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科学探究实验是学生掌握和理解化学知识的重要学习方式.本文论述了通过"对比"方法探究化学实验,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培养学生发现和提出问题、进行猜测与假设、得出结论、反思与思维的能力,提高学生科学探究实验的能力.  相似文献   

2.
"探究--研讨"教学法因其科学性和先进性被普遍采用,在探究研讨过程中,必须把决定探究问题的目的、方向和方法的权利交给学生,让学生按照自己的想法,走出教师铺垫,激发他们的参与意愿,在实验中主动探究研讨,积极思维,促使学生成为科学精神、科学品质与科学意志的人.  相似文献   

3.
杨婉荣 《教育》2022,(8):62-64
引导学生自主设计创新型实验,并在实验的操作过程中理解理论知识是一种创新的教学方式,也是促使学生在动手基础上思维参与的深度学习的有效方式.学生自主设计创新型实验有助于切实提高学生的科学思维和探究能力.下面以制作"中考真题情境中的密度计"为例,阐述如何在设计创新型实验的过程中科学思维,质疑求真.  相似文献   

4.
1问题的提出 笔者研究了大量的实验探究教学设计,结果发现.实验探究活动设计被越来越“严格”地恪守于科学探究的六个环节。在一节课内,学生经历由教师设计“完美”的从提出问题到反思评价的“全”实验探究过程,各环节之于学生如走马观花,成为一种简单的、重复的“行为体操”。为了将实验探究作为一种科学方法介绍给学生,笔者探索在“硫酸”教学中以实验活动中的科学思维为线索打破界限分明的探究步骤,在思维批判性——深刻性——灵活性水平逐渐提升的过程中,学生初步掌握并达到应用实验探究解决化学问题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以高中生物学"探究影响酵母菌种群数量变化的因素"实验为例,构建基于思维建模的实验教学设计与实践,需要教师在综合利用多种数字化实验设备的基础上,开放性、多角度、科学地探究温度、溶解氧、营养条件、代谢产物等因素对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影响,以期借此缩短实验周期,提高探究效率,进而培养学生的思维建模能力.  相似文献   

6.
基于实验内化学生的科学探究素养,是指教师以实验教学为载体,引导学生熟悉科学探究的一般思路与方法,完成从"提出问题—作出假设—设计实验—实验验证—得出结论"的整个实验教学过程,使学生的科学探究思维得以不断锤练与提升的教学方法.笔者以实验情景的创设、对照实验的增补、稚化思维教育的应用、自主实验的探究4个维度为切入点,旨在研究、获取基于实验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素养的思路与方法.  相似文献   

7.
科学探究要求"以求真为目的",而"真实是由简约得来的".物理探究教学中存在的教学设计追求形式、探究实验包办太多、课堂提问缺少思维含量、赏识性评价过于频繁等问题,症结在于教学行为对接度较低、教学目标定位不准、课堂节奏调控不足,因此,在以学生科学探究为主的探究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围绕教学三维目标展开,为学生创设"真情境",引出"真问题",实施"真探究",付出"真情感",从而习得"真知识",生成"真智慧",使科学素质的培养真正落到实处.  相似文献   

8.
孙国芳 《江苏教育》2012,(34):73-74
美国自然教学法专家兰本达教授认为,教师和学生在整个科学探究活动中,思维和行动应该比语言占优势。而在引导学生开展科学探究活动,亲历"问题情境、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实验探究、收集证据、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生提出问题、汇报交流等探究活动大多停留在语言交流的层面,难以呈现学生科学思维的过程、凸现学生科学思维的深度。因此,在"热闹"  相似文献   

9.
1活动内容以常见的蚯蚓为实验材料,通过思维导图进行主题知识构建,借助发散思维生成10个或更多实验主题;整合中小学实验涉及观察法、实验法、制作法等多种科学探究方法,引进发散思维、求同思维、逆向思维等多种思维训练,在实验设计与开展的同时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同时,鼓励学生继续开发有价值的蚯蚓主题探究实验,进一步生成和丰富实验活动的内容与形式,并以"科学DV活动"的形式记录活动的全程。活动的重点是实验技能训练和科学思维的培养;活动的难点在于科学探究实验的创新设计及有效的DV记录。  相似文献   

10.
新课程标准指出:"高中阶段的物理课程要给学生提供必要的科学探究机会,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思维、动手、查阅文献等,体验探究过程的曲折和乐趣,发展科学探究的能力,增强对科学探究的理解.高中阶段尤其要注重科学探究的质量".但是由于受传统教学观以及相对滞后的教学评价机制的影响,许多教师在教学中往往以自己的思维代替学生的思维过程,以自己的讲解代替学生的主体活动,以学生掌握知识的多少作为教学优劣的最终衡量标准.  相似文献   

11.
1 设计思想 <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实验)>"实施建议"中指出:"使物理贴近学生生活、联系社会实际","在高中阶段教师有必要对一些探究的物理问题创设一些情景,让学生在观察和体验后有所发现,有所联想,萌发出科学问题;或者创设一些任务,让学生在完成任务中运用科学思维,自己提炼出应探究的科学问题".  相似文献   

12.
宋文评 《化学教学》2007,(11):47-48,76
以建构主义理论"抛锚式"教学模式为指导,引导学生利用氧气的制取实验来确定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需探究的问题,不仅掌握了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并了解实验室制取气体的思路和方法,同时进行了科学思维方法和探究能力的训练.  相似文献   

13.
以"探究唾液对淀粉的消化作用"的实验为例,从实验探究、设置问题情境及构建思维导图三个方面阐述学生科学思维的培养策略。  相似文献   

14.
《物理课程标准》大力倡导探究性教学,因此新课改教材中安排了许多探究实验。笔者发现在实际的探究过程中,相当一部分教师只重视实验过程和实验结论的得出,而忽视了"评估"环节。致使实验不够完善且严重束缚了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新思维的发展。其实评估就是对探究行为和获取信息的可靠性、科学性从更严密的角度反思的过程,是不可缺少的探究要素。下面以"探究实验"为例谈一下实验教学中"评估"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蒋录元 《成才之路》2022,(14):112-115
实验是高中物理教学的重要内容,其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目前,物理教学中的科学探究素养培养存在以"教师理论讲授"替代"学生主动探究"、以"动画视频展示"替代"动手实验演示"、重"教材中实验"轻"教材外实验"、重"实验形式"轻"思维品质"的情况.基于此,教师在物理实验教学中,要精心设计实验,激发学...  相似文献   

16.
《中学生物教学》2019,(20):40-41
以"探究影响酶活性的条件"实验为例,利用微课精心设计探究活动,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科学探究能力,落实学科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17.
顺应科学学科特点,利用科学探究过程中的"问题"、"实验"、"应用"三个环节对学生进行发散思维的培养训练,是在科学教学中进行创新教育的良好契合点,通过在"问题的提出、"实验设计"、"结论应用"等环节对学生的发散思维训练,使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得到有效的提高.  相似文献   

18.
"传热比赛"是冀教版科学教材五年级上册"冷和热"单元的第二课,其教学的重点就是引导学生自行设计实验,探究固体热传导的特点。科学探究是科学教学的核心。科学探究的一个重要环  相似文献   

19.
初中化学新课程标准没有强调观察、记忆、思维、实验能力,而是明确提出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因此,我们要以"科学探究"为突破口,大胆尝试这种教学模式,让学生主动探究,合作发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20.
在探究光的强弱与温度的关系时,结合实际教学过程中发现的问题,设计并自制"光的强弱与温度"模拟实验装置,以使实验过程更科学、严谨、直观.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利用模拟实验装置进行自主探究,激发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提高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科学思维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