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宋玉红 《档案天地》2012,(12):10-10
父亲虽然已永远地离开了我,但父亲的音容笑貌却永远地定格在我生命的记忆里。为纪念父亲去世三周年时,我精心地把父亲生前的照片,一一整理成一本本专辑照片档案,每当看到父亲生前的照片,便使我不由地追  相似文献   

2.
汽车飞驰在公路上,窗外的景致飞快地闪过。我看了一路的风景有点疲倦。突然,汽车“嘀”地一声戛然而止,门开处,一个年轻女人抱着孩子径直坐在我身边。我下意识地挪了挪屁股,眼睛转向窗外。陌生人之间的规诫,使我不敢肆意地多看一眼怀里的孩子,尽管孩子是那样招人喜爱。  相似文献   

3.
声音     
正成龙:我在大陆有块地,7年没开发成全国政协委员成龙说,我给别人的印象,感觉我在中国内地很有办法,其实我根本没办法。我在内地有一块地,各种手续都办不下来,这个部门把我推到那个部门,推来推去,快8年了,都没办完手续,我准备放弃了,不要这块地了。北京军区总医院原副政委孙茂芳成立家庭病房,上门服务孤残老人,  相似文献   

4.
昨天看2009年时的照片,发现那时候真瘦。我感叹说,我要减肥啊。于是长河说,我们跑步去吧!他定了45分钟的时间,我跑出去10分钟就不行了,停下来气喘吁吁地走。长河恨铁不成钢,说:跑!给我跑!一巴掌一巴掌地在背后推我。于是很多人诧异地看着,后海边上,一个长相很有喜感的光头男子,骂骂咧咧  相似文献   

5.
芮伟良 《新闻实践》2009,(11):68-69
记者在紧张地采访、拍摄,谁来记录他们的工作状况?且让我来试一试!我是报社的驾驶员,乘我的车的更多的是赶去一线采访的记者。遇到有紧急情况,如台风袭来,突发事件发生,我往往自告奋勇地请战出车。按理说,车到采访现场,我的职责告一段落,可以躺在车里听听音乐喝喝茶。司机只是个旁观者,最多好奇地看场景,或者替记者背背包。久而久之,我深为记者的敬业精神所感动,自然而然地买来相机,在采访一线把镜头对准记者,记录着他们的工作场景。  相似文献   

6.
小时候,我最爱去的地方是我所居住城市的动物园。那是天底下最让我感兴趣的地方。那些笼子里和我们的样貌迥然不同、游走不安的生灵既让我感到兴奋,又令我莫名地恐惧。三十年多后的今天,我已是一名有多年编龄的少儿读物编辑,被我编入图书的动物算算已有好几百种。我向我的小读者们饶有兴味地介绍地球上多姿多彩的生命,  相似文献   

7.
和女人约会     
我已经越来越不喜欢和女人约会了。老实说,我基本上是一个粗俗的人,虽说我偶尔也有高雅的追求。我自认为我很纯洁,但一些邪念总会不定时地从我的细胞里冒出来。比如上次有一个女人不停地向我倾诉自己糟糕的情感生活的时候,我真想跪地向她求饶。 嘿,姐姐,可不可以换点别的。比如,说说你是怎么把一只活蹦乱跳的鲫鱼煨成鲫鱼汤的。  相似文献   

8.
刘鹏 《军事记者》2008,(9):66-66
看着自己去年订阅的12本《军事记者》,我的心里满是感激。是它,给了我写作的勇气和力量。它就像一位良师益友,在写作的道路上指引我前进,激励着我不断地耕耘,伴随着我在人生道路上勇往直前。我在心里默默地说:一定要好好地珍藏《军事记者》。  相似文献   

9.
钱财狂     
我妈拨个电话和我闲聊,说起大学时代的一个男同学,出差路经我家,还礼数周到地去看了她。我妈一直在啧啧赞叹,你那些同学,不栖读书的时候在我家吃了那么多顿饭。我这却却一个劲地追问我妈,他带什么了?把你乐成这样?我妈不疑有他,一五一十地和我背清单。我在心里飞快地把它们一一折现,然后暗地里出一口大气:这下才好,终于赚回来了。这个同学临毕业  相似文献   

10.
或许,今生我的梦想是做一名编辑!当我渐渐地长大,开始认真地思索今后的方向。这个梦想穿越迷蒙的雾障,愈加真切地凸现在面前。 很小的时候,我就和书结下了不解之缘。父母忙于上班,只好把我反锁在家里,几本小人书伴我度过了孤独的幼年。没有玩伴嬉闹,我只好从书中寻  相似文献   

11.
光阴如箭,时间如梭,1984年,从我步入新闻工作者的行列,屈指算起来已有二十多年了。二十多年的工作实践使我深刻地认识到,从事新闻采编工作深感只有不断地学习,才能使自己不断地成长,逐步成熟,有所提高。通过实践,我有以下体会与同行共勉。  相似文献   

12.
初识《中国档案》,并非出于自觉自愿的喜欢,而是被前辈逼上梁山。更令人没想到的是,我与《中国档案》这耳提面命式的相识,却为我做好档案工作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1987年,我毕业被分配到宁夏档案局保管利用部工作。苦读寒窗的生活终于结束了,当时心想要痛痛快快地玩一玩。但上班没几天,人大档案专业科班出身的宋杰老馆长就把我的美梦搅碎了!他一方面和蔼可亲地关心我的生活,另一方面却毫不含糊地锤炼我的工作,给了我一篇命题作文:浅谈  相似文献   

13.
三鹿奶粉事件曾经给我带来深深的危机感。作为一个平胸了很多年而且还将继续平胸下去的女青年,我为我其实还一丁点儿影子都没有的孩子们感到由衷地担心。我当时认为,唯一的办法只有努力挣钱,以便可以从容地购买进口奶粉。  相似文献   

14.
理发心灵史     
对理发产生恐惧感,是七八岁时候的事儿。为了培养我的独立意识,一天,我妈郑重地给了我一元钱,要我独自去理发。结果我比我妈期望的更加独立,果断地用这钱买了零食,与玩伴黄二狗分食一空。  相似文献   

15.
谈起我与中国地市报研究会的故事,就要先说说我与《中国地市报人》杂志的故事。我与《中国地市报人》这份新闻战线上大名鼎鼎的专业杂志相识已经有六个年头,结下了深厚的情谊。在工作上,它是我学习的智囊;在业务上,它是我进步的导师;在生活上,它是我品读的益茶。  相似文献   

16.
有的人很容易给人留下印象。有的人去却需要长期交往,随着慢慢地接触,形象才会日渐清晰,令人难忘。圣野属于后者。一最近,上海少年儿童出版社准备出版圣野一个选集:《雷公公和啄木鸟》,圣野同志嘱我为他写个序。我诚惶诚恐地打开这本书的清样,第一首诗就是我熟悉的《井》。我啊地的女儿我居住在地的深处但我不离开人我把母亲给我的爱的汁液  相似文献   

17.
我是一名普通的电视新闻记者,我从事的工作和我的同行们所从事的工作没有什么不同,我们的职责都是如实地报道新闻,忠实地记录历史.真实地反映时代的变迁。在十多年的工作经历中,我觉得我只是做了一名职业的电视新闻记者应该做的事情。  相似文献   

18.
我今年1至9月,已被新闻单位用稿160多篇。不少通讯员朋友向我打听投稿命中率高的诀窍。我说,我是笨鸟先飞。自从我迷上新闻写作以来,总是不停地写,毫不气馁地写。在写的过程中,我也摸到了一些门路。  相似文献   

19.
我与《中国地市报人》结缘已有五年了。五年里,阅读《中国地市报人》成为我工作的一部分,通过《中国地市报人》让我了解了全国其他地市报先进的办报理念、管理方式、经营策略,借鉴这些先进的办报理念,对照和田日报社存在的问题,在制度上进行不断完善,  相似文献   

20.
幸福得要死     
山东二敏给我打电话的时候,我正蹲在14楼阳台的一个角落里郁闷地抽烟,他问我“小子,你现在在揍(做)什么呢?”我很想告诉他,我在揍自己,但我不能这么说,我懒洋洋地告诉他,我正在抽烟。二叔给我打电话是想告诉我他新买了个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