;同时,它也指向对文学自主性的诉求。这具有一定的历史价值和意义。  相似文献   

15.
活动的观点是主体性教学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活动是人的主体性生成的前提和基础。活动是教学过程的途径,因为:教学过程是一种交往活动;教学过程是注重活动性体验,强调理性认识与非理性认识相统一的过程;学生只有通过积极主动的实践活动,作为外部经验的教学内容才能转化为内部经验,并形成新的、特定的认知结构。在主体性教学中贯彻活动性原则,必须做到:活动形式要灵活多样;要留给学生充足的自主活动的时间;要坚持教师的主导作用;要能促进学生在教学活动中有效交往。  相似文献   

16.
教育研究范式转换:从主体性到主体间性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康伟 《教育科学》2006,22(6):1-4
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教育对主体性教育研究的重视,既是教育研究的一大理论收获,也对教育实践起到了积极指导作用。但是,主体性教育研究背后的主客二元对立哲学基础,使主体性教育面临着自身难以克服的矛盾和局限,即用“学生是主体”的理论指导“学生是客体”的实践。笔者明确提出对象的二分法(对象包括主体与客体两部分)、主体性二分法(主体性包括客-主体性与主-主体性两部分),对主体性教育理论进行分析扬弃,确立主体间性教育在主体教育研究中的本体地位,认为主体间性教育就是主体间主体性和理解性平等共在的指导性学习。  相似文献   

17.
从主体间性视角审视远程教育,可以发现隐藏在现代远程教育观背后的哲学观是主客二元对立论。主体间性提供了一个回归教育本真的哲学路径,教育中师生“主一主”关系的确立,为远程教育的教师提供了新的思维方式。建构主体间性远程教育的着力点有两个:从静态而言,课程建设是“主体间性”思想的静态呈现;从动态而言,教学活动是“主体间性”思想的动态实施。  相似文献   

18.
This paper explores how educators might intervene in canonized texts of the human subject on which a particular and exclusive kind of humanism rests. In imagining possible interventions educators might make, I turn to and trace Jacques Derrida's on‐going deconstruction of the philosophical texts of subjectivity. In his body of work, Derrida destabilizes fixed notions of the human subject and the institutions it founds (like philosophy and education). From Derrida's points of destabilization and through a differing but similar deconstructive stance, I also consider Gayatri Spivak's suggestive question ‘Who is not the subject of humanism?’ to provide another possible trajectory for intervention that educators might take. Departing from knowledge‐based conceptions of human subjectivity, Spivak urges educators to respond to their students in meaningful encounter with the ‘Other’ while Derrida suggests human beings might begin the difficult and complex task of re‐envisioning an altered humanism, a humanism founded on the call of the Other in institutional sites like education. By an engaged rereading of the texts of human subjectivity upon which human beings are written and by turning to respond to the face of the human beings in and outside their classrooms as a means of encountering the Other's humanity, I suggest that educators be the catalyst for changing what it means to be human and education the means by which we approach a humanism yet to b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