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初二册语文教材《周处》中的“年已蹉跎”,课本注释为:“年龄已经太大。蹉跎,这里是过时的意思。”我认为这是不确切的。“蹉跎”的含义是什么呢?《辞海·语词分册》第二义项为:“时间白白过去,光阴虚度。”并列举二例:《晋书·周处传》:“欲自修改而年已蹉跎。”李颀《送魏万之京》诗:“莫见长安行乐处,空令岁月易蹉跎。”可见,“蹉跎”释成“光阴虚度”为妥。  相似文献   

2.
省编现行高中语文教材第三册第二课《深切地怀念敬爱的董老》,附有董老的光辉诗作《九十初度》。编者对诗的第二句“吾生多难感蹉跎”的“蹉跎”一词是这样注解的:“蹉跎——这里是挫折的意思。”我认为这个注解是值得商榷的。《汉语辞典》蹉跎一词的第一种解释是:“失足颠踬,如‘中扳蹉跎’(见楚辞)”。第二种解释是:“谓失时,如‘年已蹉跎’(见晋书)。”《新华字典》上则直接解为“把时光白耽误过去,如“‘岁月蹉跎’。”我们现在用“蹉跎”一词常用它的“空过时光”这个意思。  相似文献   

3.
《汉书》颜师古注和《文选》李善注相同作品注列古今字差异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古字(即正文用字)不同,但今字相同,如《汉书》注“鼌,古朝字”《文选》注作“晁,古朝字”;古字(正文用字)相同,但今字不同,如《汉书》注引如淳曰“甿,古文萌字”《文选》注引作“甿,古氓字”;《汉书》《文选》正文用字相同,颜师古、李善注释用字也相同,但颜注用术语“古”,李注用术语“今”,如《汉书》注“廑,古勤字”《文选》注作“廑,今勤字”;《汉书》正文用古字,颜师古注以今字释古字,用“即”沟通字际关系,《文选》正文用今字,李善注误用“古”沟通字际关系,如《汉书》注“歫即距字”《文选》注作“距,古岠字”。  相似文献   

4.
<正>哲学上量达到一定的度就产生质的变化。古汉语词义系统中,一些词义之间的关系也体现着这一规律。如“数”字,《说文》训“计也”,意为数的相聚,表示数量意义,而引申出“迅速、密集”之义,表示质量意义。表“速”义的如,《论语·里仁》:“事君数”,何注云:“数谓速数之数”,刘宝楠《论语正义》云:“胡氏绍勋《拾义》申此注谓‘数者,疾谏也。’”《礼记·祭义》:“其行也,趋趋以数”,郑注云:“数之言速也。”《曾子问》:“不知其已之迟数”,郑注云:“数读为速。”《庄子·逍遥游》:“未数数  相似文献   

5.
1.《荷塘月色》“妖童媛女,荡舟心许”。课本注“许”为“默认”。这里“心许”才是“默认”的意思,“许”只有“答应”的意思。(P5注 13) 2《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纽约每日论坛报》”。课本注:“马克思为该报撰稿,继续了10年以上,……”“继续”用词不当,应作“持续”。(P12注 6) 3.《过万重山漫想》“毫发间”。课本注“毫”为“毫毛”,“发”为“头发”。此注不当。这里“毫发”为偏义复词,偏指“发”,“毫发”即“头发”。(P28注6) 4.《简笔与繁笔》“句有可削,足见其疏”。课本注:“疏,粗…  相似文献   

6.
释“历阶”     
<正>《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毛遂按剑历阶而上。”高中语文三册《毛遂自荐》篇注:“顺着台阶一级一级走上去。”王伯祥先生《史记选》注:“登阶不停足而行,形容他的急遽。”郑权中先生《史记选讲》注:“超越阶石而上,不是一级一级上去。”新版《辞源》释“历阶”为“登阶”。几家说法不一,然皆欠准确、清楚。  相似文献   

7.
将学法指导融入“注·提”实验合肥市西园新村小学苏家云古人说:“授人以鱼,仅供一饭之需;授人以渔,则终身受益无穷.”“注、提”实验的重点是发展语言,培养能力,开发智力。实现这一目标,必须在教学中把方法、技能教给学生,将学法指导融于“注·提”实验中。一、...  相似文献   

8.
床·井栏·辘轳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李白《静夜思》(一作《夜思》),写远客思乡,信口而成,意味隽永,耐人寻绎,在我国几于妇孺皆知。选家注家们编集选本,也几于无一遗漏。但于“床前明月光”一句的“床”字,均不作注,想来“床”者,卧床也,还不是人人知晓,就不必作注了。年来赏析文字很多,也确有解作“卧床”的。  相似文献   

9.
大江东去万里波,建校卅秋几蹉跎;湘沪“舔碗”纳英才,学用并重结硕果.芬芳桃李林一山,辉煌功德母亲河.高峡平湖筹壮志,长江学子谱新歌.  相似文献   

10.
交流教改经验加快我省小学教改步伐──全省复式教学讲课竞赛和全省“注·提”实验研讨会在乐都举行哈薇为了检阅我省复式教学的成绩,提高复式教学质量和进一步落实国家教委《关于扩大小学语文“注·提”实验的经验的若干意见》精神,总结“注、提”实验的经验,省教研室...  相似文献   

11.
经国家教委基础教育司同意,国家教委基础教育司“注·提”教材编委会、中央教科所“注·提”课题组和全国“注·提”教学研究会在北京联合召开了“全国区域性推广‘注·提’实验工作座谈会”。  相似文献   

12.
无论命题人是否有明确的意识和指向,今年浙江省高考的语文试卷给人的整体印象似乎可作这样的基本定位:呈现出丰厚雅致的文化意蕴而又洋溢着浓郁真切的生活韵味。第Ⅰ卷的语文基础知识、科技文、文言文等材料既非常贴近丰富多彩的现实生活,又表现出沉甸甸的文化含量。如“蹉跎”“怏怏不乐”“葱茏”“有恃无恐”“干预”“高山仰止”“擦边球”等词语的读音、书写、  相似文献   

13.
<正>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诗中有句:“天台四万八千丈”。王琦注《李太白全集》于此句“四”字下注云:“当作‘一’。”王琦的说法似乎有据,但未说明所本。现在各家的有关著述,于李白此句,或仍原文,或沿旧注,或径改“四万八千丈”为“一万八千丈”,看法颇不一致。  相似文献   

14.
文章穷尽性地研究了《左传》点公、昭公年间杜预注和孔颖达疏中的“见”字式、“为”字式、“被”宇式被动句共225例,发现杜注中的被动式主要是“见V”式和“为N所V”式,“被”字式很少。孔疏中三式都有,但“被”字句占绝对优势;孔疏使用“见”宇式和“为”字式时。主要是对牡注的复述;孔疏有时还把杜注中的“见”字式和“为”字式改成“被”字式。由此可见,“被”字式已经在唐代占统治地位。  相似文献   

15.
小学“注·提”实验是小学语文教学改革的重要举措之一。实践证明,它在开发学生早期智力,培养学生学法,锻炼学生能力方面都具有优势,在几年的“注·提”教学实践中,笔者深深感到,这项实验其本质是素质教育。“注·提”实验最显著的特点是:可以在儿童智力发展的最佳期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众所周知,智力的核心是思维,它是人脑对客观事物间接的概括的反映。思维具有很强的创造性,其表现形式为组合思维、求异思维、发散思维、类比思维、变形思维等。在“注·提”教学中,学生一旦激发起创造性思维就能借助于组合思维归纳…  相似文献   

16.
本文对中学语文难字和多音字注音中的错注和漏注情况作了探讨,认为“曾”、“恶”、“挈”错注,应改注;“相(如)”、“夫(差)”、“番(禺)”、“费”、“(莫)邪”、“还”漏注,应补注。  相似文献   

17.
如今不少报刊,乱用“位”字到了令人难以忍受的地步。此话怎样?请先看《汉语大字典》对“位”的一条注释:朝廷中群臣的位列。《说文·人部》:“位,列中庭之左右谓之位。”段玉裁注:“庭当作廷,字之误也。”《尔雅·释宫》:“中庭之左右谓之位。”郭璞注:“群臣之侧位也。”邢注“位,群臣之列位也。”郑玄注:“位,朝位也。”由此可见,“位”的本义是很庄重严肃的因此,后转用为量词时,很自然地表示对人的尊敬,如:诸位、列位、几位等。对这一点,《汉语大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等工具书都有说明毛泽东很注意这一点。他在《…  相似文献   

18.
《吴荪甫的失败》(高中语文补充教材)中有这样一句话:“吴荪甫蹶然跃起大声说。”课本注:“犤蹶然犦急剧的样子。”此注有两点值得提出来讨论。首先,应有的注音疏漏了。“蹶”字未注明读音,人们很容易想当然地读作“一蹶不振”的“蹶jué”。即使查《新华字典》和《现代汉语词典》,也只能看到另一个读音“juě”,专用于“尥蹶子”(骡马等跳起来用后腿向后踢)。其实此处的“蹶”应读作“guì”(参见《辞源》、《辞海》),教材当注而未注。今后重印时应补上。其次,释义欠准确,过于宽泛。《辞海》“蹶”(二)guì”的第二义项为…  相似文献   

19.
《九歌》“司命”探原国光红《九歌》之二《司命》所条究竟为何神,王逸无注。郑玄据《星传》注《周礼·大宗伯》云:“司命,文昌宫星”,五臣遂援以注《九歌》“司命”云:“司命,星名,主知生死,辅天行化,诛恶护善也。”《周礼》贾公彦疏亦以《星传》为据,云:’’...  相似文献   

20.
一、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判]原注:分,清清楚楚的意思。新注:确定,判定。辨正:查《古汉语常用字字典·修订版》(商务印书馆)“判,分,分开,分离。”无“确定,判定”意。再查其他一些古汉语字词典,也只有“分”义,而无“确定,判定”义。新注“判”为“确定,判定”当属附会。原注“判”为“分”虽合理些,但后面又说成“清清楚楚的意思”,改变了“分”作为动词的本义。故,“判”应注为:“分,分出,分清。”二、至于颠覆,理固宜然[至于]原注:到……的结局。与现代汉语里的连词“至于”用法不同。新注:表示由于上文所说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