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主要考察湖南境内湘语九个方言点的“V+X+N(L)”结构类型和地理类型。湖南方言“V+X+N(1,)”的类型共有四种,除了普通话中常见的句型“在+N(1.)”、“V+到+N(1.)”外,还有“V+体貌助词州(L)”和“V+体貌助词+在+N(1.)”。  相似文献   

2.
“N1V1V1给N2V2V2”是一种具有委婉表达功能的常用口语格式,基本语义是说话者委婉地请求N1去做N2希望获知的某事。该格式在句法结构上是一个兼语句,“给”是该格式作为兼语句的标记,可以隐现但语义上必不可少,是连接“N1V1V1”和“N2V2V2”的关键。格式中两个动词重叠本身具有的委婉表达功能加上其出现在祈使句语境中,使该格式在语用上最具委婉的表达功能。  相似文献   

3.
“N1V1V1给N2V2V2”是一种具有委婉表达功能的常用口语格式,基本语义是说话者委婉地请求N1去做N2希望获知的某事。该格式在句法结构上是一个兼语句,“给”是该格式作为兼语句的标记,可以隐现但语义上必不可少,是连接“N1V1V1”和“N2V2V2”的关键。格式中两个动词重叠本身具有的委婉表达功能加上其出现在祈使句语境中,使该格式在语用上最具委婉的表达功能。  相似文献   

4.
动词作定语有“V N”和“V 的 N”两种结构形式。通过分析两种结构中V与N的不同分布条件、性质及两者内部结构的不同 ,可以发现两种结构中的V是两种不同的动词名化 ,在VN结构中 ,N与V同样起着主导性作用 ,两者存在着一定的语义限制和语义选择 ;同时 ,“V 的 N”是一种组合式的偏正短语 ,“V N”是一种粘合式的偏正短语  相似文献   

5.
“V的N”,“V”代表动词,“N”代表名词或名词性词组;语义上,“V”与“N”间是述宾关系,“的”介于其间。具体地说,“V的N”是指下面三种句式中之述宾间加“的”。 第一种是问答句式,例如: ①谁引诱的我?是你引诱的我! ②他何时进的城?他上午进的城。 ③他俩在哪见的面?他俩在我家见的面。  相似文献   

6.
动宾结构“V+O”扩展成“V+N+的+O”有两种情况:一种是“V+O”的自然扩展式;另一种是“V+O”的强制性扩展式。本文分别对这两种扩展式进行了多角度分析。首先说明了“V+N+的+O”的句法特点及句法功能;接着分析出自然扩展式“V+N+的+O”充当中的“V”与“N+的+O”的语义关系,充当的语义角色为:准客事、受事、成事、位事和使事等;然后进一步分析了“N”与“V+O”的语义结构关系为:V+N属+的+O、V+N施+的+O、V+N受+的+O、V+N对+的+O、V+N自+的+O和V+N使+的+O,并在此基础上说明了此结构可能产生的歧义问题。  相似文献   

7.
“X比N还N”是现代汉语差比句中较为特殊的句式.本文通过对比该构式和典型差比句“x比Y还A”,发现该构式的语义不是比较,而是说明“X”的某一特质,意义相当于“X像N一样A”,或者“X很/非常A”.该构式对进入其中的“X、N”有一些特殊的要求.  相似文献   

8.
论同素逆序的"V的N"与"N的V"偏正短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V的N”与“N的V”偏正短语中“V”与“N”的各自分布情况看,可以发现这一对同素逆序的倔正短语处在一个“V”与“N”构成的连续界面上,它们有着内在的必然联系。  相似文献   

9.
李美妍 《现代语文》2009,(10):43-45
关于“V+个+N”结构中“个”不表示任何实际的量的情况,本文结合以往的研究成果,从句法方面考察了“V+个+N”结构中“个”进入“V+N”结构的条件及“V+个+N”结构的句法特点。  相似文献   

10.
主观极量构式“再X不过”中,变量“X”以A(P)和V(P)为主,少量N(P)也可以进入构式。构式有其明显的语义特征,即评述性、极量性、高情态性等。“再X不过”的构式义可以概括为:基于说话人的主观认知,说话人对某一认知主体具有的“X”所及程度的主观极量评判。构式有“再X1X2不过”、“再X也不过”、“再也X不过”等变体形式。构式的衍生机制主要有“不过”的语法化与语用推理。从适用语境看,“再X不过”构式主要用于现实语境和虚拟语境中,具有意外功能、评价功能等。  相似文献   

11.
汉语中存在一种特殊的句子:“N1 把 N2 V1 在 N3 V2 (N4)”。名词N2在深层语义结构上既是V1的受事,又是V2的施事;由介词“在”引导的介宾结构既是V1的处所元,同时又是V2的处所元,因而“N1 把 N2 V1 在 N3 V2 (N1)”是一种特殊的“把”字兼语句。对这种特殊句式进行结构分析时可采用双线索层次分析法,将该类句子中的两种兼属情况同时标示出来。  相似文献   

12.
朱行建 《物理教师》2008,29(3):21-21
1问题的提出 高中物理辅导材料中有下面两题: 例1.X射线管阳极与阴极间所加电压是3.0×10^4V,求X射线管所发出的X射线的最短波长是多少?  相似文献   

13.
“N的V”短语是比较特殊的一种定心短语,其语义结构具有双重性,分显层和隐层两个层面。“N的V”短语的显层语义结构是名核结构,这是考虑到“N的V”的定心句法结构形式对语义结构的制约作用和中心语V已经名物化这两个原因而确定的,可分为领属关系和限制关系两类。“N的V”短语的隐层语义结构是动核结构,这是考虑到N与V之间的确还保留有施事、受事与动核的语义联系以及“N的V”短语是由上文中的主谓句转化来的这两个原因而确定的,可分为施动关系、准施动关系、受动关系、成动关系、使动关系、系动关系、状动关系等7类。  相似文献   

14.
本文讨论“动(形) 到 ……”句式,例如“我想到一个办法”,“她的脸红到耳根”。为讨论方便,以V代表动词或形容词,D代表“到”,N代表“到”后面的成分,结构形式写成:V D N。  相似文献   

15.
开放题的核心是能培养学生的创造意识和创造能力。那么,在教材还没有提供足够的开放题之前,“好的开放题从那里来?我认为最现实的办法是让“封闭”题“开放”。 一、意识的开放 首先要改变那种只局限于教师给题,学生  相似文献   

16.
“在+NP+V+N”是汉语中一种颇有研究价值的句式。本文从“在+NP+V+N”句式诸构成因素相互关系的角度切入,根据N的移动情况对“在+NP+V+N”句式进行了分类,在此基础上考察了N与NP的关系,V与NP的关系,指出各构成因素在语义特征上的对照性及句式内部的系统性。  相似文献   

17.
蔡国妹 《闽江学院学报》2005,26(3):93-95,111
语义结构歧义指的是一个语言片段中表层句法结构相同而深层语义结构关系不同的歧义样式。歧义研究重在探讨歧义的制约和分化。在“除了 N1,N2 最/也 V N3”这种语义结构歧义格式中,N1既可以是V的施事者,又可以是V的受事。在制约格式歧义的因素中,N1、V共同视为一个制约格式歧义的变项,N3为另一个变项。根据变换分析、语义特征分析法,我们把这一歧义格式分化为必然歧义格式和两种单义格式,并对各变项的语义特征作相应探讨。  相似文献   

18.
“动词+形容词+名词”(V+A+N)是一个有歧义的句法格式,它的句法层次可以是“V+(A+N)”,也可以是“(V+A)+N”,在两种组合层次中,句法结构表达的意义不同。“节律常规”即汉语音节组配的倾向性,它对“V+A+N”格式的歧义的形成有显著的作用。本文从“V+A+N”这一句法格式出发,讨论了韵律因素对歧义格式和歧义度的一般影响。  相似文献   

19.
写生疏的、不了解的人,必须通过访问、介绍、观察等途径,先熟悉起来再写,即所谓“生题熟写”,这个道理十分简单。而何以“熟题”却要“生写”呢?还得从一篇作文说起。前不久,一位五年级老师捧着一叠作文簿,对我说:“你看你看,连这样的题目都写不具体!”我翻开一看,写的是《我的妈妈》,可谓最熟悉的题树、最了解的人了。可看看正文,果然不佳。在我所翻阅的十几篇作文中,除了“大同小异”的外貌描写外,大都是一些概括性的叙述,诸如“我妈妈可忙啦,家里的活儿都是她干  相似文献   

20.
现代汉语形容词与动词及数量结构组合常常有两种语序“V+X”和“X+V”,本文全面考察了“多、少、早、晚、快、慢”与动词的两种顺序及其原因。文章认为:“V+X”和“X+V”语序的配置受到“预期与结果”模型和X与“点”的融合度两方面的控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