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社区参与旅游发展是旅游可持续发展宏观系统中不可缺少的机制,从社区角度来思考旅游开发问题有可能为实现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找到可行的途径。中国自引进社区参与概念到旅游开发以来,暴露出很多问题,引起了各界特别是旅游学界的密切关注。主要对近年来社区参与旅游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进行探讨,并提出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2.
社区参与旅游发展的问题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丽梅  吕君 《未来与发展》2010,(7):111-113,99
社区参与旅游既可以看作是旅游可持续发展的一种途径,又可以看作是参与旅游发展的一种行为。社区参与旅游把社区居民视为旅游主体真正进入到旅游规划、开发、建设中,目的是社区居民得到多方面发展。从目前看,社区参与旅游发展缺失出现了许多不可避免的问题,如“旅游飞地”、“旅游孤岛”、“公地悲剧”等现象。针对这些现象提出建议,希望社区参与旅游发展能够给杜区带来正效应.避免负效应的出现.  相似文献   

3.
王军  王媛 《资源科学》2011,33(11):2175-2181
旅游地的发展都要依托社区,处理好社区与旅游发展的关系,才有可能获得旅游发展新的突破。本文对江苏海滨湿地周边社区居民参与旅游开发的意识、旅游规划的参与、参与旅游经营及收益情况等方面进行分析,发现当地社区参与观念淡薄,社区在旅游规划、旅游经营、旅游收益、相关宣传和培训等方面的参与处于非常落后的阶段,参与方式单一,程度浅,参与内容狭窄。因此本文在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前提下,依据墨菲的社区旅游战略模式,结合研究地的实际,从进入性模式、商业经营模式、社会文化展现模式、管理模式、环境保护模式和社区参与旅游规划决策模式6个方面建立了基于社区参与的生态旅游开发模式。这种模式的构建,一方面促进了对社区参与旅游开发的内在因素的探究和把握,从而有助于江苏海滨湿地生态旅游资源的合理、可持续开发和利用,并对维护江苏沿海地区的生态平衡起到重要作用;另一方面又可通过对这些内在因素的了解,为当地社区旅游开发提供一种全新的模式。  相似文献   

4.
乡村生态旅游社区参与模式研究——以苍南县五凤乡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态旅游是未来旅游业发展的重要趋势,是旅游目的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社区参与被认为是生态旅游内涵的一部分、生态旅游的特点之一以及实现生态旅游目标的理想途径.本文在对苍南县五凤乡社区参与情况实地调研的基础上,初步分析了五凤乡社区参与乡村生态旅游现状,对五凤乡社区居民参与乡村生态旅游发展的相关利益主体进行了探讨,提出了五凤乡社区参与乡村生态旅游的新模式.以期为乡村生态旅游社区参与提供决策上的参考和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5.
旅游规划中的社区参与在当前旅游产业中起着重要作用,是现代旅游业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但据调查显示,社区参与旅游规划的工作中存在着以下的问题:理论尚未完善;居民缺乏参与意识;欠缺相关制度保障;相关工作人员认识不到位。对此,本文提出相应的措施。  相似文献   

6.
国外社区参与旅游发展研究的层次演进与判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吕君  吴必虎 《未来与发展》2010,31(6):108-112
以"旅游与社区的结合"为基本特征的社区旅游逐渐被理论界和实践界所关注,被认为是实现旅游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作为社区研究的延伸,国外社区参与旅游的研究经历了萌生与思索、状态与考量、切入与探求、互动与整合、路径与抉择等层次演进过程。认为没有赋权,社区的可持续旅游发展是难以达成的,为中国社区参与旅游发展的研究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7.
严宽荣 《科技广场》2009,(10):98-99
良好的旅游形象有利于弱化城市旅游业发展中的不利因素,带动旅游业的发展;同时旅游业的发展更能提升本地旅游形象,彼此是互动协调发展的关系.文章分析了九江城市旅游业发展与城市旅游形象塑造的策略,通过城市旅游业和城市形象的有机结合以促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8.
一、旅游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的辩证关系旅游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是可持续发展在旅游业的集中体现,开发和保护关系贯穿在旅游业的整个发展过程中,并随着旅游业的蓬勃发展而日益显出其重要性。旅游资源开发将改善、美化资源环境,旅游收益也为资源保护创造了经济条  相似文献   

9.
目前,旅游业已经成为现代经济社会中举足轻重的产业,伴随着旅游业的迅速发展,生态环境也受到了严重破坏,如何实现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首先阐述了旅游可持续发展思想和复合系统构建原则,在此基础上,从旅游地的社会、经济和环境三个方面分析了复合系统的框架结构,最后对系统量化和标准化进行了归纳,从而为平衡旅游经济与经济保护找到一个可靠地着力点。  相似文献   

10.
杨令 《大众科技》2010,(9):197-198
文章分析桂林市旅游交通现状与具体存在的问题,提出构建桂林市旅游交通系统,旨在促进桂林市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1.
全球气候变化对中国旅游业的影响及应对策略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全球气候变化日益加剧,旅游业是全球变化影响下的敏感和脆弱的产业之一,科学分析气候变化对旅游业的各种影响,提出旅游业应对气候变化的对策措施,有助于促进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本文在简要叙述国内外相关研究的基础上,从旅游资源、旅游市场格局与游客行为、旅游产品、旅游服务体系、旅游效益等5个方面分析气候变化对中国旅游业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湖北区域旅游资源的SWOT分析,提出了湖北省旅游营销的思路与策略,力图从旅游营销方面为湖北省旅游业的发展做出有益的探索,从而做到资源的合理利用,提高湖北省旅游业的整体营销水平,实现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3.
陆仙梅 《科技通报》2015,(3):21-24,49
区域旅游合作是湘桂黔边区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采用SWOT分析法,分析其旅游合作发展路径的优势、劣势、机会与威胁,准确把握旅游合作发展方向,结合区域侗族文化、原生态旅游等相关因素,从合作模式、组织管理、利益分配、产品开发、基础设施、旅游形象等方面提出适合其自身特点的旅游合作路径,为湘桂黔边区以及我国类似区域开展旅游合作提供理论依据,促进区域民族旅游业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4.
生态旅游与低碳旅游是两个既相区别又相联系的概念,它们都注重环境保护,维护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但生态旅游与低碳旅游又是两种不同的范畴,生态旅游是旅游市场中的一个细分市场;而低碳旅游强调的是一种以低能耗、低污染为基础的绿色旅游方式。从生态旅游到低碳旅游是旅游业发展历程中从理念到实践的重要突破。  相似文献   

15.
笔者通过阅读大量的文献,总结了旅游可持续发展研究的八大热点领域,分别是旅游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研究、旅游环境容量、生态旅游、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社区参与、利益相关者理论、旅游危机理论、旅游系统理论,并分别进行了简要的文献综述,为旅游可持续发展研究的热点领域做了清晰的梳理.  相似文献   

16.
旅游公平是衡量一个国家旅游业是否成熟的显形标志,其首要目标是人人有机会参与旅游。文章从国民出境旅游、城乡出游率差距、出游选择中的等级差距以及弱势群体的旅游缺失四个方面佐证了目前我国与人人有机会参与旅游的公平目标尚有一定距离。发展旅游在考虑经济性的同时更应该关注其对国民素质和国民生活的重要性,所以旅游惠众实现旅游公平是未来旅游发展的终极诉求,而政府是实现旅游公平的主导力量。国家应该建立社会长效机制保障社会旅游的实现,适当扩大免费旅游的范围,加强乡村社区旅游公共产品建设,真正体现旅游发展的人本思想。  相似文献   

17.
卢璐 《科技创业月刊》2011,24(13):52-55
在世界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前提下,旅游作为国民经济的一个重要增长点,已经参与到区域经济合作中来。此外,在旅游业开放性和关联性特点的前提下,区域合作已经成为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一种必然选择。从国家到地方层面,也都把区域合作作为旅游业发展的未来选择。在泛珠三角经济圈经济一体化发展的今天,湘桂粤赣闽五省区怎样借助泛珠三角经济圈9+2区域经济集聚发展的契机合力开发旅游资源,构建区域旅游一体化开发的产品框架,建立大南岭、大瑶寨、大井冈区域旅游合作进行研究和探讨。  相似文献   

18.
旅游规划在中国旅游业发展中的作用日趋明显,面临的挑战日趋增大,要从根本上提高旅游规划水平,必须从最基本的旅游理论及发展机理研究做起,探索旅游发展理念的地域化、空间化、形态化的途径。旅游规划的时代特,旅游业可持续发展与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与旅游规划语言的建立是旅游规划科学化、职业化最主要的学术前沿。  相似文献   

19.
生态旅游是近年来旅游业发展当中所形成的全新的旅游理念和形式,主要倡导的是用生态观点来发展旅游行业,促使旅游业能向一个可持续的方向发展,并产生积极的社会效应。本文主要对升天旅游规划与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进行了分析,希望为我国的旅游业可持续发展提供一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20.
张宁  侯志强 《科技广场》2011,(4):135-138
低碳经济的发展带动了一系列相关产业的发展,特别是对于飞速发展的旅游业来说,发展低碳旅游成为时代发展的诉求。文章介绍了低碳经济背景下的低碳旅游,以及低碳旅游在现实中的实现方式,阐述了低碳旅游的发展与生态旅游之间的和谐关系。旨在引导人们充分认识低碳旅游时代的来临,指导人们应用科学合理的旅游方式,开展旅游活动,为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