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蒋介石对中国外交战略的基本考虑1929年7月,蒋介石在北平两次讲话,关于中国外交战略的“最重要的观点”可以归纳为四个基本点:(一)由于外国帝国主义处于一损俱损的连带关系之中,中国目前对之不可能全部打倒,更不可能同时打倒。对中国来说,要推翻帝国主义,达成完全独立,最需要的是“有适当之机会,又能利用机会”。抓住机会则事半功倍,丧失机会则徒劳无益。(二)帝国主义国家的利害对立与相互矛盾,势必引发新的国际战争,尤其在英美日之间及苏日之间,这种趋势最为明显,而中国则是其冲突的焦点。国际战争之再起即是中国的机会,帝国主义者互相…  相似文献   

2.
(四)日本在对俄开战问题上之踌躇,最大原因为对中国的外交准备尚未完成。日本不难强占中国华北及沿海地区而逼中国从日敌俄,然中国问题与英美无法分离,故为达成前项目的势必连带强迫英美,此至难矣。  相似文献   

3.
本文对蒋介石在联俄政策上由拥护转变为敌视的演变过程作了历史的考察,回答了蒋介石在何时开始反对联俄政策、在哪些方面、在什么程度上反对联俄政策等学术界存在歧见的问题,从一个侧面说明了孙中山逝世以后,蒋介石抛弃三大政策、背叛国民革命的必然性。  相似文献   

4.
《湘南学院学报》2019,(1):35-39
1924年,中国共产党和国民党达成了第一次合作,促进了中国革命蓬勃发展。然而,1927年原本积极联合苏俄、共产党的国民党领导人蒋介石却突然发动了"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屠杀了大批进步人士和共产党员,导致第一次国共合作失败。分析蒋介石在大革命时期政治立场和思想转变的原因,对进一步了解大革命时期国共合作的历史以及加深对蒋介石的认知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王玉英 《历史学习》2001,(11):18-19
日本为了摆脱经济危机的困扰,趁中国内战之机,于1931年制造了“九一八”事变。面对日本的侵略,蒋介石政府实行“不抵抗”政策。不到半年,东北三省沦亡。“九一八”事变后,蒋介石又提出“攘外必先安内”政策,这一政策为什么提出?其实质、影响和结局又是怎样的呢?  相似文献   

6.
“九一八”事变前后 ,是蒋介石对日战略形成的重要时期。蒋介石依据当时国内外形势 ,考察中日双边之各种因素 ,形成了其独特的对日避战战略。本文主要分析这一战略的背景和内容  相似文献   

7.
日本基础教育已开展了十多年的"周五日制"实践,其实践必然有其自身的宗旨与背景。实施"周五日制"要求学校、家庭、地域社会做出应对。日本中小学实施"周五日制"的操作路径如何?实施之后,它所带来的利与弊各又在何处?本文对这些问题进行了初步考察。  相似文献   

8.
清政府统治晚期,随着国际形势的演变,外交政策发生了多次变化。由李鸿章等朝廷重臣主导下的晚清政府,最初采取的是"联东制西"的外交政策。但是,随着日本的崛起,侵华野心很快暴露出来,李鸿章便放弃了"联日"的想法,改为"联俄制日"的策略。清政府允许俄国"借地"修筑中东铁路,俄国侵略势力趁机渗透中国东北。由于俄国为首的列强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清政府高层人士终于从"联俄"梦中清醒过来。直至美国提出"门户开放"政策,清政府的决策层认为美国才是值得信赖的国家,于是采取了对后来产生极大影响的"联美英制俄日"外交政策。  相似文献   

9.
在反对“台独”这一点上,毛泽东和蒋介石是一致的,而且毛泽东反对“台独”的坚决立场也给了蒋介石微妙的影响。于是,形成了,这样的局面。  相似文献   

10.
俄日"南千岛群岛"之争已有400多年,至今为止都未能找到解决这一争端双方可以接受的方案。2011年11月1日俄罗斯总统梅德韦杰夫乘坐小型飞机登上南千岛群岛(日本称"北方四岛"),成为从苏联时期到现在的俄罗斯第一位踏上与日本有争议岛屿的国家元首,俄总统这一举措使俄日关系更加紧张。俄日岛屿之争对俄日的外交关系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实施“高考制+申请制”并行运作的高考招生改革构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依据教育与心理测量学理论和方法,对目前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的高考形式进行了深入剖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变革传统的"千校一卷"的高考形式,实施"高考制 申请制"并行运作的高考招生制度改革构想:即将高职高专招生考试从目前的高考体制中剥离出来,使高考分为两个层次,一是"本科层次";二是"高职高专院层次";对应目前的高考制度,前者为常模参照考试,主要体现高考的选拔功能;后者为标准参照考试,用申请制替代目前的高考制度。  相似文献   

12.
20世纪初期,日本对俄政策经历了由“联英(美)抗俄”向“联俄抗美”的转变,其基本目标是力图巩固扩大日本在朝鲜和中国东北的侵略权益,进而确立其在远东和太平洋地区的霸权。  相似文献   

13.
刘波 《文教资料》2009,(11):46-47
颜色词属于民族文化语义丰富的物质文化词位.不同民族赋予同一颜色词的文化语义因民族世界观、文化历史、文化习俗的不同而各异。对俄汉语中颜色词“黑”与“白”的语言文字特色和它们作为物质文化词位构成的熟语中所蕴合的民族文化语义特色的对比和探讨,折射出俄汉民族风格各异的文化魅力。  相似文献   

14.
顾维钧在民国北洋、南京政府期间“联美制日”统战外交的核心是以美国为重点、同时也争取联合英、法和苏联及一切能够联合的力量、以达到维护国家主权、废除各国不平等条约和制约日本的目的,从而在修约运动中逐步争得了中国的权利和中华民族的国际地位。  相似文献   

15.
本文阐述并分析作者所在学校日(俄)语专业大学英语教学的基本现状,同时根据英语教学的目标,提出几点对策。  相似文献   

16.
高校学生党支部组织开展政治理论学习是提升学生党员、入党积极分子政治理论水平及理论素养的主要途径,目前由支部支委授课的集中课堂已然成为学生党支部政治理论学习的主要形式。但该活动模式对于学生党员、入党积极分子的吸引力不足,政治理论学习的成效达不到预期效果。从提升课堂趣味性、有效性的角度出发,采取"主持人制"的政治理论学习模式,有助于发挥其独特优势,营造出积极的课堂氛围,收获良好的课堂教学成效。  相似文献   

17.
国民党内对“和日”的非议对于北方危急的情况及汪精卫主持的外交状况,此时国民党内一些中高层人物也关注较多并颇有非议。并得到张继等党内一些元老的支持。  相似文献   

18.
顾维钧在民国北洋、南京政府期间“联美制日”统战外交的核心是以美国为重点,同时也争取联合英、法和苏 联及一切能够联合的力量,以达到维护国家主权、废除各国不平等条约和制约日本的目的,从而在修约运动中逐步争得了中 国的权利和中华民族的国际地位。  相似文献   

19.
冀、察"省主席",都是蒋介石放长线钓大鱼的诱饵,他利用此诱饵,从冯玉祥集团、阎锡山集团分化出了一大帮重要人物,他利用这些人物去攻打工农红军。抗战时期,又用来抵抗日本侵略军。后来,不听冯玉祥等的忠告,悍然发动内战,终于一败涂地。  相似文献   

20.
《历史学习》2002年第10期上刊登了刘名儒老师的一篇《关于“攘外必先安内”》的章,在这篇章里刘老师认为蒋介石的“攘外必先安内”政策是“1932年在庐山‘清剿’会议上正式提出的”,其实,早在1931年11月,蒋介石就已经正式提出了“攘外必先安内”政策,下面我们就这个问题及“攘外必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