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 毫秒
1.
八十年代,对撑竿跳高的各个环节进行了大幅度的技术改进,促进了该项目运动成绩的提高。分析单个动作的改进情况,能进一步提出现阶段撑竿跳高的新技术。在过去的相当长的时间里采用了比较低的握竿点和在金属竿上跳的技术,这种技术的特点是运动员的身体重心悬空后使竿变弯,从而使运动成绩有一定的提高,但还未能充分发挥竿子的弹射性。起跳动  相似文献   

2.
在八十年代,随着撑竿跳高技术日新月异的演变,撑竿跳高的成绩取得了明显的提高,因此使得引入一种新的当代技术成为可能。那种相对低握竿技术的年代已经过去了。使用金属竿的技术虽然能提高成绩,但却不能象玻璃纤维竿那样充分利用其弹性势能。旧技术倾向于在竿后上手到地面所做的  相似文献   

3.
插穴、起跳是撑竿跳高技术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插穴,起跳技术的好坏直接影响着整个跳跃技术的质量和运动成绩的发挥。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发现不少学生在学习插穴、起跳这个技术环节上存在着一些较为普遍的错误动作,除了教科书上例举的错误动作外,最为突出的尚有以下四点:  相似文献   

4.
跳跃的成功与否,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取决于助跑的效果。助跑距离取决于加速方式与跑的速度,以及跑的步数、步长和步频的变化。目前,高水平跳跃运动员,为了在起跳前发挥最大跑速而增加助跑距离和跑的步数。这是跳跃助跑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5.
女子撑竿跳高起跳、撑竿技术的生物力学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总结女子撑竿跳高起跳、撑竿技术的生物力学特征,提高国内女子撑竿跳高技术水平,用文献资料法、影像分析法、数理统计法等方法,对国内九名女子优秀撑竿选手进行生物力学分析。结果显示九名运动员水平速度损失率均值为(0.25±0.09),垂直速度增加率均值为(0.45±0.06),两名运动员撑竿5个阶段水平/垂直方向平均速度均值分别为[(6.08±0.12)/(2.36±0.21)]m/s、[(4.77±0.33)/(2.13±0.27)]m/s、[(3.05±0.42)/(2.39±0.31)]m/s、[(1.65±0.16)/(3.53±0.13)]m/s、[(1.5±0.28)/(1.18±0.53)]m/s。研究认为与两名世界优秀运动员相比,水平速度损失率和垂直速度增加率都过大。国内女子运动员在悬垂阶段水平速度低,而垂直速度相对较高;在推杆阶段水平速度高,而垂直速度相对较低。建议通过相关肌群的力量、稳定性训练提高撑竿技术水平。  相似文献   

6.
选取李玲在2008年全国田径大奖赛萧山站女子撑竿跳高决赛4.45m夺冠时的比赛录像,运用德国SIMI Mo-tion影像解析系统进行分析,并与国内外优秀撑竿跳高运动员技术进行比较研究。研究结果表明:①李玲的最后两步助跑,倒2步步长偏短,且其倒1步比倒2步步长长,出现了"拉大步"现象。②李玲起跳时上手握点地面投影点和起跳点的间距较大,与现代撑竿跳高的技术要求略有偏差。③起跳的腾起角度、竿弦与地面的夹角较小,已达到世界级优秀运动员水平。④起跳时间偏长,插穴时间过早,与"自由起跳"技术尚有差距。⑤起跳步水平速度损失、垂直速度增加都较小,是比较合理的起跳技术,但最后两步助跑的水平速度不够。  相似文献   

7.
一、前言撑竿跳高是田径运动中唯一使用辅助器材表演技术技巧的竞技项目。从完成动作的整个过程来看,完整的撑竿跳高技术包括持竿助跑、插穴起跳、悬垂、摆体、伸展、拉转推竿和过竿落地等技术环节。持竿助跑是撑竿跳高获得动量最重要的技术环节,由于撑竿跳高在助跑的最后部分要举竿插穴,而举竿动作又和起跳联系更为紧密,所以通常把插穴与起跳作为一个整体来看待。撑竿助跑获得的水平速度要通过合理的插穴  相似文献   

8.
撑竿跳高是田径运动各项目中技术最为复杂的项目之一。而插竿起跳技术又是撑竿跳高各技术环节中的重点和难点。之所以说它是重点,主要是由于撑竿跳高技术具有连续的特性,这种连续的特性是指:助跑影响着插竿起跳,插竿起跳影响着摆动,而摆动又决定着团身后翻,后翻影响着拉引,拉引决定着过杆,而且,插竿起跳动作正是这整个技术环节中起承前启后的一个特定的技术动作,也是能量转换的转折  相似文献   

9.
20世纪80年代,苏联运动员及教练员到中国参赛,谈到撑竿跳高的起跳方向应该“向上”,于是,长期以来在我国撑竿跳高界,很多人都信奉这种观点。然而有关研究表明,我国撑竿跳高运动员在起跳时的身体重心腾起角却明显大于国外优秀运动员(见表),这一事实使人们不禁质疑:既然强调“向上”跳,为什么苏联的世界级撑竿跳高运动员的起跳腾起角度反倒比我们小得多?  相似文献   

10.
不同助跑距离对撑竿跳高起跳技术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运动生物力学的手段和方法对撑竿跳高进行技术分析,可以为运动员科学选择助跑距离提供科学依据.对于我们所测试的运动员来讲,采用16步助跑进行撑竿跳高要优于采用12步助跑.  相似文献   

11.
采用实验法,分析了撑竿跳高初学者易出现的错误动作:起跳时仰角过大,起跳不充分,起跳脚留不住等。运用单臂持竿起跳练习可改进错误动作,减少初学者背部受伤,缩短起跳周期,加快运动员掌握技术动作的速度。  相似文献   

12.
以参加2006年全国室内田径锦标赛女子撑竿跳高比赛的12名运动员技术为研究对象,采用高速录像等研究方法,对比赛时所表现的起跳技术进行运动学研究.研究表明,我国优秀运动员起跳时水平速度损失较高;起跳时间与世界优秀水平接近;起跳点与上握点的位置基本符合现代撑竿跳高技术的要求;起跳蹬地角与优秀运动员还有一定差距,重心腾起角较大;起跳时肩角未充分打开;起跳时膝关节弯曲度稍大.  相似文献   

13.
浅议跳远技术中的起跳动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健 《湖北体育科技》2008,27(4):425-426
随着跳远成绩不断提高,跳远技术各个环节需要不断改进和完善。在影响跳远成绩诸多因素中,起跳动作是各个环节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关键动作。就起跳动作对跳远运动员创造成绩所发挥的作用,在理论与实践中加以探究,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4.
关于跳远起跳机制的最新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一九七九年以来,苏联国立中央体院丘帕等人发表了一系列有关跳远起跳机制的研究论文。其中主要有“跳远起跳的机制”(丘帕等,1979年),“跳远起跳的生物力学分析”(米哈依洛夫等,1981年),“跳远起跳最后阶段的模式”(库茨涅佐夫等,1981年),“跳远身体总重心运动的生物力学”(丘帕等,1982年),以及“跳远起跳的主要机  相似文献   

15.
对我国5.60m水平以上3名优秀男子撑竿跳高运动员的助跑起跳技术进行分析.研究认为,现阶段我国运动员的助跑速度同世界级运动员差距不大,但助跑节奏存在问题,倒三步重心速度变化不合理;倒一步步长受限于起跳点,刘飞亮和杨雁盛助跑阶段最后两步步长变化不合理;刘飞亮采用“自由起跳”的起跳方式,“自由起跳”属于“跳插同时”型,主要技术特征表现为握竿高度高,翻竿时机早,起跳距离远,插穴时间充分,撑竿表现为“反弓”弧度明显,在起跳离地瞬间“正弓”才开始出现;建议杨泉和杨雁盛增加起跳距离,改进翻竿时机,刘飞亮提高最后两步节奏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16.
对金属竿撑竿跳高插穴起跳技术教学方法的探讨张成功撑竿跳高运动的普及率在我国比较低,作为运动竞技比赛,尼龙竿以它本身的优势,已彻底淘汰了金属撑竿。但在我国由于受器材、场地条件、以及运动员专项素质等方面的限制,目前在基层中还不能普及尼龙竿技术,这就造成了...  相似文献   

17.
在跳高比赛中,有些采用背越式姿式的运动员往往出现起跳时倒体过早,过竿时身体僵硬、反弓不明显或小腿碰落横竿等技术缺陷。如能充分注意头部姿势——起跳时向上顶头,当肩越过横杆时充分仰头,臀部过竿后及时低头,则可使上述现象大大减少,并能更好地掌握过竿技术,有效地提高运动成绩。起跳时顶头,是指在起跳瞬间,身体由  相似文献   

18.
一、携竿和助跑错误技术:1.携竿助跑时两肩和颈部肌群紧张,两臂握竿太紧。纠正方法:两臂及上躯部位和两肩动作随着助跑的节奏上下轻松自如地摆动,两臂握竿不宜太紧。靠近右侧腰部的右臂略往后,右肘关节稍弯曲,根据运动员身材高矮等具体条件,两臂间隔距离80—100厘米。辅助练习:①正确的携竿技术(图1)。②选择有利于发挥助跑速度的携竿姿势(图2)。  相似文献   

19.
通过文献资料法,对近年来单脚起跳扣球技术的研究现状及成果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单脚起跳扣球在比赛中已显示出了强大的威力,它的技术特点及攻击效果是双脚起跳扣球无法代替的;单脚起跳扣球的助跑过程减少了踏跳并步这一环节,有利于发挥助跑速度;在单脚起跳扣球技术的研究中,应借鉴双脚起跳扣球引用的指标,使研究更加完整。为了技术的完整性,避免运动损伤,延长运动寿命,有必要对落地技术进行定量分析。  相似文献   

20.
<正> 决定跳高高度的三大要素是助跑、起跳和过竿。助跑和起跳都是为过竿服务的。如果助跑和起跳都完成得很好,但过竿技术不符合要求,也难以跳出理想的成绩。而且错误的过竿动作定型后,还有阻于今后提高成绩。因此,使学生掌握正确的、行之有效的过竿技术,是跳高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背越式跳高尤为如此。背越式跳高的过竿技术,对于初学者可以分三个阶段来完成启蒙教学。一、有关肌肉的感觉阶段主要使初学者体会有关肌肉的感觉,发展局部肌肉的力量、柔韧性和协调性。教法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