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清 《教育导刊》2010,(12):5-8
大学公共信任是公众出于大学给自己(或子女)提供的学习和个人发展所带来的预期获益而保持对大学持续依赖的信念。制度是信任得以产生的关键根源,本文运用"制度信任"原理从大学外部诸制度来分析我国大学公共信任得以产生的机理,解释了公众信任我国大学的传统依据,并分析了基于制度而形成的大学信任所产生的信任错位等问题。  相似文献   

2.
大学的信任源于社会对大学进行学术传播、创造和应用的持续性期望,大学组织对社会需要和期望逐步满足的过程,就是不断发展逐步获得社会信任的过程。信任能够简化大学组织学术活动和交往合作的复杂性,从而极大地提高大学组织的运作效率。大学发展过程中,学术传承需要信任来维系,学术创造需要信任来激发,学术团队需要信任来凝聚,大学组织的良性运转需要信任来推动。信任是大学组织社会资本的核心要素,是推动大学组织发展的隐性力量。  相似文献   

3.
大学的信任源于社会对大学进行学术传播、创造和应用的持续性期望,大学组织对社会需要和期望逐步满足的过程,就是不断发展逐步获得社会信任的过程。信任能够简化大学组织学术活动和交往合作的复杂性,从而极大地提高大学组织的运作效率。大学发展过程中,学术传承需要信任来维系,学术创造需要信任来激发,学术团队需要信任来凝聚,大学组织的良性运转需要信任来推动。信任是大学组织社会资本的核心要素,是推动大学组织发展的隐性力量。  相似文献   

4.
大学公共信任是公众出于大学给自己(或子女)提供的学习和个人发展所带来的预期获益而保持对大学持续依赖的信念。制度是信任得以产生的关键保障,运用制度信任原理从大学的外部诸制度来分析我国大学公共信任得以产生的机理,解释公众信任我国大学的传统依据,并分析基于制度而形成的大学信任所产生的信任错位等问题,将有助于我们寻求更有效的制度安排。  相似文献   

5.
大学董事会是西方高等教育运行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国现代大学制度的组成部分。本文从大学董事会作为大学与政府、社会之间信息沟通的桥梁,作为协调大学与政府、社会之间矛盾的缓冲器,作为监督大学的责任性机构三个维度,阐释大学董事会是构建大学与政府、社会信任的重要前提、基础和保障。  相似文献   

6.
大学组织信任文化的意蕴与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组织信任文化是以信任为特征的组织文化,它是一个组织中全体成员共同拥有的、强调信任的基本假设及信念。大学组织中的信任文化,对大学组织内部及外部的发展都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也是大学和谐健康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因此,大学要充分认识组织信任文化对大学发展的重要意义,着力构建以组织信任为核心的大学组织文化;要从组织信任文化的四个维度着手,构建大学信任文化;要建立有利于组织信任文化生长的人事机制。  相似文献   

7.
人们对高等教育问责制与大学信任两者关系的看法并不一致。本文试图通过信任连续体和问责制连续体的建构,分析高等教育问责制与大学信任的关系,并对其中的信任与不信任、信任与透明两种矛盾进行探讨,从而为现代大学走出发展困境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8.
大学的公共信任结构由教育秩序、大学功能和公众社会认知等因素交互作用构成.大学公共信任不但能够使公众从中获益,而且具有为大学提供自由发展空间,弥补国家管理大学的能力不足和强化公众与大学的合作动力等功能.  相似文献   

9.
信任问题是当前诸多学科研究的热点问题,高等教育学应当从其学科研究上做出回应。从理论与实践两方面来说,大学信任问题具备了出场的合理性。明确大学信任问题的界限是研究大学信任的起点。研究大学信任的意义既是高等教育学理论发展的需要,也是考察大众与大学合作关系的现实需要。  相似文献   

10.
教育改革不能脱离社会支持只在教育系统内进行孤立的自我改革。教育改革嵌套于社会改革,两者是相互包含、互为媒介、互动同构的有机整体。社会信任、社会合作、社会参与是影响教育改革的社会三要素,三者以社会合作为中心,共同为教育改革提供从心理到行动、从行动到制度化的社会基础。社会信任影响教育改革的成本与责任共担,信任程度缺失制约教育改革,造成教育改革制度设计的“公平悖论”与参与改革的多元主体之间的内耗;社会合作促进教育改革的技术、人力、经费等诸要素融合,并为教育改革提供自生自发的基层创新动力机制,跨界合作为解决教育“短板”与“盲区”提供了新的可能性;社会参与为教育问题解决从个体感受经由社会行动并上升为国家政策开辟了渠道,通过协商机制可以促进教育改革的制度创新。重建社会信任、鼓励社会合作、扩大社会参与可夯实教育改革的社会基础。  相似文献   

11.
12.
社会信任与我国城市社区治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多数研究社会信任的文献指出,在一个社会内,社会信任的普遍存在,会促进社会发展以及提高政府治理的效率.通过对三个主要城市(北京、成都、西安)144个社区的调查,主要考察了社会信任在我国城市的分布状况及其对当下进行的社区建设的影响.本文区分了两种类型的社会信任:普遍性社会信任和特殊性信任,多元回归模型表明,普遍性社会信任对社区治理发挥着显著的正面作用,而特殊性信任则不利于当下进行的城市社区建设.  相似文献   

13.
从近几年大学毕业生的就业情况来看,就业竞争日益激烈,越来越多的大学毕业生跨专业、跨学科择业,错位现象日益突出。除专业错位外,学历错位、能力错位在当前也很突出,很多高学历的毕业生低就业,即出现所谓的“高才低就”的情况。从目前高校专业设置的角度看,毕业生的择业已经发生严重的“错位”。从我国总体上看,人才缺乏,分布不合理。大学毕业生择业“错位”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教育成果贬值和人才资源浪费。  相似文献   

14.
我国研究型大学形成的政策基础与外部环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发展和建设中国的研究型大学是科教兴国的需要,也是提高国家综合国力的战略选择。但是,作为一种新生事物,在具体的实践过程中,总会遇到这样那样的问题或困难。这些问题有些是与研究型大学内部的运行机制有关,有些则与大学发展的外部环境相联。本文将以“中国研究型大学形成与发展战略”课题研究为基础,分几个方面对我国研究型大学形成和发展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外部环境问题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5.
信任是大学组织生存与发展的核心要素,文章基于组织公正理论,系统分析了大学内部信任关系的生成本源,并将信任关系的内涵阐述为人际价值层面的充分认同、利益层面的深层沟通、程序层面的正当安排,最后阐述了重构大学内部信任关系的路径所在。  相似文献   

16.
信任对社会生活和个人生存至关重要,而信任危机又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可以感受到的事实,信任问题逐渐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该文从信任的概念和特征入手,分析信任与不信任的合理性及重建信任的路径。  相似文献   

17.
大学追求卓越需要卓越领导。卓越领导涉及大学的领导体制和大学的治理结构,也涉及特定组织结构和制度环境下的领导团队和领导者个体。在科技迅猛发展、市场力量无处不在的情况下,大学面对的决策环境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极大增加。领导的主要任务是在确定性和不确定性之间寻找可能性。如此,在领导团队成员之间出现认识分歧是不可避免的,因而需要更多的沟通和互动,达到基于信任的理解。这必然涉及当事人的心智模式、心理倾向和领导风格,更涉及当事人所处的"微观政治"环境。大学的人文特点决定了理解具有目的的属性。理解又是实现组织目标的工具和手段。没有理解,组织目标和决策就不可能真正和个体建立起联系,因而也就失去有效沟通的前提。大学里的组织信任是有效沟通的结果,也是有效沟通的条件。消除微观政治的负面效应,防止纠缠于权力争斗而使组织目标迷失,建立透明、开放、公正、公平的学习型组织,是基于信任的组织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卓越领导发展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8.
对我国大学信任不平衡结构的实证考察及理论思考,是大学信任研究和大学内部治理效能提升的应有之义。本文从权威文化和制度绩效两方面考察了我国层级性大学信任的生成机制,深入探讨了两者的共同影响和异质性效应。实证研究发现,当前我国大学信任呈现出随着大学层次的下降而逐级下降的层级性特点,这一特点受到了权威文化和制度绩效的负向建构作用。研究还发现,权威文化和制度绩效对层级性大学信任的影响不是单独起作用的,而是共同产生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高等教育公平可以作为威权主义价值观影响层级性大学信任的替代性变量,应建立基于分类分层的大学信任差别化构建机制,以弥合重点大学信任和非重点大学信任的差距。  相似文献   

19.
《教师教育研究》2016,(5):42-48
为了能够更好地促进大学附中与大学的深度合作,作者受习总书记"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启发,借鉴"利益共同体、责任共同体以及命运共同体"的思维框架,从利益相关人理论、合作共同体理论和主体间性理论三方面寻求理论的帮助,并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两者合作的内在机理。  相似文献   

20.
现代大学制度的基本特征是自治性与民主性,其存在基础是社会发展的民主化和法制化。当前我国现代大学制度的构建缺乏民主化和法制化的基础,构建过程中过于重视现代大学制度存在的"充分条件",忽视"必要条件"。重建我国现代大学制度的构建基础,就是重建有利于实现大学自由权、民主权的基础。应从完善法治建设和重塑法律对于大学及其利益相关者行为规范的权威入手,推进宪法和高等教育法等相关法律的进一步修订,将构建的重点转移到完善与现代大学制度有关的法律体系上来,通过明确的法律规范来限制和保护大学利益相关者的权力与权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