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以吕梁市区的北川河公园的苔藓结皮层为研究对象,通过对3个样点的土壤样品进行养分分析,与裸露土壤和杂草丛生的土壤作对比,从有机质、土壤全磷、速效磷和碱解氮4个土壤养分指标分析土壤养分状况.结果表明,苔藓结皮层的形成显著增高了吕梁市区干旱环境下土壤中的有机质、土壤全磷、速效磷和碱解氮含量,其中有机质由B级提升为A级,但碱解氮和速效磷仍处于匮乏的边缘,杂草生长的土壤有机质和碱解氮分别达到A和B级,人为保护结皮层和植被对土壤生态的改良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县城绿地及农田土壤有效氮磷钾含量的对比分析,研究了绿地植被对县城土壤有效养分含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县城绿地土壤有效养分含量同农田相比有一定差异,表现出有效磷含量绿地土壤低于农田,速效钾含量绿地土壤高于农田,而碱解氮规律不明显。(2)县城绿地植被不同其有效养分含量存在较大差异,一般表现出有效磷含量乔木>草坪、灌木,速效钾含量乔木、草坪>灌木,碱解氮含量表现出乔木>草坪、灌木;(3)绿地土壤基本性质对有效养分含量有一定影响,表现出速效钾与CEC呈极显著的线性正相关关系,碱解氮与有机质呈极显著的线性正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3.
以福建省茶叶核心产地安溪县为研究对象,应用地统计学中的半变量变异函数研究土壤养分空间变异。结果表明:土壤有机质、碱解氮、有效磷和速效钾含量变异系数介于38.05%~86.48%,属中等变异水平;土壤养分含量总体不高,有机质含量主要集中在Ⅱ、Ⅲ级水平,碱解氮含量集中在Ⅲ、Ⅳ级水平,有效磷Ⅰ级水平所占比例与Ⅳ、Ⅴ级水平相近,速效钾含量主要集中在Ⅳ、Ⅴ级水平;土壤有机质、碱解氮和速效钾的最佳拟合模型为指数模型,有效磷的最佳拟合模型是球状模型,其块金系数分别为88.5%、88.2%、85.8%、93.9%。基于以上结果,研究区茶园应适当增施钾肥,合理施加磷肥。  相似文献   

4.
对内江市城郊的菜地、枇杷园、农田和油松林的土壤养分,微生物数量和酶活性进行了测定,结果显示:有机质含量为枇杷园>农田>油松林>菜地,全氮含量枇杷园>油松林>农田>菜地,铵态氮含量农田>枇杷园>菜地>油松林,全磷的含量枇杷园>菜地>农田>油松林,速效磷的含量菜地>枇杷园>农田>油松林,脲酶活性枇杷园>农田>菜地>油松林,蔗糖酶活性枇杷园>农田>菜地>油松林,蛋白酶活性枇杷园>油松林>农田>菜地,土壤总菌含量菜地>枇杷园>农田>油松林.结果表明不同利用方式对土壤肥力特征有明显影响.在四种利用方式下的土壤中,肥力状况由高到低依次为枇杷园、农田、菜地和油松林.  相似文献   

5.
对南阳烟区植烟土壤519个混合土样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南阳烟区土壤的pH值平均为7.23,有93.8%的土壤处在5.8~8.0之间;土壤有机质平均含量为1.186%,有79.8%的土壤有机质含量在1.0~1.5%之间;土壤全氮含量平均为0.082%,有效氮含量平均为57.7mg/kg,有76.3%的土壤有效氮在30~65mg/kg之间;土壤全磷含量平均为0.046%,有效磷平均为13.06mg/kg; 土壤全钾含量平均为1.62%,有效钾为1 57.09mg/kg,有85%的土壤有效钾含量在1 00mg/kg以上,根据南阳烟区植烟土壤的养分状况,提出了相应的施肥措施.  相似文献   

6.
渭北旱原不同树龄果园的土壤养分特征探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究土壤的全氮、全磷含量在不同树龄果园中的分布特征,在渭北旱原王东沟试区。选取树龄为1、5、10、15、20a果园及农田为研究样地,分层采集0-10cm、10-20cm土壤样品,采用F10wSvs仪器测定,分析得出土壤中的全氮、全磷的含量时间和空间变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随苹果种植时间增加,土壤表层的全氮和全磷含量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土壤全氮含量随之降低,全磷含量随之增加。在垂直空间上,随土层深度的增加,土壤的全氮、全磷含量下降。根据土壤中全氮全磷的变化特征,在平衡施肥的基础上,及时定量调控土壤养分,进而提高果园土壤质量和农业生产持续发展水平。  相似文献   

7.
①被调查的设施栽培土壤表土全氮、碱解氮含量范围分别是1.05~1.60 g/kg土和63.54~101.67 mg/kg土,平均值分别为1.30 g/kg土、85.66 mg/kg土;②设施土壤全氮、碱解氮的含量随着剖面层次的加深逐渐降低;③设施栽培更有利于表层土壤氮素的积累;④设施土壤全氮、碱解氮的含量均高于相应的露地土壤,但差异不十分显著.  相似文献   

8.
为了揭示长期不同施肥方式对水稻土氮素分布情况的影响,在延边地区水稻田选取7个典型地块,分0~10 cm和10~20 cm采集土壤样品,测定了土壤有效氮、全氮、无机氮及有机氮各组分含量。结果表明:土壤氮素随层次的增加呈减少的趋势;不同施肥方式对0~10 cm水解氮、全氮、有机氮含量有显著或以上水平影响。施肥方式对10~20 cm土层中全氮含量有显著性影响。有机、无机肥配施有利于土壤有效氮的积累。施有机肥有利于全氮、有机氮的积累;土壤氮素以有机氮为主;就通径分析的直接效应而言,氨基糖态氮、酸解未知氮、非酸解氮对有效氮的影响较为显著,氨基酸态氮与有效氮呈很小负相关。氨基酸态氮是通过其他组分间接影响有效氮。就通径分析总体效应而言,非酸解氮对有效氮影响最大。促进非酸解氮、酸解未知氮的转化,增加有效氮积累是合理施肥要考虑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9.
以南京紫金山不同海拔高度的土壤为研究对象,探究了土壤理化性质、土壤微生物生物量和土壤酶活性对海拔高度变化的响应。实验结果表明:随着海拔升高,土壤含水量和pH显著降低;土壤有机碳、总氮和总磷均随海拔升高而显著增加,而土壤速效养分如DOC、有效氮和有效磷以及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微生物生物量氮和微生物生物量磷则随着海拔的升高而显著降低;土壤碳分解酶、氮分解酶和磷分解酶也随着海拔升高而活性降低。研究表明,土壤微生物生物量和土壤酶活性对海拔升高反应敏感,随着海拔高度增加,土壤含水量和温度的降低影响了微生物和酶的活性,使得土壤有机质分解缓慢,积累较多;而在低海拔处土壤酶活性较强,土壤有机质分解迅速,土壤有效养分含量提高。  相似文献   

10.
有益微生物组合加菌糠对菠菜生长及土壤养分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在连续两茬菠菜盆栽试验中,施用不同的微生物菌糠,通过测定菠菜的株高、根长、生物产量,收获后土壤碱解氮、有效磷、速效钾、有机质含量,研究了不同有益微生物组合加菌糠对菠菜生长和土壤养分的影响。结果表明:几种有益微生物组合加菌糠皆可以促进菠菜生长、增加产量和提高土壤养分,以微生物组合1 菌糠处理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1.
广西石漠化地区不同植被恢复样地的土壤微生物量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土壤微生物研究方法和化学分析方法,对广西石漠化地区不同植被恢复样地土壤微生物量碳、氮和磷以及土壤呼吸速率进行测定,从不同植被类型及土壤理化性质等角度,对不同植被恢复调查样地的生态恢复效果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土壤微生物量碳、磷以及土壤呼吸在不同植被样地之间有显著差异;土壤微生物量碳的大小排序为:乔灌混交林青檀任豆青冈侧柏阴香青檀+鞍叶羊蹄甲剑麻枫香湿地松吊丝竹湿地松+桉树桉树光板地;在一定时间范围内,随着植被恢复年限增加,土壤微生物量碳含量逐渐增加,土壤微生物量氮也呈现缓慢增加,但土壤微生物量磷却呈现明显的波动性,出现先升后降现象;土壤微生物量与土壤水分、有机质、含氮量、脲酶活性等土壤肥力因子有较好的相关性;以青檀、侧柏、阴香、任豆等乡土植物为优势种的样地,其土壤微生物量明显大于外来物种湿地松和桉树为优势种的样地。因此,在石漠化地区植被恢复过程中,应首先考虑使用青檀、侧柏、阴香、任豆等乡土树种。  相似文献   

12.
光皮桦杉木混交林效应研究初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试验结果表明,6年生光皮桦与杉木混交林,具有较好的混交效应。混交林中杉木的平均树高和平均胸径分别比杉木纯林提高7.78%和8.03%。混交林中光皮桦的平均树高和平均胸径分别比光皮桦纯林提高5.24%和4.21%。混交林的蓄积量分别比光皮桦纯林、杉木纯林提高11.22%和21.98%。林地土壤物理性状得到较明显的改善,林地土壤容重(0~40cm)比杉木纯林下降5.74%,土壤毛管孔隙、非毛管孔隙、总孔隙度比杉木纯林分别提高了4.49%、4.96%和4.54%。土壤最大持水量、毛管持水量、田间持水量比杉木纯林分别提高了9.98%、10.16%、9.18%。林地土壤的速效氮、速效磷及速效钾养分含量均高于光皮桦纯林和杉木纯林,分别是光皮桦纯林的1.35、1.26、1.54倍,是杉木纯林的1.15、1.54、2.34倍,对防止多代杉木纯林地力衰退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武夷山进行实地考察,选取了竹林(坳头),杉木林(桐木关西侧),茶园(挂墩)3个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的土壤剖面,并通过室内理化分析实验,测定剖面土壤的有机质总量、全氮含量及其机械组成,研究土地利用方式对其土壤养分的影响.通过实地考察和室内理化分析实验,得到以下主要结论:(1)竹林、杉木林和茶园的土壤机械组成以壤质土为主;(2)茶园、杉木林、竹林的土壤黏粒含量差别不大;(3)在A层中,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土壤有机质含量大小顺序为竹林〉茶园〉杉木林;而在B层中,土壤有机含量大小顺序为竹林〉杉木林〉茶园;(4)在A层中,不同土地利用下土壤全氮含量大小顺序为竹林〉茶园〉杉木林;而在B层中,土壤全氮含量大小顺序为竹林〉杉木林〉茶园;(5)土地利用方式影响着土壤的养分含量,不同的土地利用对土壤养分有着不同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多酚氧化酶是一种重要的土壤酶,对土壤环境的变化比较敏感,可作为土壤肥力变化和生态恢复的监测指标。为了深入了解桂西北石漠化地区生态恢复的现状,作者对广西宜州、平果等地进行了实地调查和取样,并从不同植被恢复的角度,对桂西北石漠化地区封山育林、吊丝竹(D.minor(McClure) Chia et H.L.Fung)、任豆(Zenia insignis Chun)等不同植被恢复模式样地的土壤多酚氧化酶及其与土壤有机质、全N、全P、有效N、有效P的相关性等方面进行了比较分析,试图了解不同植被恢复模式对石漠化地区生态恢复过程中土壤多酚氧化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以豆科植物为优势种或与豆科植物混交的植被恢复模式,其土壤多酚氧化酶活性较高,其他相关的土壤肥力测试指标也较高,因此,可以将之作为石漠化土地植被恢复的优化模式。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利用GC—MS方法分析油松松针中挥发油成分.方法:以水蒸汽蒸馏方法提取油松松针挥发油,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提取的挥发油成分进行分析.结果:利用谱图检索油松松针中挥发油的主要有12种主要成分,分别为龙脑(45.133%)、醋酸冰片酯(11.212%)、1R-α-蒎烯(11.173%)、β-石竹烯(10.291%)、杜松烯(7.083%)、松油烯-4-醇(4.226%)、古巴烯(3.368%)、1,7-辛二烯、3-亚甲基(1.985%)、β-蒎烯(1.932%)、8-亚甲基-(1α,2α4α,5α)三环[3,2,1.02,8]辛烷(1.785%)、莰烯(1.328%)、反-松香芹醇(0.480%).结论:油松松针中挥发油是一种具有较好应用前景的天然药用资源.  相似文献   

16.
The reuse of wastewater for the irrigation of farmlands is gaining popularity, and the nutrient leaching associated with wastewater irrigation is becoming a matter of concern. The variability of nitrogen and phosphorus fractions in wastewater-irrigated soil was investigated in both horizontal and vertical directions in Kongjiaxiang, Tongliao, Inner Mongolia, China.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wastewater irrigation resulted in the concentrations of available N and P being 40.36% and 66.49% higher, respectively, than those with groundwater irrigation. Different forms of N and P exhibited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distribution patterns. Higher concentrations of NO3- and total available N, as well as of those of Ca-P and total available P were observed near wastewater irrigation channels. Ca-P has a spatial distribution pattern similar to that of available P. The concentrations of NO3- and NH4+ were the highest in top soil and decreased with depth. The complex interactions between nitrate leaching and nitrogen transformation processes (e.g., nitrification, denitrification, and mineralization) determined the vertical profile of NO3- . The significant amount of NH4+ loss inhibited its deep seepage. The Ca-bound compound contained more P than other inorganic fractions as a result of high Ca levels throughout the soil profile. The differences in the concentrations of Ca-bound P at different depths could be due to the upward flux or translocation of Ca from subsurface to surface soil and the sequestration of P.  相似文献   

17.
沿明月山景区登山路径,在山脚、半山腰和山顶各区分剐采集混合土壤样品,并对其理化性质及重金属含量进行了监测,重点分析了旅游活动对景区土壤的pH值、有机质、全氮、全磷、以及Fe、Cu、Zn、Pb、Cr等重金属元素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旅游活动已对明月山森林景区的土壤造成了一定程度的负面影响,应采取有效措施减少其对景区土壤的影响,维护景区良好的生态环境,以实现明月山森林景区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8.
对商丘10种不同类型土质对强筋小麦品质与产量的影响进行了池栽试验,结果表明:在同一自然条件下,小麦籽粒产量与土质类型本身属性关系不大,土壤基础肥力和全氮含量对小麦籽粒产量影响较大,速效氮和全氮含量与小麦品质呈显著正相关.5种达到二级强筋小麦品质标准的土壤基础肥力是:有机质11 4.4g/kg、全氮(N)08.5 g/kg、速效氮(N)913.mg/kg、速效磷(P)92.4mg/kg、速效钾913.2 mg/kg .  相似文献   

19.
复合微生物菌剂在海水养殖废水中的修复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直接投加复合微生物菌剂原位修复实际养殖废水,去除水体中的有机物、氮和磷等污染物,分析微生物处理对水体CODCr、BOD5、溶解氧含量、透明度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微生物技术修复养殖系统水环境具有显著效果,试验期间透明度范围适宜水产养殖,水体中CODCr降低了61.2%,BOD5降低了53.3%,而溶解氧有所上升,总氮降低38.1%,总磷降低27.4%,底泥中的总氮和总磷变化不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