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现在提倡写短文,而且新闻体裁还规定字数,在长风日炽的今天。以字衡文,出于不得已。如何把短文写好?使人读后真有“尺水兴波”之感,是很值得研究的。前苏联作家契诃夫说,“写得有才华就是写得短。”古代精短文章,光焰夺目。《论语》、《孟子》、《书经》、《诗经》、《礼记》、《左传》加在一起,也只有40万字。《论语》只有11750字,老子的《道德经》,仅有5000字。  相似文献   

2.
评论的立意不仅要深,而且要丰富多样,要达到这种美,一个重要方面,靠美妙的艺术传达。 对于艺术传达,古代作家和文论家向为重视。刘熙载说:“大起大落,大开大合,用之长篇,此如黄河之百里一曲,千里一曲一直也。然即短至绝句,亦未尝无尺水兴波之法。”(《文概》)。这里谈的是作诗,同样适合于新闻评论。  相似文献   

3.
2014年初,为了适应全媒体时代发展需要,进一步扩大期刊影响力,展现个性特色,本刊在媒体人QQ群基础上,开设了热事微评栏目,着力刊网互动,聚焦舆论热点,邀请专家、媒体人、群友从不同角度撰稿,进行思想交锋,从而达到学术共鸣。在新闻理论研究上颇具创新意义。一、栏目策划背景近年来,新媒体的迅猛发展改变了传播格局,人们对新闻传播的认识不断深化,研究领域、理论、方法和手段日益扩展,但理论刊物如何做到与社会热点问题互动呢?  相似文献   

4.
怎样才能把新闻写得别具一格,写出自己的个性,写出那么一点味道来?正如其他形式的文体写作一样,没有定规成法,唯有根据内容的需要,寻求最能表现它的合适贴切形式。《兵过中原》(见《解放军报》1996年11月27日第二版)见报后,在报社内外多有褒词,认为文章删繁就简,用心脱俗,给人一种别具一格的清新感觉。一篇新闻能得到大多数人的认可,说明它确有一些独到之处。好在哪里?作为直接处理这篇稿子的版面编辑,不揣浅陋,在此尝鼎一高,就教于行家大方。这篇报道除开编者按,只有sop来字,应该说是一篇典型的“豆腐块”。然而,区区…  相似文献   

5.
门光尺小考     
门光尺曾是中国传统建筑设计不可或缺的度量工具,其具体形制、用法,随着时代的变迁、地域的差异而有所不同。笔者偶然发现一种山西民间至今流传着的门光尺,其形制、内容、尺长自明代传承至今,虽然在现代建筑中已很少使用,今天的木匠对它的用法也是一知半解,但它依然闪耀着智慧的光芒。  相似文献   

6.
任高瑶  李必会 《大观周刊》2012,(45):294-294
教师是学生健康心灵的呵护者.是茁壮成长的领路人。爱心是教育的灵魂,是课堂教学的生命线。没有爱的教育,是于涩枯燥的教育,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结不出丰硕的果实。教师心灵间的那一泓永不干涸的清泉.时刻滋润着学生的心田……  相似文献   

7.
有一个流传颇广的笑话。有老外问中国人:听说中国有24人共吃一席的事情,是否是真的?在得到肯定的答复后,老外又问:桌子那么大,怎能夹到菜呢?中国人说:我们有一种三尺长的筷子。老外还是不解,这么长的筷子,夹菜是没问题了,  相似文献   

8.
时事新闻报道是读者了解国际国内重大新闻事件的一个重要窗口,也是读者了解党的方针政策的一个极好的平台。随着人们的阅读水平的提高,阅读兴趣的提升,以及对国家大事的参与度的趋密,读者对时事新闻的关切和要求已越来越高。作为一名时事编辑,如何在处理国际国内时事新闻事件时,能准确地把读者真正想要知道,想要了解的内容编辑到版面上?笔者以为,编辑除了要有很强的党性原则,有很强新闻敏感性外,更重要的是要有很强的提前介入、把握主导的新闻策划意识和策划技巧。  相似文献   

9.
十余寒暑寂寞苦,三尺书案刻春秋。虽经酸甜苦辣,一颗心,乐不够。以上几句引子,引出一个人来,他名叫张文海,一位靠自学成才而在全国书坛闻名的硬笔书法家。十余年来,他情系笔墨间,凭着手中小小的三寸硬笔,支撑起了他人生的坐标。1983年,中学毕业后的张文海,由浪漫的伊甸园回到了现实的土地上,怎么办?浑噩度日,岂不等于碌碌一辈子?1985年秋,他报名参加了庞中华在郑州举办的首期书法函授班,系统学习了钢笔书法理论技艺。苦其心志,面壁笔耕,攻唐楷,习汉隶,仿晋行,摹魏碑,守凄清一隅,伴秋月一弯,废纸写了几尺厚…  相似文献   

10.
吴万平 《新闻知识》2005,(8):69-70,51
报纸越出越厚以来,产生了一个新的工作岗位Zāo审读。它的大体职责是多把一道关,以减少报纸的差错。但审读在编辑工作中处于什么样的地位,具体应发挥什么作用,各报的作法不一。2003年8月,深圳商报出台了《审读工作要则》,规定审读“主要负责消灭报纸大样上重大导向性差错、重稿、标题差错、重大常识性差错及版面重大技术性差错”。基本厘清了本报审读的工作职责。  相似文献   

11.
1916年,我出生在金县金沙滩一个贫苦农民的家庭,是个三岁死了爹,七岁没了娘的苦命孩子。为了混口饭吃,九岁就给地主放牛、扛活。我的童年和少年生活是苦涩的,新中国解放后,我才翻身做了国家的主人,凭着诚实善良的品格和辛勤的劳动,成为劳动模范。回顾自己的成长历程,我深刻地认  相似文献   

12.
13.
水、水、水     
习惯了“放任自流”的北京人,今后无论是常住人口还是暂住人口,无论是工业企业用水还是农业灌溉,面对用水都将不得不有所收敛。  相似文献   

14.
水、水、水     
HO——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结合而成的最简单氢氧化合物。它几乎无处不在:在地球表面占70%以上的比例。正所谓“取之不竭,用之不尽”。但如今,水向我们发出了警告.1977年8月,在联合国水资源会议上,科学家们断  相似文献   

15.
水! 水! 水!     
河南省辉县市——一座太行山下的县级市,水利设施千差万别。东南靠井灌,东北靠库灌,西南靠河灌。水利财富的分配决定了镇与镇之间农业发展的差距,而不同村落的经济实力也作用于水利灌溉的发展  相似文献   

16.
水!水!!水!!!     
水——人类社会发展和人类生命不可缺少的最宝贵资源之一。可是,造物主对中国人似乎并不那么偏爱。  相似文献   

17.
我的班长余书福退伍后,经过两年的奋斗,已成为一家报社的编辑,战友们对他今天取得的成绩投去赞赏的目光。余班长退伍后凭着在部队发表的三大本作品剪报本被海南《商旅报》聘为记者,后又被《海南特区报》聘为体育版编辑。在一次师里组织的新闻骨干培训班上,余班长作为特邀佳宾被请回部队给大家上课,许多战友向他请教:“余班长,你从基层报道员走到今天报社编辑的位置,有没有什么捷径可走?”他笑着回答:“写新闻没有什么捷径可走,关键是要热爱。”大家进一步打探:“如果想要达到你现在的写作水平,到底要热爱到什么程度?”他回答说:“一尺深!”…  相似文献   

18.
《中国传媒科技》2013,(9):85-85
设备与服务.会是过去的软件巨头齐齐掉头瞄准的新方向.比如微软.比如Adobe。  相似文献   

19.
我国社会经济的蓬勃发展,加快了城市化进程,进而促进了城市社区的建设和发展。这一现象理所应当地对媒体产生了影响,敏感的媒体自然要作出必要响应,对社区新闻的重视、配备专职社区记者、开设社区版乃至开办社区报就是在这样一个背景下产生的新的媒体现象。近年来,《平顶山晚报》在强化社区新闻方面作出了有益尝试并有许多成功的报道。  相似文献   

20.
<正>中师生是新中国教育史上重要的群体,他们为中国基础教育的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本书以长篇小说的形式,描写了20世纪90年代一群江津师范学校毕业的青年教师为改变乡村落后面貌,志愿扎根在山区偏僻小学教书育人的故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