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999年1月10日,我们走出雅鲁藏布大峡谷整整一个月。这一天,我在日记中写下了这样一段话:"走出大峡谷的人,对那段行走,那段生活将会刻骨铭心,永生难忘。他会指天发誓,再也不愿去回想那段路程,重复那段生活。但是当他体力渐渐恢复,心态渐渐平和时,又会对那段生活魂牵梦萦。因为那段生活的经历已经深深融入他的思维,他的肌体乃至他的血液,挥之不去......"。夜闯墨脱路我们是1998年10月19日从北京起程,拉开了人类首次徒步穿越雅鲁藏布大峡谷科学探险考察活动的序幕。经过在拉萨、林芝和派区等几处的高原反应的适应、休整和补充给…  相似文献   

2.
上世纪50年代后期,上海市教育局有位处长叫吕型伟,常为解放日报、文汇报写社论、评论,是位写文章的高手。当时林彪在上海养病,其妻叶群任上海市教育局副局长。当林彪成了副统帅后,一家报社的记者找到关在"牛棚"里的吕型伟,对他说"给你一个立功的机会:你和叶群很熟,写一篇叶群如何高举毛泽东思想伟大旗帜的文章吧。"吕型伟回绝说:"我记不起来了。"  相似文献   

3.
黄卫 《兰台内外》2013,(3):17-18
何殿奎是秦城监狱前监管处处长。不久前,他在接受采访时,披露了江青及林彪的"四大金刚"在秦城监狱的生活,与社会上流传的多有不同。生活上的优待没有了1976年,何殿奎是秦城监狱管教科科长。当时,他负责的204监区,主要关押的是林彪集团嫌犯。"九·一三事件"后,林彪的"四大金刚"在人民大会堂被捕,被关押在北京卫戍区的不同地  相似文献   

4.
林彪和饶漱石不熟悉,没有什么瓜葛。但林彪和高岗在延安时就打过交道,解放战争时期在东北一起共事,两人合作得很好,关系密切。由于这层关系,当高岗想要获得党和国家的更高权力时,他找到了林彪与他一起"谋事"。那么,林彪在"高饶事件"中究  相似文献   

5.
41年前,在辽宁省文联从事美术创作的英俊小生刘伟钦,由于某种机缘成为副统帅林彪之女林豆豆选"驸马"的对象之一,终因林豆豆对他没感觉落选。后来,刘伟钦又被介绍给李作鹏的女儿李大征。1971年9月13日,林彪等人出逃,其乘坐的飞机在蒙古失事。彼时的局面空前紧张,材料显示,因"九·一三"  相似文献   

6.
1950年9月美军仁川登陆后,林彪急招四野技术侦察局负责人到京,要求他们组建一支技术侦察队伍,准备随他赴朝工作。可见,林彪当时已做了带兵出征的准备和安排在关于出兵朝鲜的问题上,中国学界和社会上长期以来流传着一个说法,即毛泽东本来想请林彪挂帅出征,但林彪反对出兵,故称病不出,后中央决定改派彭德怀带兵赴朝作战。笔者在研究中看到一些文献,并对知情者做过采访,发现这种说法有一些说不通的地方。  相似文献   

7.
长江同志是三十年代升起在中国新闻界的一颗明星.他不仅以他自己杰出的工作,为新闻采访开创了广阔的天地,而且带动了不少青年新闻记者,驰骋于枪林弹雨之中,金戈铁马,出生入死,为民族的解放,祖国的新生作出了不懈努力.他的传奇式的采访经验,万里跋涉,百战艰难,不是一篇短文可以写完的.这里回忆到的,只是长江同志平常同我讲到的几条基本经验:一曰深入基层;二曰广交朋友;三曰有备无患,写出来供大家参考.一九七○年十月,长江同志受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迫害,含冤去世.这样一个人,本来是可以大有作为的,然而极"左"路线和"十年浩劫",他也终于难逃此劫.在审判林彪、江青反  相似文献   

8.
1971年9月13日之夜,是一个不寻常之夜,是一个令人紧张又令人振奋之夜。就在这天夜里,在"文化大革命"期间,一贯高喊"紧跟照办"、"万岁不离口"的林彪,在他枪班夺权的阴谋暴露之后,竟叛国出逃,他所乘的中国民航256号三叉戟飞机,在蒙古人民共和国的温都尔汗草原坠毁,折戟沉沙,机毁人亡,这是在"文化大革命"期间发生的一件既令人愤慨,又大快人心的重大事件!  相似文献   

9.
大智者,若愚. 今年95岁的贾若瑜,赤水人,原名贾若愚.1937年,罗瑞卿建议他将若愚改为若瑜.父母当初给他取这样的名字,大概是希望他不要太过锋芒,但他为人处世,确有一点"若愚":庐山会议彭德怀挨批,上级要军事博物馆把彭德怀的陈列全部撤掉,馆长兼党委书记的他顶着不办;林彪风光无限时,他在会上只字不提军博要突出宣传"副统帅",为此获罪入狱;林彪出事后,让他揭批,他却说,"我在监狱,什么都不知道".他不怕权势,也不信权威.他一生做得最出彩的事,除抗战时期被誉为"游击大王"外,就是敢于坚持真理.  相似文献   

10.
李钢 《湖南档案》2009,(1):12-14
陈光一生战功显赫,指挥作战机智英勇,曾创造出不少有名的战斗范例。作为林彪的部下,早期救过林彪的命。但性格倔犟、耿直刚烈,多次与林彪发生冲突.因而与林彪结怨颇深。因为林彪的诬陷和打击,本属于人民内部矛盾竞变成了“反党”.不仅过早地结束了他那辉煌而坎坷的一生,还蒙冤受屈达30余年。  相似文献   

11.
有人说他象个苦行僧“机智”、“敏捷”、“果断”、“刚毅”、“深刻”、“冷静”、“稳健”……用这些词形容林彪都不过分。但千万不能说“幽默的林彪”——尽管人们经常把“机智”和“幽默”联在一起。除了一位老人,别人都说从未听林彪讲过笑话。这位老人怕也只经历过一次。是秀水河子战斗后,到抚顺参加东北局会议,在饭馆吃过饭,不知兴从何来,林彪讲了一个笑  相似文献   

12.
黄公略声名显赫,与林彪、伍中豪并称"朱毛"麾下的"三骁将".后来,蒋介石经常用"朱、毛、彭、黄"来指代中央红军.黄公略才华横溢而又英姿潇洒,彭德怀与他结成生死之交,朱德称赞他智勇双全,毛泽东多次把他写入诗词之中,称誉他为"飞将军".  相似文献   

13.
已故领袖毛泽东在生前对别人利用他而达到自己的目的非常反感.当他察觉林彪反党集团的阴谋之后,知道他们吹捧自己互正是为了利用自己,就非常气愤地痛斥林彪是"为了打鬼,借助钟馗".但是伟人是很难逃避被人利用的命运的,现在有的人利用毛泽东同志和其他老一辈革命家,倒不是为了打鬼,而是为了赚钱,让他们出来给人家做广告,这岂不是对领袖的亵渎!  相似文献   

14.
肖华,13岁任少共兴国县委书记,17岁任少共国际师政治委员,22岁任八路军东进抗日挺进纵队司令员兼政治委员,39岁被授予上将军衔,不仅身经百战、累建奇功,他创作的《长征组歌》更被誉为"红色经典"。1968年初,时任中央军委副秘书长、解放军总政治部主任的肖华突然从人们的视线中消失。七年后,肖华又作为中央领导突然出现在天安门城楼的国庆观礼台上。原来,只因不耻与林彪、江青为伍,他被秘密囚禁了七年。拒上林彪"贼船"在1966年8月1日至12日召开的中共八届十一中全会上,根据毛泽东的提议,将林彪置于中央政治局常委第二位,  相似文献   

15.
八一、北影两家制片厂在同一时间同题拍摄《许茂和他的女儿们》,是建国后电影界一桩罕见的"撞车公案".尽管已经过去二十多年了.许多老影迷依然对那段往事抱有浓厚的兴趣,因为"撞车公案"背后沉淀了太多的故事和秘闻.  相似文献   

16.
关于林彪反革命集团"9·13"事件的性质和真相,在1971年9月18日中共中央下达的<关于林彪叛国出逃的通知>中,已经讲的十分清楚.但是,近几年社会上流传着一些新的说法,有的人甚至著书立说,散布了一些与中央<通知>精神不一致的论调.为此,我以一个"9·13"事件亲历者的身份,再把前前后后的事实叙述一遍,以正视听.  相似文献   

17.
1950年6月25日,朝鲜战争爆发。毛泽东本来打算让林彪挂帅出征,却遭到林彪的拒绝,借口是他身体有病。  相似文献   

18.
最后的土司     
作为中国最后一个土司,安学成经历了一段充满怀疑和阵痛的复杂历史,现在,随着他的衰老,那段历史已经逐渐被人遗忘  相似文献   

19.
文化大革命中林彪等人出于他们的政治需要,伙同江青制造了"华北山头主义"冤案。这起冤案起始于:1968年3月24日晚,林彪在人民大会堂宣布了"杨余傅事件"。林彪在讲话中说道:"杨成武的主要问题,是山头主义,杨成武、傅崇碧长时期在华北、北京军区工作,华北山头主义有历史性,从晋察冀时期就有。有这个问题就会发生这样、那样的问题,就会发生叛党的行为,反党的行为……""杨余傅事件"后的第二天,林彪于3月26日  相似文献   

20.
李:胡大妈,侯金镜同志长期受林彪、"四人帮"迫害,于1971年8月8日在向阳湖含冤病逝,但成宁人并没有忘记他.近年来,经<当代>常务副主编胡德培牵线,我终于和您取得了联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