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20世纪二三十年代以来,冀中乡村的社会向下流动变得越来越普遍化与常态化了,农业生产资源的贬值、民众生活的贫困和乡村金融的恶化成为了冀中乡村社会向下流动的三大重要表征.就冀中乡村而言,天灾人祸、剥削加剧、社会陋习、分家析产以及西方资本主义侵略等因素涤荡着乡村民众的一切精力与财富,造成了冀中乡村的社会向下流动.  相似文献   

2.
把山歌作为文本分析的史料,在社会史的研究中,意味着把思考问题的中心放在了底层民众的日常生活展开的图景上,作为口头传唱的山歌包含了民众思想的真实。民间口头艺术是探索社会真实和社会思想不能忽视的史料,在区域社会史研究中具有革命性意义。  相似文献   

3.
民间传说是描述某个历史人物或历史事件、解释某种风物或者习俗的口头传奇故事。传说对所涉及的风物具有一定的解释,是民间群众阐释自然物产最常见的方式之一,而民间风物的存在则反作用于传说本身。佤族“达巴召”传说中的风物种类繁多,与群众生活息息相关。佤族祖先敬畏自然与崇拜自然,形成万物有灵的观念,加之传说“达巴召”具有超出常人的神力,致使对物产的解释具有一定神圣性。而民间民众实际生活中的景物和信仰,更是传说流传于民间的重要因素,并且有助于传说讲述者回忆故事情节。正是这些风物的存在,使传说永久流传于佤族民众的社会生活当中,从而形成了地方独特的文化元素。  相似文献   

4.
自治、法治、德治“三治合一”的乡村治理体系,为探索民间武术组织服务于乡村治理提供了新思路。在传统社会,民间武术组织以武德传承强化乡村德治机制,以门规戒约规范乡村法治秩序,以家长制参与乡村自治实践。而进入现代社会,民间武术组织服务于乡村治理面临着传统德治弱化、法治建设不完善、参与自治机制不健全三方面的困境。提出,民间武术组织要建立新的道德体系,营造乡村治理的德治氛围;加强组织治理,强化乡村治理的法治理念;深化自治实践,主动承担乡村治理职责功能,旨在为更好促进民间武术组织有效治理、推动乡村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分析民间地藏信仰的社会心理,指出对死的"不确定性"的恐惧、民间神鬼文化中存在着神位"空场"及地藏信仰与传统道德价值耦合共同构筑了地藏信仰的民俗基础;能愿满众生、度苦扼厄则是其核心内容;自我牺牲、服务众生是其在民众生活中首要的积极的现代价值.  相似文献   

6.
对宋代民风好讼问题,可以从社会经济变化和司法机制两个角度来理解.前者原因包括民众私有观念深化,社会成员之间交往增多,人口增加等几方面.后者是宋代司法机制在乡村层次的相对薄弱--由于乡村中缺少强有力的组织力量对民间各种矛盾进行有效协调,因而造成诉案大量涌入州县衙门.  相似文献   

7.
长期以来,村干部在我国乡村治理中一直扮演着重要角色,对其角色探析成为研究中国乡村社会结构,探讨国家、社会和普通基层民众互动模式与关系的一个重要课题。中国社会转型时期尤其是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乡村社会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都发生变化。文章通过梳理从计划经济时期到社会转型期间村干部角色的逐渐演变,探究了包括传统与现代交融所带来的村干部处事“情”与“法”的冲突和介乎“官”与“民”之间的身份冲突在内的角色冲突,以及由此导致的少部分村干部不作为和利己等不良倾向,从而明晰新时代乡村治理村干部的角色新定位。  相似文献   

8.
在推进美好乡村建设的进程中,环境治理是其间的一项急迫任务。任务的完成既离不开社会力量的广泛参与,更需要各级政府切实履行职能。一方面需要政府提供保护环境的公共物品,另一方面政府尚需“有所作为、善于作为”。政府尤其是县乡基层政府有所作为,尚需明确并适度强化基层政府的环境治理职能;坚持规划引领、示范带动,稳步推进乡村环境改善;完善基层政府的乡村环境考核激励机制;加大环保宣传力度,着力提升民众的生态环保意识;通过政策扶持、简政放权等多项举措培育民间环保非政府组织。  相似文献   

9.
采用文献资料、实地调查等方法,对徽州民俗体育的文化特征和民间遗存进行分析.徽州民俗体育具有悠久的文化传统和人文价值,是徽州民众在特定的环境区域和社会文化生活中,经过长期的实践发展形成并积累起来的,与地区民众的生活、心理、气质、经济、文化、道德和社会发展有关,体现出徽州的生存环境、节日庆典、风土人情、民俗民风等.借助徽州文化旅游和农村文化建设的契机建立一套文化遗产保护制度和运行机制,结合节日民俗活动、特色节庆演出等形式,推动徽州民俗体育的有效保护、传承和发展.  相似文献   

10.
17世纪初的中国社会动荡不安,社会矛盾层出不穷。为了缓和这样的紧张局面,政府与民间社会采取了救灾济贫、养老恤孤等一系列措施,以救助社会中相对弱势的群体;与此同时,一些地方上的乡绅和士人阶层大量编撰善书,以教化民众,提高他们的道德水准,维持地方安定。明末清初,善书在民间流行,其中以功过格流传较为广泛。功过格中蕴涵了丰富的善的思想,尤其是专门为中下层民众设计的“不费钱功德例”,极大地扩展了劝善对象的范围,使慈善思想更为深入人心。  相似文献   

11.
俞庆棠社会教育思想研究--从俞庆棠民众社会教育谈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俞庆棠是我国近现代著名的社会教育家.她将其社会教育理论与民众、社会及国家紧密相连,对民众生活的改善、素质的提高和社会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12.
从政治哲学角度看,明代王学的政治哲学思路大致上可以概括为:治心可以转化治世,好的生活在于民众的自我创造;万物一体是最好的人间秩序,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本不是相互对立的关系,无所谓阶级之分、亲仇之别,一律与自我本身同等对待;良知及其他内在性的资源可以转化为社会的规范和准则,人也从完善的道德个体成为合格的社会成员;民间社会的教化行动使得民众参与自下而上的道德救赎不仅是可能的,也是应该的;哲学家或者知识分子应承担政治责任,将学与政打通。  相似文献   

13.
论晏阳初的教育思想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晏阳初,我国现代著名的平民教育家,他认为中国的教育要不仿古,不仿欧,创造适合中国国情的教育体系,要唤醒民众除文盲,做新民,并深入民间采用学校式、家庭式、社会式三大方式,推行文艺教育、生计教育、卫生教育、公民教育四大教育,以提高平民的文化素质。对他的平民教育理论和乡村教育改造理论的总结,对我们今天的素质教育有着重大的启示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4.
20世纪50和60年代,随着新的经济组织与国家政权在乡村的建立,国家伦理与乡村社会建立在宗族和血亲基础上的生存规则、交往方式等既有伦理秩序发生了冲突。因此,《锻炼锻炼》的意义不仅在于“正确反映人民内部矛盾”的主题言说,也不止于显形上选取主流立场,隐形上表现民间立场的立场指认,重要的是它真实地再现了革命的现代性以强力进入乡村世界后,国家伦理、政治伦理与乡村血亲伦理、宗法伦理的剧烈冲突,以及国家伦理话语对民间伦理话语的战胜。  相似文献   

15.
乡村转型是乡村地域经济结构、社会形态、空间格局的演变过程。快速城市化是我国乡村转型发展的时代背景。乡村转型是我国地理学研究的一个重点领域和研究论题。乡村人地系统及其空间要素的复杂性,决定了乡村转型的地理学研究必须是多学科综合研究。地理学对乡村转型的研究围绕乡村人地系统的时空过程这一核心内容展开,研究的主题包括乡村转型时空过程、乡村转型的空间特征、乡村转型的动力机制以及乡村转型调控等方面。乡村转型的地理学研究还存在一定的局限和不足。  相似文献   

16.
游戏是儿童的天性.乡村民间游戏以其浓烈的地方特色和生活气息,承载着民族传统文化,对于儿童的主体性发挥,激发其深度学习,促进他们适应社会生活、增进文化认同,具有重要的教育价值.调查表明,由于种种原因,一些地区的乡村民间游戏逐渐失去了原本的"乡土味".我们要采取多种措施,使民间游戏回归乡村幼儿园.  相似文献   

17.
民俗是深深扎根于民间的传承文化 ,有着久远的历史和深厚的民众基础。《聊斋志异》中有关异类崇拜民俗信仰的描写表现出深刻的现实意义 ,不仅深化了通常所说的婚姻、科举、社会三大主题 ,而且成为作者寄托孤愤、借以说法的工具。  相似文献   

18.
利用CGSS(2010、2013)的经验数据,实证检验社会地位流动预期以及绝对收入和相对收入水平对我国民众社会公平认知的影响,分析表明:向上的社会地位流动预期、较高的相对收入评价都能显著提高民众的社会公平认知,绝对收入水平与民众社会公平认知存在倒U型关系;社会地位流动预期对中西部地区民众社会公平认知的影响显著大于东部地区。相对收入越高认可的不公平程度越高,乐观向上的社会地位流动预期能明显提高民众的社会公平认知。因此,建立和完善全社会公平自由的竞争流动机制,使民众拥有均等的向上流动的机会,有利于提高民众的社会公平认知,进而维护和增进社会的稳定。  相似文献   

19.
中国社会变革主宰了民众对美好幸福生活的追求和探索,民众幸福与社会变迁息息相关。近代以来,就试图实现社会幸福的思想和社会运动而言,出现了诸如太平天国式的乌托邦构造以及康有为的大同理想,清末思想家"为利欲正名"以及对独立富强的期盼,新文化运动时期思想家用科学、民主等思想意识改造国民与生活的努力,当代中国正在经历的以城市化改造民众生活方式的变革等等,这些典型思想或社会运动分别代表着通过乌托邦的想象、国家独立富强的期许、思想意识的改造、生活方式的转变来实现美好的社会生活。从中可以看出,近代中国民众对幸福生活追求的历程,逐渐从幻想、理念走向具体的民生,意味着近代以来为实现美好生活而进行的社会变革从激情、喧嚣走向理性、平实。  相似文献   

20.
考察五四时期的文学创作,乡土小说无疑是其中一个"重中之重"的部分。这不仅仅是因为鲁迅创作的乡土小说登上了后人难以超越的高度,还在于五四时期的乡土小说开启了新文学直接并多角度地面向乡村民间、关注和审视乡村民间文化的先河。本文从五四时期的社会基础、作者的心理现状分析了乡土小说产生和盛行的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