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清末民初,小说理论盛极一时,小说的创作和译介风起云涌。畏庐居士林纾,这时“尤耽于小说”,对小说发生了浓厚的兴趣。他不仅大量翻译西洋小说,而且自己也从事小说创作。据马泰来统计,林译作品达一百七十九种。其创作小说也不少,长篇有《金陵秋》、《劫外昙花》、《巾帼阳秋》和《京华碧血录》;短篇及笔记凡数百篇,曾汇为《技击余闻》、《畏庐琐记》、《畏庐漫录》出版。一个如此热心小说译著的人,他对小说的文学地  相似文献   

2.
四、林纾的小说理论 林纾(1852——1924),著名的文学家、翻译家,和严复齐名,同为近代翻译大师。原名群玉,字琴南,号畏庐、冷红生,福建闽县(今福州)人。自幼家境清贫,好学不倦,博览群书,早年任侠仗气,以狂悖名。光绪举人。拥护维新变法,变法失败后其政治思想跟不上时代的发展,停滞在拥戴帝制的“望瀛楼”上,而其反帝爱国热忱终未衰退。林氏诗文并茂,尤以古文著称。他诗文词曲绘画皆精通,有散文《畏庐文集》共三集,尚有笔记、小说、剧本、论文集、古文集多种。  相似文献   

3.
林纾(1852—1924),字琴南,号畏庐。又取“枫落吴江冷”诗意,别署冷红生。晚称蠡叟、践卓翁、春觉斋主人。福建闽县(今福州)人,我国近代著名文学家。林纾少孤,“家贫貌寝,且木强多怒”,但毕生勤于治学,具有丰厚的中外文化素养。据他自己说,“四十五以内,匪书不观”。十一岁从同里薛锡极学古文辞,读杜诗、  相似文献   

4.
释"五"与"六"     
通过形体比较,利用同音假借原理,历史渊源法,阐释出“六”与“庐”的关系,即“六”是“庐”的初,从字族学角度,利用形训和历史推源法,揭示了“五”族字的乳化关系,并推究出“五”的本就是“抵牾”之义。  相似文献   

5.
《孙子》十三篇,由于流传年代久远,今所见传世诸本,衍、脱、误、倒,随处可见。叶德辉《藏书十约》曰:“书不校勘,不如不读”,可谓至理名言,研读《孙子》是不能忽视校勘的。古今学者在《孙子》校助方面下过很多功夫,获得很大成就。我们从中学习,得益非浅,然而间或也与诸家在校解上有不同的看法。今将不同看法举例如下,以就教于学者专家: 1、《始计》:“道者,令民与上同意,可与之死,可与之生,而不畏危也。”“而不畏危也”,简本作“民弗诡也”,《十一家注》孟氏注日“一作人不疑”,《通典》作“而人不桅”,均无“畏”字。按:无“畏”字是,有“畏”字者,乃后人未得“危”字确解,  相似文献   

6.
林纾因翻译西洋小说而声名鹊起,他的译作受人推崇,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其深厚的古文根底。综观林纾《畏庐文集》《畏庐续集》《畏庐三集》,他以重理尚情为主旨,传承儒家之道,揭露社会痼疾,抒发个人情志,而其中的创作方法亦多与《春觉斋论文》中所论述的古文理论大体相契合。通过选择其中有代表性的篇目加以分析,阐明林纾古文的创作成就。  相似文献   

7.
论林纾的翻译事业对新文化运动的贡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十九世纪末二十纪初,是中国自觉打破封闭走向世界的开始。而翻译事业,则打开了一个了解世界的窗口。林料和严复,则毫无愧色地充当了近代中国翻译事业的开路人和奠基人。著名的维新运动领袖康有为“译才并世数严林”的诗句,得到了知识界的公认。因此,对林野的翻译事业给以客观的梳理特别是历史的评价,就显得非常重要。林纾(1852-1924),福建福州人,字琴南,号畏庐,主要笔名有冷红生、畏庐子、台里等,晚清举人。林纤的翻译事业,据有关专家统计,从1899年2月《巴黎茶花女遗事》在福州正式发行算起,一生共译出外国作品246种。其中…  相似文献   

8.
中国近现代史上,福建名家辈出,光华璀璨,涌现出许多有影响的人物,林纾就是其中一位。林纾(1852—1924),原名群玉,字琴南,号畏庐,福建闽县(今福州市)人,是近代中国译界泰斗、古文大家、白话文学先驱者、教育家、文学家、画家、热情的爱国者,是福建工程  相似文献   

9.
苏雪林曾说:“我终觉得琴南先生对于中国文学里的‘阴柔’之美,似乎曾下过一番研究功夫,古文的造诣也有独到处。”苏氏的看法是有道理的。林纾,字琴南,号畏庐,生活在我们民族倍受列强凌虐的苦难年代。他幼年家贫,弱冠之时又丧葬踵接,这一切使得琴南心头时时涌起一股悲愤怨抑、忧伤哀惋的血泪之情。然而琴南又是一位讲究“克己”、“中庸”的儒者,因此他不会也不愿将这种血泪之情变为撕肝裂肺的呐喊,而是呜呜咽咽地鸣唱在自己的文章之中。——这,正是琴南古文具有阴柔之美的时代原因和个人原因。  相似文献   

10.
安徽宿松方言的指示代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与普通话中指示代词二分不同 ,安徽宿松方言的指示代词基本上是三分的 ,具体来说 ,共有五组 :( 1 )这、那、畏 ;( 2 )这些、那些、畏些 ;( 3 )这里、那里、畏里 ;( 4)这乎子、那乎子、畏乎子 ;( 5)这样、那样、畏样和这□、那□ (□表示有音无字的音节 )。其中 ,“畏”类词的意义和用法最为独特  相似文献   

11.
一、教学目标学会9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6个字只识不写;认识两个多音字“塞“、“着”:借助形声字构字特点重点识记“茅”、“恭”,强化对已学生字“庐”的认识;联系上下文或借助工具书理解课后第三题的词语,体会课文所表达的感情,激发浓厚的识字兴趣,提高独立识字的能力。  相似文献   

12.
《秘史》第201节中,札木合在他生命的尽头,面对昔日的安答帖木真,说出了包括自己致命弱点在内的肺腑之言。其中,有一句蒙古语,其汉字音写为“额篾米讷朵抹黑赤”。当时的畏吾体蒙古文字词首a和e音书写形式完全相同,因此,“阿马”(ama,嘴)和“额篾”(eme,老婆)二字是同形字,结果汉字音写者似将畏吾体蒙古文的“阿马米讷朵抹黑赤”误读作了“额篾米讷朵抹黑赤”。  相似文献   

13.
本文对杨伯峻先生的《论语译注》提出了一些商讨意见。 1、对《论语》的“论”肯定了“论,伦也”的刘熙解释,不同意杨先生对此解的否定,同时也提出了“论语”应解为“富含事理的语言”也与杨先生解“语言的论纂”不同。 2、对“临大节而不可夺也”及其它三个“夺”字解释多歧,认为不妥,提出这三个“夺”俱应解“失”、“丧失”。 3、对“后生可畏”及其它共六个“畏”字杨先生和刘俊田等俱解“怕”认为失误,这六个“畏”字俱应解“敬”。 4、对“足踮蹜如有循”的“循”认为宜解“逡巡”,不同意杨先生解“沿着(独木桥)走过”。 5、对“勿欺也而犯之”的“而”字认为不应解转折连词,而应解“能”“能够”。  相似文献   

14.
听雪     
如果我有书屋,我叫它听雪庐。 至少,在心里,我有一间屋子,是叫听雪庐的。 听雪,关键是在这个“听”字。一下子就揪心了就动人了就安宁了。 不,不是用眼睛,那还太直接。太直接的东西,就少了委婉的意境。  相似文献   

15.
一、关于“危”《计篇》:“道者,令民与上同意也,故可与之死,可与之生,而不畏危”“不畏危”之“危”,《十一家注<孙子>》中有两种解释,一种释为“疑”,一种释为“危难”、“危亡”。近出诸注俱从后说,将此句翻译为“不怕危险”。这里存在着两个问题。一个是“危”字的解释问题,一个是“畏”字的有无问题。“危”,古洲“疑”。《吕氏春秋·明理》;“夫妻相冒,日以相危”,高诱注:“冒,嫉;危,疑;相嫉则相猜疑。”曹操、杜佑亦释此字为“疑”。杜佑曰:“危者,疑也”。“畏”字系衍文。它的出现,是因为后世注家释“危”为“危难”、“危亡”,又觉句  相似文献   

16.
林纾 (18 5 2 - 192 4年 ) ,字琴南 ,号畏庐 ,福建闽县人。林纾是一位杰出的爱国者 ,也是一位不懂外文而凭借他人口译的文学翻译家 ,一生翻译外国小说 2 46种 ,已发表 2 2 2种 ,未刊作品 2 4种。他的译作充满了对美好爱情的赞颂 ,对资本主义社会丑陋面目的揭露 ,对救国保种思想  相似文献   

17.
唐寅纪念馆     
唐寅纪念馆,在苏州市郊横塘。 唐寅(1470—1523),字伯虎,又字子畏,号六如居士、桃花庵主。苏州人。他诗、书、画“三绝”兼擅,尤以绘画更负盛名,与沈周、文征明、仇英并称“明  相似文献   

18.
<正>【作文题目】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60分)孔子曾经说过:“君子不忧不惧。”并指出“内省不疚,夫何忧何惧?”也曾经说过,“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小人不知天命而不畏也,狎大人,侮圣人之言。”孔子这些话中的“惧”与“畏”其实都含有“怕”之意。但是为什么孔子既说君子要“不惧”,又说要“畏”呢?这其中包含着圣人的大智慧。作为新时代的青年,你是如何理解孔子的“惧”与“畏”的,又有什么思考和启发?请写一篇文章谈谈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9.
一下课,朱逸()、黄叶舒、我和杨卓蓓就不约而同地坐到一起,又玩起了“成语接龙”的游戏。首先,我说了第一个字——“天”,“天马行空”,黄叶舒的话语一闪而过,生怕慢一点儿就会忘掉了似的。“轮到你了,朱逸!”杨卓蓓提醒她。“空……空,嗯……”朱逸很着急,汗都流出来了。突然,爱帮助人的赵渊()走过来,“什么大事小事都难不倒我赵渊!是‘空’字开头的成语吧?‘空前绝后’!”“后生可畏!课本上刚刚学过,呵!”杨卓蓓很得意地笑着说。“畏,畏……咦?刚才还想到来着,怎么……啊,有了,畏首畏尾!”我如释重负,长叹了一口气。“威风凛()凛”,“粼粼…  相似文献   

20.
孔子的敬畏思想集中体现在其“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的“君子三畏”思想之中。孔子在前人敬畏思想总结的前提下重构而成,深刻地唤醒了人们内心对于“天命”神圣性的体悟,对于“诚”的理解和深化,以及对敬畏思想的内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