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陈其 《历史教学》2003,79(4):42-46
20世纪六七十年代,美国社会矛盾与冲突加剧,美国的"统一的价值体系"处于崩溃的边缘.新社会史应运而生,向长期统治美国史学界的"统一性"发起冲击.新社会史家强调多元文化的美国中各社会集团的特殊性,特别是族群特性.他们反对精英垄断的政治历史,努力建立以"普通人的日常生活"构成的"自下而上的历史".新社会史学在史学目的、理论、方法等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但也出现很多偏差.特别是对多元文化、多族群特性的过分强调,使历史学传承美利坚民族文化精华、强化民族共同价值观、加强民族凝聚力的重要功能受到巨大损害.  相似文献   

2.
《反美阴谋》以反写历史的方式审视美国民族特性,设想了1941年林白成为美国总统,推行反犹政策而导致整个美国的社会动荡,暴露出危机时期美国信念的脆弱性和犹太身份的片面性。这部小说通过讲述犹太族群在反美罪名下的艰难生活,探讨着“谁是美国人”这一重大问题,肯定了美国信念与族裔身份的结合,透射出作者罗斯对后9/11时代美利坚民族认同的思考。  相似文献   

3.
作为美国史学的源头,殖民地时期的美国史学表现出明显的地方主义色彩,史学家们在进行历史撰述时往往以本地区的社会经济或基督教会发展作为自己的书写主题.独立战争后,伴随着新国家的建立和社会的不断发展,在欧洲史学思潮的影响下,新一代史学家们开始尝试从整体上对美国国家的历史进行综合分析与考察,早期美国国家史随之兴起.在此过程中,大卫·拉姆塞和墨西·奥蒂斯·沃伦等人的美国革命史研究第一次把"美国"作为一个整体概念去看待;埃比尔·霍姆斯、本杰明·特兰伯尔和蒂莫西·皮特金等人的早期美国(通)史研究,深化了人们对美国整体历史发展的认识;而"美国史学之父"乔治·班克罗夫特则以其10卷本的皇皇巨著《美国史》把早期美国国家史的历史书写推上了一个新的高度.早期美国国家史的历史书写对美国国家的早期发展和民族认同产生了极其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楚族与瑶族同属“楚蛮”,楚族融入汉族揭示了中国族群特别是翠族地方群域,既无法逃避又相互对立的多重交织,楚瑶始祖化的印合.多元化创造性地共存,从而成立足本民族、面向民族国家、放眼全球多元化的分层认同模式。  相似文献   

5.
历史学的民族性与时代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历史学的发展体现在民族性与时代性上,二辩证的结合才能推进史学进步,近代史学从不同方面表明了这一事实,在全球化趋势下,当代历史学的民族性与时代性问题应该受到特别的重视,要研究全球化对中国史学、对史学思想产生的影响,还要研究中国民族传统史学遗产在发展当代史学上的重要价值。讨论历史兴衰是历史学的主题,研究历史“势”同样是当代历史学的重大理论问题,“究天人之际”是历史学的重要内容;多重考据应当是当代史学考证的基本方法。  相似文献   

6.
美国教育史学的创立与变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美国教育史学的萌芽最早出现于18世纪初。在殖民地时期的新英格兰出现了最早的教育编年史。建国以后,随着美国学校教育及师范教育的发展,教育史家遂将研究重点由欧洲教育史转向美国教育史,并从各州教育史研究发展到综合性的美国教育史研究。1919年卡伯莱(E.Cubberley)《美国公立教育》的问世是美国传统教育史学范型确立的标志。20世纪60年代以前,该范型在美国教育史研究中一直占主导地位。1960年,贝林(B.Bailyn)发表《美国社会形成中的教育》,抨击了卡伯莱模式,被视为美国“新”教育史学的宣言书,拉开了20世纪后半期美国教育史学变革的序幕。此后,美国教育史学的变革沿着两条路线进行:一是以贝林和克雷明(L.Cremin)为代表的温和路线,二是以凯茨(M.Katz)和斯普林(J.Spring)等为代表的激进路线。当代美国教育史学的多元化发展已成为趋势。  相似文献   

7.
作为20世纪60年代美国新左派社会运动在史学领域的反映,新左派史学与前者在指导理论上有共同的渊源。在对美国新左派史学家的学术影响方面,哲学家赫伯特·马尔库塞、社会学家查尔斯·赖特·米尔斯和历史学家威廉·阿普曼·威廉斯可以称得上是最重要的人物,正是他们分别从哲学、社会学和史学三个不同的领域为美国新左派史学家们提供了社会批判和历史研究的全新视角和理论武器。  相似文献   

8.
高校少数族群招生政策是美国高校为促进社会公平和进步而采取的一项重要教育举措,它是保障少数族群高等教育入学机会的制度化的绿色通道。在和谐视域下研究与探讨美国高校少数族群招生政策的一些成功经验,可以为我国高考民族政策的改革与发展提供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9.
在简述“稗史小说”演变过程的基础上,从历史观与阶级性、历史知识的真与假、历史教育的形式与效果等三方面将稗史小说与正规史学作了比较,强调前者的史学性和人民性,从而说明了稗史小说的民间史学特性。  相似文献   

10.
在简述“稗史小说”演变过程的基础上,从历史观与阶级性、历史知识的真与假、历史教育的形式与效果等三方面将稗史小说与正规史学作了比较,强调前者的史学性和人民性,从而说明了稗史小说的民间史学特性。  相似文献   

11.
文章从隐喻的意象图式角度分析"两"与"双"、"口"与"嘴"在语言表达中的同现限制。"两"与"双"的字形不同,它们的意象图式也不同:"两"是平分图式,"双"是配偶图式;"两"、"双"词语在言语交际中的意义和用法也就不同:选择"两"的语境强调"分而为二、两相对立",在选择"双"的语境强调合二为一、配成一对。"口"与"嘴"隐喻投射到对事物域的认识当中,但是各有侧重:"N+口"强调的是"容器通往外界的地方","N+嘴"强调的是"容器中形状突出的部分"。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孟子》中“正”、“长”、“贤”、“良”、“轻”5个形容词的语义和语法功能作较为细致的描写,试图从中寻找出《孟子》中不同的形容词在语法功能上的共性与个性,并进一步提出问题,即这些共性与个性的历时和共时的差异,以及造成这些差异的原因。  相似文献   

13.
教育研究大致经历了从哲学--思辩研究范式经科学--实证研究范式到人文--理解研究范式的历程.范式的转换不只是方法的更替,更是哲学理论背景、思维方式、价值取向、研究过程等的变更和创新.本文以众多学者的研究为基础尝试作多方面的比较.  相似文献   

14.
15.
16.
"吏"与"史"     
很多同学容易将"吏"与"史"写混,今天和大家说说怎样区别这两个字. 先说"吏"字吧.在《新华字典》中,"吏"字解释为"旧时代的官员".大家想一想,旧时代的官员们不都戴着一顶官帽吗?在古代,什么身份的人戴什么样的帽子可有讲究了,在官场中这讲究可就更多、更复杂了."吏"字上的一横不正像是那一顶帽子吗?记住这一横,不仅能分清两个字,还把"吏"字的意思记住了,一举两得.  相似文献   

17.
18.
19.
从史铁生的两部长篇小说《务虚笔记》与《我的丁一之旅》的文本出发,重点分析《务虚笔记》小说人物性格,从而通过文字表面的映像,来了解史铁生现实生活经历,发现史铁生最内里的“自我”与“印象”,阐述史铁生小说中的“质疑真实,推崇自我”的哲学思想,发掘文学与哲学的重合方式。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