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高考改革前,考生分为文科、理科参加高考,均有固定的考试科目组合;新高考改革推进后,不分文理科,改为考生自主选科.选科的多样化组合,使得考生的学科背景更趋多样化,"接力"培养的大学面临这种变化,在招生计划的制定中也明确了专业(类)的选科要求,以接续考生高考后的志愿填报.在新高考地区,无论"3+3"选科模式还是"3+1+...  相似文献   

2.
基于不同年份学生问卷调查数据,从招考政策、选科情况和专业意向三个角度对北京市高考综合改革效果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学生对“新高考”相关招考政策的熟悉程度逐步提高;学习兴趣和科目擅长程度是学生选科的重要因素,科目难度和性别等因素与选科关联性相对较低;选科组合规模分布趋于合理;学生未来专业意向更加广泛。调查也暴露出高考改革出现的新问题,包括学生对赋分方案、院校专业要求和志愿录取等具体政策认识不均衡;选科后学生对部分学科兴趣下滑;学情形势不清晰;部分专业志愿意向变动大等。针对这些问题提出拓宽政策沟通渠道、注重理性宣传、细化学科教学研究、加大学情调查、加强生涯规划课程的系统性、开展个性化升学指导等建议。  相似文献   

3.
高中生自主选科虽是学生个人选择的问题,但在选择的过程中离不开国家政策、高校招生专业选科要求的指引,学校教师的指导,家长的参与。弄清高中生选科过程中各方参与者扮演的角色及其应该承担的权责,对于保障学生自主选择权及新高考改革初衷的实现,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文章从利益相关者视角对高中生选科过程中存在的困境进行探讨,并对选科中的利益相关者进行剖析,阐述了各利益相关者在高中生选科过程中的应为之责。  相似文献   

4.
2021年是河北省新高考改革第一年,各高中学校精心谋划、积极探索,做了大量的工作,为学生选科提供了各种方案及帮助,下面笔者也谈一谈对选科的认识,希望对读者朋友有所帮助。在新高考形势下,选科就是对大学专业划定选择范围,对学生将来职业的选择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这是一个职业生涯规划的问题,因此选科应该是一个系统性的工作,需要将学生、家庭、学校、社会四者结合起来进行综合考量。  相似文献   

5.
2018年,广东省作为第三批改革区正式开始实行新高考政策。新高考下,学生在高一结束时要进行选科,这个选择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学生今后就读的大学专业和从事的职业,影响深远。做出这个有效决定,需要学生对各个学科加深认识,不但要了解学科学习内容、核心素养要求,更要了解学科与大学专业及职业的大致对应关系,同时还要了解高校专业的选考要求、专业设置等信息。新高考改革把生涯教育推到了学校、教师、学生的面前。  相似文献   

6.
《求学》2023,(21):34-35
<正>虽然新高考政策已经实施快10年了,但是很多学生对于选科还是感到迷茫,有很多误解。本文总结了6个常见的误区,希望即将选科的同学们看完之后都能选出令自己心满意足的选科组合。1.一味追求专业覆盖率很多学生在选科时还没有明确的专业目标,对以后想学什么专业完全没有想法,甚至不了解那些专业具体是学什么的。这时候家长和老师可能会推荐这一部分学生选择专业覆盖率高的选科组合,比如“物化政”和“物化生”的选科组合,其他专业覆盖率低的选科组合可以不考虑。  相似文献   

7.
家长是高考改革重要的利益相关者,其对选科的认识及意向是学生选科的重要影响因素。调查显示:家长对孩子在校课程学习和高考选科关注度较高,但对相关政策的了解有待深入;家长与孩子的选科意向及意向学科组合总体趋势较为一致;家长对孩子大学专业报考的初步意向集中在教育学、经济学、理学、医学等专业上,较为尊重孩子的选科及专业报考意向,赞同根据兴趣、能力、成绩及大学招生要求进行综合选择。根据家长对高考高度关注但实际了解程度偏低、新高考赋予更多选择权但家长的选择取向相对集中、家长和学生选择意向的趋利性特点突出、家校社协同机制有待形成等实际,还需进一步推动高考制度设计在试点中持续优化,发挥高校在招生和育人中的导向作用,推进高中学校育人方式改革,构建家校社协同机制以增进社会理解,从而加强对家长和学生选科选考的指导。  相似文献   

8.
彭丽红  刘腾 《西藏教育》2024,(2):59-61+64
重庆市2019年颁布的新高考改革方案明确规定,从2018年秋季入学的高一学生开始实施新高考综合改革,采用“3+1+2”选科模式。为了进一步了解西藏班学生选科的实际情况以及在选科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帮助学生做好科学的选科指导,课题组对学校高中部2021届、2022届、2023届、2024届学生在高一时期的选科情况做了相关问卷调查。通过调查分析学校高一学生选科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选科策略建议。  相似文献   

9.
姚妤 《求学》2023,(6):45-46+70
<正>适合人群:擅长数学、物理,空间想象能力较强,善于分析,能够埋头于枯燥的计算公式中的学子选科要求:在传统高考中,本大类专业一般只招理科类考生;在新高考模式中,一般要求必须选考物理。(选科要求仅供参考,以各省份高校实际招生要求为准。)  相似文献   

10.
<正>专业名称:电子科学与技术讲述人:路边的小溪(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本专业适合:动手能力强,肯吃苦耐劳、耐心细致,数理基础较好,热爱探索和创造,有较强的自我学习能力、实践能力的同学选科要求:2023年新高考,必选物理,极少数院校要求再选化学;2024年新高考,必选物理和化学;2023年老高考,仅招理科考生小编能简单地介绍一下电子科学与技术这个专业吗?  相似文献   

11.
针对新一轮高考改革中的选科组合与等级分数,主要探讨了选科组合与招生专业限科之间的复杂性映射关系,等级分数转换及其应用问题,选科组合与多元录取的协调发展等问题,旨在推动高考改革研究的不断深化和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12.
新高考改革的目标旨归之一在于使学生能够自主选择考试科目。然而现有研究对新高考是否增加了学生的选科自主性未达成共识。本文基于2022年“高考改革问卷调查”获取的31 656份大学生样本,按70%、15%、15%的比例随机将样本分割为训练组、验证组和测试组,用训练组构建CatBoost回归树模型,该模型通过了验证组和测试组的检验。基于该模型的实证研究发现:新高考促进了学生选科自主性,提高了学生的选择权,但学生的选择能力并未提升,反而有所下降;同时,新高考加剧了学生、家长、高中教师的选科逻辑冲突,增加了学生选科焦虑感;从促进学生自主选科视角来看,“3+1+2”模式是高考改革的理性回归,有利于维护高考改革的稳定性与可持续性。  相似文献   

13.
杜林 《求学》2023,(7):44-45
<正>本文主角:机器人工程专业类别:自动化类适合人群:具备扎实的数理基础,有创新精神、热爱探索创造,空间思维能力强、动手能力强、有耐心,对机械、模型、组装等感兴趣的同学选科要求:2023年新高考,必选物理,极少数院校要求再选化学;2024年新高考,必选物理和化学;2023年老高考,仅招理科考生  相似文献   

14.
秋白 《求学》2023,(6):39-40
<正>本文主角:飞行器动力工程专业类别:航空航天类适合人群:对数学、力学和机械学知识有强烈的兴趣,有一定的英语水平,勤奋刻苦、坚韧不拔、责任心强,向往航空航天领域,踏实耐心,喜欢科研与工程的同学选科要求:2023年新高考,必选物理,极少数院校要求再选化学;2024年新高考,必选物理和化学;2023年老高考,仅招理科考生  相似文献   

15.
新高考志愿填报的新模式新高考目前已经形成两种选科模式、两种志愿填报方式,不同选科模式下考生高考成绩排序的方法会有不同,而不同的志愿填报方式下,志愿投档的单位、志愿填报的数量也有很大的差异.  相似文献   

16.
计分制是选科制推进中不可回避的问题.计分制度改革并非新兴课题,20世纪末多省份关于选科考试的尝试就曾引入标准分报告考试成绩,然而在实践中标准分遭遇困境,选科制难以为继,退回固定科目考试.2014年启动的新高考改革实施自由选科再次将计分方式改革放在突出位置,新的计分制度在实践中面临着理论与现实、技术与观念的多重拷问.未来计分制改革可能打开制度黑箱,从静态走向动态赋分;走出麻烦治理,从"经验先行"转向"系统有序";探索招考分离,从关注计分方式到关注计分结果的使用.这些改革走向对提升新高考计分制的科学性和合理性有重要参考价值,同时也对高考改革的整体设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相似文献   

17.
曹薇 《贵州教育》2022,(10):8-11
<正>新高考改革政策实施以来,选科组合已成为学生学业规划及未来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对于学生而言,选科组合将面临高中学业规划、院校专业报考及未来的职业选择;对于学校而言,学生的选科组合将直接影响学校的班级管理、课程设置及教学资源的调配;对于社会而言,会间接影响高等院校生源培养质量、社会发展需求等。  相似文献   

18.
如铁 《求学》2023,(11):35-36
<正>本文主角:治安学专业类别:公安学类适合人群:正义感强,沉着冷静,责任心强,擅长团队合作,细致耐心,心理素质好,抗压能力强,领悟能力强,思维发散能力强,分析能力强,身体素质好的同学选科要求:2023年新高考,仅要求选考政治;2024年新高考,必选政治;2023年老高考,文理兼招孙中山先生曾在黄埔军校门口写下“贪生畏死勿入斯门,  相似文献   

19.
施海洋  小王 《求学》2023,(9):34-36
<正>讲述人:施海洋(信息与计算科学)、小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类别:信息与计算科学(数学类)、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计算机类)适合人群:数理基础好,逻辑思维能力强,沉稳踏实、有耐心、有毅力,对计算机编程感兴趣的同学选科要求:2023年新高考,必选物理,极少数院校要求再选化学;2024年新高考,必选物理和化学;2023年老高考,仅招理科考生  相似文献   

20.
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的“选科搭配”机制改革是高考科目制定的核心,其蕴含政策价值为浙沪科目制定指引了方向。论文以浙沪“选科搭配”整体情况和明显特征为研究对象,发现其在考试的选拔功能、评定功能、导向功能、激励功能四个维度都存在不足,故以选考搭配方案为切入点,推出四种考试方案:“实行全国一盘棋的‘2+1’+1+大综合考试”“实行专业大类统一的‘选科搭配’要求”“实行选科限制上的不同科目自主赋权”以及“实行基础学科+选考科目专业分化决策”,以期为“选科搭配”政策效率提升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