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婆婆走了,住进医院仅两个多小时。她走得很安静,额角的皱纹舒展开来,留给亲人和朋友的是一张安详平和的脸。一直紧闭的嘴微微张开了,俯首贴近她,也许你还会听到一句从她心里呕出的温情的话,伴着她眼角那最后一滴无声的泪……很长一段时间,电话里传来的总是勉强抑制得住和抑制不住的哭声,戈扬阿姨一声:“又走了一个”的失声痛哭使手拿听筒的我爱人泣不  相似文献   

2.
有朋友向我请教:"我三岁的女儿喜欢在杂货店里跑来跑去,向我要糖、要口香糖、要杯子蛋糕什么的。如果我拒绝她,她就会爆发坏脾气,让我难堪。我不想在人多的时候处罚她。可我该怎么办呢?"  相似文献   

3.
营销趣解     
你在一个聚会上看见一漂亮的女生,你走过去对她温柔说:"我很有钱,嫁给我吧!"我们称之为直销。你和一帮朋友在一个聚会上,看见一个漂亮女生。你的一个朋友走过去,指着你对那个女生大声说:"他很有钱,嫁给他吧。"  相似文献   

4.
剩女爱情PPT     
有人请我讲品牌,我说怎么讲?品牌可上天可入地,如同三国演义,你要听哪一段?他说具体就好。我说具体又如庖丁解牛,先开胸还是先解小衣?从何讲起?他说"反面案例+习题解析"效果最受落。嗯,我觉得这是个好方法。次日,朋友请我为她的爱情预卜——请原谅她依然活在风花雪月里,并久久停留在男人可以为心爱的女人去决斗去死的骑士年代。例如,刚刚认识一位摄影师朋友,她便开始痛苦:请问,做艺术家的妻子会  相似文献   

5.
一周之内,路子找理由大老远和我连续见了三次面.每次见面,她都穿了漂亮的新衣服,我忍不住称赞她.每次她都很兴奋地问:"真的吗?真的很漂亮吗?"最后,她告诉我,这三套衣服,是她和他最近三次见面时候穿的.我也非常高兴,很喜欢她这样子呈现在她所爱的人面前.  相似文献   

6.
“你快乐吗?”是《城市画报》的一句广告语,这句直接追问人心的广告语以及《城市画报》的形象代言人李艾,总是会在人们快要淡忘它的时候,占据各大传媒的一角,提醒人们注意它的存在。这本被《新周刊》评为“最小资的传媒”的半月刊,创刊于1999年10月,在短短两年多的时间里,它迅速地被人们认识和接受,并创造了小资的阅读情趣,让“小资”概念广为传播。《城市画报》卷首的“读者在线”栏目,曾登载过一封读者来信:“我只是需要那种感觉——光鲜的纸质和包装,看着杂志满溢的那种美丽的笑容和活色生香的物质(包括无数美眉和中产阶级的物质生活),我就心满意足了。”这体现了它的热心读者的小资阅读方式——注重形式、消解崇高。  相似文献   

7.
别人就是自己的镜子 近一年来,我一直跟一位名叫蕾切尔的年轻女士合作,共同在迈阿密开办心理辅导课程。蕾切尔不仅长得漂亮,而且很聪明、很有才干。她起初对我非常崇拜,我们两人在一起时,她总是夸我有多么聪明,能力有多么强。  相似文献   

8.
这里说些小事,距发生已有大半年了,可是自此以来,每一跨进书店,旧事就涌现心头。根由都在我的坏记性,老糊涂。孙犁新出的散文集子,我还缺一种,却总是记不准书名。把它写在一张纸片上,临了,又找不到纸片夹在哪儿了。所以,当那个黄昏,在王府井书店的玻璃书柜里看到《澹定集》,又高兴,又有点拿不定主意。我就请售货员拿给我翻一翻。她一面给我拿书,一面笑着说:“这本书,你已经买过了。”她说话轻声,很斯文,却让我大大吃了一惊。我不由得停睛端详她一下:约摸二十六七岁,长挑身  相似文献   

9.
程实 《报林求索》2012,(8):60-60
<正>朋友有一个习惯,约我吃饭,到时候总是会看到饭桌上有一堆我不认识的人,朋友的朋友们,当然,这些朋友们之间,很多时候也不太熟悉。朋友很自豪,因为作为一个饭局高手,在他看来,是在把自己的资源进行重新配置,也确实,他的朋友们,也确实有些因为这些饭局而熟络起来,成为了朋友。不过,不是所有人都喜欢这样,至少对我来说,这位朋友再约吃饭,我总是会找理由推托,因为和陌生人吃饭,即便中间有共同的朋友,还是感觉辛苦。吃饭,原本是朋友之间叙旧的场合,结果变成了社交场所。这样,我就需要问自己一个问题,这样的社交生活,自己是否需要。  相似文献   

10.
也许是长期遨游在另一个世界--微观世界里的缘故,从她的镜架里透出来的目光是清亮透澈的,迎着这目光我看出了一种纯真和慈善,这不由得消除了我初时的紧张和一丝不安.尽管在进门时看到门上镶着一块刻有"朱静院士"的铜牌,但在这时我忘了她的身份,而只把她当作一位和蔼可亲的长者,一个能与之倾心长谈的朋友.  相似文献   

11.
2011年底,浙江文艺出版社重新再版了当红女作家流潋紫的《后宫·甄嬛传》,第一次接手出版长达6本之多的网络文学而且还是再版书,图书在市场会不会被广大读者所接受?该书出版后,我一直很期待读者的反应,一天接到一个朋友的电话,她说:"你送我的《后宫·  相似文献   

12.
<正>自幼儿时起,每年清明节和家族里的长辈们一起去扫墓,在红岩坝西龙山之麓的祖茔里,在我祖父的墓旁,曾祖父墓的下一排。一根镌刻着"革命烈士王怡纪念"的标杆笔直耸立,最为醒目。祭扫时,长辈们总是充满崇敬地说:"那是你们爷爷王怡的纪念标杆!"此时,我总是情不自禁地上前磕一个头,敬香献纸,心里洋溢着无限的敬畏与崇拜。这话语,这印象,一年又一年,一次又一次地  相似文献   

13.
我生活中有许多要好的朋友,其中,广播就是一位“特殊”的朋友。算起来,我们已经有了19个年头的交情。我和广播的感情与日俱增。我从她那里学到了不少知识,得到了很多真诚的帮助。她给我带来了欢乐,使我的生活更加充实,更加丰富多彩。 从1975年起和广播交上朋友后,十几年来,不论是在旬邑县,还是在铜川市,我每次下矿下厂工作,到外地出差,或者返家探亲,收音机总是时时伴随着我。至今,已有六七台收音机送进了废旧收购站。我家在农村,每次探亲,我总是一边干活,一边听广播。一天下午,往地里送肥,正好是省电台的新闻节目时间,我把收音机开关打开,挂在架子车的车辕上,邻居看到后说我成了广播迷。去年二月上旬,在老家给病故的母亲守灵送葬的几天时间里,每到早上的新闻联播节目时,我  相似文献   

14.
朋友的婚姻出现了危机,把我约到茶馆。包厢里,她大哭一场,然后擦干眼泪笑了。她说,对不起,我很失态,让你也跟着难过了。她又说,最近老是想起五六岁时,在葵花丛里和满脸皱纹的外婆捉迷藏。外婆总能变戏法似的给自己变出许多糖来,逗自己开心。想想原来,看看现在,她的眼泪又来了。  相似文献   

15.
甲:农民朋友:您好!我叫汪帆。乙:我叫永峰。甲:今天的节目,我们特地邀请了市妇联的秦云同志和我们一起为大家主持,秦云同志,您先给听众朋友说两句。丙:今天我有幸在广播里和各位朋友见面,感到很高兴,先向大家问个好! 甲: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咱们农村两个文明建设取得了可喜的成就,农民的精神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但是,少数地方  相似文献   

16.
石兵 《湖北档案》2011,(6):36-36
常常有朋友问我,什么才是幸福?是美满的爱情?还是壮丽的事业?为什么幸福总是来之不易,却又转瞬即逝?我告诉他们,幸福其实是一种等待,等待源于希望,有希望就会很幸福。  相似文献   

17.
不少青年朋友常常这样问我:你没上过大学,怎么会喜欢文学这一行?又怎么会走上当作家这条路的?我总是毫不犹豫地告诉他们:我是在图书馆里读我的大学,在图书馆里学会文学创作,从图书馆里走上我梦寐以求的作家之路.  相似文献   

18.
蓉儿 《湖北档案》2006,(8):31-31
近几日,我的心绪烦乱极了.看着越来越沉默、越来越消瘦的母亲,我的心痛如刀绞. 父亲去世已半年了,和父亲相伴近30年的母亲从此再没有露过一丝笑容.她下班后总爱独自呆在卧室里.我很爱父亲,也深知父母在这风风雨雨中的相濡以沫、恩恩爱爱,因此在父亲去世的那些日子里,我总是小心翼翼地绕过有关父亲的话题,惟恐自己不经意碰破母亲心灵的伤口.但是沉默也不是办法,"这样下去,她挺不了多久的!"大姨和小姑常常焦急地提醒我.  相似文献   

19.
"我一直在找,登山到底有什么意义?表面的光环已经不能说服我了,因为人都死了。我不知道,所以只好一遍一遍地登山去找。"严冬冬从雪山的暗缝里爬了出来。他看起来很憔悴,登山服破破烂烂的。一个人在茫茫雪山的山脊上走着……李兰忽然惊醒,然后回过神来。就在几天前的7月9日下午,她深爱着的挚友严冬冬,坠入新疆西天山冰裂缝,遇难了。她开始失眠,痛苦彻夜。她一直问自己:"如果我在冬冬的身边,和他一起爬山,他会不会就能走过那个暗缝,好好活着呢?"  相似文献   

20.
西施,在中国文化中几乎成了一个通用的“美女”代名词。在我的印象里,她虽是一位绝色的漂亮女子,又总是与一个“战争工具”、一个“政治阴谋”叠印在一起,因此,这位美人在我的心目中总也美不起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