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听的训练音乐课上,听的训练包括这样几个方面:1.听旋律。学唱新歌之前,播放歌曲录音,让学生初步感受歌曲的旋律和所表现的主要内容。也可以在歌曲教完后,再次播放歌曲录音,让学生再次感受旋律和内容,以提高自己对歌曲的理解。2.听音训练。这是提高学生音乐能力的一个重要手段,开始时可以是听单个音,后来可以加大难度,听2至3个音,乃至听一个乐句。3.音乐欣赏。这是音乐课上的一个重要环节,欣赏时,可以感受乐曲表现的情绪,也可以感受乐曲表现的主题。二、说的训练音乐课上说的训练,是学生对歌曲的一个内化过程。上述听训练中的三个方面,都…  相似文献   

2.
音乐需要个性。一首好的歌曲的音乐形象往往非常鲜明、非常生动,一听就能在脑海中留下很深的印象。然而,综观目前国内的歌曲创作现状,笔者最大的感触就是作品缺少鲜明的音乐个性,"假、大、空"现象很普遍。这也许是作者缺乏  相似文献   

3.
音乐教学的主要内容是歌唱教学。这几年,听了好多关于歌唱教学的公开课。听完后,静下心来仔细思考,我觉得这些课中存在着相同的问题——即老师对歌曲的教学流于表面,缺乏对歌曲学唱部分展开深人的教学。老师对歌曲教学就像蜻蜒点水般匆匆掠过,总认为学生听一遍就对歌曲有了大致的印象,听两遍就轻轻地跟唱了,听三遍则基本学会了,歌唱教学也就到此为止,紧接着进行创编表演或拓展活动。  相似文献   

4.
《小学教学设计》2004,(6):47-47
音乐课上,听的训练包括这样几个方面:1.听旋律。学唱新歌之前,播放歌曲录音,让学生初步感受歌曲的旋律和所表现的主要内容。也可以在歌曲教完后,再次播放歌曲录音,让学生再次感受旋律和内容,以提高自己对歌曲的理解。2.听音训练。这是提高学生音乐能力的一个重要手段,开始时可以是听单个音,后来可以加大难度,听2至3个音,乃至听  相似文献   

5.
一天,刚开始上课,有一位学生冷不丁地冒出一句话:"老师,让我们听听阿杜的《他一定很爱你》吧!很好听的。"语音一落,立刻得到了大多数同学的支持,原本安静的教室一下子开了锅: "现在是上课时间唉!这些歌曲不能听的。" "为什么不行,这不也是歌曲吗?而且比课本上的歌曲更好听呢!" "这是爱情歌曲,中学生不适合听。" "那《梁祝》呢?《天仙配》呢?不是描写爱情的?老师  相似文献   

6.
一次公开活动中,笔者听了这样一节课:教授歌曲《我们美丽的祖国》,教师在处理歌曲时问道:“这首歌曲表达了怎样的情感?”一位学生站起来回答:“表达了充满活力的思想感情。”这样一个简  相似文献   

7.
本文阐述了在音乐合唱教学中,如何通过听、唱的训练让学生更好地演唱二声部合唱歌曲。听:通过听单音与和声音程、听旋律、听自己的声音与他人的声音、听作品这几个方面来训练。唱:通过唱谱与唱词、读节奏、练气息等方面来练习。  相似文献   

8.
教唱法     
在中小学的音乐课里,教唱歌曲是主要的教学内容。音乐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技巧的培养与训练,也要通过或结合歌曲来进行。教唱歌曲一般采用听唱法与视唱法。下面我把这两种方法作一简要的介绍。听唱法听唱法是一种较初级的方法,也是学生学习音乐必经的阶段。这种方法一般用于小学低、中年级。但目前,由于“四人帮”的干扰破坏,致使中小学生的音乐水平较低,所以在其他没有视唱能力的年级,也可以暂时采用听唱法,逐步向视唱法过渡。听唱法可以分为全曲听唱与分句听唱。一般说来,全曲听唱只能教唱较短小的歌曲,而分句听唱则可以教唱任何长度的歌曲。分句听唱法比全曲听唱法有较多的优点,它能较准确、细致地解决歌谱上的问题,同时可以逐步提高学生的视唱能力,为  相似文献   

9.
王月玲 《考试周刊》2012,(61):98-98
英语歌曲对提升学生的英语水平具有重要作用。本文从几个方面出发,阐述了英语歌曲听唱在高中英语教学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教室里弥漫着《可爱的羊群》的音乐,学生们听着歌曲走进教室。一、导入1.师:同学们,听了刚才这首《可爱的羊群》,你仿佛看到了什么?生:我仿佛看到了可爱的羊群在大草原上吃草。师:那么请你找一找在这首歌曲旋律中  相似文献   

11.
歌曲作为一种独特的艺术,是通过词与曲的结合,来抒发人们对祖国、对生活由衷的热爱和赞美之情,一首优秀的歌曲,就是一部生动的爱国主义教材。让学生热爱歌曲,唱好歌曲,就是对他们进行美的教育、陶冶,也是对他们进行爱国主义的教育。一、让学生多听,从感性上认识歌曲学生从小学升入初中,是人生道路上极为重要的转折。小学生唱歌,只是感性上的歌唱,不太理解词的内涵、曲的优美,人云亦云,呀呀学语。而到了初中,随着年龄的增长和知识的积累,慢慢地由知其然向知其所以然过渡,这样就要求我们抓住有利时机逐步加以引导,让学生由感性认知过渡到理性认知。学校每周一都要升国旗,我就让学生从听《国歌》做起,每听一次,就给学生讲一个故事,讲《国歌》产生的历史背景,讲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在抗日战争中所表现出的可歌可泣的壮举,使学生慢慢地体会国歌的内涵。平时,我挑选一些优秀歌曲,让学生反复听,听一遍,讲一遍,讲歌曲所产生的背景,讲歌曲所包含的内容,学生理解了这些,就会喜欢唱歌,甚至会达到痴迷的程度。二、在听的基础上,启发学生的联想和想像体味任何一首歌曲,都离不开联想和想像,否则,就没有美感。联想和想像来源于生活。在歌唱时,应调动起储存在大脑中的丰...  相似文献   

12.
歌曲作为一种独特的艺术,是通过词与曲的结合,来抒发人们对祖国、对生活由衷的热爱和赞美之情,一首优秀的歌曲,就是一部生动的爱国主义教材。让学生热爱歌曲,唱好歌曲,就是对他们进行美的教育、陶冶,也是对他们进行爱国主义的教育。一、让学生多听,从感性上认识歌曲学生从小学升入初中,是人生道路上极为重要的转折。小学生唱歌,只是感性上的歌唱,不太理解词的内涵、曲的优美,人云亦云,呀呀学语。而到了初中,随着年龄的增长和知识的积累,慢慢地由知其然向知其所以然过渡,这样就要求我们抓住有利时机逐步加以引导,让学生由感性认知过渡到理性认知。学校每周一都要升国旗,我就让学生从听《国歌》做起,每听一次,就给学生讲一个故事,讲《国歌》产生的历史背景,讲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在抗日战争中所表现出的可歌可泣的壮举,使学生慢慢地体会国歌的内涵。平时,我挑选一些优秀歌曲,让学生反复听,听一遍,讲一遍,讲歌曲所产生的背景,讲歌曲所包含的内容,学生理解了这些,就会喜欢唱歌,甚至会达到痴迷的程度。二、在听的基础上,启发学生的联想和想像体味任何一首歌曲,都离不开联想和想像,否则,就没有美感。联想和想像来源于生活。在歌唱时,应调动起储存在大脑中的丰...  相似文献   

13.
一次,我正在教学生演唱《我们走在大路上》这首革命歌曲,突然有个学生这样问我: “老师,为什么老唱这种硬梆梆的歌曲呢?教我们唱‘送君送到大路旁’吧。”“硬梆梆的——”我想:难道硬梆梆的就是革命歌曲的代名词吗?难道象《送别》这样软棉棉的歌曲才是感情丰富的吗?看来,这个学生的要求,不只是反映—些学生缺少鉴别力的问题,更严重的是,说明了他们的思想感情正受着资产阶级的影响和侵蚀,必须引起严重注意。  相似文献   

14.
音乐教师要教学生唱好一首歌,首先要教学生理解歌曲的内容,这就是要求上好音乐课的同时,也要对学生渗透语文基础知识,帮助学生理解语言文字所表达的丰富的思想感情内涵,加强语言表达能力的训练。让学生通过“说”来理解歌曲内容,教师通过听学生“说”来检查学生的理解情况。“说”为“唱”铺路,学生“说”得好,也就对歌曲思想内涵理解得深,了解得透。我们在音乐课训练学生“说”的能力,主要是在听乐曲、学歌词的时候,让学生边听边想象音乐的意境,然后让学生用自己的话有感情地把音乐意境讲出来。再带着感情来唱歌,就一定能唱好…  相似文献   

15.
小学音乐教学中唱歌是基础,每个音乐老师的教学都不能缺少这一环节,但是唱歌教学也是一门艺术,要让学生有感情的唱,老师与学生都要走进歌曲,了解这首歌所包涵的情感,从细节入手,让学生真正的学会唱歌。  相似文献   

16.
小学音乐教学中唱歌是基础,每个音乐老师的教学都不能缺少这一环节,但是唱歌教学也是一门艺术,要让学生有感情的唱,老师与学生都要走进歌曲,了解这首歌所包涵的情感,从细节入手,让学生真正的学会唱歌。  相似文献   

17.
唱歌教学是通过歌曲的艺术形象及学生的审美活动来感染与教育学生的,假如我们仅仅强调音准、节奏等的技能训练与培养而忽视了唱歌教学中的情感体验,那么就缺少了课堂教学中多向的情感交流(老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其结果必然是歌曲本身所具有的思想性、艺术性得不到应有的挖掘与提升,所唱的歌曲也肯定是苍白无力、缺乏表现力的。可见,在唱歌教学中,感染和教育学生的关键应该是歌曲的情感体验。  相似文献   

18.
田冬梅 《成才之路》2012,(27):14-I0011
优美抒情的英语歌曲不但给学生的生活带来快乐,而且能拓宽学生的视野。教师恰当地利用英语歌曲,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听、说能力,增强语感,从而达到提高学生的英语水平的目的。  相似文献   

19.
英语歌曲中蕴含着巨大的语言潜能和实践机会,使学生感知力、记忆力、理解力、想像力和创造力的训练发展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英语教学中,引英语歌曲入课堂,创设兴趣情境是寓教于乐的一种好方法。一、赏乐。赏乐,就是听与所学知识有关联的英语歌曲。听英语歌曲可将语言与情境相结合,创设生动、活泼的课堂学习氛围。小学生具有好奇、好动,注意力不能长时间集中的特点,而且容易疲乏。这时听一首英语歌曲可调节情绪。学生随着歌曲的韵律和节奏,既放松肢体,又休息,兴趣盎然。在获得愉悦心理的满足下,学生获得强大的学习动力,智能和…  相似文献   

20.
英语歌曲教学是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常用的手段.英语歌曲具有曲调优美、歌词简单生动、旋律优美、节奏感强和情景丰富的特点,符合小学生的认知规律和思维水平,小学生往往乐于听、乐于唱.《英语课程标准》明确提出了小学阶段歌曲及歌谣教学的分级目标与要求。在小学英语教学中,应利用英语歌曲这一有效载体来进行听力训练,培养学生听力,从而为他们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形成奠定一定的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