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山鬼》篇旨与祈雨关系密切,是屈原流放楚地时对所见祈雨之俗的文学书写,同时与宋玉《高唐赋》《神女赋》互文关联,在篇旨上有一致性。扮演山鬼之女巫以香草装扮自身,是整个祈雨仪式的首要工作,一方面是出于祭祀自洁的目的,更重要的是女巫借助香气迎神祈雨,这与楚人普遍"尚臭"之俗有关,也是荆楚"香草美人"的文化传统之一。山鬼以"薜荔""女罗""石兰""杜衡"之类的青色植物装扮自身,与巫师祈雨所穿之"青衣"相关。山鬼又以"皇舞"仪式以及男女交感巫术祈雨,且求雨成功。而且,整个祈雨仪式是在夜间进行,也反映了楚地的夜祭之俗。  相似文献   

2.
《山鬼》文辞优美,情景瑰丽,形象奇特,感情真挚,历来为人们所喜爱,千年传诵不绝。吴碧霞演唱的歌曲《山鬼》,是白诚仁先生于1999年在他退休后创作的,是精巧绝伦的"三结合":一是湖南的民歌、花鼓戏的地方色彩;二是京剧和大鼓书的腔调;三是西方歌剧艺术的精彩唱法。三者融于一炉,相益得彰。既通俗,又高雅,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相似文献   

3.
先秦时期鬼与神的概念比较确定 ,鬼专指死者的灵魂 ,而鬼的归宿地因部落不同而不同。东夷族认为人死之后鬼魂归山 ,变为山鬼。沅水流域的居民具有东夷族血统 ,那里形成的山鬼形象 ,是为山中女鬼 ,是融入楚文化中的东夷文化基因。《山鬼》正体现了这种观念 ,反映了当地人民的爱情生活。  相似文献   

4.
"留""憺"出自"留灵修兮憺忘归,岁既晏兮孰华予"一句,取于《九歌》中的《山鬼》篇。笔者在分析之后得出"留"为"为……而留""等待"之义,"憺"应理解为"怅"更佳。  相似文献   

5.
王轶 《滁州学院学报》2005,7(1):23-24,47
熊任望先生在《屈原编织河山恋神话的意图———〈河伯〉〈山鬼〉文意新探》一文中提出“河山恋神话”说,对《河伯》、《山鬼》文意给予新解。本文将从《河伯》、《山鬼》原文、历史地理、祭神乐歌的特点等方面提出证据,来证明熊氏之说缺乏确凿证据,难以成立,并对如何理解《河伯》、《山鬼》的内容提出自己的见解。  相似文献   

6.
《山鬼》是由中国当代作曲家白诚仁以《楚辞·九歌·山鬼》为文学蓝本创作的一首艺术歌曲,其展现的民间音乐元素、丰富的旋律音调与浓郁的地方色彩值得人们去探究,他用平实的音乐素材与音乐语言,营造了一种悲壮而浪漫的意境,其音乐风格体现了荆楚音乐别具一格的风情。  相似文献   

7.
黄永玉工笔重彩画作《山鬼》题材取自屈原楚辞《九歌》的第九首,从其画作中的山鬼可以感知纯洁之美、自然之美,更有一种恣意徜徉于楚巫山泽与天地太虚的豪放不羁的美。山鬼的美是公认的,而山鬼的美之根源,有着丰富的历史渊源和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8.
《山鬼》作为屈原《九歌》组诗中的一篇,在向我们展示山中女神爱情悲剧的同时,也让人深深感到屈原对楚国的忠贞眷恋之情。  相似文献   

9.
《山鬼》是《楚辞·九歌》篇名,出自《九歌》的第九首。歌曲《山鬼》有不少中国作曲家对其进行创作。例如中外当代作曲家白诚仁先生和龚琳娜丈夫老锣。创作的音乐都展现了别样的韵味,丰富的色彩以及浓郁的地方特色。在龚琳娜的演绎下,成就了截然不同的山神样貌,独具特色。  相似文献   

10.
《九歌·山鬼》取材于“巫山神女”传说,是一曲抒写思念、离别与等待之情的恋歌。全诗由女巫扮作“山鬼”独唱,以抒情独白的方式,表达出山鬼等待恋人不至而惆帐痛苦的情状。“山鬼”既有神的韵致,又有人的情思,是一个美丽飘渺、空灵凄美的形象。  相似文献   

11.
屈原在《离骚》中写了三次“求女”:求宓妃、求简狄、求二姚;在《山鬼》中写了美丽的女性山神对“公子”的深深依恋与追求。本认为《离骚》的“求女”和《山鬼》的“恋爱”表现的都是诗人屈原在屡遭打击迫害之后,渴求得到志同道合的朝臣贤士的理解与支持,以继承他的事业,实现他的“美政”理想。  相似文献   

12.
《九歌·山鬼》研究辨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山鬼》研究中的“巫山神女”说、“人鬼‘恋情”’说,作了较系统的考察和批评;从“巫风”祭祀的迎神特点,对《山鬼》的人称所指及神灵有无降临祭坛,提出了自己的研究心得;并运用“望祀”礼俗,为解释“山鬼”为何不临祭坛,提出了可供思考的假说。  相似文献   

13.
山坡上有株结满了果子的野桃树。豆豆站在树的这边,山鬼站在树的那边。豆豆和山鬼在彼此看到对方时,都吓了一大跳——山鬼圆圆的、大大的、白仁多过黑仁的眼睛紧张地瞪着豆豆。豆豆咽着唾沫,心惊胆战地瞅着山鬼。一阵风过,豆豆吓了一大跳,踉踉跄跄地往后退。山鬼见豆豆的滑稽状,忍不住咧嘴大笑。树上的野桃随着山鬼“哈哧,哈哧”的笑声,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从神话学、民俗学研究入手,参考古代历史著作及礼乐制度,对楚辞《九歌》研究中长期有争议的问题:《九歌》命名由来、楚地祭祀制度、“山鬼”所据创作原型等试图作出解释  相似文献   

15.
先秦时期鬼专指死人,在灵魂不灭观念支配下,先民认为死者的灵魂就是鬼.灵魂的聚居处,就是鬼的生活场所.部落不同,人们幻想中的鬼的所在地也不同.东夷族认为人死后鬼魂归山,变成山鬼,山是鬼的聚居地.这是楚文化中的东夷文化基因.本文以人死为鬼这一观念作为研究山鬼形象的出发点,认为山鬼是人死之后所变的鬼.<山鬼>表现的是鬼魂归山观念,描述的是女鬼在深山的活动情况.  相似文献   

16.
<正>《山鬼》是《楚辞.九歌》中的名篇。诗中"山鬼"的形象历来颇多争议,综合看主要有三种,一是清人顾成天"山鬼即是巫山神女瑶姬"说;二是洪兴祖、王夫之的"山鬼为山魈"之精怪说;三是明人汪瑷"山鬼即山神"说。至于"山鬼"的性别,宋元以前的楚辞家多据《国语》《左传》所说,定山鬼为"木石之怪""魑魅魍魉",而视之为男性山怪。而元  相似文献   

17.
屈原的《山鬼》采用山鬼内心独白的方式,塑造了一位美丽、率真、痴情的山中少女形象。全诗有着较为简单的故事情节:女主人公跟她的情人约定好了在山上的一个地方相会,尽管道路艰难,她还是满怀喜悦地赶  相似文献   

18.
王丽珍 《学语文》2011,(5):50-50
《诗》云:“山之耽兮.犹可说也.女之耽兮.不可说也。”在千古凄迷的《山鬼》情结中,伴随着人鬼交接的隐隐痛楚,留给我们的是一幕幕千古爱情绝唱的画面。令人伤怀掩卷太息的山鬼情结以其传统的爱情题材,写出了如此惊世骇俗的爱情咏叹,绝妙之处正在于其行文理语的扑朔迷离吧!  相似文献   

19.
《国殇》是屈原《九歌》中的第十篇。《九歌》是屈原以楚国民间祭歌的形式写成的抒情组诗,共十一篇。《九歌》从《东皇太一》到《山鬼》所祭的都是自然的神灵,而本篇所颂的则是人鬼。  相似文献   

20.
屈原的《山鬼》采用山鬼内心独白的方式,塑造了一位美丽、率真、痴情的山中少女形象。全诗有着较为简单的故事情节:女主人公跟她的情人约定好了在山上的一个地方相会,尽管道路艰难,她还是满怀喜悦地赶到了,可是她的情人却没有如约前来;风雨来了,她仍然在痴心地等待着他的到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