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关于教师专业化成长方向,有人主张教师要做“专家型教师”“学者型教师”,有人坚持教师要做“批判型教师”“创新型教师”“反思型教师”,不一而同。可以说,这些愿望无疑都是美好的,可是,静下心来想一想,有多少人能真正成为这样的教师呢?新课程改革需要教师不断提高自身的素质,需要教师在专业化发展的道路上成就自己。  相似文献   

2.
新课程改革呼唤教师要成为“专家型教师”、“学者型教师”,但是由于种种条件所限,当前条件下并非每一个教师都能实现这样的目标。那么,对于广大普通教师来说,如何才能走出这样的一个困境呢?下面的这个故事,或许能给我们带来一些启示。故事的大意是:  相似文献   

3.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倡导、实施创新教育工程 ,迫切要求建设一支高素质的、能自主发展的创新型教师队伍。教师成为研究者 ,是新形势下教师提高素质、发展能力、谋求自我发展的一种有效途径。教师要改变传统的“教书匠”形象 ,就要在认识教师参与科研的必要性、可能性的基础上 ,从“反思”入手 ,在与专业研究者的合作研究中 ,逐步发展和提高自己的科研能力 ,努力成为学校教育教学实践的“研究者” ,这样才能全面塑造 2 1世纪的教师新形象  相似文献   

4.
教师对教师专业化的理解与困惑 教师专业化是指教师这一职业具有它自身独特的职业要求和职业条件,并有专门的培养制度和管理制度。教师专业化也可以说是职业专业化的一种类型,是指教师“个人成为教学专业的成员并且在教学中具有越来越成熟的作用这样一个转变过程”,在实践中,用的比较多的是“教师专业化”与“教师专业发展”这两个概念,一般认为两者是可以相通的,均强调加强教师专业性的过程。但细究起来,它们之间是有一定的区别的。  相似文献   

5.
教学工作是通过教师完成的,教师素质直接影响教学质量。因此,做好教师的培养提高工作就成为学校管理中一项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做好教师的培训提高工作,需要认真地把握教师成长过程的一般规律,并根据这个规律的要求,适时适度地进行。一个教师的成长过程大凡经历“不会教学”、“会教学”、“教好学”、“懂教学”这样逐层深入地四个阶段,不同阶段有着不同的特点、心理和需求。学校领导要善于针对处于不同阶段的教师的情形,给予及时的培养和指导。这样,教  相似文献   

6.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倡导、实施创新教育工程,迫切要求建设一支高素质的、能自主发展的创新的型教师队伍。教师成为研究,是新形势下教师提高素质、发展能力、谋求自我发展的一种有效途径。教师要改变传统的“教书匠”形象,就要在认识教师参与科研的必要性、可能性的基础上,从“反思”入手,在与专业研究的合作研究中,逐步发展和提高自己的科研能力,努力成为学校教育教学实践的“研究”,这样才全面塑造21世纪的教师新形象。  相似文献   

7.
刘慧兰 《湖南教育》2005,(12):35-35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对广大教师来说是一次大考验。面对新的挑战,教师不但要更新观念,而且要转变角色,以全新的形象登上教学的舞台。1郾由“绝对的权威者”向“平等中的首席”转变教师虽然是学生的老师,但不是所有的教师对所有的知识都十分地了解和熟悉,因此,教师应大胆向学生承认自己不懂的问题,虚心向学生请教。这样,在帮助教师的过程中,学生消除了学习中的“神秘感”,他们也懂得了教师不是“知识的权威”,不容丝毫冒犯和怀疑,从而有利于树立学习的自信心。这样,教师成为“平等中的首席”,与学生一起学习,一起体验成功的快乐,能让学生…  相似文献   

8.
金滨 《教书育人》2002,(10):34-35
素质教育是一种以“素质”培养“素质”、以“灵魂”塑造“灵魂”的工作,教师素质在素质教育中有其特殊的地位。高校教师必须主动自觉的进行自我素质优化,使自己成为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学生未来的设计者、学生智力的开发者,成为学生的向导、顾问、教练与桥梁,而不再仅仅是传统的“传道授业解惑”的简单工具,只有这样才能实现素质教育的目标。一、全面素质教育对教师素质的要求素质教育是一种开放性的,对人的整体的教育,是一种人生观、审美观和价值观的“全面素质教育”。这就对教师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素质教育的环境中,教师…  相似文献   

9.
在信息技术日新月异的21世纪,促进了现代远程教育的迅猛发展,给人们的学习和教育方式带来了深刻变革,人们对教育需求日益增加。在这样的形势下,对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即专业知识更新要“快”、教学手段变革要“新”、实践经验的积累要“厚”、课件制作技术要“高”。也就是说,教师要成为学生学习知识的促进者和协作者、成为学习进程的组织者和指导者、成为信息资源的设计者和开发者。从而转变了教师的角色。  相似文献   

10.
“现在的学生太难教了!”“现在的老师也太难当了!”“社会给我们压力,学校给我们压力,家长也给我们压力,而最头痛的是学生又不听我们的,当教师可真累呀!”生活中经常可听到教师这样抱怨。自诩学了不少理论知识的教师,发现自己学的那些理论知识在解决实际问题的时候往往是那么地苍白无力。许多教师似乎已经厌倦了自己的教学生活,初为人师的那种兴奋、那种想要成为“全国特级教师”的豪情壮志在经历了几年的实际教学生涯之后已经烟消云散了。 教师是什么?教师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教师是传道、授业、解惑者;教师是“蜡烛”、“春蚕”;教师是辛勤的园丁;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古往今来,人们给了教师各  相似文献   

11.
每个曾梦想成为教师的人们心里都产生过这样一个问号:教师是什么样的?教师应该是什么样的?也许在不同的人眼里,教师的形象是不一样的。正如一部部教师题材的电影,展现在我们面前的教师形象就是丰富而立体的。在银幕中,那些平凡、普通的教师形象告诉我们:让我们感动的教师,一直都真实地存在着,带给我们“排山倒海”的动人力量。  相似文献   

12.
近日,从某杂志上看到一篇介绍学校教师培养的文章,文中有这样一段:“加强对新教师的培养,缩短‘磨合期’,尽快成为一名合格的教师,是提高教师整体素质的基础性工作……”读到这一段文字后,头脑中马上闪过这样一个问题:“新教师成长的‘磨合期’真的能缩短吗?”  相似文献   

13.
“现在的学生太难教了!”“现在的老师也太难当了!”“社会给我们压力,学校给我们压力,家长也给我们压力,而最头痛的是学生又不听我们的,当教师可真累呀!”生活中经常可听到教师这样抱怨。自诩学了不少理论知识的教师,发现自己学的那些理论知识在解决实际问题的时候往往是那么地苍白无力。许多教师似乎已经厌倦了自己的教学生活,初为人师的那种兴奋、那种想要成为“全国特级教师”的豪情壮志在经历了几年的实际教学生涯之后已经烟消云散了。  相似文献   

14.
编者按在本期主题稿件中,您可以读到教育学者、校长、优秀教师、普通教师以及学生对于好教师不同的诠释、体验与探索。也许他们的感悟具有一定的普适性,但更多的是一种个体感性。仅想以这组文章抛砖引玉,希望在这个教师节每个教师都能发现自身的闪光点,将成为好教师作为一生的信念和追求;也希望整个社会对教师多些宽容与理解、支持与信任,让每一位教师都成为好教师!并不是每一位教师都能成为“师德的表率、育人的楷模、教学的专家”这样的国家级特级教师,更难以要求每一位教师成为影响深远的教育家,但无疑每一位教师都可以成为好教师。因为…  相似文献   

15.
他们不是特殊的一代,但他们确实是特别的一代。“80后”这样的归纳也许只是一个简单的标签,但在这个简单标签的背后确实标注了这一代人与其他代人的不同。而就是这样“特别的一代”已经走上了我们的讲台,成为了一群有着自己独特风格的教师。  相似文献   

16.
人都有审美化追求,教师也不例外.只有纳入时代大潮,跟上时代步伐,才是美的发展方向.在多姿多彩的校园生活中,教师应该给学生全方位的引领,在衣着方面,教师也完全可以追求时尚,底气十足地说:“穿什么,朝我看!”一、彰显自身独特个性,引领学生思想张扬在“为人师表、廉洁从教”的桎梏下,教师的个性一度被打入冷宫,其严肃、刻板、暗沉的服装让教师成为了“套子里的人”,似乎这样才有了教师的尊严或是架势,才能在学生、家长和社会中树立威信.而这样的结果却直接导致教师的工作、思想和人际关系陷入了一种沉闷、迂腐的风格中.  相似文献   

17.
教师在课堂里,怎样从一名“执教者”,转变成为一名“推动者””引导者”“组织者”“促进者”,让学生这个主体主动学习?在每周例行的听课活动中,一位年轻的女教师教了一节五年级数学课“解方程”,课是这样进行的:  相似文献   

18.
提起“科研”,许多一线教师感觉不是很亲切,总想敬而远之,但迫于种种要求又不得已而为之。这样的科研不再是教师主动的需求,而成了一种被动的硬性指标。这种被动的科研我们先简称为“被研究”。“被研究”之下的教师,一方面会成为自背包袱前行的人--“作茧自缚”;另一种是能为自己的成长给力的人--“破茧成蝶”。也就是说“被研究”也一样可以促进教师的成长。  相似文献   

19.
经常有这样的情况,同年几个年轻教师一起进入同一所学校,站在同一起跑线上,最初几个月,看不出他们之间有什么差别,但一两年之后,这些同时进来的新教师逐渐显示出差别:有的教师会越来越受学生欢迎,而且成为其他教师心目中的好同事;有的教师则突然发现,自己已经成为学生讨厌的教师,而且在校长和同事的眼里也成了“累赘”。那么,年轻教师怎样才能使自己快速成长呢?  相似文献   

20.
本次课程改革对教师角色的定位,其中一点就是“教育教学的研究者”。换句话说,“教师即研究者”。这是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必然要求和必经之路。教师成为研究者,教师专业化发展起来了,才能使“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这个新课程的最高宗旨得到更好地实现。正是基于这样的认识,我们策划了本期专题。这组文章,既有高屋建瓴的理论引领,又有具体可行的方法指南;既有专业研究人员理论文章,又有一线教师的经验体会。相信这能对广大一线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提供有益的启示和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