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岱年、侯外庐、冯契等马克思主义学者考察了董仲舒宇宙论、天人关系论、人生论、政治论、认识论等领域,分析其概念、命题、体系之理论与实践意义,展现了董仲舒思想研究的多样性主题。针对儒学独尊的政治和思想后果,张岱年等学者探讨了政治上大一统与学术上百家争鸣相容相成、相得益彰的建构路径。在一定意义上,当代中国正在进行西周初年“制礼作乐”、汉初“独尊儒术”以来第三次意识形态建构。立足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在实践辩证法指导下总结董仲舒构建封建意识形态、文化制度的历史经验,是深化儒学和董仲舒思想研究的重要方向。  相似文献   

2.
张岱年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上的探索不可忽视。与艾思奇的卓越贡献相比,张岱年的探索,另有特色。正确评价张岱年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的独特探索,不仅对于充分肯定张先生的个人学术成就与人生贡献有重要价值,而且对于全面总结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中国传播的历史经验,特别是正确认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中国化、时代化与大众化之间的关系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是马克思超过费尔巴哈走向历史(和辩证)唯物主义的标志,是马克思主义新世界观的历史起点和逻辑起点.<提纲>通过揭露和批判从前一切唯物主义的主要缺点,初步制定了科学的实践观,并以新的实践观为锁钥打开了认识社会历史的大门.<提纲>在检验真理的标准和人类认识的基础、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的关系、宗教的社会根源和消灭宗教的途径、人的本质和社会的本质等一系列重大问题上第一次提出了马克思主义的根本观点,作出了经典性的表述.<提纲>申明了马克思主义的阶级基础和历史使命,鲜明地显示了马克思主义的阶级性和实践性两个显著特点.只有站在无产阶级的立场,把它当作指导实践、改变世界的理论武器,才能真正弄懂并正确运用马克思主义.  相似文献   

4.
《反杜林论》"哲学编"是恩格斯在批判杜林的《哲学教程》的过程中所完成的一部哲学论著,第一次全面系统地论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恩格斯对杜林的各种错误观点进行了深入批判,正面论述了唯物论的一元论、唯物论的反映论、唯物辩证法的时空观、运动观和生命观,阐述了唯物辩证法同形而上学的对立,对唯物辩证法的三个主要规律进行了详尽的分析和论证,并运用历史唯物论对社会历史、道德与法作出了科学和透彻的说明.这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系统化、体系化的第一部著作,为我们全面系统地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提供了一部重要的教材.  相似文献   

5.
马克思主义英雄观强调人民群众创造历史,明确了英雄人物在历史发展过程中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正确区分两种对立的英雄观,回答了"谁是英雄"的追问.面对新时代马克思主义英雄观所面临的英雄含义模糊化、英雄历史作用虚无化和英雄现实意义淡化等多重挑战,必须正确认识习近平新时代英雄观对马克思主义英雄观的继承与发展,通过坚定马克思主义英雄观的立场、加强对青少年群体的英雄主义教育、重视对本民族英雄精神和相关文化产品的宣传,弘扬习近平新时代英雄观.  相似文献   

6.
要全面认识我国传统儒学“八目”育人观,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服务于现代育人工程,就很有必要对邓小平“四有”育人观与传统儒学“八目”育人观进行比较、分析和研究,探索传统儒学“八目”育人观与邓小平“四有”育人观之间的民族文化联系,加深对邓小平“四有”育人观的民族文化内涵的理解。对邓小平“四有”育人观与传统文化相承接、与当代社会相适应、与现代文明相协调进行透析和诠释。实现胡锦涛总书记“保持民族性,体现时代性。加强中华优秀文化传统教育”的理论高度,为高校加强优秀文化传统教育提供理论探讨。  相似文献   

7.
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中,毛泽东的实践观历经唯心主义实践观、心物二元论实践观、马克思主义哲学唯物主义实践观而最终确立.本文联系历史实际对这一历程进行了详细的梳理,展现毛泽东实践观的确立过程,并对其实践观的转变原因及过程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8.
宋志明 《天中学刊》2000,15(1):7-22
胡适的儒学观相当复杂.当他作为一位学问家时,他对儒学作出了自己的历史判断,肯定了儒学中的积极价值;当他作为一位思想家时,他对儒学作出了自己的价值判断,发出了激进的批孔呐喊.而且胡适一生对儒学的看法前后也存在很大差异.但不论他以什么身份、在什么时间对儒学进行的研究都有自己的独到见解.  相似文献   

9.
周作人的“新儒学”思想,是在他对五四运动以来中国社会现实的体认中逐渐形成的。由于历史原因和周作人个人思想的局限,他“复兴千年前的旧明”、“化至上主义”、“儒学化中心论”等“新儒学”理论主张,虽然表达了周作人改造社会现实、抵御外来化侵略等主观愿望,但这种在传统知识分子化心态和周作人“历史轮回观”等基础上建立起来的理论,立论依据是错误的,客观上也没有起到过任何积极作用,而它的负面影响却十分明显。他附逆期间“儒学化中心论”主张,与“曲线救国论”没有质的区别。  相似文献   

10.
董仲舒在中国儒学史上处于关键地位,即儒学在由原始儒学向汉代儒学转变的关口,亦即儒学由私学上升为官学的关口.但是历代学者对其评价有着极大分歧,尤其是近代以来更是如此.新儒家基本忽视或否定了董子的历史地位,更有学者对董仲舒将儒学的"政治化" "宗教化"予以批判和否定,这都是失之偏颇的.我们应当以一种"同情之了解"的立场和态度来反思和重估董氏之历史地位,肯定其不可磨灭的历史贡献.  相似文献   

11.
评"儒化中国"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儒化中国"论者把儒学看作是人类的最高智慧,是指导人类未来发展的"圣道",并提出一套"儒化中国"的主张.从理论、历史和现实的层面看,这套主张是行不通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也并不是马克思主义"儒家化",二者毫无共同之处.  相似文献   

12.
将马克思主义文学观单纯地解释为现实主义文学观,这是前苏联马列文论家的片面解读。为了恢复马克思主义文学观的原貌,有必要澄清它的历史哲学视角及其相关问题。通过对马克思主义历史哲学性质的分析,可以看出恩格斯将美学的和历史的批评说成是“非常高的、即最高的标准”,也是其历史哲学用语在文学理论中应用。此外, 澄清了马克思主义文学观的历史视野,我们还可以描绘以“世界文学”为核心的马克思主义文学观及其主要理论构成。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马克思主义与儒学关系的研究呈纵深多极化展开。有选择性地对马克思主义与传统儒学,马克思主义与现代新儒学、大陆新儒学,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儒学现代化三个方面的研究成果进行梳理、分析和探讨,可以为今人审视其丰富而复杂的关系提供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14.
马克思主义唯物史现认为,人是历史的前提和基础、人是历史发展的动力、人是历史的目的。科学弋展观“以人为本”的基本理念正是建立在这一马克思主义哲学基础之上的。  相似文献   

15.
1.东亚儒学作为一种跨文化研究,对于中国自身的儒学传统的再认识、再评价具有积极的意义;2.在对历史上帝国主义论述的东亚观(包括中华帝国、日本帝国时期)进行批判的意义上,东亚儒学研究也是完全有必要的;3.东亚儒学研究视野的确立对于我们深入了解并反省近现代东亚的政治-文化历史、社会-文化历史具有重要的意义;4.东亚儒学研究可以为儒学走向世界、参与文明对话提供重要的契机,并能使东亚儒学为应对全球化问题提供一些有益的思想资源。  相似文献   

16.
"马克思主义学"就是专门以马克思主义为研究对象的一门学问,是关于马克思主义观的学问,其特点是:研究对象的总体性,研究方法的整体性和研究问题的综合性.开展"马克思主义学"研究有助于推进马克思主义观的深入研究,树立科学的马克思主义观;有助于推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科学研究;有助于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学理基础的建立,因此是一个亟待开展研究的新领域.  相似文献   

17.
对和谐社会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不同历史阶段,对和谐社会有不同的诠释.即有:中国传统和谐社会观、资本主义的和谐社会观、马克思主义的和谐社会观和中国共产党的和谐社会观.  相似文献   

18.
自1917年十月革命给中国传来了马克思主义,近百年来我党将马克思主义不断的与中国实际相结合,取得了不朽的成绩.马克思主义妇女观也作为一个重要的思想理论传入中国,成为我国女性观发张的重要理论指导.本文立足于马克思主义妇女观,通过对我国妇女地位的发展历史的研究,浅谈中国化的妇女观成就、存在问题及对策.  相似文献   

19.
什么是马克思主义,如何科学把握马克思主义?这是马克思主义观的基本问题.每一代马克思主义者,都应该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对这一问题进行新的思考和探索,以便正确地掌握马克思主义,从而矫正行动的航向.邓小平的马克思主义观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和中国特色,集中地体现和代表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者对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看法.探讨和学习邓小平的马克思主义观,对于我们正确把握马克思主义,并用以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以胡适儒学观为个案,从历史判断与价值判断、价值的外在尺度与内在尺度、理智与情感等层面揭示了胡适儒学观的两重性。借以探索“五四”时期启蒙思想家在对待以儒学为核心的中国传统文化所表现的复杂心情和矛盾态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