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感受比较     
我校附近,有一采石场,我在教《杠杆》一课时,让学生预习课文后,再把学生带到采石场。先让学生用手搬动比较大的石头,再让学生用撬棍撬自己搬过的石头,并对比一下用手搬石头和用棍撬石头的真实感受。 首先,每个同学选一块自己能搬动的较大的石头,用手搬动它。然后,让学生用自己准备的撬棍,塞进自己搬  相似文献   

2.
在教学中,要使学生对具体事物和现象的认识达到有所感受,有所体验,就必须充分让学生自己去活动,去操作,让他们自由自在地描述自己的感觉,才能获得生动的感性经验。 我在教《水的浮力》一课时,先给充分的时间让学生把木块、泡沫块、气球等,用手往水里压,而不是一项一项地领着学生做,等他们充分感知了,再让学生停下来,一个接一个地让学生说自己怎么做,发生了什么现象,有什么  相似文献   

3.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关注生活,让学生观察、体验、感悟,咀嚼生活,解放儿童的嘴和手,让语言成为心灵的释放,能表达出自己真切和独特的感受。[第一段]  相似文献   

4.
语文是表情达意的工具,写一手好作文是学生将来适应社会的一项重要的基本功。让学生用自己的手写出自己的感受,尽情地表达,自由地创造,达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相似文献   

5.
(为了让学生掌握探测水的压力教具的用法,设计了吹泡泡和用手压出泡泡两项教学活动,过程略。) 一、用水吹泡泡。 师:下面我们再换一种吹泡泡的方法,不用嘴,也不用手吹,用水来吹泡泡,怎么吹呢? (师动作提示,学生实验) [评:这个实验有一定难度,教师只用动作提示,放手让学生实验,对不会作的学生进行指导,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 师:为什么用水也能吹出泡泡? 生:橡皮膜受到了水的压力。  相似文献   

6.
设计理念“字词”是低年级学习的重点,应该通过不同的方式让学生明了字词的含义,并且慢慢学会运用。重视学生朗读能力的培养,把朗读作为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思想情感、感受语言文字的重要手段。从低年级开始就应该有意识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让学生仿写课文中的优美句段,写自己想写的事物,表达自己的感受。课前准备1.教师准备:课件(句子;动画:静静的水、流淌的水、奔腾的水,灌溉田地、冲毁房屋。)2.学生准备:画一张自己心中的水,课前准备好写字卡。教学流程与设计意图第一课时一、画水,交流图画导语:课前老师布置了一个任务,让小朋友们画自己…  相似文献   

7.
关于压力的实验实验1:如图一把塑料袋套在手上,伸入水中,让学生感受水向手上压的力量。指导学生说一说当物体没入水中时受到的水的压力有什么特点。实验2:如图二在—个长的塑料瓶上挖三个孔,  相似文献   

8.
班级是学生活动的重要场所,是陶冶学生的熔炉,作为班级组织者、领导者和教育者的班主任,对学生的成长、成才起着其他教师所不能比拟的作用。而作为一名年轻的班主任,经过了月月年年的小学班级管理工作,对班级管理的压力有着更深的感受。因此,班主任要学会给自己减压,调节自己的心理,调节自己与班级学生的关系,做到既让学生感到威严可敬,又让学生感到亲切可爱,是让自己能和班级一起健康成长的关健。通过十多年的班务工作实践,笔者有着以下几点体会:  相似文献   

9.
2002年9月份,我校在全区内率先使用了教育科学出版社出版的《科学》教材,我也很荣幸地担任了《科学》课的教学工作,经过一年的试教,我对《科学》课的感受就更深了,课堂教学也随之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一、课堂教学中,学生的主体地位体现得更明显了科学课的学习必须建立在满足学生发展需要和已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提供他们能直接参与的各种科学探究活动,让他们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自己探讨解决问题的方法,教师在这一活动中只是组织者、引领者及合作伙伴,无需做过多的干涉。如教学《我的手》,我先让学生仔细观察自己的手,再观察别人的手,找到…  相似文献   

10.
手的故事     
案例:这是一次由四、五年级学生及家长参加的作文训练课。简要流程:一、观察自己的双手,抓感受师:仔细观察自己的手,看有什么特征。(生一一述说对自己手的发现及感受)师:每个人用印泥在纸上印上自己的大拇指纹。观察一下,看自己的指纹像什么。再仔细观察所有同学的指纹,你有什么感受?小结:我们刚才通过什么方法发现了自己手的特点?(摸、想象、做实验等)二、探究父母的手,找精彩师:想办法去发现父母手的特点。(生自由活动,探究父母手的特点)师:你发现父母的手有什么特点?你是用什么方法发现的?[备选方案1]手的味道闻闻父母的手有什么味道。你…  相似文献   

11.
李晓燕 《小学生》2012,(12):91-91
兴趣是学生学习的直接动因,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让学生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不仅是提高阅读教学效率的需要,也是促进学生可持续发展和终身发展的需要。为此,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我努力做到以下几点:一、营造轻松愉快的氛围,引导学生主动阅读教学的目的是养成学生自己学习、自己研究,用自己的头脑来想,用自己的眼睛来看,用自己的手来做这种精  相似文献   

12.
细读了谢凤祥老师的“《水的压力》的课堂纪实”。感受颇深。 一、教学过程的设计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1.信息输入阶段:由学生有亲身体验但又弄不清原因的问题入手,激发了学生探索的兴趣。 2.信息组合阶段:借助实验指导学生认识①水有压力,水对水中的物体有压力。②水对容器底和侧壁有压力。③水的压力来自各个方向。④水越深压力越大。对信  相似文献   

13.
小学自然《水的压力》一课,如果教师侧重让学生对水的压力特点进行验证,而不是探求,那么这课教学只须由教师引导学生做几个验证性的实验便可得到结论。显然,这种方式得出的结论对学生的发展而言,是没有多大意义的。如果教师侧重让学生探求“水的压力”特点,设计下面的认识活动,效果是不一样的。首先让学生在手上套上塑料袋,伸入水中,在玩水的过程中初步感知水的压力的存在,从而激发学生探究“水的压力”的兴趣。接下来,教师给学生提供研究材料———由橡皮膜、漏斗、橡皮管、装有红水的U型管等组装成的学具,让学生继续玩水,以形成对“水的…  相似文献   

14.
杨静 《现代教学》2013,(6):65-65
小学美术第七册设置了墨点墨线的内容,让学生对水墨画中侧锋的用笔、干湿浓淡的用墨方法有了初步的了解,但是第八册中却没有水墨画教学内容,因此,我自己设计了水墨画教学。《写意丝瓜》一课是让学生了解文人喜欢画的丝瓜形态之后,再来画生活中见到的丝瓜。通过学习,激发学生对水墨画的兴趣,巩固基本技能的运用;让学生在掌握笔墨技巧的同时,明白立意在水墨画中的重要性;让学生感受水、墨、笔之间的奥妙,感受中国传统的水墨画之美。  相似文献   

15.
一、感知体验与分析相结合在阅读教学过程中,对人物思想性格的分析应是具体生动的。通过体味作品中形象化的语言,引导学生塑造以作品语言描述的艺术形象为基本原型且带有自己生活体验的新形象,并让学生结合文本谈自己真实的阅读体验,如此可收到很好的教学效果。例如,小说《故乡》中鲁迅先生对中年闰土的描写“:先前的紫色的圆脸,已经变作灰黄”“红活圆实的手,已变得又粗又笨,而且开裂,像松树皮了”。笔者让学生在阅读中紧紧扣住“红活圆实”又粗又笨”“像松树皮”等描写,感受“红活圆实”的手是怎样的?“又粗又笨”“像松树皮”的手又是怎…  相似文献   

16.
《水的压力》这一课,要让学生清楚地观察到水的压力同别的物体相互作用发生的现象,通过分析,确认水的压力的存在。教学材料要能让学生清楚地观察到这些现象,这是使学生认识水的压力的必要条件。 教科书上的设计,是利用橡皮膜在水的压力作用下发生形变,根据橡皮膜的形变,说明受到了水的压力。这  相似文献   

17.
吴炜烽 《考试周刊》2013,(28):46-46
唯有语文学科真正是让学生感受自己、感受生命、感受人的喜怒哀乐、感受人的灵动心性的学科,唯有语文学科是可以让学生尽兴参悟人性人生、表达个体情意智慧的学科,这就对语文老师提出了很高的要求。让学生喜欢上语文课,上学生喜欢的语文课,才能完成培养、提高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这个语文教学任务。  相似文献   

18.
【活动理念】学习是伴随人一生的事情,更是学生的主要任务。但是,通过调查发现,大多数学生对学习存在着负面体验,他们觉得学习是枯燥的、无奈的,给自己带来了巨大压力。本课通过绘画,让学生直面自己对学习的感受;通过创设情境,帮助学生寻找与学习相处的最佳态度和方式;运用冥想强化学生与学习相处的快乐体验。帮助学生以阳光般的心态与学习快乐同行。  相似文献   

19.
张岳 《少儿美术》2022,(7):9-11
“缓一缓,让中学生活更美好”,美术能在中学生活中起到积极的润滑作用。本文通过引导学生的内心认识以及责任意识,让他们重视美术的学习,并将其当成一项高尚的精神活动,学会在其中管理自己的课堂行为。通过教师的教学设计与引导,让学生大胆宣泄个人情感,释放学习压力,帮助学生感受美术生活,使美术学习成为学生的美好精神享受。  相似文献   

20.
一、问题的提出 在小学科学"电热"的教学内容中,教材首先让学生用铁丝连接电池的正负极,组成1个短路电路(图1),然后让学生用手触摸连接的铁丝,体会有什么感受,由此让学生初步体验电热现象.再让学生用铜丝做同样的实验,体会有什么感受,从而得出电流通过导体时,导体会发热,这种由电流产生的热叫做电热的结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