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实践是人类特有的改造世界的方式,人类实践活动的类型和形式多种多样,依据实践对象的不同,可以把实践分为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实践和改造主观世界的思维实践两大类。教育,就其本质而言,是人类自我改造的一种形式,主要属于思维实践。它不同于以客观世界作为改造对象的实践活动,它是以人为特定的对象,是人所特有的促进自身再生产和再创造的手段。 一、几个问题 (一)学生是主体,还是客体 传统教育一直以知识的灌输为主要任务,因而崇尚教师的主体地位,强调教师对教学过程的控制,学生只能被视为教学过程的客体。这种教育观导致了学…  相似文献   

2.
实践作为人类能动地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活动是一个具有内部结构的动态系统。在这一结构中,随着社会历史的发展而逐步强大起来的主体能力和主体精神,不仅控制和调节着主体的体力的输出、信息的加工、能量的释放和工具的操作,而且还影响和制约着主体实践活动的令行禁止、发展意向以及对客体改造的广度和深度。因此,要掌握实践的本质和发展规律,则必须对主体能力和主体精神在实践活动中的地位和作用给予科学的考察,只有这样,才能深刻地揭示主体实践活动的内部根据和动力机制。  相似文献   

3.
什么是主体性教育?主体性教育是培养和发展受教育者的主体性的一种社会实践活动。它以尊重学生在教育过程中的主体地位,自觉能动地促进学生主体性发展为中心,通过增强学生的主体意识,发展学生的主体能力,塑造学生的主体人格,培育和提高学生的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使他们具有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和自我完善的能力,从而成为教育活动的主体和自身发展的主体,通过弘扬人在社会发展中的能动作用,把学生培养成为认识和改造客观世界、推动人类社会进步的主体。  相似文献   

4.
人类实践活动既是主体和客体、主观和客观对立的基础,又是使对立双方联系起来的桥梁,是人类为了自己的生存和发展所进行的能动地改造世界的一切社会性的客观物质活动。这就必然要求人们在从事实践活动时必须坚持科学精神与人精神的统一。  相似文献   

5.
文章是从哲学的角度,充分论证了江总书记对青年学生提出的坚持“四个统一”的希望,符合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关于改造客观世界和改造主观世界的关系原理,号召青年学生要充分认识到: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人类的两项基本活动中,改造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是认识世界的目的,应在实践的基础上把坚持改造客观世界和改造主观世界统一起来,要求青年学生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去改造自己的主观世界,通过自觉地改造自己的主观世界,努力做到“四个统一”。只有这样,才能在不断完善自身中促进客观世界的发展,真正成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生力军,为我国的现代化建设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6.
交往实践和生产实践是人类两种不同的实践活动。生产实践是主体改造客体的行为,交往实践是主体通过客体而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行为。教育世界是人的世界,教育活动是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作用活动,而不是人对物的改造,更不是物与物之间的机械互动。因此,教育不是主体改造客体的生产实践,而是主体间双向建构的交往实践。  相似文献   

7.
实践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活动,是人最普遍的生活方式和发展方式。教育性实践是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以问题为中心,在情境中认识与体验客观世界,有目的地运用所学知识,通过多样化操作,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教育活动。实践是学生成长与发展的重要途径,具有重要的育人功能。重视实践教育,是各国教育改革的普遍趋势。加强实践教育,是实施素质教...  相似文献   

8.
在一般哲学教科书中,对意识能动性的具体表现多概括为两个方面:(一)毒现在人的认识活动中,意识不仅能反映事物的现象,而且能透过现象达到对事物本质和规律的认识,并据此追溯过去,预测未来,表现出意识活动的主动创造性;(二)表现在人对客观世界的改造活动中,人改造客观世界的活动与动物适应环境的本能活动根本不同,它是在认识基础上的有目的、有计划的自觉行动。笔者认为,意识能动性还有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表现,可顺此概括为(三)表现在行为主体对自身主观世界的认识和改造活动中,它是行为主体认识和改造自身的高级精神需求和积极成果的自我意识,以行为动力的形态存在,为人们认识和改造客观世界提供强大的内在精神力量。意识能动性的行为动力包括:坚定的信念,明确的人生目的和理想(政治理想、道德理想、事业理想),以及由此而  相似文献   

9.
伟大的事业需要伟大的精神,伟大的实践需要伟大的理论。邓小平理论是指引党和人民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推向前进的伟大旗帜,也是全国人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大精神支柱。青年一代要不辜负党和人民的重托,首先要认真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特别是邓小平理论,在不断提高理论素养的同时,积极投身于社会实践,在认识和改造客观世界的过程申,更加自觉地改造主观世界,使自己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学风,进一步改造和加强我们的学习。第一,要把学习邓小平理论同贯  相似文献   

10.
胡弼成在《大学教育科研》2008年2期撰文指出,“教”和“学“是一个过程的两个侧面,但不是两个过程。学生的”学“是教育的出发点和目的,学生是整个教育活动中的主体之一面;教师是教育实践的实施者之一,其永远处于教育实践活动的主体地位,我们没必要为了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而否认教师足教育的主体。在教育中.教师和学生都是教育活动的行为者,二者共同构成主体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因此,教师和学生共同构成教育过程的完整主体,既有教的一而,也有学的一面。“一面两体”构成了教育过程的唯一主体。他们协同地认识和改造着满足其需要的客体。因而,需要提倡把师生关系建立在教育主体两面之间的平等交往基础之上,把教育双方都看作是统一教育活动的两面。  相似文献   

11.
启蒙运动建立起来的主体迎合了资本主义制度建立的需要,这是一个崇尚理性、科学和自由的主体,一个反对传统和权威的主体。但这样的主体后来遭到了尼采、弗洛伊德、海德格尔和后现代主义者等众多学者和流派的批判。时至20世纪下半叶以来,其存在的根基发生动摇。流行一时的主体哲学是否走到了尽头,是否临近“黄昏”,是当今学者正在进一步思考和探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13.
14.
法治主体与法律主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分析法治和主体的概念后,发现法治和主体的本质是契合的,都是以自由为最高的祈求和永恒的目标。提出“法治主体”概念,认为具有独立、自由和解放,世俗性、此岸性、此生性,理性,个性尊严的个人才是法治主体。本以此作为检验某一特定社会是否达到法治社会的标准。在比较了“法治主体”和“法律主体,,后,分析了提  相似文献   

15.
We discuss the current socio-cultural situation surrounding parenthood on the basis of an extensive literature review. A distinction is drawn between the constructs of “parenthood” as a social role and “parenting” as a process of raising children. We describe the main social trends: Modern parenthood is analyzed and problematized in connection with the specific features of the modern challenges faced by young educated parents. These trends include the following: the disappearance of understandable models of how to raise children in a family that were taught to parents when they were themselves children, the explosion in the number of ways in which a family can be raised, and a growing number of parenting products and services. All of these factors are symptoms of the decline of “natural” parenting and its replacement by a set of consciously planned strategies. The article shows that as educated members of the population refer to expert knowledge to guide them as parents, it gives rise to a new level of uncertainty due to the fact that the recommendations that are given are inconsistent with each other. A discussion of the transformations in family and upbringing practices shows that they have evolved from a child-centric model to an adult-centric one. Thus, we provide supporting evidence for the conclusion that modern parents raise children against the backdrop of many (perceived and unconscious) contradictions, including, in particular, the one between the growing importance placed on career and life success and the continuing value placed on parenthood, which cannot but affect the parent’s experiences. The growing interest in the study of parental identity and self-efficacy represents a promising research area.  相似文献   

16.
17.
本文通过阐述"学科统整"的发展趋势,探讨了21世纪学科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强调我们的教师必须关注学生的直接体验与间接体验(书本知识)的均衡,实现学科教学从"知识传递型"向"问题解决型"的转变。  相似文献   

18.
19.
20.
把握大趋势,了解新专业,这是考生和家长们应该首先关注的焦点,然后根据考生的特长再进行认真的选择。因为,新专业的着良好和广阔的就业和发展前景。例如,四年前新开专业的毕业生,2006年的就业率是百分之百。[编者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