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醉翁亭记>作于宋仁宗庆历六年,当时作者欧阳修被贬官于安徽滁州. <醉翁亭记>名为记醉翁亭,可是处处记山水,而读者读来似乎句句在记亭,也感到作者似乎在抒发他的情感胸怀,由此可见作者构思的巧妙. 从行文上看,文章以"乐"起笔,以"乐"收笔,似散非散,可以说是欧阳修散文中的一篇格调独特的文章.  相似文献   

2.
《醉翁亭记》是北宋文学家、史学家欧阳修写的一篇游记散文。全文将写景、叙事、抒情熔于一炉 ,抒发了作者的政治思想和娱情山水以排遣抑郁的复杂感情。因此 ,此文被誉为古代游记散文的奇葩之一。每每读来 ,感叹不已 ,仔细品味 ,其味无穷。而研究其写作妙点 ,至少有如下几个方面 :一、一个“乐”字串文文章中的一个“乐”字是贯穿全文的主线。作者围绕这一主线 ,首先破题道出全文主旨 ;即 :“醉翁之意不在酒 ,在乎山水之间也。”接着补叙一笔 :“山水之乐 ,得之心而寓之酒也。”突出文章主题 ;然后 ,作者又将“山水之乐”稍稍展开 ,描写山中…  相似文献   

3.
《现代语文》2004,(1):26-27
现代《醉翁亭记》是唐宋八大家之一欧阳修所著的一篇山水游记,该文以独特的艺术形式、从容婉转的笔调以及优美的意境而备受推崇。文中亭名、人名、作者的形象水乳交融,妙臻(zhēn)自然,给人以审美愉悦。但是,大部分同学对作者形象的理解,往往趋于表象而有失深刻,流于成见而有欠公允。让我们来看文中的描写,作者开篇从“环滁”说起,总写醉翁亭的环境及得名,又从大处着笔,由远而近,层层进逼,并逐步点明题旨:“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以“醉翁”命亭,只说取名的是太守,而把“庐陵欧阳修”留作…  相似文献   

4.
(一) 欧阳修说: “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刘禹锡说:“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其实,山水如何,全在自己心中。有人说,山美、水美人更美,是自己的感觉。有人说,世界并不缺乏美,缺乏的是发现美的眼睛。再美的东西,也  相似文献   

5.
欧阳修被贬滁州知州,真是一落千丈,是厄运,是逆境。然而《醉翁亭记》流露一点逆境心情吗?丝毫没有。欧阳修到底是欧阳修,他是乐天派,一个“乐”字贯穿全文,洋溢在醉翁亭所在的一片山水之间。  相似文献   

6.
归有光的散文源出于《史记》,取法于唐宋八大家,风格朴实,感情真挚,被誉为“明文第一”(黄宗羲《明文综序》),当时人称他为“今之欧阳修”。有人称赞他的散文“不事雕琢而自有风味”。《项脊轩志》是一篇记叙性的抒情散文,“项脊轩”是作者青少年时代读书的书斋,可以说是作者家  相似文献   

7.
一、"乐"字贯穿全文,金线串珠欧阳修的《醉翁亭记》时而山色露布卷面,时而水流泻进画幅,时而喧鸟鸣于纸上,看似散,实则散而不乱,散中有神。文章围绕一个"乐"字着墨,"乐"是体现全文内在的文眼,是全文的中心线索,是作者手中的一条金线。文章先从醉翁饮宴引出一个"乐"字:"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于酒也"。饮酒微醉已含一点"乐"意,而作者又巧妙地将赏山水的乐趣寄寓其中。"乐"的内容用一种"乐"的形式来表现。  相似文献   

8.
欧阳修的《醉翁亭记》一直作为文质兼美的古文名篇入选初中语文课本,但对于作者在此文中所抒发的感情,几次的教科书解读却不一样。试用本初中语文第五册中的表述是,作者借此文表达“寄情山水以排遣抑郁的复杂感情”。而试用修订本初中语文第五册却在“阅读提示”中说此文抒发了作者“悠然自得的旷达情怀”。到了新版八年级语文课本中又变成了“随遇而安的旷达胸怀”。到底此文抒发了作者一种怎样的情感,我们应该相信“抑郁说”,还是“旷达说”,看来有必要对文章进行再审读。初读课文,展现在读者面前的的确是一幅幅清新、明丽的图画:滁之山水…  相似文献   

9.
欧阳修是我国北宋时的著名散文家和诗人。他主张写文章“言简而意深”。他的《醉翁亭记》完美地体现了他的创作主张。这篇散文饶有诗情画意,别具清丽格调,在我国古代文学作品中实属不可多得。一、优美的意境一篇优秀的散文应该有风光绮丽的图画美,给读者独特的审美感受。《醉翁亭记》的核心是“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放情林木,醉意山水,是作者的真意。作者根据这样的“意”,写出了秀丽的“境”,从而达到了情与景的交融,意与境的和谐。在作者笔下,醉翁亭的远远近近左左右右皆是一张山水画。有山、有泉、有林、有亭,相互交织,各尽…  相似文献   

10.
“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欧阳修到底“乐”谁的“乐”呢?是“乐游人,众宾的乐”。其字指代“游人、众宾”。“乐其乐”可译作“为他们的快乐而感到快乐”。“欧阳修出身较寒微,对人民疾苦,社会弊病有一定程度的了解,所以居官时曾提出许多改革时政的主  相似文献   

11.
于晓斌 《班主任》2006,(12):32-32
读书乐,乐在那份闲情 有人说:"好书仿佛人生四季,或恬淡如春,或激情似夏,或充实如秋,或静思如冬,伴着怡人的墨香,拨响智慧的心曲.  相似文献   

12.
“醉翁之意”真的“在乎山水之间”吗“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我以为,“醉翁”的真正之意并不“在乎山水之间”。欧阳修是个正直的官吏,他被贬到滁州做太守时,仍然心忧国事,仍以民之乐为己之乐,仍以民之忧为己之忧。寄情山水(“在乎山水之间也”)不是他的目的所在,“山水之间”只是“醉翁之意”的形式,而不是其实质。  相似文献   

13.
北宋文学家欧阳修号醉翁,南宋诗人陆游号放翁,现代金石书画家邓散木号粪翁,这三个别号大家都是比较熟悉的。但他们的号各有什么含义呢?欧阳修喜欢饮酒,不过酒量有限。他在40岁那年被贬为滁州太守后,不因仕途失意而忘乐,常与客饮酒于城郊山亭,但"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在《赠沈遵》一诗中,他说:"我时四十犹强力,自号醉翁聊戏客。""醉翁"欧阳修不仅留下了一篇传世美文《醉翁亭记》。  相似文献   

14.
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领袖欧阳修,为了引导古文运动沿着正确的方向发展,曾以毕生的精力,在理论上和创作实践方面为北宋初期的诗文革新运动做出了巨大贡献。他的山水游记散文就是他把“文”和“道”运用在创作中的代表。欧阳修所说的“道”,并非韩愈提倡酌“孔孟之道统”,而是与柳宗元的“以辅时及物为道”的观点一致,即适合于社会现实的政治主张和思想学说。这种进步的主张也突出地表现在他的山水游记之中。欧阳修的山水游记  相似文献   

15.
欧阳修的《醉翁亭记》由一个“乐”字统率全篇,醉和乐是统一的,“醉”是表象,“乐”是实质。作者要表达的政治理想,隐含在乐的深处,文章中的“乐”的程度从无到有,由浅入深,步步深化,形成了一个“乐”点,吸引读者闻乐而进,寻乐而掘其趣。  相似文献   

16.
《醉翁亭记》是一篇具有一定政治内容的山水游记,我们不能把它理解为游山玩水的风月文章。欧阳修贬官滁州时,政绩较为显著,又时值丰年,因此作者寄情于山水,沉湎于醉、乐之中,借此来解除内心的愁绪。作者通过对景物的描写.体现出一个“乐”字,通过围绕醉翁亭活动的人物。体现出一个“醉”字,但醉和乐又不能截然分开.而是融合成一个整体。以酒取乐,这是人们生活中至今未变的风尚。醉和乐的紧密结合,不但构成了这篇散文的描写主旨。  相似文献   

17.
<正>欧阳修的《醉翁亭记》脍炙人口,老少皆知,但对其为何而乐,却意见不一,看法颇多。有的人认为这是“与民同乐”,有的人认为这是“苦中作乐”,更多人认为这是“得山水之乐”,以为作者有娱情山水,悠闲自适的情调,笔者以为这些观点固然都有其正确的地方,但并不完整,有失偏颇。我们可以通过《丰乐亭记》看出这一点。 《丰乐亭记》和《醉翁亭记》堪为姐妹篇,都创作于庆历五年(1045年),欧阳修降职知滁州时作。因此这两篇文章的思想是极为相似的,也就是,通过分析《丰乐亭记》,我们就可以看出作者在《醉翁亭记》中所表现的思想感情。 唐宋时期,许多文人兼受儒,道两家思想影响,他们的信条往往是“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兼济天下”是儒家的重要思想,“独善其身”则较多地受道家的浸染。欧阳修也是这样一位文人,思想也具复杂性,注意兼收各家思想。他认为“君子多识前言往行以蓄其德。”古之学者非一家’(《与乐秀才第一书》)。这种思想的复杂性在《丰乐亭记》也有所表现,我们来具体分析这篇文章。 《丰乐亭记》中写到:“今滁介于江淮之间,舟车商贾四方宾客之所以不致,民生不见外事,而安于田亩衣食, 以乐送死,而孰知上之功德,休养生息涵煦百年之深也”。作者认为,滁州百姓之所以能安居乐业,是因为“?  相似文献   

18.
关于《醉翁亭记》的主题思想,向来就有争论。有人认为这是一篇游戏之作,主要表现作者以游山玩水的闲逸生活为乐,内容不足取,不过在艺术方面仍有成就,“然条达迅快,如肺腑中流出,自是好文章。”有人则认为“也有《题醉翁亭》诗中所描写的玩赏山水之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从欧阳修的人生历程、文学创作历程来观照他的生命哲学。夷陵和滁州时期的欧阳修,盛年而号“醉翁”,是“清醒的醉翁”,虽处山水亭林间,仍“心忧其君”,“醉翁之乐”是与民同乐。“六一居士”时期的欧阳修,已届晚年,回归本真回归自我,“六一居士之乐”是人生在世的有所寄托,有所归宿。  相似文献   

20.
<正>北宋文学家欧阳修号醉翁,南宋诗人陆游号放翁,现代金石书画家邓散木号粪翁,这三个别号大家都是比较熟悉的。但他们的号各有什么含义呢?欧阳修喜欢饮酒,不过酒量有限。他在40岁那年被贬为滁州太守后,不因仕途失意而忘乐,常与客饮酒于城郊山亭,但"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在《赠沈遵》一诗中,他说:"我时四十犹强力,自号醉翁聊戏客。""醉翁"欧阳修不仅留下了一篇传世美文《醉翁亭记》,还留下了一句妇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