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按“三个面向”的要求,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国家高级教育行政学院赵庆典以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政治、科技体制改革需要的教育体制,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体系的重要任务。邓小平同志的教育思想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王...  相似文献   

2.
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文化的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政治化,就是指在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形成的,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思想为主导的,在中国公民中普遍存在的政治信仰、价值取向、思想、观念及理论等的综合。在当前社会转型期,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政治化建设主要应把握以下几方面的基本内容:1.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指导地位,用“三个代表”思想统领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政治化建设;2.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政治化,就必须坚定不移的推进政治体制改革,促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使社会主义政治化和政治制度协调发展等。  相似文献   

3.
邓小平围绕“如何建设社会主义”这一实践主题,全面地论述了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经济体制改革、政治体制改革、经济发展战略、一国二制等问题,从而形成了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科学概括,是探索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最重大的理论成果之一。  相似文献   

4.
赵紫阳同志指出:“经济体制改革的展开和深入,对政治体制改革提出了愈益紧迫的要求。”①“不进行政治体制改革,经济体制改革不可能最终取得成功。”②在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进行政治体制改革,就是要兴利除弊,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③那么,这种政治体制改革与多党合作有无关系?是  相似文献   

5.
赵紫阳同志在十三大报告的第二部分,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和党的基本路线”为题,系统、全面、深刻地阐述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科学含义、基本特征、根本任务,并在总结过去我们对这一问题认识的经验教训基础上,概括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指出了“正确认识我国社会现在所处的历史阶段,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首要问题。”这对加快和深化今后的经济体制改革和政治体制改革,推动“两个  相似文献   

6.
党的“十四大”明确确定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作为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明确指出,“把社会主义同市场经济结合起来,是一个伟大创举。”“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就是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发展市场经济,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这...  相似文献   

7.
在举国上下认真贯彻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科技体制改革、教育体制改革等重大决定,努力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而阔步前进的时候,我们以喜悦的心情迎来了我国的第一个教师节。我们向含辛茹苦、呕心沥血工作在各级各类学校的广大教师致以热烈的祝贺,并表示诚挚的敬意! 陈云同志指出:“四化需要人才,人才需要教育,教育需要教师。”这是对教师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崇高地位和重大作用  相似文献   

8.
中国共产党在新世纪面临着重大的理论建设任务 ,坚持邓小平理论“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等一系列强国富民的思想。江泽民同志在世界经济一体化不断发展 ,我国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入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完善的情况下 ,在新世纪之初英明地提出“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 ,标志着我们党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认识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创新 ,丰富和发展  相似文献   

9.
邓小平反腐倡廉思想是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他着重围绕在社会主义政治体制改革、经济体制改革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特别是中国共产党的自身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来论述反腐倡廉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他深刻地剖析了在我国由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从落后的农业社会向现代的工业社会这一“双重转型”时期,所产生的腐败现象的表现、成因、本质及相应的对策措施等一系列理论与实践问题。  相似文献   

10.
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我国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自此,中国共产党开始探索在中国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1956—1966年,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1966—1976年是“文化大革命”动乱的十年。十年“文革”使党、国家和人民遭到建国以来最严重的挫折和损失。1976年至今.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形成?这个时期,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实现了伟大的历史转折——党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轨道上来。经济体制改革和对外开放使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迅速发展.运用“一国两制”构想成功解决了香港、澳门问题,形成了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邓小平理论指导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充实和发展着邓小平理论。  相似文献   

11.
党的十四大以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明确指出“我们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不仅是我们党经过长期艰苦摸索,付出巨大代价得出的科学的重大决策,也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历史必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确立和发展,必将对我国政治、经  相似文献   

12.
现今我国进行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必须以邓小平理论之“矢”来射中国现代化之“的”,探讨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经济、政治和化事业,搞清中国特色则是搞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基本前提。  相似文献   

13.
党的十四大明确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以利于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这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的重大发展,是经济体制改革的重大突破。江泽民同志去年在中央党校的讲话中强调指出,当前加快建立社会主义新经济体制的关键之一就是“大力培育市场,建立统一的完备的社  相似文献   

14.
党中央、邓小平同志多次强凋在进行经济体制改革的同时,必须进行政治体制改革,以保证经济体制改革和其他方面改革的顺利进行,加速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发展。邓小平同志还指出,我国的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赵紫阳同志也指出,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路线有两个基本点,一是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一是改革、开放。然而,有些人却误认为我国政治体制改革是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改变,把党政分工和政企分开看成是“取消党的领导”和“取消人民民主专政”。这种认识,就其多数人来说是因为没有弄清政治体制改革的含义。  相似文献   

15.
党的十四大明确指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党中央把建立市场经济体制作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个战略目标,这将把我国的经济建设推到一个重要发展阶段。在这个阶段中,社会主义生产力将会有  相似文献   

16.
推进政治体制改革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是《江泽民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专题摘编 )的重要内容之一。社会主义的本质就是人民当家作主。因此 ,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 ,就没有社会主义现代化。江泽民同志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论述 ,科学地总结了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的实践 ,是全面的、系统的 ,具有极强的指导意义和实践意义 ,体现了与时俱进的精神。第一 ,明确提出政治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江泽民同志指出 :“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目标是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健全社会主义法制 …  相似文献   

17.
文章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形成和发展为线索,联系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成功实践,通过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比较分析,认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丰富发展了的、被实践检验正确的、形成体系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反映了当代中国共产党人的思想成熟和理论自觉,内在地体现出中圆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信念和共同实践价值取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单具有名称、概念的性质、属性,而且更加彰显了中国在社会主义实践中的主体地位。  相似文献   

18.
十三届四中全会后,以江泽民为核心的第三代领导集体继续坚持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在经济体制改革、政治体制改革、精神文明建设、党的建设、军队建设和外交等方面,全面地创造性地丰富和发展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相似文献   

19.
认为中国入世后 ,高等教育既有机遇 ,也面临着挑战。高校要站在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落实“以德治国”方略、培养“四有”社会主义新人的高度 ,确保社会主义办学方向 ,以系统扎实的工作 ,将高校建设成宣传马克思主义的阵地  相似文献   

20.
党的十四大指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以利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十五大又进一步指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就是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发展市场经济,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发展市场经济,是邓小平论体系的重要组成内容,是对马克思主义的大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