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汉书·艺文志》“考镜源流”义例申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乾嘉时代的学者章学诚著《文史通义》,开篇即云:“六经皆史也。”此说后屡为五四学人所征引,以支持其“非经”之业。胡适说:“此语百馀年来,虽偶有人崇奉,而实无人深懂其所涵之意义……其实先生的本意只是说‘一切著作,都是史料’。”“史料”云者,非同于“史实”。五四学人先降经为史,继而以“疑古”之科学精神非史为“伪史”,遂使经史俱亡,其“祸几于秦皇焚书矣”(章太炎语)。  相似文献   

2.
恽铁樵一生有许多头衔,是名中医,是小说家,是编辑家……首列名医,这名分在他的诸多名分中却得之最晚。作为一代名医,恽氏与章太炎氏时相过从,评论医案,恽下世时章还曾作挽联曰:“千金方不是奇书,更启沧溟求启秘;五石散竟成末疾,尚怜甲乙未编经。”说来也怪,名医恽铁樵两耳重听,要借助喇叭之类的东西来听  相似文献   

3.
《今传媒》1997,(6)
孙中山何以「死而复活」文/张宿东说孙中山死而复活,是一大奇闻,不会有人相信。但它并非笔者杜撰,有下列根据:——“学术界泰斗章太炎”,“在他43岁那年……写了一则征婚启事,登在上海的一家报纸上”,“1931年6月15日,章太炎和比他小15岁的汤国梨在哈...  相似文献   

4.
一 在《扬子江评论》看到王彬彬先生的《鲁迅的不看章太炎与胡适的不看雷震》一文,受益匪浅。此文从当时险恶的历史大环境出发,对鲁迅不看章太炎,给予了“理解之同情”。不过,关于胡适为什么不去看雷震,我不太赞同王彬彬先生的观点。  相似文献   

5.
正都说民国时期"大师云集",然而彼时真正被大家尊为"大师"的还真不多,若有者,章太炎先生大概可算上一位。章太炎先生是清末民初的民主革命家、思想家,中国近代著名的朴学大师。所谓朴学,即上古朴质之学也,后泛指为儒家经学。梁启超称章太炎为清学正统派的"殿军",也就是说,传统之经学,到了章太炎这里基本可以"观止"矣。而且,章太炎学问之大,几乎是当时一批新旧学者人所佩服的,旧学  相似文献   

6.
一文字的产生及初期的文字记载文字怎样产生的呢?《世本》有“苍颉作书”之说,对这一说法,看法不一.章太炎先生在《造字缘起说》中有“未有仓颉之前,民众画地成形,自为徽契(符号)……仓颉者,盖始整齐划一,下笔不容增损;由是率尔著形之符号,始为约定俗成之书契(文字)”这样一段话,说明了文字是怎样产生  相似文献   

7.
国学大师章太炎是鲁迅先生的老师,其学问博大精深,对文字、音韵、训诂、经学、诸子、史学、哲学、佛学等均有很深的造诣。曾有人问章太炎:“先生的学问是经学第一,还是史学第一?”他竟然答道:“实不相瞒,我是医学第一。”  相似文献   

8.
《耄耋老人得到四面八方热情关怀》,这是一条标题。凡具有中等文化程序的读者一看就懂。如果通过广播念,对“耄耋”一词许多听众也许会一下子反应不过来,误以为是老人的名字。假若广播说80岁老人如何如何,效果则另是一样。由此想到,目前,在我们的广播中,半文半白的语言,不明不白的简称,生僻难懂的专用名词和专业术语,时常灌耳。比如:“窃以为……”、“……使之……”,“如……则……”等等。试问有什么必要非用这文言词汇不可呢?谁在讲话的时候用些“之、乎、者、也”呢?还比如:“双引”、“双争”、“四有”、“经洽会”等等简称和专业  相似文献   

9.
历史有它的承继性和借鉴作用。毛泽东同志曾说过:“我们不应当割断历史。从孔夫子到孙中山,我们应当给以总结,继承这一份珍贵的遗产。”“中国长期的封建社会中,创造了灿烂的古代文化。”“在中华民族的开化史上,……有许多伟大的思想家、科学家、发明家、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和艺术家,有丰富的文化典籍。”魏征是我国初唐伟大的思想家、政治家和杰出的历史学家。他驾给唐太宗李世民近百万字的《谏言》、《疏文》、《史论》和《群书治要》等著作,是属于我们中华民族灿烂的古代文化的一部分。  相似文献   

10.
章太炎一瞥     
章太炎一瞥孙郁1若谈汉学,章太炎可说是座高峰,后人难有超越他的。看他关于“小学”、“经学”、“史学”、“诸子”、“文学”等著述,我们只有叹服。在我看来,国学之中,“小学”、“经学”是最见功底的,一般人艰难进乎其里,又超乎其中。但章氏做到了。不仅做到了...  相似文献   

11.
《耄耋老人得到四面八方热情关怀》,这是一条标题。凡具有中等文化程序的读者一看就懂。如果通过广播念,对“耄耋”一词许多听众也许会一下子反应不过来,误以为是老人的名字。假若广播说80岁老人如何如何,效果则另是一样。由此想到,目前,在我们的广播中,半文半白的语言,不明不白的简称。生僻难懂的专用名词和专业术语,时常灌耳。比如:“窃以为……”、“……使之……”,“如……则……”等等。试问有什么必要非用这文言词汇不可呢?谁在讲话的时候用些“之、乎、者、也”呢?还比如:“双引”、“双争”、“四有”、“经洽会”等等简称和专业用语,不但不容易被听众所接受,反而会给听众留  相似文献   

12.
《海南档案》2007,(4):F0003
每当“第一次”发生时,我们会觉得人生多么灿烂、充满希望与未来。 婴儿呱呱坠地后,第一次叫爸妈,第一次学走路;上学后,第一次打架,第一次获奖;长大后,第一次交异性朋友,第一次上班赚钱……  相似文献   

13.
民国时期,梁启超等人倡导的“新小说”之风兴起,当时,许多小说作家纷纷响应,他们以“鼓吹武德、提振侠风”为己任,“以侠客为主义”,主张小说要“演任侠好义,忠群爱国之旨”,在他们所办的小说杂志中,“其中各册,皆以侠客为主”,于是,武侠小说的热潮便涌现了出来. 于是,黄世仲以禹山世次郎的笔名写了民国时期初期的武侠小说《洪秀全演义》.章太炎在为《洪秀全演义》写的序言中说:“国家种族之事,闻者愈多,则兴起者愈广”,他呼吁:“洪王朽矣,亦思复有洪王作也!”黄摩西则极力赞扬《水浒传》中的武侠精神,他说“(施)耐庵痛心疾首于数千年之专制政府,而又不敢斥言之,乃借宋、元以来相传一百有八人之遗事,而一消其块垒”.  相似文献   

14.
“朝鲜”一词最早见于《尚书大传》、《史记》、《山海经》、《战国策》等典籍之中。汉唐人认为“朝鲜”一词来源于水名,这是不正确的。后有人指出“朝鲜”之名乃指日出之地,这个说法已接近本义。其实,“朝鲜”一词与时谷《汤谷》、明夷一样,均属汉语言文化系统,来源于东方海上日出之象。朝阳从东方海水(甘渊、汤谷)中升起,海水为之沸腾,明丽新鲜,光华灿烂,  相似文献   

15.
6月13日至15日,2013年“华夏阅读论坛”之章太炎先生国学思想研讨会在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仓前街道召开。本次会议由中国阅读学研究会、杭州市余杭区人民政府主办,由南京图书馆国学研究所、苏州图书馆江南文献研究所、杭州师范大学国学院、杭州市名人纪念馆、杭州市余杭区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以及杭州市余杭区仓前街道办事处承办,执行承办单位为杭州市余杭区章太炎故居管理所及杭州市余杭区仓前街道文体中心。本次会议吸引了来自北京、山东、河北、甘肃、江苏、浙江、贵州等地的三十多位专家学者前来参加。章太炎先生的嫡孙,原民革苏州市副主任委员、苏州中山学院院长章念翔先生也从苏州赶来参加了这次活动。  相似文献   

16.
晚清之际,以对儒学的批判,“西学”传入为契机,佛学一度振兴,从龚自珍、魏源到康有为、梁启超、章太炎,都是佛学的宣传者和信奉者.或是宗教信仰,或是经世目的,或是阐释西学,佛学成为一种风尚,诚如梁启超在《清代学术概论》中所说:“晚清思想有一伏流日佛学……晚清所谓新学家者,殆无一不与佛学有关.”  相似文献   

17.
一九○三年,章太炎在《苏报》上发表了《驳康有为论革命书》的节录,和为邹容的《革命军》写的序,因此触怒了清廷。清朝统治者勾结帝国主义侵略者,查封了《苏报》,逮捕了章太炎、邹容等人。一九○四年,判决章太炎监禁三年,转到租界监狱。在法庭上和监狱里,章太炎英勇不屈,愤怒斥责中外反动派的卑劣勾当,宣言“不认野蛮政府”。帝国主义者对他进行百般凌辱,经常拳打脚踢,甚至用锤子捶其胸,但章太炎毫不畏惧,进行了坚决的斗争。狱中三年,他先后写了《狱中答新闻报》、《狱中赠邹容》、《狱  相似文献   

18.
1943年1月,重庆艺术文物考察团、重庆图书馆联合举办了“显示我国魏、唐文化光辉——敦煌艺术展览。”王子云先生说,该展览目的和意义在于“宣传中华民族之伟大,中华艺术之灿烂,让社会人士对中国古有文化之注视,并提供研究中国文化之参考。”1986年秋,兰州召开了国际性的“历史地理暨丝绸之路学术讨论会”;1987年秋,在敦煌召开了国际性的“敦煌学学术讨  相似文献   

19.
周洁 《新闻前哨》2006,(8):40-41
“报纸正刊是争一日之灿烂的,报纸副刊是争长久之名声的。不要为了一日之灿烂丢了长久之名声。”(诗人冯景元)在市场化语境中,文学副刊如何葆有自己的特色,成为高品位的时尚,令人眈思。就在众多媒体将文艺副刊压缩、砍掉的背景下,2005年3月,楚天都市报推出文学周刊“文心”,发刊词开宗明义:文以载道,澄澈心灵。  相似文献   

20.
宣扬青年人自学成才的文章不少,但许多文章的“模式”是“从什么到什么”。如《从修脚工到经理》、《从泥瓦工到建筑师》、《从殡葬工到记者》……“从……到……”之标题,决定了文章必须写人物的成长过程。这种写法虽无不可,但一个“模式”就倒人胃口。问题还不止此。有的同志在写人物的成长起点——以前所从事的工作时,为了烘托成功后的事业的“崇高”,往往有意或无意地进行贬低,给读者一种原来的工作“低下卑贱”的感觉。如《中国青年报》1988年4月6日刊登的《从殡葬工到记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