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何谓感受美的能力?是指审美器官(眼睛、耳朵)对审美对象的感知能力,这是审美活动的基础,也是产生美感的基础,它反映出一个人的文化心理素质,当一个人具有了较高的感知文化心理素质时,才会具有更高的欣赏水平。据有关资料提供的信息,我国留学生的专业学科成绩大多是好的,但他们的审美欣赏水平太低。这可谓是被洋人笑话的这方面的“低能儿”。他们不会弹琴,不会唱歌,更不会五线谱,乐理知识一窍不通。在世界名画面前,他们的鉴赏力还不及一个小学生。而作为洋人,凡受过中等以上教育的学生,却都有较强的审美感受能力,他们对世界… 相似文献
2.
教学中,以教材为依据,在学生对审美内容经过充分感受和鉴赏的基础上,利用想象,培养学生创造美的能力,是一条提向学生审美能力的有效途径.下面介绍两种我在教学中以想象培养学生创造美的能力的做法。一、启迪想象创造美的意境。教材中一般体现自然美的课文,均以其美的意境而深受学生的喜爱。教学中,凭借这类课文,在学生对课文中美的因素有了充分的感受后,可以启迪他们的再现性想 相似文献
3.
李宏斌 《中学语文(读写新空间)》2004,(11):46-47
名教育家赞科夫说过:“人具有一种欣赏美和创造美的深刻而强烈的需要。但这并不是说,我们可以指望审美情感会自发的形成。必须进行目标明确的工作来培养学生的情感,在这里教师面前展开了一个广阔的活动天地。”语教材中具有许多丰富多彩的审美内容,在语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可以说得天独厚。那么进行哪些“目标明确的工作”,才能满足学生的需要、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呢? 相似文献
4.
语文美育,在于逐步培养起学生的美感能力。美感是一种社会意识,是对于客观美的特殊的能力的反映。它具有感性和理性的统一,认识和情感的统一,愉悦和功利的统一等特点。从审美感官的角度说,“美感是和听觉,视觉不可分离地结合在一起的……”(车尔尼雪夫斯基)。依据美感的特点和视觉和听觉在形成美感中的作用,培养美感能力,可以先从培养对节奏美的感受能力着手。不管是诗,还是散文、小说和戏剧,只要反映了自然节奏和人的生活节奏时,它便给人以一种紧张与松驰 相似文献
5.
李宏斌 《中学语文(读写新空间)》2004,(21)
著名教育家赞科夫说过:“人具有一种欣赏美和创造美的深刻而强烈的需要。但这并不是说,我们可以指望审美情感会自发的形成。必须进行目标明确的工作来培养学生的情感,在这里教师面前展开了一个广阔的活动天地。”语文教材中具有许多丰富多彩的审美内容,在语文教学中,对学生进行 相似文献
6.
爱美,追求美,表现美是人的天性,也是教育工作者培养人的目标之一。如何在作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爱美、追求美,特别是表现美,应该是作文教学的一个重大任务。 汉以气势与古拙为美,宋以精细轻柔为美,唐朝从宫廷到民间却爱好丰满妩媚。同为长城,秦牧认为它“雄伟而又潇洒,庄严而又矫健”,鲍昌却认为它是“凄婉”、“封闭”、“愚钝”的标志。以建筑而言,托尔斯泰的墓穴只不过“一个长方形的土堆而已”,但从托翁的人格而言,却是“世间最美的坟墓”。可见,时代 相似文献
7.
绘画是儿童表达内心感受的方法之一,“一画胜百言”,如能让学生把对文章重点内容的理解,用自己的笔惟妙惟肖地画出来,既能巩固所学的知识,又能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我在教学唐代诗人李白的《夜宿山寺》这首古诗时,先引导学生借助工具书和有关资料,抓住“危、高、摘”等词语,理解古寺的高,进而根据古诗所描绘的意境来绘画。大部分的同学都画出一座高山, 相似文献
8.
时代在变,潮流在变,人的审美意识及对美的需求在变,人们要按照自己的意志去改造世界,美化生活,无异需要开拓美和创造美的素养。因此,培养学生想象、表现和创造美的能力,即成为当前美术教育工作者的重任。人类最佳的接受功能是感觉,最美的思维方式是想象,最直接的反映形式是表现,最高的劳动价值是创造。儿童对美的真情实感的表现欲和无所畏惧的想象力及创造精神,是人类最珍贵的闪光。但它可因约 相似文献
9.
徐万平 《中国小学语文教学论坛》1991,(1)
敬爱的导师叶圣陶先生把有感情地朗读称之为“美读”。他说:“叙事叙情的文章最好还要‘美读’,就是把作者的感情在读的时侯传达出来。这无非如孟子所说的‘以意逆志’,设身处地,激昂处还他个激昂,委婉处还他个委婉。诸如此类。美读的方法,所读的若是白话文,就如戏剧演员读台词那个样子。美读得其法,不但了解作者说些什么,而且与作者的心灵相感通了,无论兴味方面或受用方 相似文献
10.
深化数学美的研究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应引导学生深化数学美的研究,深入挖掘数学美的内涵,掌握数学具有和谐美、简单美、对称美、奇异美和逻辑美的特点,从而培养和增强学生的审美能力。 相似文献
11.
语文课离不开审美,审美渗透在课文的方方面面。语文课的任务就是从这些优美的课文中使学生汲取到营养,不断地丰富和发展自己,自觉或不自觉地把美育、德育和智育联系在一起,提高其自身的语文素养,使美育由感性上升到理性,学生在受到教育的同时从中发现美和创造美。教师要紧紧抓住语文教学这个审美教育的主阵地,培养学生健全的审美心理,促进学生情感、知识的不断提升。 相似文献
12.
音乐蕴涵着丰富的文化底蕴和历史内涵,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伴随着人类历史的发展,满足人们的精神文化需要,音乐教育传承和发展了这一历史任务.小学音乐教育中的"表现"是学习音乐的基础性内容,是培养学生音乐表现能力和审美能力的重要途径.在音乐教学中可从以下几方面培养学生的表现能力:
一、在实践中培养音乐表现能力
掌握知识技能的最好方法就是实践,组织学生参与各种各样的活动对于激发他们的表现力是非常重要的.教师可根据教材设计音乐游戏、竞赛等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获取知识,还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师生共同参与的音乐表演,使音乐教学的内容更加丰富多彩. 相似文献
13.
“诊断”栏目的专家:您好!我在指导幼儿美术活动时,遇到了困惑,在干预与放手之间,左右为难。我们班是中班,美工区域活动时,毛毛在纸上画了一堆数字,这些数字杂乱无章,弯弯曲曲。毛毛不止一次这样做了,他平时不喜欢画画,但却非常喜欢数字。这次,我提议让他画一些别的东西,但毛毛还是继续画数字。于是,我向毛毛提出要求:“你可以用不同颜色来画数字,把数字变得好看。”毛毛照做了,我便及时鼓励他:“你现在画的数字颜色好看多了。”他听了也很高兴。 相似文献
14.
<正>语文教学培养学生创造美的能力,作文课是主要途径。"因为表达可以使思想定形,使感情深化,一个人在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时,本身也随着提高了。"通过从说到写,歌颂真善美,鞭挞假恶丑,学生的思想感情就能向美的方向不 相似文献
15.
现实生活中审美无处不在,自然、生活、艺术等都带给人们美的感受。小学美术教育的主要任务不仅仅要培养学生的画画技能,还要通过课堂中一系列的熏陶,培养学生发现美、欣赏美的感受力和体现美、创造美的能力。一、感受自然之美如今,我们的学生会对一幅色彩斑斓、眼花缭乱甚至无法看懂的油画赞叹不已,却对一幅古韵古香的中国山水画无动于衷。那是因为,中国山水画的写意艺术与现代学生的审美观有很大的差异。 相似文献
16.
不管是诗,还是散文、小说和戏剧,只要反映了自然节奏和人的生活节奏时,它便给人以一种紧张与松驰交错的特殊美感--节奏感。节奏感也就是节奏美。培养学生对节奏美的感受能力,不仅可以加深理解作品,而且可以逐步培养起学生良好的审美心理节奏。要 相似文献
17.
张同炜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2,(2)
在我们的写作教学中,常常可以碰到这样一种情况,有些学生文字功底相近,写作态度也认真,其中有的学生文章生动感人,有的学生文章索然乏味;其中原因何在?许多教师认为这与学生的见多识广有关,我认为不尽然。一九八八年,我教高中语文,一位学生在上海市首届高三学生作文竞赛(当堂作文)中荣获市一等奖,她的作文题是《三年来……》,该生曾多次在县、市作文比赛中获奖。我请这位学生谈谈平时的写作体会,她说:“当我写作文的时候,我总是全身心地投入到写作的情景中去的,我是用心来感受,是用心来写的。”由此我不由得想到如果排除写作态度、文字功底等诸因素,当然这些因素对写好作文不无益处,那么写好作文的奥秘在哪里呢? 经过调查发现学生在生活中一般感受美的能力方面差异明显。这是因为美学是一门内容博大、包罗万象 相似文献
18.
培养幼儿感受美、表现美的能力是幼儿艺术教育的宗旨。在幼儿艺术教育活动中,教师要把幼儿创造意识与创造能力的培养,以及幼儿对审美对象的感知能力、想象能力和感受能力的培养放在核心地位。幼儿对事物的感受和理解不同于成人,他们表达自己认知和情感的方式也有别于成人。教师应尊重幼儿的身心发展规律和年龄特点,运用合理的方法和手段,有效激发幼儿的参与兴趣,引导幼儿大胆想象、积极表现创造,使其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展示内心世界,以此来推动幼儿智力及情感的发展。 相似文献
19.
国家教育部于2001年颁发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提出了"培养幼儿对艺术的喜爱,丰富他们的感性经验,激发他们表现美和创造美的情趣和能力"的目标。从《纲要》中,我们体会到幼儿园艺术教育注重幼儿的艺术感受力和创造力发展的新取向。那么,如何使幼儿在艺术活动中更好地感受美和表现美呢? 相似文献
20.
刘卫防 《河南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学报(职业教育版)》2008,(6):124-125
歌唱是一种综合性活动,除了声乐条件之外还要有敏锐的音乐感觉和全面的艺术修养,更需要具有对作品的深刻理解、准确把握和生动表现的能力,在掌握歌曲的节奏、速度、音准、强弱及把握好作品风格的基础上,把真实的情感渗透歌曲中,以此完美地表现歌曲艺术形态。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