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生物科学史中蕴含着科学探究的方法与科学思维和科学精神,是培养学生生物学科核心素养的生动教材。在《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的酶》的教学中,结合生物科学史引导学生分析科学探究过程,可有效培养学生的生物学科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2.
生物科学史是生物科学形成、发展和演变的历程,包含丰富的育人价值,以新版《生物学·必修1·分子与细胞》为例,在梳理生物科学史内容的基础上,举例说明运用生物科学史的方法,促进生命观念的形成,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和科学思维,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进而提高学生的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3.
理性思维是学生生物学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高中生物教材中有较多的科学史,通过这些科学史可引导学生领悟科学家的理性思维方式、研究问题的方法和科学探究精神。作为高中生物教师,应有效利用这些科学史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从而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理性思维。  相似文献   

4.
在新一轮课程改革逐步推进的大背景下,核心素养的落实与培养成为当前高中化学教学的重要任务。同时,化学科学史是有关于化学发生和发展的历史,其中包括了诸多的化学科学知识、科学思维与价值观、科学家的研究方法等丰富的教育教学资源,是培养学生化学核心素养的重要途径与有力武器。基于此,本文从利用科学史料导入课堂、创设问题情境引发思考和基于史料展开实验探究三方面出发,分析和探究核心素养背景下高中化学科学史教育教学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5.
基于科学本质观教育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对“细胞膜成分的探索”科学史进行了梳理和补充,对科学史中蕴含的丰富的科学知识、科学方法和科学精神进行分析。进行科学本质观的分析利于科学本质观教育的落实,从而使学生树立正确的科学观。  相似文献   

6.
科学史蕴涵着丰富的教育资源,在小学科学课程中渗透科学史教育具有重要的教育价值:科学史有助于学生理解科学知识和本质,增进学生对科学思维方式、研究方法的理解和应用,有利于批判质疑的科学精神和创新精神的培养。小学科学课程中渗透科学史教育可通过四种途径实现:教育理念上的倡导、课程标准中的规定、教材中的体现、教学中的融入。着重以力学发展史为例来谈一下小学科学课程中渗透科学史教育的价值和方法。  相似文献   

7.
《中学生物教学》2017,(2):20-21
提高每个高中生的生物科学素养是课程标准实施的核心任务。生物科学核心素养主要包括生命观念、社会责任、科学探究和理性思维。结合教学实践,从三个方面阐述在高中生物教学中利用教材中的生物科学史培养学生的生物科学核心素养的方法。  相似文献   

8.
以"遗传的分子基础"专题复习为例,说明以科学史、科学方法史和科学社会史为主线,构建知识体系,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9.
生物科学史揭示了科学家探索生命的历程,蕴含着巨大的教育价值。本文充分挖掘苏教版初中生物学教材中的科学史,从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四个维度阐述了运用生物科学史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教学实践。  相似文献   

10.
基于HPS教育的高中生物学教学设计流程,以“生物有共同祖先的证据”一节为例,利用生物科学史、科学哲学和科学社会学的资源,总结HPS教学对学生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价值。  相似文献   

11.
《考试周刊》2021,(43):11-12
小学新课标强调要以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为宗旨,科学史充分体现了人类对科学的产生和发展的逐步探索历程,蕴涵着丰富的知识内涵,对于促进学生科学素养的培养,有很大的教育价值。文章从激发学生科学探究兴趣,领略科研探究方法;感悟知识形成过程,培养博大人文精神;理解科学知识本质,体味科学知识发展;激发批判质疑精神,培养科学创新能力四个方面分析了在小学科学课堂教学中渗透科学史对于学生科学素养的培养的有效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2.
生物科学史是生物科学发生和发展的历史,生物科学史教学能够使学生理解科学的本质,体验科学研究的方法,感悟科学探究的精神。以高三"DNA的复制"复习为例,探讨以科学史为主线的课堂复习策略,期望提高课堂复习品质,培养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13.
简要回顾将科学史融入科学课程的过程,阐述科学史在帮助学生理解科学本质、提高生物学核心素养方面的作用,并以具体实例分析人教版高中生物学教材如何利用科学史材料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14.
阐述了如何利用科学史,来培养学生的生命观念、科学思维、科学探究、社会责任的生物学科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15.
运用生物科学史进行教学对提升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具有积极意义。以培养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视角开展生物科学史教学的策略包括两方面,一是丰富生物科学史教学内容,二是建立教学内容与核心素养间的联系。  相似文献   

16.
初中科学新教材增加了科学史方面的内容,它通过对历史资料的探究学习,不断增长学生的科学知识,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科学素质和爱国主义精神,对学生树立正确的科学态度、情感与价值观起到良好的作用。基于此,在通过回顾科学史在科学教育历史的引用基础上,分析了科学史在初中科学教学中的教育价值。  相似文献   

17.
王上锐 《广西教育》2022,(11):128-133
本文论述在高中生物教学中运用科学史培养学生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的途径,分享指向生命观念的生物学概念发展史、基于论证式的概念建构、角色替入的实验探究以及聚焦社会责任培养的故事汇等四种教学模型,认为四大核心素养不能截然分开、要侧重培养学生的科学品质、尽可能如实呈现相关事实、抱有“理解之同情”心态、要多讲中国科学家故事等五个开展高中生物科学史教学应注意的事项。  相似文献   

18.
《普通高中生物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以下简称《新课标》)在“实施建议”中指出:“科学是一个发展的过程.学习生物科学史能使学生沿着科学家探索生物世界的道路,理解科学的本质和科学研究的思路和方法,学习科学家献身科学的精神,这对提高学生的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很有意义.”高中生物学课堂教学中有不少成功的科学史教学案例,但也有一些值得关注的问题,如目标单一、大材小用,拔高拓宽、加重负担,材料粗放、教学吃力,理解偏颇、评论失当等.在科学史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如何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养成科学思维的习惯,促进学生形成积极的科学态度,进而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相似文献   

19.
从研究细胞凋亡的原始文献中提取有效素材,命制具有科学性、新颖性和综合性的生物科学史原创试题,以期在理解科学知识形成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20.
新课标侧重生物科学史与科学本质的学习,利用生物科学史进行教学能够有效促进学生科学思维的发展。在阐述生物科学史与科学思维概念的基础上,分析科学史的教学意义,并以人教版必修1“分子与细胞”中的科学史为例,探究如何在教学中有效利用科学史,帮助学生掌握科学思维方法,培养科学思维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