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在摩登气派上海市中心隐藏着一处中国古典式的建筑群落——城隍庙。过去每逢春节,"白相城隍庙"是上海人一个必不可少的习俗,"白相"就是游玩的意思,而城隍庙也因此成为沪上年味最浓的地方之一。在很多老上海人的记忆里,城隍庙曾是他们孩提时的乐园,而春节的城隍庙更是逛不够,看不厌。人山人海"轧闹猛"城隍庙的悠久历史可追溯到元朝,当时上海正式建县,庙址在如今的永嘉路上,叫淡井庙。明朝  相似文献   

2.
孙孟英 《档案与史学》2014,(2):F0003-F0003
正辛亥革命之后,元宵节依旧被视为大节,北方制作和展示千姿百态、璀璨夺目的各种冰灯,南方广东、香港等地舞大型龙灯,上海城隍庙开灯会,小孩们玩各种兔子灯,一些上流阶层的人参加元宵晚会,或观看元宵文艺音乐舞蹈演出。南京路上一些大商店的大门口,都在元宵节的前一天挂起了红灯笼,以求得在新的一年中生意红红火火。在上世纪三四十年代,一些在沪外国领事人员与洋商每逢正月十五,也很乐于同中国朋友共同参与元宵节活动,一起吃汤圆,一起出席元宵节派  相似文献   

3.
正几乎可以这么说,唯一一座令小孩子自觉自愿、而且还吵着要去的庙,那就是老城隍庙了。从未想过老城隍庙也是一个庙,这也怪不得小孩子们的世俗。比起其他庙宇的宗教召唤和仪式,老城隍庙似乎很早已经淡化了城隍神及其道观色彩。它也有初一、十五的活动,但是更世俗的是它的每一天,尤其是周末假日。某年灯会,在人流最拥挤的时候,已经要采取限流措施,以防意外……谁都不会怀疑这是在说老城隍庙,就像谁都不会怀疑这是上海老城隍庙。曾经有如此被公认的说法,"没有到过  相似文献   

4.
上海:做派     
吃 五香豆——不明白如此不起眼的俗物,竟会是堂堂大上海的第一代表食品。但老话就是这么说的:没吃过老城隍庙的五香豆,等于没来过上海。  相似文献   

5.
<正>提起西郊公园,也就是现在的上海动物园,上海人心中都有满满的记忆。那里曾是上海最大的动物园,也是与外滩、城隍庙、大世界比肩的热门去处。去猴山看猴子,看孔雀开屏,看熊猫吃竹子……人们在那里认识动物,了解生命的神奇和多彩;狗熊拜拜、大象版纳、大猩猩博罗曼等动物明星,带给人们无限欢笑和遐想;连接市区和西郊的57路公交车,满载着无数上海人家的美好憧憬;甚至动物园餐厅那  相似文献   

6.
<正>上海人喝茶有悠久历史,孵茶馆是老上海的习惯嗜好。因此,老上海茶馆特别多,据统计,清末就达160多家。出名的有静安寺的"品泉楼",城隍庙的"湖心亭",南京路上的"同羽春"和"五云日异楼"等。旧上海茶馆,不仅是市民休闲憩适的场所,也是聚集三教九流、鱼龙混杂的是非之地,流传着时代动荡变革、风起云涌的社会轶事趣闻和掌故。"品泉楼"在静安寺。静安寺始建于三国时吴赤乌年间,距今已1700年。原来寺址在吴淞江边,因  相似文献   

7.
正我虽然不出生于1949年,但我的名字中却有"国庆"二字,揣摩父亲当年给我取这个名字的意思,大概是要我长大后牢记新中国给我们家带来的好处,永远不忘本吧。我们家以前从来没有出过大学生,如今家里也有大学生了如果我父亲能活到今天,他该有多高兴啊。捏粉面人的人家里竟然也出了大学生,这是我父亲这一辈人连做梦也不会想到的。我目前是老城隍庙"松云楼酒家"的一名糕点师,也是徐汇区"非遗"项目传承人。我的父亲叫李新发,山东荷泽人,艺名"面人阿三",解放前在上海大世界、宁海西路、老城隍庙一带以捏粉  相似文献   

8.
上海老城厢内的城隍庙,在这方圆不足1公里的地方,已经整整热闹了几百年。上海城隍庙坐落于上海市最为繁华的城隍庙旅游区,是上海地区重要的道教宫观,始建于明代永乐年间(1403-1424),距今已有近六百年的历史。由于上海城隍庙内供奉的上海城隍神在上海地区的特殊地位,在近六百年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正大凡来到上海旅游的中外游客,都会首选位于上海老城厢的城隍庙去转一圈。有道是:"到上海不去城隍庙白相,等于没到过大上海。"你或许会说,在中国,有多少个城池就有多少座城隍庙,有啥稀罕。你说的不错,城隍神,或称城隍爷,是中国传统宗教文化中普遍崇祀的重要神祇之一,是当地阴间的最高长官,一般都是供奉  相似文献   

10.
唐朝张悦有诗云:"龙衔火树千灯焰,鸡踏莲花万岁春",反映了元宵时节张灯结彩的盛景。元宵张灯,相传始于西汉,风盛于唐代,普及到民间后,形成风俗。隋炀帝的《正月十五日于通衢建灯夜升南楼》诗:"灯树千光照,花焰七枝开",极言灯光之盛和灯色之美。  相似文献   

11.
在中国,几乎每个城市都有自己的晚报.上海的新民晚报,是目前中国大陆历史最悠久的晚报,早在上个世纪的后20年就已经成为上海市民重要的"灯下客",读新民晚报是许多上海人的文化生活方式.  相似文献   

12.
张景岳 《新闻大学》2005,1(3):84-89
上海是近代中国最早用电影来纪录自己形象的城市之一,其拍摄者是美国人。在1898—1949年即我们称之为老上海的半个多世纪里,美国纪录电影为上海这座城市留下了许多历史记忆的亮点。但奇怪的是,几乎翻遍所有相关的报刊书籍,我们却从未见过一篇文章来专门讨论美国人所拍的老上海纪录  相似文献   

13.
老照片热不仅限于上世纪末,新世纪初仍在延续,一张“老上海照片”或“老明信片”5年前只售5至10元,如今已涨到100至200元一张,而且市场上很难见到原件“老照片”。老照片热不仅涉及到档案馆、博物馆、图书馆、新闻单位,还引起了一些商家的注意。最近笔者看到《新民晚报》和《新闻晚报》分别报道了上海老城隍庙旅行社、上海春秋国际旅行社,利用老照片进行旅游促销。前者是和江苏宜兴善卷洞联合举办,善卷洞旅游组织对象是老干部,只要老干部能拿出一张本人曾在善卷洞拍摄的黑白照片,即可免费重游;后者是与绍兴市文化旅游集团公司联合…  相似文献   

14.
<正>奉天北市场,俗称老北市,号称民国时期东北第一市,是当年老沈阳人休闲、购物、娱乐的综合场所。在这里,三教九流、五行八作,无所不包。它与北京天桥、天津劝业场、上海城隍庙等齐名,是全国十大"杂巴地"之一。北市场的地界儿在奉天古城的西门外,最初叫十间房。清初这里是一片荒野、坟地,后来皇太极在这一带建了实胜寺,修建庙宇的工匠等聚居在这里,在小西边门至实胜寺的土路旁,陆续盖起十余间低矮的简易平房居住,聚成一个小村落,后来当地百姓就称这里为十间房。  相似文献   

15.
非物质文化遗产九曲黄河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7年4月10日,北京市延庆县白河堡九曲黄河灯被评为首批延庆县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九曲黄河灯是一种社火形式,每年元宵佳节(上元节),九曲黄河灯阵(又名"黄花灯")中人潮攒动,在皎皎的明月照耀下,人流与九曲黄河灯阵  相似文献   

16.
过去皇帝死了,不说死,谓之“驾崩”。因为他讳“死”。宋朝有个叫田登的人做了州官,他的官讳是不准百姓言“登”。因“灯”与“登”谐音,连“灯”也讳。元宵节官府出布告称:“本州依例,元宵放火三日。”当地百姓讽之为“放火州官”。“只  相似文献   

17.
矗立在城隍庙后荷花池中的湖心亭,为老城隍庙最佳胜景.湖心亭,顾名思义,建在一池碧水之中,与九曲桥相连,亭下池内,鱼影可鉴,天生有一种诗情雅趣.湖心亭茶楼天天顾客盈门,尤其是外国游客日渐增多.  相似文献   

18.
<正>老灌县(今都江堰市)城隍庙位于城西的玉屏山麓,即今天玉垒山公园(都江堰景区入口处之一)的古建筑群落。据有关人士考证,解放后,除上海市等极个别地方因情况特殊外,全国各地的城隍庙都难逃被拆毁的命运。也许是地处山上,不便拆除,也许是还有利用价值或其他原因,总之,在整个成都地区,只有都江堰市的这座城隍庙比较完整地被保存了下来。  相似文献   

19.
喜看红鲤鱼高高跃起 上海人都记得,上世纪八十年代在上海要住上一个好一点的宾馆有多紧张!在旅游旺季里常常是人满为患。很多时候,来上海旅游的外国客人,白天在外滩、在城隍庙、在南京路,又吃又玩,非常尽兴;可晚上,只能在导游的催促下,登上大巴士,摸黑赶到宝山、金山,甚至赶到苏州、太仓的宾馆饭店去过夜。  相似文献   

20.
正在老上海,南京路俗称"大马路",是因为当年许多代表近代物质文明的声、光、化、电都源于南京路。南京路上出现了第一批煤气用灯(俗称地火),第一批自来水用户,第一盏路灯,第一条有轨电车线路,第一幢摩天楼,第一家公共菜市场,第一项道路排水系统等等。特别是到了20世纪30年代以后,整条南京路逐渐形成了声名远播的十里洋场商业街。而与南京路平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