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昭艳 《少年文摘》2013,(1):84-85
想着许诺日记本上的简单密码,想着班主任平日对我的夸奖,想着许诺不经意的莞尔一笑,我终于明白了他们的用心良苦。我承认,我不是一个好孩子,至少在我16岁之前。那年,我被进城打工的父母带到了城里。我知道父母的意思——他们不想也不希望唯一的儿子就这么在乡下学校荒废了前途,因为他们相信城里的教学水平和师资,更  相似文献   

2.
那一个冬季     
那一个冬季,我下岗了,从城里搬回了乡下的父母身边,带着几分自卑和狼狈。  相似文献   

3.
1还在乡中学时,江英也和我同宿舍。她盖的被子是一块块完全不同的花布拼在一起的,要多土有多土。她头上扎的两个麻花辫,最让我无法忍受,可她全然不知我的反感,经常主动来找我说话。我是初三时才从省城打工子弟中学转回老家的,从小我跟随外出打工的父母在城里读书,那种漂泊的岁月就像无根的浮萍。我在城里读了八年书,去过四个城市,随着父母打工地点的变迁,转了很多次学。  相似文献   

4.
进城     
一直跟着爷爷奶奶生活,从咿呀学语到小学四年级,其间,我都没有见过父母一面。其实,在村里很多孩子都和我一样,他们的父母也都在城里,有的是厨师,有的是保安,有的泥瓦匠,都是一年到头难得回来一趟。我的父母就是泥瓦匠中的  相似文献   

5.
前段日子我在市中心买了一套新房子,而父母依然住在城郊的老宅子里。我每天都很忙,不但要做好公司的事情,还要经营自己的服装店。我没有时间娱乐,也没有时间回家看望父母,有时打电话给父母,没说几句就挂电话。“没时间”成了我与父母日渐疏远的借口。住进新房后,我特意把父母接来小住了几天。父母很有成就感,说我为他们在老家的亲戚邻居面前“长了脸”。可父母一到城里,就总  相似文献   

6.
1 还在乡中学时,江英就和我同宿舍. 她盖的被褥是一块块花布拼在一起的,要多土有多土.她头上扎的两个麻花辫,最让我无法忍受,可她全然不知我的反感,经常主动来找我说话. 我是初三时才从省城打工子弟中学转回老家的,从小我就跟随外出打工的父母在城里读书,那种漂泊的岁月就像无根的浮萍.我在城里读了八年书,去过四个城市,随着父母打工地点的变迁,转了很多次学.  相似文献   

7.
我生长在一个偏远的小山村里,这里没有水泥路,没有公交车,没有有线电视,没有宽阔的校舍。随着年龄的增长,身边的小伙伴一个个进城读书,我的心底也萌发了要进城读书的愿望。我把自己的心思说给父母。第一年父母没答应,说我年龄还小;第二年,我又一次缠父母,父母还没答应,说城里花销大,家里负担不起。  相似文献   

8.
十一岁那年,因为个子长得特高,父母把我送到城里读体校。  相似文献   

9.
父亲的城堡     
陈孝荣 《今日教育》2011,(11):60-60
2006年,我和妻子商量,决定把父母从乡下老家接进城来养老。“接来肯定是要接来,问题是他们在乡下住惯了,住城里不习惯。”我把我的担心提出来。  相似文献   

10.
24年前的那个初秋,我8岁。为了投奔城里的父母,我告别乡下年迈的爷爷奶奶,到城里的一所重点小学当了“插班生”。走进教室的一刹那,我就感受到了周围同学异样的眼光。是啊,我的粗布衣比起她们那花花绿绿的裙子寒酸极了,自卑像瘟疫一样袭上心头。我畏缩着低下头,在教室的一角坐了下来。  相似文献   

11.
我生长在一个偏远的小山村里,这里没有水泥路,没有公交车,没有有线电视,没有宽阔的校舍。随着年龄的增长,身边的小伙伴一个个进城读书,我的心底也萌发了要进城读书的愿望。我把自己的心思说给父母。第一年父母没答应,说我年龄还小;第二年,我又一次缠父母,父母还没答应,说城里花销大,家里负担不起。第三年,我就要上初中了,我再次强烈要求进城读  相似文献   

12.
1 16岁那年寒假,我的人生遭遇了天崩地裂的打击。父母惨遭车祸,双双遇难。瞬间,我成了无依无靠的孤儿。别无选择,我只好被接到远在城里的舅舅家,开始了寄人篱下的生活。  相似文献   

13.
贫穷     
1936年,我和父母、弟弟妹妹都临时住到城里,我上学,父亲教书。家里只有祖母一人守着,住在二道门口的宝大娘天天晚上来陪祖母过夜。有一天,宝大娘见了我,说:"有人在  相似文献   

14.
我刚七岁上,因为家境贫困,加上已有三个女娃的父母一心想生个男娃,父亲便写信商量把我过继给外省城里没有孩子的亲戚。  相似文献   

15.
一篮鲜枣     
很多年以前,家在乡下,父母在一所乡村中学教书,我在城里的体校读书训练。我大约半个月会给家里写一封信。上封信里,我告诉了父母我们会去另一个城市参加比赛,今天会路过此地。我根本没指望车会停下来,让我回家看看,我有好几个月没回家了,这对一个十二岁的女孩来说几乎是一件残  相似文献   

16.
电话     
我成长在印第安那州的一个大学城里,周围是一个强大的华裔美国人社区。我和我的两个好朋友处境相同,我们的父母都是从中国移民来的,希望在美国能遇到更好的机会。小时候,每天下午,在我完成妈妈布置的中文  相似文献   

17.
小时候,与同龄孩子相比,我的身体状况一直很差,经常生病,隔三差五就打针吃药,并且患上厌食症的我整天茶饭不思.父母看着我面黄肌瘦的小脸,时常唉声叹气,焦灼万分,四处求医问药.最后听城里的亲戚说,这是儿童的常见病,需要"扎脾",疗效很明显.于是父亲当机立断决定也带我去城里"扎脾".  相似文献   

18.
我的学生     
王小妮 《学习之友》2013,(10):51-52
◆第二次作业,我就发现署名余青娥的文章好,有很多来自生活本身的灵动细节。她写了寒假纪事发给我看:在外地打工的父母一直到年三十晚上才带着在城里上小学的弟弟赶回老家,青娥还在屋子里就听出踩过雪地的脚步声是父母的。当时,天已经全黑了,弟弟进了门就脱棉袄,脱得热气腾腾,他解下贴身捆扎的两条鼓鼓的长丝袜,里面塞的全是钱。一条袜子里装的是她父母一年赚的钱,另一条是亲戚家委托带回来准备起新房的。这鲜活的又喜又悲的景象,待在城里的作家怎么想象得出来?  相似文献   

19.
我小时候在农村上学,是随父母从城里下放到农村的。乡下的田、河、屋,一切一切,让我这个城市里出生的男孩备感好奇。  相似文献   

20.
洋洋 《家长》2013,(5):8-10
小时候,我跟爷爷奶奶生活在农村,小学毕业那年暑假,我回到了城里的父母身边,记得那是开学后的第一节英语课,老师让我们用英语介绍自己。我刚一开口,全班同学就哄堂大笑。这时,我才意识到自己的发音很不标准,感到非常尴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