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作为网络主体之一,中小学生在网络社会中处于优势地位,他们的网络交往也呈现出平等性、开放性、交互性、虚拟性、超时空性、多极主体性等新特征.这些新特征促进了他们的主体性的发展。网络社会对中小学生主体性的发展作用具体体现在对其选择性、自主性、能动性、创造性的促进上。  相似文献   

2.
论网络社会中人的主体性的丧失与提升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人类社会是一个人的主体性不断丧失与增强的过程,网络社会也不例外,网络社会一方面促进了人的主体性的提高,另一方面又“反客为主”,导致了主体性的丧失,网络社会中的主体性的发展与提升是一个人的自觉的过程,通过网络主体教育及网络主体的自教自律,增强人在网络社会中的主体性成为时代的重任。  相似文献   

3.
心理健康是个体社会化中的角色认同———人按社会期望与要求实现自我的关系世界。主体性社会适应在制约个体的社会适应的同时,也制约着对自我的适应及发展,成为一个人在充分实现自我的同时顺利地社会化的基本条件。网络信息化凸显了心理健康问题的复杂性与多样性,二者的协同建构昭示了心理健康发展的内在必然性。  相似文献   

4.
在新形势下,大学生毫无疑问成为网络社会的主要受众群体,研究大学生网络主体性教育问题显得尤为重要和迫切。本文对网络环境下大学生主体性的特点,大学生主体性迷失的表现以及加强对大学生进行主体性教育的措施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5.
网络教学有着跨时间和跨空间的优势,但也有教师主讲、师生缺少互动、教学情况得不到即时充分反馈等学生主体性缺失的问题.以《〈论语〉选读》中《为政以德》教学为例,运用"诵读文本""设计思维导图""写作读后感或小评论""连麦交流探讨"四种策略,有效提升学生的主体性.  相似文献   

6.
进入新世纪以来,工业文明的高度发展给人们带来了前所未有的享受,其主体性是得到了更大的张扬,还是一些西方马克思主义者认为是一种所谓的衰落,另外,极端恐怖主义的盛行呈现了其行为主体的“疯狂”,而在网络世界,人似乎找到了自我,却使其主体性走向了异化的彼岸,主体性似乎困惑了,本文试着对这些主体性的表现做一些有益的探讨。  相似文献   

7.
在网络教育蓬勃发展和主体性教育大力弘扬的今天 ,网络技术的进步为学生主体性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支持 ,多种多样的网络教学模式的出现 ,需要我们重视促进学生的主体性发展。不管具体采用哪种教学模式 ,都要以学生作为中心 ,以学生的“学”作为核心。如何在网络教学模式下体现两“心”呢 ?该文从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提高学生的主体能力、升华学生的主体品格三个方面来讨论如何在远程网络教学模式下促进学生的主体性发展  相似文献   

8.
李亚宁 《教育探索》2005,46(10):74-77
网络作为一把“双刃剑”,在给青年学生提供广阔发展前景的同时,也导致了主体性的弱化,进而影响青少年的健康发展。因此,从网络角度探讨网络社会青年学生主体性的弱化,有助于我们制定法规和采取有效措施来发展和提升青年学生的主体性。  相似文献   

9.
人既是文化的创造者,也是文化的传承者,文化的获得必须由教育提供。在教育中学生不是简单地传承文化的客体,而是主动地选择且富有创造性地把握自我价值的主体。在当前,从教育人类学视野,探讨教育中学生主体性的发展,能够为塑造具有自主性、独立性、创造性的主体的人带来某些启迪。  相似文献   

10.
分析大学生网络主体性缺失的原因及其特性,探讨培养大学生网络主体性途径,力求使大学生在虚拟认识、虚拟交往和虚拟实践活动中体现出独立性、自主性、选择性和创新性,促进网络时代大学生虚实和谐、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1.
篇章逻辑与内容义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自古以来,大家都认为一篇辞章,首重其“内容”,而其“形式”是次要的。这虽是正确的看法,却隐藏有相当大的后遗症,即只重“内容”,而忽略了对“形式”之重视与研究。本文有鉴于此,便特别锁定辞章中的“篇章逻辑”与“内容义旨”二者,兼顾理论与实际,进行探讨,辨明它们是“内容的形式”与“内容的内容”的关系,以见两者是彼此依存,不可分割的。  相似文献   

12.
无法消解的主体性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主体性问题由来已久,人的主体性,最重要的问题是在现实的实践中的主体作用。在现代社会中,人的主体性是以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人们越是追求自己的主体性,就越发觉自己对于物的依赖。主体性和与之相关的一系列问题是当代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大问题,也是现代人最主要的观念之一。当然现代人的主体性也包含了一些缺失,应该相信,未来人类会有更新的主体形态。  相似文献   

13.
跟随21世纪教育体系的改革步伐,关注美术学科建设成为我国当前美术理论界、教育界的重要课题。本从美术及其教育的传统面貌出发,对当前美术学科的发展态势做了一个大体的观察,并力图在观察美术学科生态环境的基础上提升对学科价值的认识,从而努力去寻找出符合时代精神的积极方案。  相似文献   

14.
体育教师的教育理念与主体性教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传统的客体性教学导致青少年对体育课产生厌烦情绪 ,进而影响到他们参加体育活动的积极性 ,致使青少年的身心素质逐年下降 ,要改变这种情况 ,必须进行主体性体育教学 ,即能在学习过程中体现学生的主体性(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 )的教学 .要实现这一点 ,体育教师必须具备学习是学生自己的事情、平等教育、使学生体验成功的三种教学理念 .  相似文献   

15.
本文回顾了行政主体理论的现状、困境、缺陷 ,以及当前我国行政法治的要求 ,认为对行政主体理论做出适当调整势在必行 ,并大胆设想对行政主体再界定 :分解为行政主体和行政权行使主体。  相似文献   

16.
知识社会是建立在对知识价值的深刻认识和充分利用基础上的一种社会形态,是以知识型人力资源为其社会主体,通过大力营造学习,传递,利用,创造,共享知识的社会取向和运动机制,深入开发,充分利用知识价值,以实现社会经济和文化的加快发展,知识社会的生成对人们的思维方式,行为方式,生活环境产生着巨大影响,科学把握知识社会的本质特征,深刻认识知识社会的生成条件,正确对待知识社会的巨大影响,是现代哲学必须关注的一个重要理论和现实问题。  相似文献   

17.
试图揭示马克思哲学变革的实质在于其实践理论思维方式的提出,继而对这一思维方式的内涵进行分析、梳理,最后结合现代哲学思维方式的走向评价马克思哲学实践论思维方式的优越性所在。  相似文献   

18.
意识形态对教育改革的影响是通过教育改革主体搭接桥梁的.教育改革主体分为教育理论主体、教育决策主体和教育实施主体,其中的任何教育改革主体都不能逃脱意识形态的制约.由于三大教育改革主体具有各自的特殊性,因此意识形态对不同主体影响的方式和特点有所不同,这就要求置身于意识形态之中的教育改革主体超越意识形态的制约并保持自身的独立性.  相似文献   

19.
建立稳定有序、公平公正、健康发展的和谐社会乃是人类自古至今的美好追求。和谐社会本质上就是作为社会主体的人与自然、社会、他人等对象性客体关系的和谐。在其构建的动态过程中,必然受道德因素的影响,都与人的道德主体性发展存在内在关联。文章把人的道德主体性发展的价值问题置于和谐社会这样一个视角下作了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20.
本文阐述了西方悲剧中的主体意识产生的根源及作者的理解,并通过古希腊悲剧作品的分析来探讨主体意识对社会发展所起的作用及对后世的影响,同时也提出要以辩证的眼光与吸收的观点来重新认识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